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教学及其在俄罗斯的传播
2022-05-14张璐瑶
张璐瑶
汉语教学现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21年7月7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关于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的提问时表示:“长期以来,中文的运用保障了联合国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民心互通。”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
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在汉语教学中,强调语言教学而忽视文化联系的现象随处可见。然而,汉语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那么对于汉语的学习就会更高效,这意味着在汉语教学中加强有关中国文化的教学尤为重要。关于这方面的教学,我们一般指的是汉字的起源、成语故事、谚语等内容。因此,我们要基于中国文化的教学特点,对汉语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汉语教学的国际化,许多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教育产业链。回顾以往的汉语教学模式,国际学校的汉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小學阶段,而成人汉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口语教学中。显然,越来越多的人将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使用,却没有将其视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就造成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出现的许多成语,许多包含了多种含义的词语也无法解释,这正是汉语教学中所缺乏的。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一切都使得汉语教学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因此,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汉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在汉语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因素决定了文化知识的表象。比如我们在学习“汗牛充栋”时,如何避免望文生义。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书籍很多。其次,成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环境。在中国古代,牛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运送书籍的时候,牛都累得出汗,形容藏书非常多。我们在学习成语的同时,也学习到中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含义。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文化在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学者从语法语义的角度解读汉语学习,如区分“汉语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认为“存在于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文化是汉语中的文化因素”。除此之外,剩下的都属于文化知识的范畴,也就是存在于汉语形式中的“文化”,我们刚才讲了“汗牛充栋”隐喻的文化元素,这种汉语教学可以理解为中国文化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和范围不在“语言”领域,属于文化知识的教学。
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
目前,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中国文化和汉语相互依存,并且保持着有效的相互推动关系。例如,学习汉语是因为热爱中国或者通过学习汉语而热爱中国文化,这都证明文化和语言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汉语学习者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为了满足学习的要求,“说”是第一个目标。接受过汉语学习培训的学生只会“说”,而不能识别和理解其中涵义,这显然背离了学习汉语的初衷,导致其汉语基础不牢固。这也是当前汉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对文化根源的理解完善汉语教学。
在汉语教学的早期阶段,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对外交流成为学习汉语的目的,这意味着以汉语作为交流工具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通过学习汉语来克服语言障碍,以辅助工作或其他专业学习,这是当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标之一。汉语教学以语言知识的传播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为主,以汉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为主。这种刻板教条的教学课程缺乏实践,就像我们中国人学习外语一样,在不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情况下学习一门语言,也是比较难的。简单的汉语课程设置目的性强,但目标不明确,制约了汉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汉语学习者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然而,教师教学能力的参差不齐也成为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部分汉语教师在中国文化教学上比较随意,他们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因此不能有效地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语言背后的中国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师也存在着跨文化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例如,他们不知道如何讲解中国谚语的含义,可能他们明白其中的涵义,但不知道如何让外国学生去理解。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进行跨文化翻译,这使很多外国学生失去了学习中文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僵化。学习者如果不深入了解中国当地的环境、人文、社会背景以及风俗礼仪和生活习惯,就很难理解汉语所要表达的含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宗教信仰,这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一些特殊的文化差异问题,教师往往很难给学生解释清楚。
汉语教学的文化策略
为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和积极性,汉语教师需要观察到隐藏在汉语教学内容背后的中国文化,并利用隐藏的文化信息来丰富教学内容,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含义,理解汉语的含义。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再为学生讲解中国的文化。
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加强中国文化的继续教育。与其他教育岗位的教师相比,对外汉语教师的流动性更强,因此需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汉语教学的必经之路,在汉语教学中,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然后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汉语知识。中国和中国文化都需要更多的理论作为支撑,这是汉语的特点。学好理论知识就可以使汉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学好汉语。因此,教师必须把这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我们的汉语课堂更加生动易懂。
汉语教学在俄罗斯的传播
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外国友人提供了大量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这无疑提高了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可以肯定的是,外国人对汉语的学习兴趣源于不同的方面。对大多数克服学习困难来学汉语的人来说,一方面,掌握普通话能给他们在就业或商业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密码”,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和习俗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通过学习汉语,外国人能理解东方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中俄关系的日益密切,俄罗斯友人学习中文的积极性持续上升,相关教育机构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俄罗斯不少大城市以及远东地区中学早已开设汉语课程。在2018—2019学年,汉语首次被列入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科目,成为第五种可供考生选择的外语语言。在俄罗斯,开设汉语课程的高校已超过数百所,甚至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和其他一些远东地区的中小学也开始引入了汉语教学。目前,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俄罗斯学生人数正在与日俱增。
汉语学习的概况
回顾中俄文化的交流历史以及俄罗斯和中国文化合作的现代基础,如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俄罗斯在中国的旅游年、中俄学生交流年等,使得汉语和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影响日益增强。
清朝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汉语在俄罗斯的传播还处于早期阶段,当时主要依靠传教士来传播汉语。由于条件有限,没有形成独特的教育模式,但相关学者已经在汉学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汉语在俄罗斯的传播主要是由俄罗斯汉学家进行的,是通过汉学、翻译和文学作品的普及来进行的。俄罗斯的汉语学习始于150多年前,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样。如今,随着“汉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对汉语产生了浓厚兴趣。目前在俄罗斯,除了和中国大学合作开设孔子学院之外,越来越多的汉语中心也正在建设,以满足广大汉语学习者的需求。
汉语学习面临的挑战
汉语是没有词汇变化的语言,但它有独特的语法结构,因此,汉语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于斯拉夫语系的教学方法。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籍是成功掌握汉语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语言材料,还有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语言技能。为此,教师需要设计能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的练习,需要设计适用于语言学习的练习,如语法、词汇、语音、汉字、听力练习等。另外外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教授学生时,要保证对学生阅读、写作、语法、口语和听力的学习要求。
中国的书写系统“汉字”,被认为是学習汉语最困难的部分。首先,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其与表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选择了语言的意义作为构型的基础。正是语言中存在许多不同意义的语素,造成了汉字字数多、笔画复杂等情况。其次,一些汉字是由不同的字组合而成,这些汉字往往在构成上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它们的发音和意义往往大不相同,这也往往容易造成外国学习者对相似的汉字产生混淆。事实上,汉字的结构存在一定的规律,一旦掌握了几百个经常使用的汉字,学习新汉字就会容易得多。
“汉语热”背后的实质是“中国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年轻人开始学习汉语或是阅读中国的书籍,观看中国的电影。除此之外,每年有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来到中国旅游,这反映出中俄两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语言是一门工具,如果需要进行深入交流,想要通过文化的角度来了解和接触中国文化,学习汉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签,其在相互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汉文化。若想使汉语教学取得更大的进展,就必须在汉语教学中融入对中国文化的阐述,树立跨文化意识,创新并推出更多文化互动形式,这样可以推动汉语向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丹阳.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99-100.
[2]李卓远.对外汉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升[J].文学教育(下),2021(1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