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港市绿色有机食品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05-16卢炎冰

新农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张家港现状对策

卢炎冰

摘要:本文阐述了张家港市绿色有机食品现状,结合绿色有机食品发展趋势,提出能够推动张家港市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张家港;綠色有机食品;现状;对策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绿色食品分成A级与AA级这两个登记方案。有机食品其主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的相关体系,有机食品在品质上和绿色食品的AA级相当。目前,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是权衡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最近几年,张家港市的绿色有机食品发展非常快,所产出来的收入也逐渐提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其程度还有待提高,最为主要的就是要更进一步探求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1.1 发展概况

张家港市绿色有机食品起步于2010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截至2021年6月,全市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达13846公顷,拥有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企业41家,绿色有机产品118个,其中粮油类33个、果品类44个、蔬菜类24个、茶叶类10个、食用菌类1个、其他类6个。绿色有机农产品面积达1230公顷。近年来,张家港市财政对绿色有机食品扶持力度逐年增大,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依托江苏农业品牌目录、苏州区域公用品牌、苏州市农产品品牌富民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张家港市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队伍不断加大。

1.2 发展模式

张家港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坚持标准化生产和监管,一是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张家港市将创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作为绿色食品发展的根基,以10个镇区为单位,按照《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稻麦)基地适用农药指南(试行)》《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粮食类)基地农药残留筛查指南(试行)》等要求,推广绿色优质基地标准化生产。二是绿色食品企业示范带头绿色优质生产。张家港市积极开展“最美绿色食品企业”和“五有”规范化绿色食品企业等评比和建设,以实现“生产有标准,管理有规范,过程有记录,产品有追溯,宣传有标识”为目标,落实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使张家港市绿色食品企业起到绿色产业引领带头作用。三是发掘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农产品所来源制定的地方,有关的特性以及产品的品质主要是决定于历史人文成分与自然生田环境,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特的生产地域、独具的产品品质、独有的历史文化以及特有的生产方法。2020年张家港市“凤凰水蜜桃”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其近3年平均生产规模、产量及销售额分别达400公顷、9000吨及10370万元。四是全年开展绿色有机食品监管。全年结合企业年检制度、绿色有机产品质量抽检制度、公报通报制度、质量安全预警制度以及企业内部检查员制度等办法,压实责任监管,对绿色有机产品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淘汰出局。

2.1 绿色食品发展规划有待完善

绿色食品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已有的较好的资源情况下,还应和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紧密互助和配合,因此,需要有良好的规划。当前,张家港市未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编制统一发展规划,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不够明确,一些企业对绿色有机食品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只是简单的认证,忽视了其在改善生态环境,延长绿色食品的产业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的重要性。

2.2 绿色有机食品结构有待优化

张家港市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规模虽然近10年来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蔬菜、水果和大米产品占80%以上。产生这方面的原因,一是深加工企业对于原材料的需要非常大,在生产绿色食品时,其所需要的原有材料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才能运用其中。二是以绿色食品标志有效期3年为基础,它使用的绿色原有材料种植产地必须也是以其为基础,要求符合绿色原料的种植原产地也必须供应3年原料。如果提供原材料的企业不能够长时间供求,那么此原因也终将成为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致命要害。

2.3 品牌竞争力不强,消费者认可度不高

当前,张家港市部分初级绿色农产品包装都比较简单,更有一些农产品基本上没有进行包装,任何标识都没有。在绿色有机食品营销过程中,没有将自身绿色有机食品的品牌树立起来,加上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优势不明显,导致企业的绿色有机食品在市场上消费者对其认可度不高,没有良好的竞争力。

3.1 做好布局规划

张家港市作为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最终目的是改变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改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是要加大“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企业规模。苏州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拥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中国以及全世界起源地最早,并最富有的文化产地之一便是苏州。张家港市要充分利用要这一天然优势,积极融入到“苏州大米”品牌建设中,做好张家港市大米产业品牌化及标准化建设,主要是为了促进农民的收益、改变生态环境,能够让老板姓吃上最放心、最好的大米,进而为能够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一份努力。二是通过地标保护工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统筹协调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与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张家港市要充分挖掘“凤凰水蜜桃”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文化底蕴,出台地理标志一二三产融合园意见,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独特生态、独特品质、独特文化优势,由“卖桃子”转为“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张家港市还要进一步挖掘如“鹿苑鸡”“合兴秧草”“农场柑橘”等蕴含当地特色文化历史的农产品,进行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三是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结构调整。要加快速度,着重鼓动绿色食品企业升级、绿色发展、品牌培育、延链增值、质量标准等重点工作。要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产业布局进行优化,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利用副产物综合和谐发展,形成“资源—加工—产品—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

3.2 加强政策保障

一是继续加强对企业实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支持力度。政府积极提供技术援助、经济支持和政策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绿色有机食品市场成本,提高生产主体积极性。二是强化体系队伍建设。打造稳定化的管理队伍,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职责,有效落实指导、发展和监管任务,统筹推进“两品一标”发展工作。加大对检查员、监管员和企业内检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监管水平和发展能力。三是创建“五有”规范化企业。绿色食品要实施这“检测环境—操作流程—记录生产—检验产品标志—上市标识”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建立“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要有制度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的各项环节,从而能够有效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利用绿色食品企业“五有”规范化创设进行评比,起到规范指引的作用,促进绿色食品生产提档升级。

3.3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和绿色有机食品企业要加大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有机食品宣传,比如可以利用电视、网络、多媒体、杂志等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及绿色食品进社区、进超市等各种活动形式,对绿色有机农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让广大消费者了解绿色有机食品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民众健康等方面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将全民的绿色认知提升,并促进全民的绿色食品消费全新的观念,进而让消费者能够养成自觉采购、食用绿色产品的消费习惯,从而提高绿色有机食品市场需求。以有效需求提高绿色有机食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使企业加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研发投入,产品质量得以提升,进而达到优质优价的目的。

猜你喜欢

张家港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