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英语教育戏剧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2022-05-16韦梦婷陈凤珍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育戏剧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韦梦婷 陈凤珍

摘 要: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戏剧活动介入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对提高课堂的育人效果,推进课程改革具有显著成效。为更好地引导学生以美为媒,接近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本文在梳理小学英语教材的传统文化元素基础上,以小学英语教育戏剧教学为例,从创设文化语境、演绎文化场景和分享戏剧体验三个方面,探寻小学英语教育戏剧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戏剧;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韦梦婷,陈凤珍,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天伦学校。

一、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按照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融入小学课程教材,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当前,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部分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倾向于对西方文化习俗的传达,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的渗透。特别在小学阶段,在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频出,如何在实现英语语言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认同和自信表达与传播,是实现英语课程育人功能的要求,也是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任务。

教育戏剧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课堂戏剧活动来体验与传达故事情景及人物心理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戏剧方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创作、表演的过程中领悟故事的精髓及内涵,使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实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理解与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将教育戏剧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文化感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恰当表达,给予学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促使学生获得素质和技能的全方位发展。

教育戏剧应用于英语教学的起步较晚,主要以国外教材和寓言故事为主,学生主要来自港澳台和部分国际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侧重于小班教学,这并不符合我国的英语教学常态,所以不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如何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戏剧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成为首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为载体,深挖英语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从创设文化语境、演绎文化场景和分享戏剧体验三个方面,浅议小学英语教育戏剧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

二、小学英语教育戏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我国,各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学者黄安余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纲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层面的需求,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凝练出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涉及基本道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和文明礼仪等方面。

(一)教育戏剧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英语教材是学生进行英语课程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最直接途径,在学习和感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的有效渗透,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梳理和归纳各册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更好地整合传统文化元素,创设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即兴模仿等教育戏剧活动时,提供更鲜活、全面的生活体验和创造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理解和思考。

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Module 1 “Greetings”涉及我国传统的礼仪教育,Module 2 “Introductions”涉及自尊自爱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Module 3 “Body”涉及劳动教育,Module 4 “Family”涉及传统家庭观念和家国情怀教育。从最初的礼仪教育到最后的爱国爱党教育,该教材为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渗透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元素和由浅入深的教学线索,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文化元素进行整合,找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的结合点,将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教育戏剧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演”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完成小故事或小短剧的演绎。这为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Module1的文化主题是“Greetings around the world”,通过教育戏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实现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直接体验,通过对古人站姿、坐姿和待客之道等方面礼仪的学习,思考中国为何被稱为礼仪之邦,让学生在团体演绎和创作想象中思考不同行为习惯带来的后果和利弊,并推及自身,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实现高效语言学习与文化渗透的结合。

三、例谈小学英语教育戏剧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除了梳理和整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外,教师还需要细致地观察每课文本中的隐性文化元素。结合教学主题深挖故事背景,思考课文标题、插图、内容等体现的文化含义,适时对学习材料背后的文化风俗进行讲解和介绍,指导学生在故事演绎中关注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情感寓意,深层次学习文化背后所蕴含的精神,达到文化育人、学科育人的目的。

(一)创设文化语境,填补文化空白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育戏剧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往往会对文本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补充。遇到与文化有关的话题时,教师需要对相关的文本信息进行深挖和追问,将课文蕴含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进行解释和说明,提高学生感知、认同、理解和用英语向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

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11 “I like Spring Festival best.”为例,教师可以在阅读前以视频和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呈现春节的来历和风俗,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细节进行一定的追问,例如“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Why is the Spring Festival in January or February?”“Why the Spring Festival is not on the first day of January like New Year's day?”等。通过对文本细节的追问,适时补充文本的文化空白,呈现中国传统的农历知识,介绍“lunar calendar”的由来,提高学生对农历的认识,明确农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农耕生产中总结而成的,认识到春节背后所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和家国一体精神。教师还可以继续对春节的传统食物进行追问和延伸,如“What is jiaozi?”“Do you know other traditional foods like jiaozi or zongzi?”,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特有的文化承载词,促使学生整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英文表达,让学生意识到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同时,给予学生大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在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示春节前后的不同风俗,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加深学生对春节的记忆和对春节重要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促使学生在语言内化与文化获取的过程中,感悟文化之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也可融入相关的教育戏剧活动,设置相关的问题,如“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the Spring Festival?”“Why do people usually explode the firecrackers at the Spring Festival?”,引导学生在课后独立或合作完成与春节文化有关的主题延伸,进行绘本或剧本的设计,表演小短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演绎文化场景

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大部分单元都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相关话题的整合与联结,使学生在大单元的整合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以三年级下册Module 5 “Relatives”的单元复习课为例,教师在教学前需要与三年级上册Module 4 “Family”的内容进行整合,从一张全家福出发,引导学生在课前制作一份家谱,并对每一位成员进行一句话的英文介绍。回顾旧知的同时,从家谱中感知家族的存在,领悟中国古代传统的宗族观念。在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介绍等的方式呈现介绍家人的片段,使学生认识不同角色的人物特征(如old grandma、young brother等),引导学生树立尊老爱幼的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创设传统家族文化的体验场景,设置家谱介绍、家风家训展示、家族故事表演等环节,引导学生在讲述和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深挖家族伦理规范,促使学生在体验和内化学习中形成的正确家族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傅雷家书》介绍等活动,展示传统家族名言的中英文表达,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不同的家族文化,并最终凝聚成强烈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塑造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

(三)分享戏剧体验

受课程安排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小学英语教材对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介绍往往不够深入。文化知识的获取包含对文化的感知、体验与分析,教师在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追溯的同时,也应在教育戏剧活动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戏剧体验。在教育戏剧活动后,教师不能直白地呈现文本和故事背后的传统文化意蕴,而应引导学生思考和提炼,总结文本和故事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以五年级下册Module 4 “Travel”为例,教师在教授Unit 8 “Ben's first trip to Beijing”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演绎后,对Ben的旅行地点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在表演后思考Ben为何要这样进行旅游规划,从而挖掘出各场景背后的传统文化故事,完善课文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同时,做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当然,对于学生较为熟悉的文化元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戏剧体验分享的过程中,要更关注学生的多样表达与介绍流程的构建,从整体上为学生的传统文化介绍与传播提供有力的支架。例如,教师在进行六年级上册Unit 12 “Other festivals in China”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较为熟悉,教师在分小组进行节日故事演绎后,应引导学生分享与某个节日有关的话题,总结介绍这个节日常用的词汇与句型,探讨这个节日背后呈现的传统文化精神及其准确表达,以互动分享的形式使学生对该节日的全面了解与认识。例如在讲解Dragon Boat Festival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表演端午节由来等故事后引导学生总结介绍端午节需要用到的词汇。如“zongzi”“Quyuan”和“May 5th”等,为学生的文化知识内化形成一定的框架。当然,教师也可以对端午节的由来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学习大诗人屈原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四、结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育戏剧教学,教师既要用好教材中的顯性文化素材,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学生有效认知、参与和体验,也要充分挖掘利用好教材中的隐性文化素材,促使学生在教育戏剧的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同,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在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时不能仅停留在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等语言学习层面,要明确文化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积累,还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凸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深挖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和故事背景,促使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个人意识和品行,展现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艳,曹亚丽.探索英语戏剧教育  培育学生文化自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1(12):81.

[2]景嫣.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绘本The Old Dragon Has Nine Sons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4):42-47.

[3]陶芳铭.初中英语教科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3):47-52.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