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衢州绿色金融模式及优化路径研究
2022-05-15兰紫悠
基金项目: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衢州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及优化路径研究”(QZYZ2001)。
作者简介:兰紫悠(1995-),女,畲族,浙江衢州人,硕士研究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风险管理、绿色金融。
摘 要:“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对于全国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的衢州而言,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衢州的区位条件及近年绿色金融发展成果,总结了具有衢州特色的“衢州经验”,提出了绿色理念与城市文化理念相结合、需要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的升级及金融产品创新等建议。更要为其他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方案、样本,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绿色金融;碳中和;乡村振兴;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2.003
1 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在经济发展过程注重环境问题,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更强调了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绿色金融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起,尽管在内涵上各方争议犹存,但其核心并未偏离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的理念。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与数字经济相结合的线上金融发展模式更是进一步丰富了绿色金融的内涵。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双碳”目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内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绿色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 区位条件及发展成果
2.1 区位条件
衢,四达谓之衢。“衢”字释义为四通八达的道路。衢州地处浙江省西部,北邻安徽,西接江西,南連福建,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随着“山海协作”工作的深入和内陆城市复兴的需要,衢州市探索建立绿色金融示范制度体系所能带来的经济影响范围也逐步扩大。
在产业结构方面,作为浙江省的重化工基地,衢州市重工业占比将近70%。2021年7月9日市人行已将我市600多家工业企业纳入碳体系进行核算、贴标。在“双碳”背景之下,对于促进碳密集型企业的改造以及产品转型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同时,衢州市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1.5%,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浙江省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衢州践行“两山”理念,结合数字经济、美丽经济,加快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大花园。
2.2 发展成果
大力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几年来,衢州率先开展了首创性工作40多项。2019年起,衢州已连续两年在长三角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中名列第一。于2019年11月上线的用以连接“政、银、企”三方的“衢融通”(衢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改革案例入选《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 的最佳实践篇。
根据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战略的工作指引,2018年衢州辖内的江山农商银行首创“个人碳账户”,助力绿色金融改革。在此基础上,衢州再建工业企业及农业碳中和账户,目前“三碳账户体系”已全面建设完成。
此外,衢州辖内已有各银行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共36个,培育绿色金融试点行28家。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衢州辖内绿色信贷余额1181.58亿元,与实行绿色金融改革前的2016年末相比增长约5倍,占全部贷款比重为36.46%。
3 “衢州经验”
3.1 碳账户体系引领绿色转型
个人碳账户在衢州已试点一年多的时间里持续不断深化,目前已涵盖了18类日常支付场景。居民在完成如线上转账支付、线上缴费等业务后,根据标准折算的已减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相应积分。个人碳账户中的积分可用于提升个人信用等级、消费券或家政服务兑换等,倡导绿色理念。
农业碳账户是通过采集有机肥替代、秸秆还田、沼气工程3方面的碳排放数据,再根据各企业的减排程度进行3个等级的贴标,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扶持来激发农业减排的潜力。首批建设目前已覆盖了全市100%的有机肥生产企业、10.7%的生猪养殖场和五分之一的粮食种植大户。
工业碳账户的建设旨在加快工业的低碳转型。与农业碳账户思路相似,工业碳账户是通过采集能源消耗数值来计算工业企业在生产中的碳排放值,再结合纵横双向对比得出碳排评价并进行4个等级的贴标区分,以此采取差异化的产业及金融政策来引导工业产业的节能减排。
个人碳账户、农业碳账户和工业碳账户体系的构建三管齐下,通过贯穿生产和消费两端来引领绿色转型。
3.2 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如前文所述,衢州地区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经济。绿色养殖是衢州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一环,以生猪规模化养殖、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打造了现代化的绿色养殖模式。农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的推进则体现在设立农业碳中和账户上。
另一方面,衢州努力发展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更是搭上了农家乐、民宿经济的快车道,借力生态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常山县“两山银行”更是将农村各类闲散生态资源盘活利用,“定价”“变现”。在对闲散资源的评估的基础上,“两山银行”通过例如以胡柚树为质押的“胡柚贷”的形式,将胡柚树转换为融资产品,为乡村振兴蓄能。
3.3 构建绿色金融数字化平台
“衢融通”连接“政、银、企”三方,破除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政府通过“衢融通”公开传递相关政策信息,同时也受理企业的各项补助申请;金融机构与企业分别作为投资方和融资方,通过平台发布信息,实现精准对接。
作为衢州市绿色金融发展的加速器,“衢融通”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节约成本。截至2020年,衢州市32家市级行和7家国有担保公司已全部进驻平台,各家银行在平台上架了多种类型产品且支持多种贷款方式。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超过95%,且贷款利率比2019年降低一个百分点。
此外,数字化平台意味着证照电子化以及信用信息的电子化,银行不仅可以降低尽调成本,也省去了繁琐的程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构建绿色金融数字化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4 思考与建议
4.1 绿色理念与城市文化理念相结合
享有“国际花园城市”盛誉的衢州市地处浙江大花园的核心区。在“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支撑下,地方政府可以更多地将绿色发展理念与城市文化建设结合。在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人人心中有绿色,人人行动有低碳。
4.2 不断升级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衢融通”上线以来受众广且成效卓越,极大提升了绿色项目投融资的对接效率。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也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因此,要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利用金融科技来动态不断地对平台功能进行升级。一方面可以通过主动对接、打通其他省市的綠色金融服务平台,扩大本地企业或银行的投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多地考虑平台的使用感和体验感。
4.3 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及绿色债券是目前存在于绿色金融市场的主要产品类别,其中原生型金融产品占大部分,创新型金融产品少之又少。2021年7月,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上线交易。7月23日,衢州市发放了首笔“碳账户”场景应用贷款。在“双碳”背景之下,各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针对不同产业、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拓展产品应用场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设计。
5 结语
在“双碳”背景下,作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衢州在收获了过去4年的绿色金融改革经验后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更好地优化绿色发展路径,更要借力金融科技对平台和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升级,并通过绿色理念的渗透来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博文,陶建宏.绿色金融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营与管理,2021,(02).
[2]应兆祥.区域绿色金融改革探索——浙江衢州的实践[J].中国金融,2021,(08).
[3]刘红飞.探索“两山”实践的衢州新路径[J].浙江经济,2019,(21).
[4]梅琳.“绿色+特色”:金融创新的衢州方案[N].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07-29(06).
[5]林君.绿色金融支持衢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18).
[6]王诚.探索绿色金融“浙江模式”[J].浙江经济,2018,(18).
[7]隗斌贤.G20框架下我国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32(06).
[8]郑彦芳.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绿色信贷业务现状研究——以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为例[J].现代商业,2020,(33).
[9]魏红刚.疫情冲击下绿色金融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N].中国财经报,2020-04-14(02).
[10]张雁云.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的启示[J].中国金融,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