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元方无悔斋藏书入藏国家图书馆考述
——以《永乐大典》的捐赠为中心

2022-05-14白云娇

文学与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活字刻本双边

白云娇

内容提要:赵元方先生藏书丰富,尤以明铜活字本见长,惜学界知之甚少。通过查考馆藏档案资料,可以还原赵元方先生1951 年向北京图书馆捐赠家藏《永乐大典》一册的过程,文物局颁发奖状,以示表彰。数年后,赵元方先生又将善本图书共24 种捐赠给北京图书馆,馆方对赠书进行整理并制作了《赵元方同志捐赠北京图书馆善本目录》,妥善保存。赵元方先生所赠图书现保存完好,书上多有批校题跋,钤印累累,体现了先生对古籍的珍爱之情。

赵钫(1905—1984),字元方,光绪时军机大臣荣庆之孙,姓颚卓尔氏,蒙古正黄旗人,长期从事银行业。先住天津,任天津中南银行襄理,后居北京。早年受业于吴江沈兆奎,通版本目录之学。喜收藏,藏书之所曰“无悔斋”,尤以明铜活字本见长,惜学界知之甚少。

赵元方与国家图书馆渊源颇深,先后两次将自己的藏书捐赠国图。1951 年,他将《永乐大典》湖字韵卷二二七七至二二七八共一册二卷捐赠北京图书馆(即今国家图书馆),又于数年后将善本图书共24 种捐赠给国图。笔者通过查考相关档案资料,还原了两次捐赠过程,并考察了所捐图书目前存藏情况,以追述元方先生对国家图书馆的贡献。

明亡后,《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不明,残存的副本在明、清两代也屡遭厄运,流散世界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四处征集,广为搜罗,一批重视文化遗产的爱国人士纷纷将自己收藏的《大典》交由北京图书馆集中收藏。1951 年8 月20 日,天津藏书家周叔弢先生率先将家藏的一册《大典》无偿捐赠北图,随之,赵元方先生也将珍藏多年的两卷《永乐大典》捐赠北京图书馆,于1951 年10 月致函馆方曰:

兹将敝藏明抄本《永乐大典》卷二二七七至二二七八共一册捐赠贵馆,即希查收见复为荷。

此致

北京图书馆

赵元方谨上 十·十六

天津解放北路中南银行

捐赠过程非常顺利,北京图书馆于当月19 日呈报文化部文物局并随附致元方先生函:

国立北平图书馆文稿

兹承赵元方先生捐赠我馆明钞本《永乐大典》湖字韵卷二二七七至二二七八共一册,除已登记庋藏并函谢外,拟请发给奖状,以资鼓励。附上捐赠清单三纸,敬请鉴核施行。谨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

附清单三纸。

函赵元方

承惠赠明钞本《永乐大典》湖字韵卷二二七七至二二七八共一册,感谢之至。除登记庋藏并呈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鉴核请予褒奖外,特函申谢,即希詧照。

此致

赵元方先生

文物局回复很迅速,10 月29 日通知北平图书馆曰:

十月十九日民字第一二六七号呈及附件均悉,所报赵元方先生捐赠你馆明抄本《永乐大典》湖字韵卷二二七七至二二七八共一册事,准予备案。兹随文附发褒奖状一纸,希转致赵君。特此通知。

接到文物局批复,11 月1 日,馆方再次致函赵先生:

承惠赠明钞本《永乐大典》湖字韵卷二二七七至二二七八共一册,前已函谢,谅邀鉴及。兹奉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通知附发褒奖状一纸,嘱转致先生。谨随函奉詧收见复为荷。

此致

赵元方先生

至此,《永乐大典》湖字韵一册二卷的捐赠顺利完成,此册《永乐大典》至今存藏国家图书馆,并在2018 年2 月8 日至3 月2 日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看永乐大典迎戊戌新年”展览中陈列展出,实物保存完好,体现了元方先生对古籍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关心。

此后,赵元方先生又将多种善本图书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据档案记载,国图于1967 年9 月整理制作了《赵元方同志捐赠北京图书馆善本目录》共24 种(见表1),并于1971 年函谢赵元方先生:

表1 赵元方同志捐赠北京图书馆善本目录

赵元方同志:

您捐赠我馆的善本书籍,业已登记入藏。兹随函附上目录一份,并表示我们的感谢,即希查收。

此致

敬礼

附目录共二纸

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又于1982 年8 月给赵先生颁发奖状:

奖状

赵元方先生出于爱国热忱和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关心,将其珍藏多年的善本图书慨然捐赠给北京图书馆。特发奖状,以资表旌。

北京图书馆

1982.8.26

书藏善本组。

以上各书系赵元方同志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捐赠我馆的,已于1967 年9 月进行登记。

经笔者查考,赵元方先生所捐赠善本图书目前均藏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明清刻本居多,书籍皆有钤印,部分有赵先生题跋。兹按《捐赠目录清单》顺序所列,逐一叙录如下:

1.《越吟》一卷,明包大炣撰,明万历元年木活字蓝印本,一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索书号11825)

封面墨题:

《越吟》,万历元年活字本。己丑长夏微雨中题,元方。

卷末题:

癸巳二月,与孟涵同坐无悔斋中读此。余所藏明活字本凡十五种,以其十四献之北京图书馆,馀此书以自娱。元方。

乙未元日观此因题,此本是木活字。丙午三月。

钤印有“一廛十驾”“赵钫珍藏”“赵氏元方”“曾在赵元方家”。

2.《六朝文絜》四卷,清许梿辑评,清道光五年许氏享金宝石斋套印本,二册,九行十八字黑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8826)

上册封面墨题:

丁亥秋日得于多文阁。元方记。

下册封面墨题:

许梿写刻本。戊子中秋题于依绿轩。闲闲。

3.《风俗通义》十卷,汉应劭撰,清抄本,四册,八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索书号18830)

4.《草堂诗余》前集二卷、后集二卷,宋何士信辑,清嘉靖三十三年刻本,四册,十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8829)

钤印有“元方藏书”“曾居无悔斋中”。

5.《列女演义》二卷,明冯梦龙撰,清抄本,二册,八行二十字无格(索书号18827)

上册封面赵元方墨题:

丙午元月三日□□□。

6.《西溪丛语》二卷,宋姚宽撰,明嘉靖二十七年俞宪鴸鸣馆刻本,二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索书号18828)

第二册卷末墨题:

丁亥除夕得于天津宏雅堂,伴我度岁。戊子元月二日元方题记。

钤印有“赵元方考藏善本书籍”“元方藏书”“赵闲闲”。

7.《十种唐诗选》十七卷(存九种十一卷),清王士禛选,清抄本,四册,十行二十一字无格(索书号18818)

钤印有“赵氏元方”。

8.《潜溪集》八卷、《附录》一卷,明宋濂撰,明嘉靖刻本,八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索书号18841)

钤印有“一廛十驾”“赵钫珍藏”“曾在赵元方家”。

9.《朱梅崖文钞》不分卷,清朱仕琇撰,稿本(蒋氏别下斋校本),清胡达源跋并圈点,一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细黑口左右双边(18817)

钤印有“元方藏书”。

10.《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唐杜牧撰,明刻本,八册,十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8816)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

11.《岑嘉州集》八卷,唐岑参撰,明刻本,二册,十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8837)

12.《渊颕吴先生集》十二卷附录一卷,元吴莱撰,明初宋璲写刻本(卷八、九配清抄本),六册,十一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8832)

13.《青阳集》不分卷,明张宣撰,清抄本,五册,九行十九字黑口四周单边(索书号18835)

第五册封面墨题:

此书钞手精雅,非傭书人笔也。庚子之冬。元方。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元方审定”。

14.《南濠居士文跋》四卷,明都穆撰,清抄本,清齐召南校跋,四册,六行十六字白口四周双边(索书号18834)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

15.《高常侍集》十卷,唐高适撰,明刻本,二册,十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8836)

16.《屏山集》二十卷,宋刘子翚撰,明正德七年刻本,十册,十行十九字黑口四周双边或左右双边(索书号18840)

钤印有“曾居无悔斋”“元方审定”。

17.《世说新语》八卷,南朝宋刘义庆撰,明万历二十四年刻袖珍本,四册,八行十四字白口四周单边(索书号18845)

18.《王百穀先生谋野集》四卷,明王稺登撰清汪淇、查望注释,清康熙元年刻本,八册,八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同白口无直格四周双边(索书号18820)

19.《明良记》四卷,明杨仪撰,明万历三十四年刻本,一册,九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8822)

卷末赵元方墨题:

杨仪,字梦羽,海虞人,藏书甚富,以万卷楼名其斋。

20.《杜审言集》二卷,唐杜审言撰,明铜活字印本,一册,九行十七字细黑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8821)

封面墨题:

明铜活字本。癸巳九月。元方。

扉页墨题:

予自收书以来,颇留意于明铜活字本,顾其排比多局,流布遂罕。二十年来,重价酬书,所得不过十九种。其中如安国活字《吴中水利通志》《古今合璧事类》不见藏家著录。华珵活字《渭南文集》,金兰馆活字《西庵集》,五云溪馆活字《玉台新咏》,今日藏弆亦鲜,皆邻于孤本者也。1952 年以其十七种献之文化部北京图书馆。馀二种:一为万历活字包大炣《越吟》,一即此本。此为活字唐集之一,以太宗为首,凡五十家,而不著刻印时代、姓氏。昔人或以充宋刻,或诧为北宋胶泥活字,或以为明初活字,以别于华、安诸家,盖无定论。直至近年,搜罗日富,审鉴日精,乃与《曹子建集》并定为明中叶活字,然亦无他引证也。予亦有《曹集》,颇疑其同出一源,顾不得显证,终不敢意毕。昔岁得正德五年舒贞刻《曹集》,田澜序云:“舒曰:‘往岁过长洲,得徐氏《子建集》百部,行且卖之无馀矣。近亦多问此集,贞久无以应之。盖彼活字版,初有数,而今不可得也’云云。”此可证《曹集》之刻时、刻地、刻氏,而犹不得其名,且与唐集无涉也。1963 年妻亡,复卧病,无以遣怀,乃取《四友斋丛说》阅之。于卷二十四《诗》中,有李端《古别离》条云:“今徐崦西家印五十家唐诗活字本《李端集》”云云,乃恍然大悟,《曹集》、唐集同出于徐氏,而刻于弘、正之间也。两证犁然,有当于心,颜黄门所谓我辈定则定矣,积年未解之结,一旦得解,何快如之!书固离人,人终未离书也。当于同好乐之!1966 三月二十二日病中书此,又过三年矣。元方年六十二。

卷末朱笔题:

明弘治间长洲徐崦西铜活字印本。

卷末墨题:

凡铸铜活字,用铜必多,非富家不办。明初铸钱尚不给,何有于活字。其时商贾富家,旧者已破,新者未兴,亦无若大资力也。至弘、正之间,商力渐充,海上交易亦盛,而产铜日旺,故嘉靖初曾补铸九朝之钱,足征铜富。活字之兴,恰在其时,固有由也。厥后征榷日繁,铜产更减,万历矿税苛政,安、华二家其能免乎?故木活字代之而起也。即一活字之兴衰,亦可见上下之争矣。清代乾隆毁铜活字,亦此故也。无悔题。

钤印有“无悔斋”“赵钫”“元方”。

21.《蔡中郎集》六卷,汉蔡邕撰,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四册,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索书号18823)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

22.《重校四美记》,明佚名撰,明唐氏文林阁刻本,二册,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索书号18833)

钤印有“无悔斋藏”“元方藏书”。

23.《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二十卷附一卷,唐张九龄撰,明刻本,四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8824)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赵钫”“元方”。

24.《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清黄虞稷撰,张氏适园丛书袖珍本,十六册,十一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左右双边

钤印有“赵钫”。

除《捐赠目录清单》所列24 种善本图书外,笔者还在国家图书馆所藏善本中查考到数种曾经赵元方先生收藏过善本古籍,多有题跋和钤印。举要如下:

1.《君臣图鉴》不分卷,明万历十二年益藩刻本,陈乃乾、赵元方跋,三册,十一行至十四行十九字至二十五字黑地白文(索书号11015)

目录前叶墨题:

有以动人心之景仰事迹昭然,有以来后学之式刑而风教之裨托斯图以无穷,贤圣之名藉斯图而不朽。呜呼!此则刻图之意也。图既成,书此以记刻之之岁月云。成化二十三年岁舍丁未夏四月吉旦,赐进士承事郎绍兴府推官莆田周进隆识。乙未补录自日本刻本。元方。

跋文末钤朱文方印“钫”。

2.《打马图》一卷,宋李清照撰,清嘉庆二十二年秦氏石研斋抄本,秦恩复跋,一册,十行十七字细黑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1079)

卷末墨题:

据《欣赏编》校补数处,秦所据补宋本者为《说郛》,《说郛》本非善本也。

题文后钤朱方“元方手校”。

钤印有“无悔斋校书记”“人生一乐”“赵元方考藏善本书籍”。

3.《容斋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宋洪迈撰,明弘治八年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严元照、赵元方跋,二十册,十八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双边(索书号5847)

题曰:

辛巳岁除得于遂雅斋。元方记。

4.《陵阳先生诗集》四卷,宋韩驹撰,清抄本,劳权校并跋,一册,九行十八字无格(索书号11179)

扉页墨题:

己卯冬日,得于故都。此徐梧生先生藏本,有劳氏昆弟印记、校题,自足珍视。元方题记。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

5.《山村遗藁》四卷、《杂著》一卷,元仇远撰,清咸丰十年汪蔼吉抄本,韩应陛跋,一册,八行二十一字无格(索书号11190)

卷末依次墨题:

丙戌元日开笔。无悔。

前贤书目未有记装书人姓名者,韩氏记之书衣,可谓书中别品。书内所模印记当为义门先生印,可爱也。

乙酉十二月二十四日,得于文禄堂,元方记。时孟涵旁观。

钤印有“曾居无悔斋中”“无悔斋藏”“元方审定”“人生一乐”。

6.《韩山人诗集》一卷,元韩奕撰,清初抄本,杨继振跋,一册,八行二十四字无格(索书号11210)

卷首墨题:

戊子所收,癸巳重读。无悔。

题文有朱方印“赵元方”。

7.《曹子建集》十卷,魏曹植撰,明铜活字印本,赵元方跋,二册,九行十七字细黑口左右双边(索书号05851)

扉页墨题:

此活字本不著刻书年月姓名,诸家著录或以为明初。按李廷相本有正德五年田澜序,称书估舒贞“往岁过长洲,得徐氏《子建集》百部,行且卖之无余,盖彼活字板,初有数而今不得也”云云,当即指此本而言。是则刻于宏、正之间,非明初也。此本源出于宋,而与嘉定本时有异同,所阙字,彼皆不阙,此或别有所据。至郭云鹏本,行款悉与此同,而阙字皆以意补,不与宋同,不知何据?所谓不如不刻者也。季弟得一本,为王惕甫旧藏,取以相称,则卷六《怨歌行》“泣涕常留连”,“泣”,王本作“泫”。卷八《献璧表》“万国之弊”,王本“弊”作“币”。卷九《与杨德祖书》“呰五霸于稷下”,“呰”王作“訾”,知活字排印亦不止一次,当再假他本校之。乙酉十二月十八日无悔。

题文后钤印“元方手校”。

卷六末墨题:

癸未中秋得于□□堂。元方记。

钤印有“赵氏家藏”“钫”。

8.《唐王右丞诗刘须溪校本》六卷,唐王维撰,宋刘辰翁评,附录一卷,明弘治十七年吕夔刻本,傅增湘、张元亮校 赵元方跋,一册(索书号11151)

卷末朱笔题:

甲午元日,开笔试朱,时和岁丰,云日清煦,水仙红梅拆叶吐萼,坐无悔斋中写此。时方校杜集至第十八卷,此本前有校笔大字,是傅藏园,小字则张庾楼也。元方。(后钤印“钫”)

按:傅增湘大字补改诗题,如“同前”等,张小字则校于眉端。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

9.《颜鲁公文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颜真卿撰,年谱一卷,宋留元刚撰,附录一卷,明嘉靖二年锡山安氏馆刻本,赵元方跋,六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1152)

目录叶墨题:

刻本目录亦不载年谱等目,此盖书估误抄。

刘敞序前应有嘉靖二年杨一清序,当是久被割去,伪作活字本,盖活字本清初时已少见矣。观曹楝亭藏书印只盖刘序前可知。

又后序应有留元刚、都穆二序,此本则存都序之前二叶,而以留序之末叶续之,亦作伪也。

按活字本源出于宋本,无杨、都二序,卷中宋讳贞、恒等字皆缺笔,余得之于萧山朱翼庵姻伯家,取校此本,活字本亦时有误处,安得宋本校之。己卯冬至夜题于无悔斋,赵钫。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赵氏元方”。

10.《颜鲁公文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颜真卿撰,年谱一卷,宋留元刚撰,附录一卷,明嘉靖锡山安氏馆铜活字印本,赵元方跋,四册,十三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5856)

卷末墨题:

己卯冬日以此本校安国刻本,此本绝胜,是以知活字本之可贵者不仅以其传印之少也。元方校竟识。

11.《樊川诗集》四卷,唐杜牧撰,明正德十六年江阴朱承爵朱氏文房刻本,赵元方跋,一册,十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索书号11157)

卷末墨题:

此册为王莲泾旧藏,卷末页数及书根皆莲泾笔也,庾楼丈云。

乙未残春卧病读此。元方。(后有印“钫”)

壬辰之秋庾公云逝,今又三年矣,感念存没,不禁慨然。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

12.《甲乙集》十卷,唐罗隐撰,明钞本,方尔谦校并跋,一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索书号11159)

卷末墨题:

大方用汲古阁本校过。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

13.《徐公文集》三十卷,宋徐铉撰,清乾隆三十九年卢氏抱经堂钞本,卢文弨校跋,四册,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四周双边有格单鱼尾鱼尾内题书名页数(索书号11162)

钤印有“曾在赵元方家”“赵钫珍藏”“无悔斋藏”“一廛十驾”。

14.《韩山人诗集》一卷,元韩奕撰,清初钞本,杨继振跋,一册,八行二十四字无格(索书号11210)

封面墨题:

戊子所收,癸巳重读。无悔。

15.《藕居士诗话》二卷,明陈懋仁撰,清初抄本,清宋筠校并跋,九行十八字无格(索书号11246)

钤印有“无悔斋藏”“赵氏元方”。

16.《典雅词十种》十卷,清劳权抄本,劳权校并跋,十行十八字无格(索书号11254)

钤印有“赵钫珍藏”“赵氏元方”“曾在赵元方家”“一廛十驾”“无悔斋藏”。

17.《辛稼轩词》十二卷,宋辛弃疾撰,明李濂评,明嘉靖二十四年何孟伦刻本,黄丕烈跋并临张绍仁校补题识,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索书号11252)

钤印有“赵钫珍藏”“元方审定”“人生一乐”“一廛十驾”“曾居无悔斋中”。

通过以上查考可知,赵元方先生藏书多宋、金、元、明刻本,尤喜收藏明代铜活字印本,因而藏量虽不甚多,但皆精本。无悔斋藏书入藏国家图书馆,既丰富了馆藏,也为古籍善本的保护传承做出了极大贡献,当记以为念。

猜你喜欢

活字刻本双边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古人做书为什么不加页码
双边投资协定与外商直接投资
可以泡着喝的汉字
与2018年全国卷l理数21题相关的双边不等式
字在用玩的方式传播汉字文化的精神力量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