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2022-05-15李英
李英
摘要:近年来,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愈发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因为经过具体的实验调查,现阶段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从小学生开始,很多学生就面临着过于沉重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现代我国开展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心理教育,并且围绕着心理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在具体的尝试过程中,教师发现通过家校合作,能够最大化地提升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基于此,本文就着重探讨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开展。
关键词: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合作是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全新合作教育模式,即学校和家长在合作基础之上来共同承担学生成长的责任。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务育的过程中,通过家校合作,能够进一步扩大目前教育的覆盖率和渗透力,让学生接受更为完整的教育。但是在具体的家校合作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影响了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因此,作为教师,需要结合目前的问题入手,选择有效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分析家校合作对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小学阶段开展家校合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能够产生明显帮助的。首先,通过家校合作,能够进一步增加教育的渗透力和覆盖力。例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主要生活的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共同配合,那么就能够使学生无论是在家庭环境内还是学校环境内,都能够接受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以此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其次,通过家校合作,还能够增强教育体系的完整度,因为对于教师和家长而言,在教育的过程中所考虑的问题,以及教育想法会存在一定差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可以提出一些有用的想法,然后围绕着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在这种情形下,能够最大化提升教育成效。
二、分析在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有效家校合作对于教育的开展能够起到帮助,但是现阶段家校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点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很多家长对于家校合作的认可都不够高,他们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归属于学校,自己没必要承担更多的教育工作。在这种情形下,很多家长不愿意配合,进一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质量;第二点是在目前的家校合作阶段,关于家校合作的具体开展还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特点,例如一些教师可能只是简单地和家长进行交流,但是二者并没有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制定具体的计划,也没有明确双方的责任与分工。在这种情形下,导致整体教育与预期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三、探究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
由以上可见,现阶段,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还不够理想,在具体的开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综合思考,从问题入手,采用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基于此,下文就围绕着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一)进行有效宣传,强化家校合作意识
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教师而言,他们最开始在尝试家校合作时,对于这一合作模式的认可度不够高,因为教师认为家长对于教育的了解程度不高,无法承担教育助力的作用,而家长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自己不需要耗费大量功夫。因此,在当前的家校合作阶段,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必须要增强学校教师的合作意识,在具体的教师培训过程中,可以全方位对其分析家校合作的益处,以及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不够强的现象,让教师能够意识到,通过家长的配合,能够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度。在教师对于家校合作有了认可之后,学校领导就需要引导教师去完成第二方面的内容,即对家长做好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全面地为家长剖析家校合作的实际优点,并且让家长能够重新看待目前家校合作,能够促使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在教师为家长做工作的过程中,能改变家长的错误想法,让其愿意积极主动地和教师共同配合。在这种情形下,为家校合作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行有序分工,强化主体责任
在进行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做好明确的职责分工,如果只是围绕着目前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而没有采取可行的举措,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因此,在具体的家校合作阶段,教师和家长需要做出清晰的分工,在分工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于具体的教育场地进行划分。例如,在学校,主要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自己的发展是有益处的。同时,如果出现了负面情绪,要积极地向同学和老师进行反馈。而在家庭环境中,则需要由家长耗费更多的心思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引导,比如家长可以根据老师的建议,在孩子们晚上睡觉前可以为其读一些健康的读物。同时,作为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能够为孩子们施加过多的压力,让孩子们能够在遵循自己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完成适量的学习。在这种情形下,能够让孩子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保持一种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进行有效交流,组织丰富家校活动
在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要进行全面有效的沟通,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针对于目前的教育内容提出更多新的想法。因此,在目前的沟通阶段,作为学校,可以承担主力军的角色。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合理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中,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教育想法,同时,教师也可以传达一些最新的教育政策,然后让双方在沟通的过程中针对于具体的教育实施问题和困难进行剖析,然后探讨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在不断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能够让家长和教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有效提升目前的教育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阶段采用家校合作模式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家校合作,能够确保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度,也能够让家长在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更加主动地配合,提升具体的教育实效。而针对于具体的合作过程,教师和家长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选择更为有效的方式,保证目前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计狄群.家校联合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1(10):2.
[2]钟杰钏.家校合作理念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2):2.
[3]赵兴芝.浅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J].新课程导学:下旬刊,2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