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导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探讨
2022-05-15林苗苗
林苗苗
摘 要:在中小学教育中,音乐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学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或提高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使音乐艺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逐步渗透到人文教育中去。教学内容不应只包括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新课标;中小学;音乐教学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维护学生的审美水平,学生可以主动扩宽音乐学习的时间。另外,中小学音乐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健全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需要利用更广泛的教学资源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1、理论教学观念滞后
新课程理念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为了引导学生的发展,需要改善音乐教育的现状,尤其是必须认识到音乐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然而,目前很多学校音乐教育理念的发展相对滞后,音乐教学的实施是一种由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导致在音乐课上,学生们处于被动地学习。在这种环境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的教育是被动的,使得更多的学生无法理解音乐,即使很努力地学但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没有进入到音乐界中。
2、教学内容单一,忽视实践教学
音乐教师在指导理论教学活动中过于依赖教材内容,音乐教学资源利用不足导致音乐课程内容单一。中小学处于思维形成阶段,思维的逻辑能力、音乐理论知识薄弱、认识不足导致音乐理论课程指导效果欠佳。同时,在传统理论知识教学和现代音乐方法理论教学环节之间的沟通与缺失也导致这二部分的学习实践环节的不连贯,缺乏运用音乐理论的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非常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帮助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然而,目前,很多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音乐类学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学校会将音乐课程取消,由其他主要课程取代,这种情况对音乐教育非常不利。
3、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刻板
中小学音乐理论课程规划结构设置不合理,教育内容衔接不足,存在音乐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此外,中小学的音乐理论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也很难设定,课程安排过于狭窄,学生被动参与音乐理论知識的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消化,音乐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得到发挥相应的功能。最后,中小学音乐教师主导理论教学,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够灵活,导致了教学方式僵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方法的选择没有与实际教育需求相结合,整体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新课标引导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形式上,应注意丰富教育手段与方式,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低年级小学生上音乐课时,就要更加注重地采用一些更新颖生动和活泼、更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适当选择开展一些富有趣味性特点的幼儿歌曲的教学和游戏、音乐的教学和活动,如节奏游戏、阅读曲谱等,激活课堂气氛。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适当使用一些电子设备通过刺激眼睛、耳朵、嘴巴、手等来辅助教学。在内容上,音乐课程也应该更加丰富,引导学生突破知识点。例如,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欣赏课程包括现代音乐和舞蹈、经典电影和电视剧歌曲等。也可以增加一些教学创作课程,比如音乐创作基础课程、自创曲谱课程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2、适度运用多媒体音乐教学
只依靠课本中的音乐符号、音符,音乐教学用词教学,不仅忽视了音乐本身的特点,也会极大地侵蚀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一段时间后,更让学生感到厌烦。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听、看、感知的要求,还可以使用图像视频和录像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音乐,使每个学生都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比如,教师就可以尝试在授课的开始阶段利用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播放一些歌曲,学生也可自己随着音乐旋律来弹奏歌曲或合唱,这些教学形式不复杂但却能够大大振奋了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够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但教师们在实际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工作时也应该注意保持和适度使用,使用不当也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独立、、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合理选择音乐。
3、在学习中实现创造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科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内容已远远无法完全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与自主创新意识的审美能力也很是关键,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学基础层面上,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自主创新和美的才能。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在歌曲写作的日常课堂中,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填词,情感的培养在歌曲教学中十分关键。教会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词和曲的创作中,要会随时记录音乐灵感,保持对音乐的原始理解,用音乐表达情感和想象力。此外还要求学生认真记谱,掌握扎实的专业音乐基础知识也是学好音乐的另一项很重要前提,教师需要注意和培养了学生们的良好听音乐的能力,这样,当学生的脑子里有这样一些音乐旋律闪现出来时,可以很迅速地被记录下来,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结束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音乐教师对课程改革产生了共鸣,意识到了教学的重要性,真正体会教学乐趣,提高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大多数音乐教师热诚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为在中小学推广新音乐课程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课堂音乐改革实施后,,音乐的生活化教学也体现出了中小学生独特的音乐情感与音乐精神的发展。强调音乐生活化教育的同时,学生的音乐文化建设同样也是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一个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盼军.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现状与对策探讨[J].戏剧之家,2021(21):176-177.
[2]陈果果.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综合技巧分析[J].艺术教育,2020(07):213-216.
[3]王金红.新课标引导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20(02):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