高校学生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2022-05-16逯明宇高远
逯明宇 高远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项技术也在教育领域进行深入融合,VR、AR等技术与在线课程不断融合,MOOC、SPOC等教学模式也得到丰富和完善。但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研究视角,高校在线教学仍有着更多的发挥空间,在线教学模式应得到更多完善。本文通过对高校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及学生学习体验进行分析,找出高校在线教学优化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教育技术,在线教学,学习体验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线上教学手段、方法不断出现,线上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从MOOC到SPOC课程再到智慧云课堂,教学方式的不断变化,则是在不断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个性化”这一概念。而如何衡量课程教学是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学习体验则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1]
学习场域的变化仅仅是由于教育技术手段创新而发生的变化,线下教学通过技术转为线上教学只是从无到有的突破,学习体验的优化才是高质量发展线上教学的途径,所以高校想要高质量的发展线上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学习体验。[2]学生学习体验受到环境、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在不断尝试线下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师也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与学习实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线上教学成为教学新常态。如何高质量的发展线上教学应受到高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高校在线课程现状
1.从教学方式来看,高校线上教学主要采取直播和录播的形式
两种授课方式各有优点和缺点,直播授课能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也能有更畅快的师生互动。但是直播课程也存在着教学节奏过于紧张,虽有交流渠道,但是教师无法通过互联网平台关注到每名学生实时的动态,线上交流互动效果不显著,线上授课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在保证授课进度的同时,无法兼顾每名学生的情绪。直播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而言直播课程的体验与线下传统课堂的体验差异较小,仅仅是将线下的教室转移到线上,教师依旧是课堂上的主导力量。
录播授课通过提前录制视频,发布到线上平台后,学生可以多次反复的观看课程,对重点、难点部分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学生在非实时的与教师互动中学习可以更为放松,教师也可以选取到更多相关院校的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录播课教师无法实时监管学生学习动态,这要求学生有着更高的自律性,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见问题也无法及时与教师进行互动,导致问题堆积或遗忘,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2.从教学平台来看,大多教师选择采用了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平台,还有分散采用QQ视频、钉钉等应用
通过应用商场选取教师评价,教师对这些平台的评价都较高,平台功能基本满足教师线上教学的需求,对线上教学的技术支持都比较完备,线上教学网络资源比较丰富。教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到不同类型的线上教学平台。
二、高校在线课程存在问题
1.在线教學条件有限,学生学习条件受限
线上教学过程中,课件、ppt等教育资源全部通过平台发送,学生缺乏纸质版书籍和学习资料,学生在过去教学中习惯于教师一边授课,一边在相关书籍、笔记上进行记载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完全转变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线上向学生教授知识,无法实时监管学生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课堂节奏。另外,学生在校内线上授课采用班级、专业授课的形式,集体学习氛围也影响着学习体验,线上直播课程虽然大家处于同一网络空间,但是仍旧无法形成集体学习的氛围。录播课程中学生更是“孤独”地进行学习,这也让学生学习缺少了彼此之间良好的学习竞争。受这样的影响,学生教学效果可能受到限制。此外,部分偏远地区学生家中没有无线网,线上教学需要使用大量的流量,直播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有一端出现网络延迟,这一因素也会导致学生线上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在线教学缺乏家校共育,学生自律能力较差
线上教学跟线下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线上教学尽管通过视频等形式与学生面对面,但是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空间,导致教师无法保障学生的投入感。娱乐游戏活动快速发展后,学生受到游戏、短视频平台等应用的影响较大,学生自律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可能一边进行线上课程学习、一边进行娱乐游戏。特别是录播课程,教师更加缺乏直面性的监管。家长对于基础教育的关注远远大于高等教育阶段,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高中阶段学习结束后,自己的使命也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缺乏家长的有效监管,缺乏有效的家校共育制度,这也导致学生线上学习效果下降。
3.在线教学呈现规模化,忽略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需求、学习重点、学习方式都不相同。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中融入小组合作、课堂学习分享等创新活动形式。但是线上教学时,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将自己需要传授的内容通过平台进行传递,虽然教学活动得到了保证,但是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3]对这门课程学习上存在难点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更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下降。
4.线上教学无法满足实验课程,学生动手能力无法提升
高校线上课程的建设,重点以理论课为主,然而高校培养人才最终目的是培养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实验、实践课程应与理论课程并重。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大章节的理论课程无法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实验课程相配套,导致学生只是简单了解了理论基础,却无法完成实践,学生动手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三、高校在线课程学习体验优化措施
针对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在线教学学习体验,高校应从课堂软硬件建设、线上教学质量监督与管理、教师教学能力、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规划,具体优化方案如下:
1.建立线上教学监管制度,完善线上教学平台
学校应综合比较各平台优缺点,通过调研,选择师生喜爱度最高的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将所有学习精力投入到单一平台,减少其他平台的精力分布。以吉林省内部分高校为例,近年来,学习通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很多教师通过平台实现翻转课堂,课前将学习视频、课件等传至平台,学生提前学习理论知识,课上的时间更多让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校方可以引进最新的教育技术,如AR、VR等新技术,将课本上的知识在线化,如机械类相关专业,学生可以佩戴相关设备,360度的观察一些应该课本上学习的知识点,例如如何组装汽车、维修汽车。通过这样身临其境的方式,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习效果大大增强。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参考线下授课督导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线上教学督导监管制度,对线上教学的监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师出勤、学生出勤上,而应该对线上课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进行监管。
2.加强线上课程优化,建设系列“微课程”
在建设线上课程的过程中,高校、授课教师应该以学生个性化需求及身体健康为导向,建设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线上课程。针对这一需求,教师对线上课程的建设可以将传统线下课程的内容进行凝练、总结,建设每节15分钟-20分钟的微课,通过微课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微课教学时长有限,学生结构化地学习课程知识体系后,重点考察的是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实现深度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这更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学习能力,[4]同时也可以防止因线上教学导致用眼过度,影响学生的视觉健康。
3.改革课程考核制度,课程融入新鲜元素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培养学生专业的特点。改变原有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决定分数的局面,增加过程性考核分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实践部分学习时间,让学生在一门课的学习中真正得到锻炼。将一些过程性考核作业在线化,导入线上教学平台,学生在线上讨论、互动、章节考试,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上记录学习笔记一样,学生通过应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学习到的知识点。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可以复习自己之前讨论的知识,同样也为教师后期赋予过程考核分值提供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让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变成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出课程学习的重难点。也让学生在讨论、分享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学习自主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4.加强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提升学生投入感
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体验,所以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应该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完善教师线上教学规范,将线上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等与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相关联,通过制度让教师对线上教学加大投入。此外,学校相关部门定期组织沙龙活动,让优秀教师为新教师培训教学技能,特别是线上教学技能的培训。开设课程建设经验分享,鼓励老教师、有相关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展线上教育技术的设计,通过各类培训让教师熟悉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增强学习投入感,提升线上学习体验。以上优化方案学校可设立专项工作组(如图1所示)。
(1)线上教学项目领导组:负责全面制定线上教学政策、计划制定,全面推进线上教学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间协调工作,确保线上教学工作稳定推进。
(2)线上教学督导小组:负责线上教学质量评估监督,聘请相关教师组成督导顾问组,负责教师相关教學政策、方式咨询,为教师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支持。
(3)线上教学技术支持小组:负责线上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后台数据维护,保持与平台运营商的联系,为大规模线上授课提供技术保障。
(4)线上教学培训考核小组:负责组织线上授课学术沙龙、线上授课技术培训。前期进行培训后,后续对线上授课效果结合督导小组意见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行褒奖,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团队提出整改意见。
5.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教学反思
校方集中资源使用统一的线上教学平台后,应该加强学生对线上教学的评价,以学生为导向,听取学生意见,教学质量监督部门及线上授课教师要充分查阅后台数据。通过大数据在各类线上教学类型中,找出学生参与度低、喜爱度低的类型,学校对这部分课程授课教师进行数据反馈,对其提出改进要求。让线上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6.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智慧教学建设
总结在线教学业务需求,整合学校教务资源、信息化建设资源,打造智慧教学平台,完善软硬件建设,建设智慧课堂、将智慧教学融入线下教学过程中,以此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深入融合,打造线上线下深入融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适应线上线下教学切换的过程,以此提升对在线课程的熟悉度和使用度。此外高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在智慧教学平台设计时,设计制定线上考试方案,以备因各类原因进行大规模线上考试进行。
7.系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
无论处于哪个教育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学会学习是学习者终身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也是提高学习融入度的重要因素之一。[5]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就很难产生学习目标,从而影响了整体学习体验。对于线上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产生了更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不处在一个空间维度,教师无法面对面的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监管,所以在高校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赋予学生自主学习部分一定的考核,通过各类学术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适应线上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高校线上教学模式的提升应结合学校性质、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注重顶层设计,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养以及学生学习自主性,充分运用各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以此提升学习线上学习的体验感。
本文系2020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高校学生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GJX2020D1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文军,黄玉珍,陈武元.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21,(3):60-69
[2] 李枭鹰,牛宏伟,唐德海.高校线上教学质量整体生成的理想与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20(10):19-24+34
[3] 樊瑞.在线教育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困境与改进策略[J]现代交际.2021(18)159-161
[4] 张华武.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校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成才之路.2021,(32)120-121
[5] 李丹,王亚.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及现状分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5)111-117
(作者简介:逯明宇,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在线学习与信息传播;高远,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责任编辑:姜秀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