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2022-05-16尚慧琳刘旭辉张珂

大学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国际视野团队合作机械专业

尚慧琳 刘旭辉 张珂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抓手。文章以机械类研究生专业外语课堂教学为例,分析了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以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如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等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提高研究生在机械领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并增强该课程的德育功能,从而助力于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机械专业;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3-0063-03

研究生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高级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1],这期间的课程不仅具有传授某一学科知识的功能,而且具有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作用[2]。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作为机械学科研究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中学习国外先进科技、参与国际竞争[3]。然而,这门课的课时量非常有限,学分比重较低,时间跨度较短(通常仅一个学期),而且机械领域专业词汇复杂晦涩、专业性强[4],机械类专业英语学起来比较枯燥,偏重于单纯知识点的传授与考核,即研究生只要考试及格就能拿到学分。这些导致大多数研究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这门课教学仅考虑了专业英语的工具性特征,忽略了语言本该具备的社会性特征[5],难以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如何有效地通过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培养研究生在机械领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并融入课程思政,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重要课题[6]。文章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多年来的实践为例,开展对这一课题的探索。

一、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的课程定位与现状

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应用与机械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学位课程,更注重语言的交际性和应用性。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机械领域常用术语的英文表达,包括单词和常用词组等;能流利阅读机械领域的书籍、期刊论文及其他参考资料,并提炼重点、记笔记、总结提纲;能听懂机械领域的英文报告和讲座,并能用英语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能用英语做学术报告;能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摘要及全文、专利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科研简历等。总之,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能够用英语交流专业信息和获取专业知识。

本课程的学习一般安排在研究生一年级第一学期,以研究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通用英语学习为基础,以研究生的科研对象为目的,以提高其英语运用水平为标志,从而开展教学。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课程自2012年机械工程招收研究生起开设,目前已开设了10届。每届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为数为36~70人。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的检索、机械类常用英文关键词、学术会议与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实例分析、论文的发表等。

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目前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部分研究生被动学习,对这门课不够重视

有一部分研究生在一年级学习这门课时对课程本身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这门课的意义不大,学好通用英语就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目前企业招聘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体现在通过简历查看应聘者是否通过英语四、六级,因此,多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还停留在通过英语四、六级上,即以考试为导向。一旦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大多学生认为掌握特有的机械学科专业词汇,能够基本完成阅读、翻译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即可,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以修满学分为目的,以致在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论文英文摘要时过于依赖翻译软件。二是机械类研究生中男生人数远超女生,但男生的英语成绩却普遍低于女生。机械类专业的研究生受公共英语学习过程中口语交流不自信的影响,对研究生阶段的学术交流以及求职面试中的学术思想表达和技术交流等方面的英语口语部分缺乏信心,这不利于实现应对专业领域重要场合,如国际会议上用英语交流的教学目标。

(二)机械领域广泛,专业用语多,加上授课学时有限,教学过程容易枯燥

多数高校的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课时为32学时,在这有限的学时内,授课教师要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很不容易,机械类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对学生来说不仅不直观,而且枯燥。授课教师只注重专业词汇的解释,采用“单词+阅读+翻译”的教学方法,对复杂句子的语法讲解以及重要内容的阅读和翻译,疲于完成教学内容,这就更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目前国内出版的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机械类专业英语教材相对较少,且部分内容陈旧,无法反映机械制造领域的最新发展,这也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1.在知识上,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机械领域常用术语的英文表达,包括单词和常用词组等。2.在能力上,使学生能流利阅读机械领域书籍、期刊论文和其他参考资料,同时能提炼重点、做笔记、总结提纲;能听懂机械领域的英文报告和讲座,并能用英语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能用英语做学术报告;能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摘要及全文、专利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科研简历等。3.在人格上,使学生在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坚定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弘扬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改进教学方法

針对上述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其中包括赴兄弟院校调研交流,对标我校机械工程一级硕士点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本课程教学目标。教师普遍认为在研究生阶段,机械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学生对文献的阅读理解上,而应更注重学生对于学术思路的表达输出,充分体现课程育人功能的目标。为此,本教研组集中讨论本课程的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方案,并据此形成结构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精选课程思政案例,拟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出完整、详细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各环节和教学单元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和元素;总结凝练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撰写课程思政研究论文,形成课程思政调研报告,并持续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本课程以课程思政为抓手,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使专业英语成为一门可以挖掘的思想内涵丰富的课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机械类研究生普遍比较务实,其心智较本科生更加成熟。如果只是简单地借助课程思政元素“贴标签”,很容易陷入流于形式,陷入“尬”讲“尬”听的局面,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容易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此,教研组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从国际视野入手,促进科研与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

首先,注重教材的选择。以经典教材为主,搭配实时更新的机械领域英文文献,以及来自国外的前沿工程实例小视频,协调基础性与前沿性、原理性与创新性的关系。目前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引领着机械领域的发展,同时中国制造也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和分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机械领域的研究热点(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以及最新的世界各国的科研动态,并利用英语学习环境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多元化地介绍设备参数、工作原理、研究方法、相关材料等,培养学生将英语作为专业信息载体的使用能力。同时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和总结,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解析机械领域研究热点,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对机械的基本原理运用和设备参数的设计,从正反两方面解析技术的利弊与应用,坚定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中国制造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可结合介绍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以及全世界各国对此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此基础之上,请学生按时间线或应用领域对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分类,总结国内外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提交书面作业初稿。在得到教师的修改意见补充必要的参考文献后重新提交书面作业,并进行前后的对照。

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便于学以致用的专业英语素材;另一方面,在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其了解机械工程行业发展前沿,从而弥补教科书内容滞后于当前科技发展的不足,为他们未来做课题时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动态提供帮助,有助于提高他们未来在机械领域中求职的竞争力。

(二) 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从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

教研组通过开展智能制造领域热点问题的口头英文报告和提问互评活动,结合对主流英文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的点评(包括亮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弘扬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同时营造全英文的学习环境,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现场互动、线上答疑(微信群和腾讯会议)、线下辅导和微课程拓展等多种方法增加与学生的交流。

本教研组以“一分钟陈词”为契机,为学生提供一分钟当众介绍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机会(全程英语口头陈述,不借助PPT),并让学生准备接受来自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质疑。陈述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任课教师在课程群里分享的“科学60秒”音频。在这一分钟内,陈述的学生要为大家讲解该课题的研究背景(避免挑选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热点问题),并表达研究的重要性。在讲解后,如果教师和同学没听懂研究背景,或不认可该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则可以当场提出质疑,而陈述者也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思路凝练方面的改进。例如,2020级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类研一学生选修这门课的有36名,由于课堂教学时长有限,教师只能抽取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演讲并当场点评,其他同学通过微信群发送一分钟语音信息,教师和同学课后在群里点评。

一分钟的时间非常有限,加上部分学生的英语表述并不流畅,短短几句话很可能无法表述清楚想要表达的意思,为此学生需要反复总结、练习。这个过程可以考验其凝练学术思想和多角度表述的能力,对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也能锻炼学生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演讲、学位论文答辩、科研项目申报与结题汇报等正式场合做科学演讲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讨论中来

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每4个学时会留出1个学时开展分组讨论。仍以2020级研一新生为例,笔者将全班36名学生分为6组,让他们自由组合,每组6人,课前就按小组分组情况选座位。具体安排为:每次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提供相应的讨论话题(共6个),各组选出组长,开展15分钟的小组讨论,并由组长记录发言情况;讨论结束之后,各组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组可以自由提问,发言加提问的时长控制在每组5分钟以内。下课时,各组提交票选结果,选出台上表述最好的3名发言人。课后教师在微信群里公布投票结果,并点评。

通过这种方式,每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不同于“一分钟陈述”,英语口语不够自信的学生可以先通过这种方式向组内其他同学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消极怠工的学生,由于组长会记录发言情況,加上与其他人的对比,他们也会参与发言。各组代表的发言需要总结凝练集体智慧,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结语

文章结合本教研组在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以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等课程思政元素为抓手,通过课堂教学讲授、演讲、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课外线上交流讨论,以及分享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常态化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表达能力。

目前本课程的教师简介、英文教学大纲、教案、授课计划、全英文教学课件、词汇手册和微视频等教学资料已经初步建立。未来将在此基础上,更新和改进以下内容:建设网络资源,如微信公众号和教学网站(包括案例库等),继续探索思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有效方式,积极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专业英语所传达的文化与科技信息,将思政德育内容科学、有序地融入本课程,在有效提高机械类研究生科技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切实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俞瑢.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探析[J].纺织服装教育,2019(4):322-325.

[2] 黄一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问题与对策研究:兼谈医学院校英语课程医德教育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65-66.

[3] 程永光,张慧,苏凯.以培养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工科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索[J].大学教育,2020(1):1-5.

[4] 王宇钢.高校机械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17-119.

[5] 陈晓,王红军.制造业国际化背景下机械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8):134-146.

[6] 包磊,李艳微.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黑河学刊,2020(3):93-94.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团队合作机械专业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工作岗位法”在电子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