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获得感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与提升路径
2022-05-15吴素红陈庆宾
吴素红 陈庆宾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特征及其心理机制”(2021SB104);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训研修中心(郑州大学)2020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项课题“新时代劳动教育获得感的内涵、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ZZUKFYB202002)。
作者简介:吴素红(1986-),女,浙江丽水人,硕士,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心理与行为研究;陈庆宾(1985-),男,山东日照人,硕士,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格与行为研究。
摘 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全面发展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本文以劳动教育获得感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其内涵,明确其主要包括思想、情感和实践获得感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在深入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通过把握一个核心、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一种合力三个方面探究其提升路径。
关键词:劳动教育获得感;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42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是植根中国特色和民众关切的本土化词语,也成为近年来各行业的一个流行词。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是否具有获得感就成了重要的衡量标准。而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获得感”也是高等教育实效的重要衡量标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首次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研究劳动教育获得感对时代新人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新时代劳动教育获得感,有必要研究劳动教育获得感的内涵,分析其构成,了解其现状并探究其提升路径。
1 获得感与劳动教育获得感的内涵
1.1 获得感的内涵
“获得感”一词是在中国特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本土化概念。回溯以往研究,尚没有对“获得感”形成统一定义。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既包括“获得”的过程和结果,也包括“感”的主观体验。其中,获得不仅是外在实际的获得,还包括了内在通过心理转化的主观体验的获得;“感”包括情绪状态和主观体验结果,均为主观层面的内容。“获得”和“感”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先有“获得”的过程,才有“感”的主观体验。
在已有研究中,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对“获得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学生为对象、以教育为过程的研究中,如学生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等,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获得感”定义。“获得感”不仅是一种主观体验,更是一种综合感受,同时还受到外部感知的目标、任务、环境以及基本原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获得感中,其是否能够获得校内外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机会、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能否满足其学习和生活需求、个人对于相关活动经历的认同度以及成就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其“获得感”水平,这是一种正向激励的综合心理感受。在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要通过相关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和之后获得正向客观精神利益与积极性主观情感体验;教育对象的获得感则是价值认同的情感集合,并具体表征在认知、情感、意志、实践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学生通过课程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和实际获得,它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重要指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则是依托网络教育,学生从教育内容中获得的主体体验感、认知升华感、情感认同感和意志激励感的集合,其心理需求与其获得感的生成存在耦合互动的联系。
1.2 劳动教育获得感的内涵
要把握劳动教育获得感的内涵,要从教育主体、教育获得和教育心理体验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把握劳动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考察他们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以及之后的获得情况以及主观体验。第二,要将劳动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的实际获得作为研究的重点,考察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具象和抽象的各类感知,即理论获得感、实践获得感、价值获得感、情感获得感。具体包括:对劳动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方式的认知,对教育实践的参与程度以及教育实效的评价和满意度,对理论知识的践行程度和效果等。通过学习,受教育者能够接受系统、科学的劳动理论教育,形成稳定的劳动思想,习得劳动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劳动素养和获得感。
因此,劳动教育获得感主要是指劳动教育对象,通过接受劳动教育、学习劳动教育理论、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提升个人劳动素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等客体感受到满意的主观心理体验。
2 劳动教育获得感的构成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获得感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对自身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和教育实践结束后的实际获得与情感体验的主观体验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思想获得感、情感获得感和实践获得感。
2.1 思想获得感
劳动教育思想层面的获得感是指学生通过科学系统的理论学习而形成的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和价值认可。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系统掌握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劳动教育的认同,并逐渐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加工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在认知、理解的基础上,将系列劳动教育的价值、标准、原则等内容内化,逐渐形成个人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在思想层面的获得是学生对已有劳动理论知识、社会经验和实践规范的掌握和习得,是个体通过教育活动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劳动意识、塑造劳动精神、树立正确劳动观。劳动教育思想获得感有助于推进学生对劳动的价值认同,维持劳动行为的持续性。
2.2 情感获得感
劳动教育情感层面的获得感是学生在劳动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满足感、愉悦感等正向情緒体验,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强化劳动教育价值信念。在劳动教育获得感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中,以“思想先导-情感驱动-行为正向”三位一体联动。思想获得感为情感获得感的形成搭建了认知的基础,使得学生对劳动教育有更满意和愉悦的体验与获得。因此,情感层面获得感是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过程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变化,具体包括情绪体验、态度、价值判断,学生在此过程中从情感上对劳动教育表现出了认同、肯定、积极追求等态度,这些在态度、认识、情感方面的获得感使得人的态度、认识、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带着“劳动教育应该是什么样”“能从其中收获什么”等心理预期参与劳动教育,并在实践中通过情感获得感进一步检验自己的心理预期是否实现。简言之,让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心理预期得以实现,就能够产生某种心理获得感。而学生的心理预期从根源上来说取决于其自我需要,劳动教育获得感源于学生劳动教育的切实需要。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和实践效果产生的积极体验,能够增强学生后续参加劳动教育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劳动教育中获得价值体验和心理愉悦,并且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将劳动教育的观念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和价值信仰。因此,只有让学生体验劳动教育的美好和价值意义,才能增强其情感层面的获得感。
2.3 实践获得感
劳动教育实践层面的获得感是指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在“思想先导-情感驱动”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习得和价值认可后,在行为上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满足状态。劳动教育中,学生在实践层面的获得感体现在劳动行为的持续性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上。劳动行为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能够独立、熟练地进行劳动行为,并习得劳动技能。我们可以在教育过程中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来帮助学生习得正确的劳动行为。该种行为方式的产生不由学生的情感认同和精神获得感所产生的。但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榜样示范引领等外部环境的刺激能够帮助塑造和改变学生的行为,帮助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情感认同,才能使学生按照劳动教育理念的要求,达到内化于心、无意识的、自觉的劳动行为方式,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精神,收获正向的价值体验。
劳动教育获得感的思想、情感和实践三个构成要素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思想获得感是基础,也是推动劳动教育的关键;情感获得感是动力,确保劳动教育的持续性;实践获得感则是外在表现和教育实效的检验依据,有助于增强思想和情感获得感。在劳动教育获得感的提升上,要紧密结合三个构成要素的特征,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开展劳动实践,积极引导学生以劳动强健体魄、锤炼品格,以劳动增长知识才干、深入创新,以劳动教育夯实人才培养的综合素养和思想基础。
3 劳动教育获得感的现状
3.1 思想层面,认知不深、理解不足
当前以应试为目的、智育为先的传统教育思想依然是主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将教育的重点放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本质及意义等认识了解不足,甚至偏差。比如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在就业择业时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出现了一些不良价值观。新闻媒体中铺天盖地的“网红经济”“娱乐明星”等宣传报道未能给学生树立起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正面导向。学生在家庭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鲜少参与家庭劳动中,在步入社会后成为难以自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不仅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衷和立德树人的规律,更是削弱了劳动教育获得感的思想基础。
3.2 情感层面,情感淡漠、意志薄弱
当前劳动教育情感层面获得感存在着劳动情感淡薄、劳动意志薄弱等问题。这主要由于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认知偏差,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作为劳动教育的对象,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对所学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动力。作为劳动行为主体,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时,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对劳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情感上认同度低,有的学生甚至对劳动存在厌烦、投机心理,过于计较个人得失、期待不劳而获,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究其根本是劳动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没有深刻把握劳动的内涵和本质,将劳动与个人全面发展割裂开来。当学生步入社会后,难免会形成眼高手低、劳动能力不足的现实困境。鉴于此,学生的劳动教育获得感也难以提升。
3.3 实践层面,形式单调、载体单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愈发重要,处于基础但是关系全局的突出位置。党中央通过思想引领和政策引导,使全国上下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结合当前劳动教育实践形式、载体以及研究角度来分析,劳动教育获得感在实践层面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尽管劳动教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但当前大多数的学校并没有结合具体政策和文件要求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已有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校内外都参与过劳动实践活动,但是次数偏少,形式比较单一,难以养成劳动习惯。劳动实践的不足给劳动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劳动素养的提升带来消极的影响。目前劳动实践的不足还体现在一些学校将劳动教育片面纳入学生管理工作中,简单地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勤工助学、团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没有设计科学合理系统的劳动教育内容,没有搭建丰富的劳动育人载体,也没有形成多方联动的育人格局。此外,新时代人才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五育融合并举。而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融合还不够。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劳动教育实效,更降低了学生的劳动教育获得感。
4 劳动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4.1 把握一个核心:加强劳动教育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劳动教育面临新要求。要提升劳动教育获得感,首先要通过劳动教育强化对其认知和认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其关键在于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这一核心。这一方面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是由我国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所决定。要充分发挥劳动价值观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引领功能,要将培养劳动观正确、劳动能力强、劳动素养高的劳动者与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紧密结合。通过广泛开展劳动理论知识、劳动精神宣讲,选树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弘扬劳动精神等宣传教育活动,以劳动教育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实践,以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滋养和融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
4.2 构建一个体系:推进劳动教育体系建设
劳动教育获得感,着力点在“获得”和“感”上。因此劳动教育要充分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深入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育研究等多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内容-保障-平台”劳动教育体系。首先,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科学合理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发挥好课堂主渠道实施理论教育的作用,拓宽课外实践平台和载体,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和课程劳动教育的融合建设,加强劳动知识理论、劳动职业能力要求、劳动法律法规等具体内容的直接教育和劳动技能以及综合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其次,加强劳动教育考评体系的建设。劳动教育获得感受劳动教育内容和过程与受教育者内在需求的契合度的影响。要加强劳动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考核,将劳动能力培养、劳动素养培育等发展性指标作为重要的考评标准,积极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再次,要完善平台建设。要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劳动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拓展校内外各类实习实践活动的劳动意蕴。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性、创新性和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系列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要从内容上丰富、形式上创新,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的亲和力,让学生从不会、不愿劳动到主动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进而提升劳动教育获得感。
4.3 形成一种合力: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的劳动教育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要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首先,要从劳动教育主体出发,打造教育共同体,实现全员育人。家庭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单位,学校是实施系统理论和实践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教育则是支撑和延伸,学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参与者,要积极构全员联动的教育机制,形成劳动教育的合力。其次,要提升劳动育人实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需要各门课程、整体校园环境协同发力:要建设好劳动教育课堂,建设好思想性与亲和力并举的课堂,发挥好其主渠道的作用;要积极挖掘各类课程劳动元素,使劳动教育与各类课程形成相互协同的效应,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与“德智体美”四育深度融合,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础。再次,劳动教育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采取分层分类的教学方式。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教育面临现实与虚拟两重教育场域。当代青年的成长受到互联网发展的深刻影响,如何在网络阵地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在网络阵地上的劳动教育获得感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要依托信息技术,贴近青年学生的需求,让劳动教育形式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另一当面要加强在网络阵地的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劳动教育理念和劳动价值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通过全员参与、全方位有效、全过程贯通和全环境教育的劳动教育,增强劳动育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5 结语
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劳动的主体、内容与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已经不只是让学生动手出力的简单劳动,而具有战略意义。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劳动教育获得感取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过程是否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包括思想、情感和实践层面三个构成因素,影响劳动教育对象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劳动行为习惯养成以及劳动情感培养。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两翼”的合力,也需要劳育和德智体美教育有机融合。只有在劳动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充分把握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这一核心、积极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多方协作的合力,才能加强劳动教育,进一步提升勞动教育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J].民心,2017,(6):4.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冯刚,刘文博.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22.
[4]周海涛,张墨涵,罗炜,等.我国民办高校学生获得感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9),54-59.
[5]宁文英,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概念、生成与结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9):26-30.
[6]李昊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生成机制与提升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9,(6):73-77.
[7]张淼,赵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探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9,(1):54-58.
[8]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20-07-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9]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10-07-29)[2020-02-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
[10]刘伟亮,谢红.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综述(2000-2019)[J].高教学刊,2020,(10):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