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规划探讨
2022-05-15李蜀光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而如何缓解城市内涝,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针对内涝灾害频发的现象,就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接着提出了城市内涝灾害防治的新思路,即建设“海绵城市”;最后从海绵城市内涵出发,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规划要点。本文旨在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海绵城市,从而吸引更多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使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更加健康完善。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内涝;内涝成因;规划原则
引言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1]。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深入推进和发展,在为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提供强大引擎的同时,也让城市面临着日趋巨大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压力。生态绿地被蚕食,地面硬质化加快,地表产流量增加,径流峰值变大、时间提前,城市内涝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内涝及其成因
1.1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是指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市管网排水能力,导致城市地面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2]。内涝的发生除了与自然环境因素直接相关外,还与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紧密关联。一方面,全球变暖导致极端降雨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加不透水下垫面的厚度,使得雨水下渗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地面产流量增加、汇流速度加快,最终使得雨水快速汇集至排水管网入水口。但是目前大多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导致涌入的雨水无法及时排除,甚至在雨水口附近容易产生积水现象,最终随着积水时间和深度的增加从而引发城市内涝灾害。
1.2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频繁发生的城市内涝灾害事件,暴露出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当中既有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问题,也有我国工程建设体制机制问题,还有城市建设管理缺陷等问题,在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背景下,使得城市内涝现象日益加剧[3,4]。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自然因素、规划因素、工程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1)自然因素
目前我國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原有河道、湖泊等自然水体面积与数量在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硬化道路和建筑的不断增加,使得城市范围内的不透水区域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地面硬化率上升。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却破坏了原有城市排水的格局,如部分河道被人为填埋或暗沟化使得河网结构及排水功能退化。道路及地下管道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破坏了原有的排水系统,从而出现管道与河道排水之间的衔接、配套不合理,排水路径变化,排水格局紊乱的情形,最终导致排水系统脆弱性上升。
(2)规划因素
为解决极端降雨事件频繁发生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治涝规划中制定了相应措施,如提标改造、雨水利用设施建设等。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但其存在建设周期长、耗费人力大和建设成本高以及与所在城市现行防洪规划、河道水系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园林绿地规划等不相衔接的问题[5]。
(3)工程因素
引起城市内涝的工程因素往往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管网一经安装,后期改造难度较大;第二,过去传统的市政排水更多的是强调快速排水,却没有考虑到自然水体本身也存在调蓄作用;第三,目前的城市管道排水和河道排涝系统大多是独立设计的,从而在内涝灾害发生后,由于管道排水系统和河道排涝系统的分离,导致内涝灾害损失加重;第四,由于地下空间防涝设计标准和规划等的缺失也给城市内涝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4)管理因素
目前,很多城市都是雨水、污水同排,从而加大了市政管网负荷,加之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得管网错接、断接、漏接现象严重,很多地方市政管网形成“瓶颈效应”,导致排水不畅,造成局部地区受淹[6]。
2海绵城市及规划原则
2.1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而在需要时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7]。建设海绵城市的实质,就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使得城市中的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能够起到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的作用,从而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最终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理念。将城市逐步转变为能够自动吸纳雨水、过滤污染物质的“超级海绵”,从而达到降温、防洪、抗旱等目的,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建设导致的自然水系阻断、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使城市发展真正实现绿色低碳目标。
2.2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为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的防洪治水发展理念,转变过去传统的快排防涝思维,而是从根源出发,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的减排力度,让城市能够更加弹性的自主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8]。规划原则如下:
(一)生态为本、保护优先
通过对区域生态斑块进行识别,构建区域生态保护廊道,划定生态蓝线和区域绿线,全面保护自然山体、水体、洼地、湿地等生态斑块敏感区[9]。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规划开发前的原有自然生态特征。对已经受到开发破坏的自然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环境恢复和生态修复。
(二)尊重自然、绿色发展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构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10]。通过编制合理的建设规划方案和实施科学管控措施,达到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恢复水生态、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目的。
(三)因地制宜、绿灰结合
综合分析考虑城市水文地质、土壤类型等各个方面的环境条件,结合当前城市水资源、水污染、水生态和水安全等基本现状和城市建设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最终实现生态排水和综合排水的目标。9662AB48-F1CC-4F9C-AD31-4A74CA88EAAC
(四)保障安全、经济高效
遵循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运用的原则[11],提高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海绵城市工程质量,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障社会公众安全。选择本地情况相适应的工程技术、设备设施和植物种类,以降低建设、维护成本[7]。
(五)秉承总规、多规协调
海绵城市规划应该以所在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和基础,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下落实海绵城市的理念、布局各类设施、制定具体措施,与所在城市水系、道路交通、绿地、供水、污水、综合管廊等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衔接,共同指导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六)近远结合、稳步推进
长期规划与短期实施方案相结合,根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总体要求,针对海绵城市长期规划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安排,而对近期海绵建设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和细化落实,以凸显连片带动效应,展示海绵城市建设的巨大成效。无论是老城区改造,还是新城区建设,都应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理念贯通其中,必要做到新城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要求,而在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中逐步完善海绵城市建设[7]。
3总结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是在借鉴国外雨洪管理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國实际情况实施的。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需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在编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方案时,需尽可能引入各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使得制定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方案能与城市防洪规划、河道水系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园林绿地规划等相适应,以真正实现防治城市内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亚琪,朱高丹.浙江省环杭州湾城市群新型城镇化驱动机制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2):3-5.
[2]周宏,刘俊,高成,等.我国城市内涝防治现状及问题分析[J].灾害学,2018,33(03):147-151.
[3]谢映霞.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J].城市规划,2013,37(02):45-50.
[4]姜仁贵,韩浩,解建仓,等.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洪涝应对新模式研究[J].灾害学,2017,32(03):12-17.
[5]王江波,张茜,吴丽萍,等.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0):12072-12078.
[6]周宏,刘俊,高成,等.我国城市内涝防治现状及问题分析[J].灾害学,2018,33(03):147-151.
[7]常魁,任希岩,李文杰,等.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探索——以遂宁为例[J].给水排水,2019,55(03):64-67.
[8]邓敏贞.以PPP模式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法律促进机制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138-151.
[9]王宁,曾坚,丁锶湲.空间治理背景下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和实施研究[J].城市规划,2020,44(11):30-37.
[10]孙会航,李俐频,田禹,等.基于多目标优化与综合评价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J].环境科学学报,2020,40(10):3605-3614.
[11]王立峰.西安市城市道路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作者简介:李蜀光(1969.12),男,汉族,四川仁寿人,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从事海绵城市研究。9662AB48-F1CC-4F9C-AD31-4A74CA88EA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