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凉半干旱山区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苗培育及造林试验

2022-05-16李向福

新农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造林

李向福

摘要:针对冷凉山区青海云杉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了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育苗及造林技术试验。利用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苗造林,提高青海云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为15%、30%,成活率和保存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关键词:冷凉半干旱山区;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苗;造林

用不同容器和培养基质培育的苗木称为容器苗,具有造林成率高、没有缓苗期、便于实现全程机械化、造林质量高等的优点。青海云杉分布广,适应性强,?树姿雄伟,根系发达,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保护环境的功能,是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多年经验证明,青海云杉露地播种实生苗一般需要2~3年移植分床,?6~7?年才能出圃造林,生长量小,育苗周期长,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云杉人工造林的发展和育苗产业化发展。所以,笔者于2015年以3年生原床苗为材料,在湟中区上五庄国营林场进行了营养袋移植育苗及造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为山区植树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1.1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位于西宁市湟中区上五庄国营林场,属青藏高原凉温半干旱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6°49′,东经101°23′,海拔高度2225~4488米,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发量900~1000毫米,平均无霜期170天,日照时数2453小时。

1.2 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3年生原床裸根苗采用本苗圃优质健壮无病虫苗;营养袋为聚乙烯朔料薄膜容器袋;培养基选用50%表土、40%轻基质(或松针土)、10%腐熟的家粪,配制成的营养土。

1.3 容器移植苗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是通过人为控制水、光、热及气、养等生态因子而改变育苗环境条件,保证最大限度地促使苗木生长发育,在最短时问内生产出大量的优质壮苗。

育苗地选择及整地做床:试验为节省成本采用露天育苗,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的圃地进行整地作床,苗床采用100厘米宽具有蓄水保墒功能的低床,深30~40厘米,中间留有40~50厘米步道,便于苗期田间管理。整地作床后喷洒2%~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营养土的配制:容器育苗配土是关键,土质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还要具有良好的肥力合理化性,无病菌和虫卵、病毒等。配土要成本与育苗同兼顾,主要是就地取土做主源,配置适当比例的轻基质或松针土,再加腐熟的家粪,比例一般为50%∶40%∶10%,同时,加入复合肥或磷肥混拌均匀,每亩施肥50公斤。以上材料必须仔细过筛,去掉影响装填容器和苗木生长的砂石、杂物,同时要经过2%~3%硫酸亚铁或0.5%福尔马林等溶液消毒处理,混拌均匀后,堆焖1~2天即可。

移植装袋:试验2015年5月10日苗木萌动前开始,选择苗高15厘米以上3年生的优质裸根苗装袋。装袋前,首先挖好1个宽100厘米、深40厘米的临时水池用于浸苗用,在池底鋪一层较厚的防水渗漏的塑料布,将ABT生根粉倒入池中,含量配比为150毫克/公斤。起苗时,剪除挫伤根等,打捆浸泡在水池中3~8小时。然后将幼苗整齐排放在畦内,埋好苗根,防止水分蒸发。装袋时,先装少量营养土,然后将幼苗放在正中,再装满土并压实。深浅以离原苗生长点1厘米为宜。装好的营养袋以“品”字形整齐而紧实的排放在苗池内,在一个水平面上端正不歪斜。为了方便以后除草、施肥水等田间管理的的方便,袋间缝隙填满填实。

浇水:装袋完成后要及时交一次透水,保证成活率,然后有缝隙的地方再次填土压实。苗木成活前注意生态灌水技术,?坚持少量多次,2~3天浇一次水,待苗木成活后,根据土壤湿度及成活情况浇水,不易频繁,防止烂根,一般10天一次,到生长后期控制浇水,以免影响越冬。

施肥除草:容器移植苗在成活初期不可施肥。在速生期以根外追肥为主,?6月每隔5~10天交替施3~5次0.2%磷酸二氢钾、0.2%硝酸铵溶液。生长后期每7~10天喷施2次0.5%磷酸二氢钾,再用10毫克/公斤的3号ABT生根粉喷洒1次,以促进木质化并增加抗逆性。除草采用人工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

病虫防治:容器育苗一般很少发生虫害,但要防止病害,特别是移栽后要经历一段缓苗期,未完全展开的根系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处于不完全阶段,很容易被感染而发生立枯和叶枯病,在加强通风降低湿度的同时,要适当使用1%的硫酸亚铁等杀菌剂,一般间隔10天喷洒1次,共喷3次即可。

防寒越冬管理:本地区冬季寒冷干旱,气温较低,新移植青海云杉幼苗在第一年不采取任何措施,极易发生冻害或者生理干旱而死亡。所以,在每年土壤封冻以前,本地区一般在11月上旬进行一次冬灌,以防苗期冻害。

1.4 容器移植苗造林技术

2017年,本试验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苗经过两年苗期管理,苗高30厘米以上,地茎粗1厘米,苗木整齐健壮,达到出圃造林规格,比一般育苗提前1~2年。

造林时间及植坑规格:采用容器移植苗,在5月土壤解冻后至10月整个生长季均可造林,?最佳时间是5月下旬至7月下旬。这时雨水充沛,雨热同步,造林成活率高,?长势好。造林植坑规格一般为容器袋土体直径的2倍左右,?植坑深度以容器袋上口稍低于地面为原则,?适当深栽,?坑壁垂直,?坑口坑底大小一致,?严禁锅底坑。

造林前的整地:一般在前一年秋季或当年土壤解冻后及时整地,采用中穴鱼鳞坑栽植营养袋容器移植苗。

起苗与运输:起苗时从苗畦一端逐个取开,不能抖掉营养土而损伤苗木。运往造林地的苗木,及时摆放在阴凉处,喷好水,保持土体及苗木须根的完整,是确保造林成活率高、长势好的技术关键。

栽植:要掌握栽植深度和植穴位置,过浅或位置靠坑外沿均不利成活,过深或植于坑底则易造成雨水冲淤。植苗回土时,要沿坑壁四周依次踏实,避免散坨伤根。栽植深度一般不应小于40厘米,以增强抗旱能力。

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苗造林由于带土上山,生长环境与苗圃基本一致,且根系未受损伤,减少造林后的缓苗期,可明显地提高造林成活率。2017~2020年连续4年对上五庄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苗造林成活率进行了调查记录,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苗造林成活率连续4年都在95%以上,比同期使用裸根苗造林的成活率提高约15%。

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容器移植苗进行荒山造林是一项非常成功的造林技术,栽植成活率和存活率都非常高。实践证明,?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容器移植育苗造林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栽植成活并且质量好的优点,同时可以在除了冬季的三季都能栽植,可明显减少造林投资,打破了我国西北半干旱冷凉区只有春季苗木栽植期的现状。但也有所用塑料袋不能降解、破袋栽植费工费事、育苗时装袋成本高、初学者操作进度慢、效率不高等困难,需要相关人员不断研究,解决问题,提高容器移植苗造林技术。

猜你喜欢

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如何正确掌握造林方法与技术
浅谈湿地造林时机的把握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浅谈造林施工作业设计重要性
沙棘育苗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