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字理在识字教学中绽放异彩
2022-05-15陆建梅
陆建梅
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诗意的文字,它凝聚了先人的灵气、悟性和智慧。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时,如果能更多地从字理识字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汉字的组构规律,挖掘汉字的造字文化,通过直观演示,巧教象形字;古今对照,易学指事字;析形索义,巧教会意字;触类旁通,活学形声字;结合字理字迷,突破难学字;让学生乐于识字,那识字教学的效率就可以得到提高。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是的,人之聪明识字始。识字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由此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在识字量有了一定的储备的时候,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尽早尽快地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在教学汉字的过程中,教师们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创造了各种各样有利于识字教学的方法,其中字理识字是种不错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能激发兴趣,让识字写字形象易懂。
字理识字法主要运用于象形与会意字,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做动作,理解它的字义,学生可以了解字的本源,加深理解,生動形象,学生学得也很快乐。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最令我头痛的就是识字课,尤其是生字较多的归类识字课,大量的生字要识记,运用过去的数笔画识记方法,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识记效果当然不理想,而现在我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通过形象直观的见解,加上生动有趣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与过去的识字课相比,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识记效果好。教学中,我按照字理识字课堂教学程序:定向——教学字音——解析字理——分析字形——指导书写进行教学的同时,还采用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以辅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音、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抓住字形这个识字教学重点,以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如我在教学“一轮朝阳”为什么用“轮”时,先出示阳的左耳旁,把它倒过来写,表示“山”,告诉学生凡是左耳旁的字都和山有关,比如危险的“险”,山高路危险等。再说“阳”是太阳,那么朝为什么就表示早晨呢?学生说是因为有一个“早”字。其实是因为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太阳升起来了(板书),上面有草,下面也有草,太阳从草丛里升起来,一轮红日升草边,一方长月挂天边。月亮就快要落下了,太阳很快就要升起,这就是清早,朝阳就是清早的太阳。清早的太阳又大又圆,圆得像什么?像车论啊,所以叫“一轮朝阳”啊!我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由词引字,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并进行了适当扩展,依据字理析解汉字形义,了解汉字量词的使用特点,使学生形象的识记汉字,真正做到扎实有趣。指导学生掌握了字理和识字的方法后,我开始逐步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字理自己识记生字。
二、提高想像能力。
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字理识字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的现象,自己分析字形结构,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识字能力。难理解又难识记的汉字,我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鼓励他们运用联想去创造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如:我在教“脸”字时,我启发学生:“月”表示于人体有关,那右边的“佥”你们怎样记住?学生们纷纷举手说:“人”表示头发,“一”表示眉毛,中间的三点表示眼睛和鼻子,下面的“一”表示大大的嘴巴。经过这么一理解,在写“脸”之时就没有学生将中间的一“一”漏掉了,因为少了哪一笔,脸就不完整了。过去教“游”字时,学生们最容易将右半部分的写成反文旁,为此,学生们便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记住了它:有一天,爸爸我带我去游泳,去什么地方呢?我们来到漓江边,看到有很多人在快乐地游着,爸爸对我说:“儿子,我们开始游吧!”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还有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创造出来的识记方法,虽然,有些方法缺少科学性和准确性,但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具有儿童的特点,更适合于他们识记,不管怎样,老师都应该对他们的方法给以肯定,这样,更能促使他们想象,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文本解读深入浅出。
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正好给学生创设了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机会。在解析字理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到言之有序。生动有趣的汉字演变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借这一兴趣,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练习还可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现代的汉字是怎样根据古体字一比一画地演变过来的,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出他们的变化和联系,并根据字义练习组词,不仅丰富了词汇量,而且避免出现用同音字乱组词的现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虽然是识字教学,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初步的听话、说话的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正好给学生创设了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机会。在解析字理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到言之有序。生动有趣的汉字演变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借这一兴趣,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练习,如:学习“分”字时,我先出示一幅西瓜图,问:图上画了什么?这么多小朋友怎么吃呢?同学们都说要用到来切分。于是,我用电脑演示了用刀切分西瓜成八块和生字“分”,然后让学生把字与图对照记忆:八刀分,切了八刀把瓜分。这样,既记住了字形,有理解了字义,学生在写“分”字时,就不会把“八”字写成了“人”字了。还可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现代的汉字是怎样根据古体字一比一画地演变过来的,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出他们的变化和联系,并根据字义练习组词,不仅丰富了词汇量,而且避免出现用同音字乱组词的现象。例:
师:这段中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折磨”这个词语打动了我。
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板书“折磨”),我们一起来书空。“折”,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斤”字“磨”字比较大,上边要写紧凑一点。(出示:“折”的文字演变过程)我们祖先就上这样创造了“折”。它的本意是什么?
生:折断。
师:看“磨”,这个石字跟什么有关?
生:石头。
师:“折”是把东西折断,“磨”上一拿利器摩擦。折磨折磨,通过这两个字你能猜出折磨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受皮肉之苦。
师:仅仅是身体上遭受痛苦吗?
生:不,还有精神上的!
师:身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遭受折磨,我们已经弄懂了“折磨”的意思!
在以上的教学中,老师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剖析了中国汉字形象的特点,运用字理析词的方法,与学生一同品析“折磨”一词,学生由此就能更加理解这只贝所遭受的苦难,为下文领悟贝的坚强做好了铺垫。
四、防止错别字的出现。
通过对字义的理解,学生对字的认识会加深,会避免形近字的混淆。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学得快,也忘得快。因此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或比赛,所学知识就在游戏中得到巩固。如:猜字谜、找朋友、分类、摘果子等等。通过开展游戏,学生的竞争意识字增强了,识字的能力也在玩耍中得到了提高。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定能养成从理性层面上看问题、想问题的好习惯。习惯养成后,看到一个生字,首先不是去记它的形、音、义,而是问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他们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汉字的规律。在用字时,遇到把握不大的字,也会联系它的语音环境去思考应该用什么字,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实践证明,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生汉字怎样写,还要让学生指导为什么要这样写,虽然只是识字教学,但却发展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了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能力、思维能力,为今后的阅读和作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感受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逐渐认识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字理分析可以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防止错别字出现,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既启迪人的智慧,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