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漏补缺提升能力 调整心态助力高考
——历史考前冲刺备考建议
2022-05-14□刘巍
□刘 巍
(审稿:刘连军)
(本文责编:牟锋)
历经一轮又一轮的知识复习、习题模拟后,在最后冲刺高考的阶段,怎样才能实现厚积薄发呢?不要相信“我的分数已基本定型”的说法,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计划,反思学习中的问题,有条不紊地坚持到最后,你就是高考的胜利者。所以,在冲刺阶段,除了紧跟老师的教学安排外,学生还应有自己的复习计划。
一、抓大放小,有的放矢
在经过一轮“地毯式”基础知识复习、二轮“贯通式”主题复习后,三轮返朴归“本”是王道。但此时的回归课本与一轮复习是有区别的,我们要强化高频考点基础知识的记忆,并根据日常习题特别是高考真题把握考点的考向。如下表为中国古代史的一级考点。
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文化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科技成就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明理学 文学成就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例如,一级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下的二级考点“分封制”就是高频考点。课本中有关“分封制”的基础知识如下:
1.分封制的对象: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
2.分封制的内容: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分封制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促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随着诸侯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下的大小宗关系,体现了血缘关系的亲疏,从而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因此,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这些基础知识是应知必会的,但是需要再次回归课本,课本才是对考点最权威的解读,同时还能积累规范的学科语言,避免高考时因词不达意而失分。高考题以情境材料的形式呈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内容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所以,我们要从高考真题(包括模拟题)中总结考点的考查方向,拓展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角度。以下是几道有关“分封制”的高考真题:
例1.(2020年全国Ⅰ卷,文综24题)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例2.(2017年全国Ⅰ卷,文综24题)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例3.(2012年浙江文综卷,13题)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1考向为“分封制的瓦解”,实际是对“分封制内容”中“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这一基础知识的变式考查。由题干中的信息“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乃自立,为(楚)武王”可知,楚国国君的做法触犯了周天子权威,僭越了周天子权力,违背了分封制中规定的诸侯对天子的效忠义务,因而,分封制度受到挑战。例2和例3是对“分封制影响”的考查。课本中将分封制的积极影响概括为“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促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什么呢?这两道高考题的考向就对这句话进行了解读。分封制下,通过将姬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与当地贵族共同管理当地人民,既有利于巩固周天子的统治,达成对西周政权的认同,又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西周不仅依靠同姓贵族拱卫王室,结成“兄弟之国”,还通过姻亲关系,即“同姓不婚”的原则,加强与异姓贵族之间的联系,结成“舅甥之国”。这正是“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内在原因。
二、题型分类,精准练习
冲刺阶段,老师会安排高密度的“套题式”仿真练习,训练学生的时间分配能力和答题技巧等。除此之外,学生自己也应进行针对性训练,根据自己的薄弱点,集中练习,总结做题方法。
1.选择题“天天见”
选择题总分为45分,但对于每位考生而言,选择题对卷面得分的贡献率要大于主观题。在临近高考的阶段,一方面要保持做题的熟悉度,建议每天一组(15个)选择题限时练习,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另一方面,规避选择题的技术性失分,比如忽略时间信息、以偏概全解读、主观臆断、答非所问(问原因选影响)等,不在考场上犯低级错误。
2.主观题“以不变应万变”
(1)主观题类型“各有千秋”
四道主观题,材料情境角度不同,考查的知识和能力也各有侧重,所以答题方法也各有不同,因此,同学们在分类练习中,要总结四种题型的答题模式和答题语言。
16-18题,题型顺序不固定,请以具体试题为准。
比如,16题史料研习题,能够区分史料的类型(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等)、知道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等)。
17题开放性试题区别于其他材料分析题的特点就是作答格式,需要根据设问的具体要求确定是观点论证类的“三段式”还是其他格式,总之要区别于“序列号式”答题格式。此外,开放性试题要做到史论结合,所以,史实的准确度和丰富度就决定了本道题的得分等级。
18题材料分析题“小切口大视野”,解答的关键是对材料选取的“小切口”有基本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和所学历史分期的阶段特征,以此来确保本题的得分底线。
19-21三道选修题,因涉及内容不同,历史思维和答题语言差别较大。19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侧重改革措施及其评价的考查,改革措施考验我们获取和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评价则需要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同时还需要掌握不同类型改革的历史思维方式。比如财政赋税类改革,一般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收入再分配”等角度分析。20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侧重对国际关系格局、战争反思、维护和平等方面进行考查,由于旧教材必修课本涉及此版块的内容较少,知识的欠缺影响了我们对这道题的青睐程度,但我还是建议考生高考时在阅读了三道选做题的材料和设问后,根据难易程度再做选择。21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侧重对人物事迹和人物评价的考查,这除了考验我们获取和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外,更是对我们正确价值观的考查,要结合人物的时代背景,通过人物事迹做出正能量价值导向的人物评价,同时要有“小人物大背景”的意识: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努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2)审题“不离其宗”
其实,从材料情境的选取和设问多样化的角度说,每一道主观题对考生来说都是开放性试题,都“素未谋面”,但遗憾的是许多考生并没有感到“眼前一亮”,而是“头脑发懵”。尤其打头阵的16题,以中国古代文献史料居多,阅读障碍比较大。想要做到真正的处乱不惊,我们需要从“审题”入手。下面,笔者从“审设问”这个环节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近几年,历史高考主观试题设问灵活性增强,打破了传统的“原因”“影响”“评价”等简单设问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对设问进行解读分析,明确了题目在问什么,我们才能回答什么,从而避免“跑题”。
例4.(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题)(材料略)(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舆论将中法建交喻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的理由。(6分)
解读设问:作答内容为“理由”;主体为“中法建交”;限定词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解题关键就在于对限定词的解读,“突发”强调中法建交的“出人意料”,其实就是考查“中法建交的国际背景”;“外交核爆炸”强调中法建交的“巨大反响”,其实就是考查“中法建交的影响”。经过这样的分析,就将“文学化”的设问转化为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问题了,答题更具针对性。
三、把握历史分期,关注时政热点
在最后的备考阶段,还有哪些“增分”的工作可以做呢?一方面,记忆历史阶段分期及每一阶段的历史特征。阶段特征在主观题作答中的利用率是比较高的,既能强化时间线索的记忆,做到古今中外贯通对比,又能积累学科答题术语。另一方面,关注时政热点。高考时历史学科不会蹭“热点”,但也不会回避热点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时政热点,包括历史大事的周年纪念,进行相关基础史实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