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亚区域背景下“冰雪+”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22-05-16樊玉铉

旅游纵览 2022年4期
关键词:东北亚冰雪黑龙江省

樊玉铉

摘 要:冰雪运动项目的兴起与广泛传播,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人民对冰雪旅游行业的关注,为冰雪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省基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坐拥丰富的冰雪资源,是全国乃至世界所公认的冰雪旅游胜地之一。受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行业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缺乏创新性、时代性的景区经营理念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黑龙江冰雪资源的观赏、游玩价值,同时也无法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不足以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東北亚区域背景下,黑龙江省想要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必须有意识地创新其冰雪旅游发展模式,发挥“冰雪之乡”的最大价值,打造“冰雪+”旅游体系。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黑龙江冰雪旅游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东北亚区域背景下黑龙江“冰雪+”旅游发展路径,以期为黑龙江冰雪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冰雪+”旅游;东北亚;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冰雪旅游是目前热度较高的旅游项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指出,2016—2017年冰雪季相关旅游城市的旅游人数高达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为2 700亿元。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经济发展在国内位于前列,在我国冰雪旅游市场内占有重要地位,到黑龙江赏雪、玩雪已经成为大众在冬季休憩娱乐的新选择。黑龙江省在发展冰雪旅游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陆续开发出冰雪大世界、滑雪场等享誉全国的冰雪旅游项目。

然而,黑龙江冰雪旅游业内部却逐渐浮现出项目缺乏创新性、设施设备老旧、旅游管理架构失衡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1],景区的基础建设和营销方式等皆与现阶段我国居民休憩娱乐的主要诉求有所不符。另外,冰雪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运营商是极其重要的主体角色,旅行社与俱乐部这一类运营商的运作能够增加景区游客数量,提升旅游行业的发展速度。而受营销能力滞后、景区经营理念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当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运营商的压力持续增加。为了给予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运营商通常会和餐饮服务组织、住宿服务组织、交通服务组织等多方组织达成合作,协调设置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式的服务模式[2]。但相关管理者一味重视扩大冰雪旅游行业的发展规模,并没有针对旅游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如交通、项目价格及旅游产品等皆存在一定问题,非常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旅游经济收益也随着下降。随着旅游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运营商甚至逐渐陷入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缺少足够的资本对旅游机制、旅游项目等进行创新与优化,从而陷入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黑龙江冰雪旅游行业及相关部门要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对冰雪旅游行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各类旅游资源的优势,改变以往单个景点的旅游模式,加快冰雪旅游行业的发展速度。

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为47.3万km2(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冬季漫长,气温低,雪期较长,是构建冰雪旅游综合体的绝佳区域[3]。在东北亚区域背景下,黑龙江省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合理调整和改进冰雪旅游行业发展策略,打造“冰雪+”旅游模式。

(一)将冰雪旅游与各类旅游资源融合

1.与艺术文化融合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艺术文化,将冰雪旅游与各类艺术文化相融合,能够达到提升旅游项目艺术性和艺术内涵的目标。冰雕和雪雕是黑龙江广泛流传的艺术形式之一,能够直接展示冰雪旅游的特色。黑龙江省每年都会打造各种各样的冰雕,雕刻艺术者会从松花江中提取晶莹剔透的冰料,加以雕刻后进行展示。黑龙江的冰雕产品普遍具有线条流畅、生动形象的特征,具备极强的观赏感[4]。因而将冰雪旅游与冰雕艺术结合发展,往往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可通过开设冰雕专项观光浏览渠道、自制冰雕互动景区等方式,将冰雕与冰雪旅游进行有机结合。另外,还可以设计与关东文化、黑龙江优秀历史文化遗产、黑龙江地标建筑等相呼应的冰雕展览区,意在引导游客在欣赏冰雕的同时,让游客领略黑龙江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影视文化和冰雪旅游行业进行融合,挑选拍摄过知名影视剧目的区域作为旅游场所,以待冰雪旅游季后在相关区域内设置冰上影视观赏项目或者冰雕展示场所,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

2.与冬捕文化融合

查干湖冬捕是黑龙江的传统习俗,是指在冬季所开展的捕鱼活动,通过祭湖、醒网、凿冰及撒网等环节捕捞大量的鲜鱼,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因而可以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旅游项目。例如,可以在冰雪旅游景区还原鄂伦春族独特的斜仁柱建筑模式,并为游客提供袍皮衣或者袍头皮帽等传统服饰,还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冬捕活动,让游客沉浸式地感受冬捕情境,充分感受黑龙江的民族文化,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游玩体验。另外,可以设置鲜鱼采购区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并且积极联动当地餐饮机构,使游客在采购鲜鱼后,可以在附近的饭店进行加工,以便其真切品尝到查干湖冬鱼的鲜美,促进其感知黑龙江冰雪旅游的真实价值,进而在提升游客重游意愿的同时,促进旅游产业综合发展。

3.与特色饮食文化融合

黑龙江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并且品味美食也是黑龙江冰雪旅游业的重要吸引物,很多游客会因美食而选择去某一旅游地点,因此在发展冰雪旅游行业时,也可以将黑龙江的饮食特色和旅游行业进行融合[5]。黑龙江的饮食文化包括齐鲁饮食文化、俄罗斯饮食文化及满洲饮食文化等,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游客饱览天下美食的游玩需求。以黑龙江特殊的“露天冰箱”饮食文化为基础,冰雪旅游业可与当地雪糕生产商、经销商等合作,在冰雪旅游景区露天环境下布置多处雪糕售卖处、自制雪糕摊位等,引导游客在观赏雪景、体验冰雪运动的同时,品尝、自制马迭尔冰棍等黑龙江的特色雪糕。哈尔滨红肠也是黑龙江的特色产品之一,冰雪旅游景区也可通过设置自制红肠摊位、特色红肠加工区等个性化场所,引导游客在游玩之余充分感受黑龙江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4.与火山矿泉资源融合

火山矿泉是黑龙江省拥有的特殊自然资源,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是中国著名的“火山之乡”,因此可以将冰雪旅游行业和火山矿泉这一优质资源融合,引导游客在开展冰雪旅游的同时了解火山地貌的特征。例如,冰雪旅游景区可以与旅行社、矿泉水经销商、生产商等合作,通过在旅游行程中为游客提供定制火山矿泉水,导游在讲解词中增设对黑龙江火山矿泉水的讲解,在景区内设置特色火山汗蒸体验室、火山矿物质温泉等方式,帮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充分认识、感知黑龙江火山及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进而自觉加以宣传推广,为黑龙江冰雪旅游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促进黑龙江冰雪旅游业乃至整体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发挥一城辐射作用,构建全域旅游模式

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城市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著名的冰雪旅游景点,拥有浓厚的冰雪旅游氛围,因此很多游客都认为哈尔滨是最为值得旅游的区域。但相关景区经营者和管理者需要明确的是,“一头独大”并不利于整个省份的全面进步。如果黑龙江无法充分发挥哈尔滨对其他周边城市的辐射所用,久而久之便会导致黑龙江陷入各区域经济、社会效益、声望等不均衡的尴尬境地。因此,哈尔滨应重视自身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借助其声望吸引游客,推出“不只是哈尔滨”“哈尔滨+神秘宝地”等惊喜旅游路线,还要将哈尔滨与其周边城市的旅游线路进行衔接串联,从全域角度出发,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宣传,同时赋予该线路一定的惊喜感与神秘感,吸引游客并将游客带往其他的旅游区域。另外,哈尔滨前往其他区域的交通较为便利,可以在哈尔滨的交通要塞区域设置宣传牌,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宣傳其他地区的优质旅游资源,提升游客的旅游兴趣和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打造综合性的旅游结构体系。

(三)减少同质化景区的数量,创新游览方式

目前,黑龙江出现了冰雪旅游项目风格、景区景点设计同质化现象,这也是阻碍冰雪旅游产业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对景区结构模式进行调整,对同质化景区实施协调处理,控制同质化景区的数量。黑龙江省内建设了大量的滑雪场,以哈尔滨为例,其拥有多家滑雪场。虽然滑雪场的档次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提供的产品均较为相似,并且在滑雪场运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维护和采购滑雪设备。黑龙江可通过加大相关设计人才待遇福利标准、创建“全民创新冰雪景点有奖征集”等活动,集思广益,共同商议出既符合当下游客需求喜好,又能发挥黑龙江冰雪优势的景点、项目实施活动等。

黑龙江还要重视以冰雪特色为基础,打造具有特点的冰雪旅游景区。例如,可在冰雪旅游景区内设置“正常游览”与“特色游览”两种门票形式,同时提供“游客自行观光”和“沉浸式剧情观光”两种服务。前者让游客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想要浏览的路线与时长,后者则可以通过将故事剧情与景点介绍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导游、讲解员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为游客营造身临其境一般的旅游体验。可根据徽章、围巾、衣物等的不同对游客进行区分,方便景区工作人员准确区分不同需求的游客,进而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四)充分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全域旅游产品

黑龙江省可以从全域旅游的思想出发,构建全域旅游产品,提高冰雪旅游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6]。可以结合黑龙江不同城市、村落区域的特色创建出同一冰雪主题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景点景区及活动项目,如鸡西市主推“冰雪+煤炭”的旅游活动,设置相关知识讲解区域、“火炕”体验区等特色项目;齐齐哈尔市重点主推“冰雪+工业”的旅游活动,设置工业发展历程冰雕、工业体验区等特色项目。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协同旅游线路、跨区域冰雪体验游的方式协调冰雪旅游资源,打造全域旅游产品,充分调动游客猎奇心理、好奇心的同时,使其在同一旅游线路中领略黑龙江不同城市的独特风采。

(五)对服务环境进行调整,优化旅游品牌形象

服务环境是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黑龙江必须要重视对服务环境的改善,提升冰雪旅游业服务的质量。道路交通条件是影响冰雪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当前黑龙江省内已经开始针对道路交通体系进行完善,但是交通设施仍然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7]。因此,需要针对道路交通体系进行进一步规划,打造冰雪旅游线路,这一线路应经过黑龙江省内的各个重要景区,在丰富游客游玩体验的同时,将知名度较低、特色不显著的区域与更为著名的冰雪旅游城市进行串联。例如,将鹤岗、齐齐哈尔、漠河等区域设计、规划为完整的旅游线路,通过规划直达、短距离穿越的交通线路,满足游客在更短时间内浏览更多、更丰富景区的游玩需求。除基础硬件条件的完善外,黑龙江还应提供特色的旅游服务。例如,为避免游客在旅途中无聊,可以在固定道路节点中设置黑龙江特色饮食主题休息区、火炕主题宾馆等服务站,也可以引进规模更大、空间更舒适、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作为黑龙江冰雪旅游线路大巴,同时可以引导导游在大巴中通过讲解冰雪知识、唱诵冰雪歌谣,引导专业演员在大巴中上演小型二人转、冰雪主题情景剧,为游客旅游的路途增添更多的趣味,提升黑龙江冰雪旅游的服务效果[8]。

通过对当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冰雪资源的优势难以发挥,冰雪旅游投资难以获得相应回报,这给黑龙江冰雪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在东北亚区域背景下,黑龙江省应将冰雪旅游业与其他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融合,充分发挥哈尔滨省会城市的辐射作用,对同质化景区进行调整,凸显各个地区的旅游特色,同时还要优化服务水平,构建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增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行业的吸引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黑龙江冰雪旅游行业还会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需要结合社会环境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应急策略,协调省内各类旅游资源,促进冰雪旅游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1] 李扬.新冠疫情常态化形势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浅析[J].商业经济,2021(7):16-17.

[2] 张贵海.新冠疫情影响下东北亚冰雪旅游分析[J].商业经济,2020(12):1-3.

[3] 曾鸣.基于RMP分析的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10):10-12.

[4] 魏胜.东北亚区域背景下“冰雪+”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黑龙江省旅游发展为例[J].东北亚经济研究,2019(4):54-66.

[5] 笪志刚.浅析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新机遇[J].东北亚经济研究,2018(4):5-13.

[6] 张贵海.“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化中俄冰雪产业合作构想[J].西伯利亚研究,2017(4):34-38.

[7] 杨絮飞.东北亚区域旅游产业合作发展战略研究[J].东北亚经济研究,2019(1):89-99.

[8] 熊大维.对沈阳市冰雪旅游市场现状的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28):226-227.

猜你喜欢

东北亚冰雪黑龙江省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