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

2022-05-15阳红秀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中职

阳红秀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因此,中职数学课堂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很有必要。在此,笔者就中职数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予以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探索,这样就能保持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事物的兴趣,塑造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里的探究,自己用细绳、铅笔画轨迹,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动点满足的条件,得出椭圆的定义,再由学生自己推导出椭圆方程,而整个过程教师只需要在旁边指导就可以,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热爱数学,渴望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新事物的浓厚兴趣,塑造其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数学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制约着课堂学习的效率。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教师要成为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尽可能多地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如在教学“正弦定理”时,教师课前放映一些有关军事题材的图片,并在课首给出引例:一天,我核潜艇A正在某海域执行巡逻任务,忽然发现其正东处有一敌艇B正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朝北偏西40°方向航行。经研究,决定向其发射鱼雷给以威慑性打击。已知鱼雷的速度为60海里/小时,问怎样确定发射角度可击中敌舰?在学生思考,动手作图的基础上,教师用几何画板模拟演示鱼雷及敌舰行踪,在探讨鱼雷发射角度的过程中,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解三角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互动中生疑、质疑、探疑、析疑,形成了一个知识凝聚、思维共振、心理共鸣、情感融合的学习共同体。

三、发掘数学课程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我们的中职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有机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对“二次函数”進行授课的时候,由于二次函数本身的这种特性,而且学生又对于函数的学习理解能力不是特别强,但是其在学生的整个中职学习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在学习时,不得不提到一个数学家,韦达。他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成就,涉及到方程的根与系数等多个方面。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他的一些具体成就,让学生能够产生一种对数学家的敬佩之情,从而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当中,逐步培养自己爱数学的行为习惯,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这一内容,联系到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的“杨辉三角”。考试中杨辉三角不是重点,但在此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展开,把杨辉三角的内容讲授清楚,而不是轻描淡写,并且加以扩展,讲讲与杨辉三角相关的数学史,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五百年左右;“圆的方程”一节内容中,可以联系到圆周率,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比外国人早一千一百多年。又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数学史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澎湃前进。

四、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中职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知识有效运用在生活实际当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数学知识。例如,教学《立体几何》这一单元时,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并要求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口头表述提出图形中的数学问题,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拓展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教师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充分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要多给予鼓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又如,三棱锥体积公式推导中,教师运用《几何画板》做成一-个动画,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一个三棱柱被切割成三个三棱锥,它们自由分开或合拢,各个被切出来的图形直观生动,学生很快发现三个锥体的体积相等,深入探究的兴趣很浓,这里运用信息技术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要进一步证实自己猜想的渴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主题,是创新教育的宗旨。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社会,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有所作为。中职数学教师要认清数学教学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