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
2022-05-16郭姣
郭姣
摘要:语文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始终。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心的重要场所。“双减”政策的落地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迫切需要教师提升课堂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知识学习和基础巩固,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传统文化有助于教师结合优秀文化精神,从而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文化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带领学生探究传统文化和强化学生思维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增加课堂文化教育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步实现师生协作构建高效课堂,满足“双减”政策下提质减负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引言
“双减”政策主要是指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以及校外培训压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实际上就是将初中语文教学培训职责交还给学校,将初中语文学习的自主权利交还给学生,使初中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学校需要通过提升教学效率降低学生不必要的课业压力,促使学生在减负、减压的基础上高效学习、全面发展。“双减”政策是政府根据“中国两个百年大计”而做出的教学决策部署,不但可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推动国家、民族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出现在语文课堂中,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仍旧受到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一直强调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被动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学生便逐渐忽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过程,导致其参与程度逐渐降低,长期下去,学生便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如今新的教育理念融入了实际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带来一定的冲击。在这其中,存在着部分教师不愿意实行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只将讲授的内容停留在文章的理解方面,认为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才能够对学生起到正面作用。这种理念长期下去导致教育模式越来越死板、枯燥,学生的学习范围十分受限。教师没有意识到将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渗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此外,还存在着部分教师有意向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同时,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有必要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创新会对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带来的正面影响。如今,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枯燥。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没有丰富的教学手段作为支撑,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教师目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如今,因为学生承受着中考的压力,讲练式的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于语文课堂中,这种方式只能让学生掌握浅层次的知识内容,无法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提升,而且这种枯燥的学习方法很容易会使学生丧失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受到负面的影响,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带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无法从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质量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双减”政策推动下语文融合传统文化高效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文化素材,培育探究传统文化意识
在“双减”政策影响下,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而教材是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设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教师結合教材统筹各个教学环节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一致性和可持续性。在渗透传统文化中教师应着重依托教材,并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通过深入解析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知识与内涵,适当拓展故事背景,组织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知识,探究传统文化,在综合性实践中增强学生情感交流与互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了解教材中包含一定审美价值的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应带领学生积极挖掘文化材料,并进一步分析全篇内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感知和分析传统文化,从而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教师不仅可以介绍《水浒传》的写作背景、内容和作品的艺术成就,还可以带领学生结合精彩片段分析其中的人物特征和精神品质,让学生在深入解读中了解《水浒传》中描述的抵抗压迫和侠义精神。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让学生感知《水浒传》中表达的精神中引导学生对比西方文化中民主、自由的精神,由此带领学生跳出经典,感知传统文化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在对比和反思中提升探究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同于基础知识的教育传输,其通常是无形的存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站在学生的视角,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的同时,丰富学生探讨传统文化的视角。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可利用资源外,通过优质的教学内容,创设出更为高效的语文课堂。同时,如果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那么学生就难于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看到更多的文化组成部分,这会使得其难于站在不同的学习视角,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更多地了解,也不会通过更多人文方向内容的探讨,成为具备人文思想的学生。同时,对不同文化及不同知识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也是初中生需要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而使用更多的教学资源,可改变语文教学的偏向性,继而完成传统文化的高质量渗透。可见,以教学资源的丰富为主要策略,可实现综合教育的目标,最终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渗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更加重视融合新形势,优化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应关注语文教学原有的文化优势,借助优质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塑造学生高阶思维品质,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推动语文教学提质减负。
参考文献:
[1]王梓,钟晗.新区多举措落实“双减”政策[N].滨城时报,2021-09-09(2).
[2]丁白玉.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湘潭在行动[N].湘潭日报,2021-09-09(T06).
[3]苑广阔.落实“双减”政策要抓住考试这个“牛鼻子”[N].重庆日报,2021-0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