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园合作背景下“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改革研究
2022-05-16薛正
摘要:文章立足于院园合作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客观需求,在教学中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产学结合的研究思路,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做准备。
关键词:院园合作;学前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03
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环境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资源,要在创造与使用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因而,将“幼儿园环境创设”这门学科列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将对未来的儿童工作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学院与幼儿园之间“双赢”的资源和信息共享,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因而,在院园合作的大背景下,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在学院与园区的协作中,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学模式,是培育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文章从院园协作的角度研究“幼儿园环境创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1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国家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扩招学前教育专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涉及的课程范围更广、更全面,“幼儿园环境创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课程,其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技能实践性不强
大部分院校采用的教授方法多为传统教学的方式,教学过程多以理论讲述为主实训为辅,这样就使原有的技能课变成了理论课,学生失去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由于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即使是实训部分的课程,老师也只能以虚拟命题为例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些装饰画作为课程练习。学生对幼儿环境和多元化装饰材料缺少认识和理解,进而缺乏相应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产学结合不落实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院校没有对应的实习基地,学生不了解幼儿的实际需求,不能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活动需要,不熟悉环境装饰的材料属性,很难具备真正的设计能力。产学结合没有切实实施,没有实际关注地方幼儿的发展需要,没有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进而也难以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1.3 师资结构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新兴课程,授课的教师主要分为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两种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都存在专业不足之处。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虽然掌握大量的美术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也较强,但没有学习过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因此对幼儿群体和幼儿园特定环境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虽然具有专业的学前理论知识,对幼儿群体及幼儿园环境有一定了解,但又缺乏专业的美术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因此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1.4 评价方式单一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训课程,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只用单一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缺乏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和忽略对专业技能的理解。教师应做好教学反思,使考核方式多元化,更全面地考核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知识的掌握度和相应的实践能力,更加契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1]。
2 院园合作“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改革策略
2.1 产学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产学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效促进学生专业化成长,深化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大胆调整课程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性课程性质及幼儿园当前教学情况,对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做相应调整,实践课时由16课时调整为24课时,理论课时由16课时调整为8课时。
围绕实践基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课时的调整,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幼儿园实践。通过学院与幼儿园实践基地合作,使学生围绕幼儿园实际情况学会创设幼儿园环境。
2.2 构建实践平台,有效服务社会
近年来,新的幼儿园不断建立,由于师资、资金问题,幼儿园环境创设出现主题不突出、内容不丰富、形式不多样,不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没有童趣,甚至环境创设大同小异等问题。环境创设一直是困扰幼儿园的一大难题,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实践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些幼儿园提供服务,在锻炼自己的同时美化幼儿园的环境,凸显其环境的教育功能。
2.3 为创建“产学结合”的教育情境而培养教师
实行产学结合,可以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理论化、技能化,激发教师对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的热情,培养产学结合的教学人才。与幼儿园深度协作,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亲自感受学校的课程变革,掌握幼儿园的发展趋势,并和教师一起开展专题研讨,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以达到产学结合的“双师型”水平。
2.4 调整课程考核方式,提升过程性评价占比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院园合作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大纲,调整考核方式,提升过程性评价占比,如个人平时成绩,其凸显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学习态度等。平时成绩记录必须在3~5次,学生的最终成绩要实现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平时成绩这一方面。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弱、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等问题,合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实际案例和真实环境讲解,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时能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而言之,全面、系统、多元、综合的评价模式更适合“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考核。
3 院园合作“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改革
3.1 课程内容
“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问题。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更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创新能力、培养幼儿的小主人翁意识。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在工作中实践能力差,并不能把环境的育人效能体现在之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因此,为了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课程内容可调整为以下几个章节。
第一章:幼儿园的生态建设基础理论[2]。主要是通过对教育基础课的研究,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到幼儿园的生态建设理念、价值,了解其所需的科学基础,以便对其有初步的了解。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幼儿园的生态环境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归类,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利用有关的理论展开评估,具备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打造幼儿园生态环境的基本能力。
第二章: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创建原理[2]。通过该章节,让学生对幼儿园物质生态和心理生态的创建有初步的认识,并根据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的原则分析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的状况,从而对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有总体了解。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以后的打造环境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幼儿园空间生态环境的创设[2]。该章节旨在使幼儿了解其概念与组成,了解其具体的内容与要求,并能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幼儿园空间生态环境的现状,具备运用所学理论建立幼儿园空间生态环境的能力。该章节包括创设幼儿活动场所环境、主题活动环境、特色活动环境,使学生能根据前面两章所讲的理论,在具体场所进行针对性训练。
第四章:幼儿园区域活动生态环境的创设[2]。该章节的学习目的为了解幼儿园区域活动生态环境创建的基本原理及材料选择、投放与管理方法,具备评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生态环境创建的种类、基本要求及创设策略和评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生态环境创建现状的基本能力,掌握班级区域活动生态环境创建的基本原理及材料选择、投放与管理方法。
该章节为实践课,侧重于培养学生日常的区域性环境创设,并针对不同年级及班级的不同需求创设如角色区、美工区、语言区、益智区、表演区等不同主题区域环境的能力。
第五章:幼儿园创意墙饰创设[2]。该章节学习目的是理解幼儿园创意墙饰的重要作用、分类与设计的重点,以及对分类、重点、基本要求的理解,掌握幼儿园创意墙饰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与评价幼儿园创意墙饰的创设现状。重难点为了解幼儿园创意墙饰的重要作用、分类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幼儿园创意墙面装饰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掌握幼儿园创意墙饰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实训部分在与学校合作的幼儿园实训基地进行,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周边乡镇的小型幼儿园作为实训基地,既能为学生提供实操的机会,又能改善乡镇幼儿园的环境,实现学校和幼儿园的双赢。
3.2 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的改变而改革,授课点从传统理论讲解的课堂,转变为注重实训的实践基地,教学方法为加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明确环境创设的理念和现状。针对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而深化学生对环境创设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明确环境创设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通过学习优秀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幼儿园实地考察。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强化学生对幼儿的认知,缩短教学与实习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了解和消化理论,提升实习实践能力。
第三,改变作业形式。结合教学大纲的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分为模块任务,学生可根据模块作业创设环境,利用综合材料把自己的方案应用到现实环境。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创作思路展开讨论,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学生的环境创设实践能力。与以往“纸上谈兵”的作业相比,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加深对材料的认识,更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4 期望的课程改革效果
在院园协作的大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程改革策略,期待取得四方面的效果。
4.1 改变了现有的课程知识,促进课程知识的交叉合作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其进行有效创设不只涉及美术方面的课程,需要加入设计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保持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和先进性。
4.2 改变了教学与评估方式,改善了教学现状
通过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幼儿园环境直接融入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通过实地考察,学生真实、有效地参与到实训课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4.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進了实践教学
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强调“思考-学习-实践-分享”的学习过程,最终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与当地幼儿园合作,引入真实案例,使学生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吸收一线教师的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终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目的。
4.4 加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
幼儿园教师要有创造幼儿园基本环境的技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把环境创造和使用置于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的首要地位,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3]。将环境创造与各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析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设计、组织教学的能力。
5 结语
如何在院园合作背景下教授“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幼儿园实践基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教学场所,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现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幼儿园实践基地的建立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幼儿园之间的零距离对接,为今后高质量教授“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君.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文教资料,2016(17):170-171.
[2] 雷婧.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设置与安排[J].品位经典,2020(7):151-152.
[3] 张晓艳.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求学,2020(35):49-50.
作者简介:薛正(1983—),男,山东招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