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2-05-15车燕飞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态意识策略探究初中生物

车燕飞

【摘要】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各个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各个领域的不断进步。现如今工业水平再创新高,但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之而来,已经造成了生态失衡。在教学课本的支持下要求初中阶段要将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注重维护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课堂是初中阶段学生新接触的学科,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也要通过生物知识的分析引导学生去了解生态方面的问题,全面激发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让学生懂得爱护生态家园。同时实现生态意识教育同步,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有助于打造高素质、高品格的人才。本文主要就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提升初中生物教学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态意识  教育意義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4-0193-03

生物意识教育作为初中生物知识讲解当中的重要部分,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将生态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思维锻炼以及拓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关心生态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思考并化为实际行动来维持生态的平衡,注重学生环保素养的形成。初中阶段是学生意识形成的核心时期,在此阶段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掌握自然环境的真实情况,才能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从学生做起发挥个人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员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当中,与此同时,学生也掌握了生物知识学习的精髓,实现一举两得的育人目标,并让学生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深化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一、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生态家园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都以生态为基础,在这一过程当中很容易对生态空间造成破坏。初中阶段是知识渗透效率最高的时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当中逐渐渗透生态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生态的知识。生物教学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感悟,而是通过课本知识的展现产生更多有关生物知识的思考,在对生物知识进行了解的同时,学生能够自主地发挥生态意识,并自愿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当中。学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栋梁,只有让新人认可生态意识,才能带动更多的人群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现如今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但工业的大肆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越发严重,大气污染、土质污染以及雾霾等现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影响。通过生态意识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通过对身边不良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有助于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目标。

二、生物学习自身的特点分析

生物学科作为自然与科学学习内容的分支,主要是通过对生命、生物以及相关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研究与分析。生物知识学习的内涵包括医学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生物发展的积极意义,深刻地意识到生物发展的重要性,也包含着生物研究的活动并为其充分地展示生物活动的轨迹与方式。提升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知识分解。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态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便于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为融入生态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生物课题的研究也需要以环境为依托,通过生物相关内容的了解与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去认识生态环境,并深刻地感悟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造成的威胁,通过生物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充分地解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也为生态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初中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对生物教材的学习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

三、初中生物提升学生生态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借助教材,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无论是哪种教育方式都离不开教材的支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地结合基本教学内容,才能为渗透生态意识提供良好的空间,约束学生的行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会做出危害生态平衡的事情,并且当发现生活当中有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时,能够主动站出来并及时制止。比如在学习《生物和生物圈》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熟知教材,让学生了解生态圈以及食物链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通过对教材的剖析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有效地将环保意识渗透其中。同时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特点,进而有效地创造出一种充满人文情怀的、轻松且愉快的学习氛围。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正值青春期活泼好动甚至还有些许叛逆,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反思自己在平常有哪些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教材也为学生创造了不一样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全面深化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积极地了解生态方面内容的知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全面激发。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借助动画视频等功能来描述生态之间的关系,能够更直接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圈中不仅有人类,还有其他生物,进而实现生态意识的培养。

(二)合理运用课外资源,实现环保意识的提升

虽然生物教材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基础,但如果单纯地依靠生物教材,会导致学生产生枯燥的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拓展第二课堂,实现学生生态意识的全面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在活动当中渗透生态意识。比如初中年级组可以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演讲比赛,借助生态文明专家的力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态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在学习水资源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污水处理厂以及河道,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来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学生亲眼所见水资源情况的恶化,意识到人们生存家园中最重要的水资源正在枯竭,对周围的生物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激发学生产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逐渐延伸到学生思想层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延伸课堂学习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知识学习,需要不断地利用实践活动进行强化,同时实践也是能够检验出学生真正学习能力的方式,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对环保产生深刻的印象,激发生态意识,并积极地投身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当中。比如在学习《生物的多样性》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更应该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讲解。首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相关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教师一定要注重讲解方式,否则将会出现轻重不分的现象造成学生意识模糊,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采用生活中案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平常不起眼的行为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比如生活中人们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或者随意排放有害物体,必定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会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同时也会对周围的生物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开展当调查小记者的趣味教学活动,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的搜集与处理,这样不仅会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改善了以往书本学习模式的沉闷气氛,出于好奇心学生必定会十分认真且投入,这样才能深刻地意识到知识的讲解与理论的研究,通过对周围小区内废旧电池丢弃的现象进行分析,真正意识到了生态环境有多么脆弱,也真正意识到了人类的行为更容易对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深刻地感悟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将课堂向课外进行不断地延伸,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理解也逐渐激发了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一些特定的保护日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地球保护日、世界环境日等等,抓住节日的机会向学生普及关于环保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记录片或者组织学生在校园内以及周围的生活区当中捡拾垃圾。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班分为几个小组,并在不影响学生上课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带着小组成员进行课外调研,对于当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污染地区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这样的多元化方式能够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在实践当中也能够搜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积极培育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的联系,积极塑造学生的生态意识。但同时也要坚持以教材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逐渐扩充关于生态教育的基本原则,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明白生态与人类之间的距离。进而激发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不断地拓展生态教育的整体氛围。但教材内容必定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知识的吸收程度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的教育过程当中需要找到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极大程度地引导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拿保護生物的多样性为例,教师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比如对植被面积逐渐减少,以及工业污水排放和生活用水的污染、江河水位下降等现象进行深刻的分析,并通过数据和信息进行补充说明便于学生理解与分析,进而能够更加直观地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同时也为学生敲响环保警钟,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当中能够逐渐约束自身的行为。通过这种鲜明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深化学生的生态意识,也为生物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途径与优势,进而确保生物教学的趣味性更加充足,不仅丰富了生物学习的活动空间,也让学生意识到了生态环境与知识学习之间的联系,并且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去关心生态相关的问题,这也是对学生责任心的一种深刻考验。

(四)落实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生态意识的理解

课后练习也是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比较常见的一项内容,对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为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贡献着重要的力量。对生态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轻松地带领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转换,并将其融入到课后练习与分解当中。引导学生在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也逐渐提升了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到《了解生物圈》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后练习题的设计与研究。比如让学生了解DDT是什么东西,DDT是一种植物所用的杀虫剂,其被广泛地应用到欧洲等美洲大陆地区,后来也被南北极地区的人员发现但并没有被广泛地应用,这究竟是因为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去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去分析、去了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训练的时候,要逐渐表明自身对生态的认识,同时在进行生物教学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生态意识存在的重要性。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比较广泛,当初中生物生态保护意识理念提出的时候,学校也意识到了学生形成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更应该严格按照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开展教学任务,逐渐深化生态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确保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多元化,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以课本内容为基本中心并向外进行知识延伸,确保教育范围能够逐渐扩大,让学生真正了解与生态相关的知识。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生态环境问题越发恶化,初中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科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而实现学生生态意识的全面构建,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并逐渐约束学生的行为,生态意识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必备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个人力量去带动周围群众的行为,带领全民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当中,构建良好的生态家园。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策略探究初中生物
人对自然的暴力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