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

2022-05-15周慧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大学生

摘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就业机会,亦带来诸多新的就业挑战。长期以来,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较低,面对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整体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从个人、学校和家庭方面,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变学生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师资力量、创设家庭氛围,做好心理疏导,切实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摆脱各类影响因素,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因素

引言

进入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迟缓,大学生就业难题进一步加剧,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但由于学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因素认知不清晰,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重视度较低,导致大学生难以形成清晰自我认知和准确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面对如何规划未来发展十分迷茫。大学生就业难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方面应积极承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责任,不断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正确三观、就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竞争能力,使其获得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

当代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是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伴随大学生不断成长和发展,其自身需要与素质之间形成内部矛盾,这是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根本动力。且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并未从思想层面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对自身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现状认知不清晰,导致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具有盲目性、从众性、不切实际性,二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期望落空,继而产生自卑、自弃心理,难以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同时,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低,认为社会实践是为企业充当廉价劳动力,自身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继而在实践中存在“混日子”的思想。另外,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自信心不足是重要的阻碍因素,特别是部分女大学生,由于社会劳动力市场对女性存在性别歧视,面对职场不公使其产生消极情绪,对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二)学校因素

进入大学校园后,学生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其日常生活不再是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而是进入高等校园参与集体生活。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成长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一方面,学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重视度较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局限于毕业生实习阶段,这一举措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错过最佳时期,不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意识和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同样存在诸多弊端,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以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的形式展开,学生接受教育范畴相对狭窄,难以系统性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缺少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教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由于高校直接生涯规划教师地位较低、课时补贴不足,大大削弱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且部分教师不具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背景,自身知识素养与能力相对有限,无法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与政策,信息更新具有很强滞后性,不利于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三)家庭因素

家庭是大学生出生后长期稳定的生存环境,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当前许多家长对子女均有较高的职业期待,甚至将自身职业价值观强行施加在子女身上,甚至部分家长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将子女安排进入理想的工作单位,将自身无法实现的梦想家住在子女身上,是家庭职业生涯规划的普遍现象。家庭社会地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社会地位越高,父母则期望子女在一线工作城市发展,认为一线城市就业机会更多,发展空间更为辽阔。这种错误的思想认知观念,导致学生形成了错误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与此同时,家庭经济环境、家庭成员文化素质、教育方式等,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当前有部分家长教养子女方式不稳定、不民主,导致学生眼中缺乏自我意识和职业意识,在成长与发展中自觉性和主动性较低,过度叛逆或过度依赖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另外,由于部分家长工作繁忙,缺少充足时间和精力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导致大学生遇到各类挫折和困境,无法获得家庭精神支撑,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学生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在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主观意识至关重要。首先,应立足于学生角度,充分调动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使学生认知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知识学习同等重要,虽然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的“变现周期”较长,但综合效益更高,对个体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学生需要获取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面对大一新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主要以兴趣培养为主导,定期组织职业生涯发展的专题讲座,聘请本土企业家或知名人士进行宣讲,为学生普及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榜样,对于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大学生需形成正确自我认知,明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以及优缺点,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前提。且大学生需摆正自身就业心态,突破毕业求职的多重压力。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避免盲目自信和好高骛远,结合自身学业水平与实践能力,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根据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在校期间积极努力学习,秉持乐观上进的就业态度,始终脚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累积个人资本。再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践,拓宽自我发展路径。在校期间,大学生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兼职实习与社会活动锻炼自身知识,学以致用能力提前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形成较高的抗压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并且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广泛结交好友,拓展自身人际关系网络,为日后就业和创业累积丰富的社会资本。大学生应从多种途径获取当前就业信息,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的发展形势,根据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制定具有较强契合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加强女大学生心理建设,培养其良好的就业自信心。当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对此,女大学生需做好自我心理建设,提高自我接纳能力与就业自信心,在面对职业发展困境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理性看待来自于外界的消极评价,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二)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师资力量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就业能力,需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一,构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育目标与师资队伍形成强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合力。为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局限于毕业生的现状,需专门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高广大师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在教学内容方面,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创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避免教育内容过于浅显流于形式,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同时面向大一至大四学生,打造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体系,体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性特点,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第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由于以往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较低,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与课时补贴,导致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教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指导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十分深刻,需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学校方面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专业培训,不断夯实其理论知识基础,促进其与时俱进更新专业知识体系。同时,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教学地位并改善其课时薪酬结构,通过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调动教师工作热情以主观能动性,切实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此外,定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展开考核与评价,不仅评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效果,同时重点考察教师专业素养与授课能力,以完善的考核机制对教师形成监督。第三,拓宽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打造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学校应积极联合企业和相关组织,构建有效的信息传播共享平台,及时为学生提供企业岗位人才要求等信息。并且该平台可以作为师生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答就业疑问和困惑,帮助学生调整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继而增强学生就业效率和质量。第四,构建家校共育模式,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仅依靠学校开展教育不足以实现发展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和优势。由于学生家庭经济地位差异十分显著,家长所获取的职业信息较为广泛,学校方面应定期与家长组织就业信息交流分享会,及时告知家长当前就业市场的形势变化,使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职业信息,逐步调整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期望,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指导。

(三)创设家庭氛围,做好心理疏导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十分关键,需强化家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父母应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态度,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配合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需要摒弃传统形式主义的错误思想认知,积极运用正面语言鼓励学生,使其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参与学校组织的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尽早明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虽然伴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家庭依赖度逐渐降低,但家庭仍然会对个体职业选择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在学生面对不同职业选择不知如何取舍时,家庭影响将进一步扩大。作为学生家长应积极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形势,及时获取最新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共同研判就业选择,为学生提出合理中肯的意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家庭资源,家长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应利用学生假期空余时间带领其体会自身的工作环境与氛围,继而使学生客观理性分析职业利弊。并且学生在了解父母职业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为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在大学生求职就业面对挫折时,父母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環境,氛围给予其强大的精神支撑,及时对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树立学生就业自信心。并进一步加大家庭信念教育力度,有效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职业规划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使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效避免预期落空而产生的心理失衡问题,引导学生秉持积极乐观就业态度,促进学生的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当前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加之社会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和职场环境更为复杂化、多样化,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对此,学校方面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性,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使大学生能够发挥自身长处、挖掘内在潜能,不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与竞争能力,获得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向君,柯赟洁.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因素的多维解构与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66-67.

[2]卢曦.高校“兴趣小组”活动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1):149-151.

[3]许素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5):33-34.

[4]孙卓,于永平,董德朋,董德龙.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7):52-53.

[5]董德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阻隔的动态特征与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8,9(04):100-101.

[6]赵明,秦建.全面发展观视阈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64-65.DOI:10.16681/j.cnki.wcqe.201704044.

作者简介:周慧(1984.3),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学历:本科(学位:硕士),职称:讲师,从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方面的研究。

课题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高校学生干部职业性格能力分析与研究》,课题编号:2021SJB1213,项目负责人:周慧。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