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及其发展趋势

2022-05-13杨嵘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劳工受众

杨嵘均,卢 晗

(华东政法大学 1.马克思主义学院 2.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237)

一、 导 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播政治经济学开始传入中国,但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太多关注。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传播政治经济学逐渐地受到了较多关注。事实上,这一时期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还只是零星地分布于几所主要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因而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学界并未占据主流位置。[1]为此,本研究尝试就国内学界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的特征以及其可能的趋势,做一个总体性的、概览式的知识图景分析,并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一是传播政治经济学传入国内以来,学界的研究主要产生了哪些阶段性的成果。二是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哪些成果对于该学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展路径如何。三是在当前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中,所呈现出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国内的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

本研究架构如下:首先,介绍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数据获取的情况。其次,对筛选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主要是借助CiteSpace(5.8.R3)软件进行诸如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时间变化、关键词突变等分析,并以可视化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出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就以上所探究的内容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中国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学科研究背景。

二、 研究设计

作为传播批判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社会关系尤其是权力关系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们互相构成资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包括传播资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同时也可将其理解为“关于社会生活中的控制与存在的研究,控制特指一个社会是如何组织其自身组织、管理其事务的,以及如何适应或者不适应所有社会都会面临的必然挑战的。存在是指人们如何生产其所需以便再生产其自身以及社会”[2](P.3)。传播政治经济学以北美和西欧的研究最为著名,而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也主要源于北美和西欧。

在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兴起于19世纪40年代。作为一个传播研究领域和一门独立分支学科而正式诞生的标志,是达拉斯·斯麦兹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开设的第一门有关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因为斯麦兹对本学科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他被公认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在1960年发表的《论传播政治经济学》,被公认是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他在1977年发表的《大众传播系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盲点》(1)此文已经被译介到国内。具体参见达拉斯·斯麦兹《大众传播系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盲点》,杨嵘均、操远芃译,《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9期。(Communications:Blindspot of Western Marxism),标志着其著名的“受众商品论”的形成。正是这篇著作,引发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持续二十多年的关于“盲点”问题的辩论(2)关于达拉斯·斯麦兹的《大众传播系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盲点》的争论文章,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五篇,都已被翻译成中文,它们是:格雷厄姆·默多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盲点:对达拉斯·斯麦兹的回应》,杨佳锋译,《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11期;比尔·利文特《受众商品: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盲点的争论》,杨嵘均、卢晗译,《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11期;艾琳·米汉《收视率评估产业及其制度研究路径:大众传媒商品问题的第三种答案》,吴悠译,《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11期;萨特·贾利《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盲点之谜:受众商品》,刘文祥译,《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年第1期;达拉斯·斯麦兹《再议“盲点”:对格雷厄姆·默多克回应的回应》,杨嵘均、顾佳圆译,《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年第1期。。在西欧,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由于受到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影响,传播政治经济学不仅关注作为经济组织的资本主义大众传播媒介的运行过程和特征,而且也关注传播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在意识形态功能上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1998年1月(3)之所以从1998年开始,是因为该年发表了第一篇有关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论文。至2021年12月我国学界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分析其特征。CiteSpace是陈超美博士在2004年开发的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的一款软件。该软件是基于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而研发的。它通过分析科学文献中所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和信息可视化的背景下,运用可视化的手段将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一一呈现,分析得到的可视化图形被称为“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MKD)[3](P.2)。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转换后的知网论文数据从年度论文数量、作者及机构、高被引文献、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更好地呈现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二)数据获取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检索来源,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条件设为“精确”,时间范围设为1998-2021年,本研究筛选出近24年国内学界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共得到473条文献记录。为保证数据分析的精准性和代表性,本研究只对“学术期刊”进行研究并剔除了诸如会议综述、专家访谈、书评、译文等非研究类文献以及与本文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最终得到287篇有效样本文献。

三、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现状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初多为一些零星的译著和论文。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内学界对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理论和人物介绍逐渐发展到对产业、社会发展等领域进行分析,并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理论成果[4]。其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年度发文数量及期刊类型分析

从1998-2021年,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287篇论文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历年文献数量的分布趋势,大体可以将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早期研究阶段,时间从1998-2012年。在这一阶段,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主要以介绍性论文为主,主要包括:李琨的《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5]、郭镇之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6]、刘晓红的《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7]、曹晋和赵月枝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脉络与人文关怀》[8],等等。第二个阶段为成长期研究阶段,时间从2013年至今。早期研究阶段为成长期研究阶段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由于国内学者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不懈探索与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2020年的发文量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40篇)。由此,可以判断国内有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并已经做了切实的研究工作,因而其研究将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图1 1998-2021年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数量分布

(二)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作者及研究机构分析

根据学者在核心期刊或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献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该学者对某研究领域的贡献程度。通过CiteSpace软件,本研究对287篇文献进行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如图2)。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节点数是261个,连线是74条,整体密度为0.0022。这表明:1.从研究合作角度看,当前国内学者对于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合作程度还比较低,碎片化的特征明显;2.从发表论文的数量看,该领域目前发文数量较多的学者依次是陈世华(18篇)、赵月枝(10篇)、胡翼青(8篇)、曹晋(7篇)、姚建华(7篇)、盛阳(5篇);3.从研究时间维度看,国内最早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展开研究的是陈卫星(1998年)[9]。

图2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从研究机构发文量来看(如图3),中国传媒大学发文最多,共计32篇;紧随其后的是复旦大学,发文总量为31篇;南昌大学的发文总量为16篇;南京大学发文总量为15篇;清华大学发文总量为14篇;武汉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发文总量分别为11篇、10篇、9篇和8篇。

图3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机构分布(发文量前9名)

(三)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分析

在学术研究中,高被引文献通常是指“被引频次应高于其所在领域(或子领域)文献平均被引频次的特定倍数”[10](P.56)的文献。在影响广度、强度和深度方面,它都展现了明显的优势,体现了重要的科研和学术价值。[11] 本研究对所选的287篇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文献的被引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得到10篇高被引文献,其具体统计信息见表1(文献按照发表年份排序,发表年份相同按被引次数高排序)。

表1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前10篇高被引文献(1998-2021年)

上述10篇高被引文献,大致能够反映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第一篇和第二篇文献是郭镇之的文章。与将传播政治经济学引入中国的启蒙性学者赵月枝一样,郭镇之是国内较早研究并引进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其第一篇论文《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主要是介绍了斯麦兹的个人生平及其理论研究贡献。这是较早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重要学者的生平和理论思想介绍到国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郭镇之认为斯麦兹“不仅是一位倾向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而且是一位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身体力行的活动家”。他的实践贡献主要表现为“参与并影响了呼吁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国际运动,并始终关注传播领域的公共利益和公共控制”[6](P.58)。第二篇论文《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是国内较早介绍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和思想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郭镇之主要对传播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介绍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思路。[12]

第三、四、五、七篇论文,主要涉及文化研究领域。其中,第三篇论文是李道新的《露天电影的政治经济学》。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深入分析中国露天电影的运作方式及其发展轨迹,作者“细致阐发露天电影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政治经济学,是促进电影传播学及建构中国电影传播史的重要环节”[13](P.97)。第四篇论文是曹晋和赵月枝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脉络与人文关怀》,该文通过梳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学术旨趣和发展脉络,指出该学派的学者所具有的人文关怀:他们“一方面猛烈抨击全球传播产业的彻底商业化造成的若干不良后果”,“另一方面还积极投入到媒介改革的社会运动中”[8](P.42)。第五篇论文是陈卫星的《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概念转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论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向所涉及的重要概念“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演变过程,旨在说明“伴随这个概念转型的过程,不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得到充实,也对新信息传播技术的产业化过程提供新的视角,产生新的理论启发和实践形态”[14](P.6)。第七篇论文是沙垚的《乡村文化传播》。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梳理了乡村文化传播的概念及理论研究,尤其是梳理了传播政治经济学对该概念的影响及渗透,致使部分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开始将研究重心“转向乡村,将乡村文化传播置于资本化的不平等的社会权力关系的大背景之下进行探讨”,“要对乡村进行‘去媒体中心化’和整体性的理解,实现文化与传播的自觉,进而绘制一幅农村文化传播的整体图景”[15](P.105)。

第六、 八、九、十篇论文涉及数字劳工方向。第六篇论文是吴鼎铭和石义彬的《“大数据”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解读——以“数字劳工”理论为研究视角》。该文试图从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出发引入“数字劳工”概念并重新解读“大数据”背后网民所受的劳动剥削,试图揭示互联网产业如何“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从而将其纳入数字资本拓展与积累的过程”[16](P.70)。第八篇论文是吴鼎铭的《网络“受众”的劳工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网络“受众”的产业地位研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呈现传媒‘受众’被互联网产业劳工化的事实与趋势,探索‘数字劳工’的劳动形式、剥削机制与吸纳机制,进而分析这种现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何种影响”[17](P.125)。第九篇论文是蔡润芳的《“积极受众”的价值生产——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受众观”与Web2.0“受众劳动论”之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梳理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受众观”,认为其所强调的是“积极受众”的生产性,“受众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意义的真实制造者”[18](P.114)。第十篇论文是汪金汉的《“劳动”如何成为传播?——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工”的范式转变与理论逻辑》。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梳理了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关于劳动议题的研究,并“对不同媒介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劳动理论:‘受众商品’以及‘数字劳动’进行分析,试图回应劳动概念在不同的媒介形态下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经济逻辑,以及在数字时代对于劳动问题的多角度理解”[19](P.57)。

上述分析表明,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4)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阶段是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得出的(见图5)。这里只是以上述10篇论文为代表而进行的说明。:一是理论学派研究,包括第一、二篇论文。此类论文主要是对国外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和主要人物的引介,其中以对传播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斯麦兹和赫伯特·席勒以及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思想理论的阐述为主,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在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初期的探索及思考。二是对文化研究方面的探索,包括第三、四、五、七篇论文。此类论文涉及的文化研究方向是批判学派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全球化、意识形态等概念以及与传播新闻界相关的文化工业、电影产业、社会性别、乡村文化等议题的探索,激发了本土批判传播和文化研究。三是对数字劳工的具体研究,包括第六、八、九、十篇论文。此类论文表明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迈出了单纯的理论研究范畴,逐步关注中国现实的传播活动。在继互联网2.0时代之后,尤其是继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兴起之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视角从“受众商品”拓宽到“数字劳工”。数字劳动者的个人数据商品化亦成为社交媒介时代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议题。其之所以受到学界的关注,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国内诸如网络直播带货、外卖快递服务等行业的兴起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现象。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在信息社会,传播技术的数字化以更全面的方式入侵大众的日常生活,进一步契合了数字时代国家治理的需要。

四、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特征

本部分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87篇传播政治经济学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分析以及关键词突现分析,探讨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内容和发展趋势。其中软件参数设置如下:分析时间段设为1998-2021年,时间切片设为“1年”(5)“时间切片”即数据分析的时间间隔,“时间切片”设为1年表示以1年为单位进行数据分析,即每1年提取一次节点。,节点类型设为“Keyword”,阈值选择“g-index”,参数k设为“25”。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作为诠释文献内容的精炼词语,关键词很大程度上代表该文献的核心观点。[20]通过上述参数设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出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如图4)。本研究所设置的网络节点显示模式(Node Display Patterns)为引文年环(Tree Ring History),它代表着关键词的被引历史,年轮的整体大小反映关键词被引用的次数,年轮的颜色代表相对应的关键词出现时间,而年轮的厚度和相应时间分区内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成正比。[3](P.129)如果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那么关键词的年轮就越大,其所对应的节点标签也越大。[21]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关键词的重要程度除了用频次表示外,还可用中介中心性(Centrality)表示。CiteSpace使用此指标来发现和衡量关键词的重要性,并用紫色圈对该关键词进行重点标注。[3](P.93)一般而言,如果关键词对应节点的中心性值越高,那么与其相连和传递信息的关键词就越多,其在整个网络知识图谱中的媒介作用也越强。[22]表2列出了与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相关的前10个高频关键词。

表2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

由图4和表2可知,除去“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个关键词外,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文化研究”(24次)、“数字劳工”(19次)、“数字劳动”(15次)、“新媒体”(11次)、“受众商品”(9次),等等;而中心性值较高的词有:“文化研究”(0.21)、“数字劳工”(0.20)、“媒介”(0.13)、“受众商品”(0.12),等等。这些高频和高中心性关键词表明目前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文化研究为主要方向。聚焦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而且能为国内学界积累本土问题意识和批判传统[23];在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的关系上,他们既有观点上的针锋相对,又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地方。[24]二是以数字劳工和数字劳动为主要研究方向。聚焦该研究领域的学者,如姚建华、徐偲骕等,通过四个方面梳理了全球数字劳工的政治经济学进路,并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语境出发提出对中国数字劳工问题的思考和探索。[25]三是以理论学派为主要研究方向。作为传播学批判学派中的一支主流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国内的最早研究是对国外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介绍。例如,作为国内最早关注该学派的学者之一,李琨从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形成的背景及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我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维护及全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而郭镇之则通过对赫伯特·席勒的生平、著作及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认为赫伯特·席勒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领袖,“不仅是积极活动型的学者,而且是以学术成果影响传播实践的典范”,因为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世界传播秩序的讨论和对新秩序的呼吁”,而且“其思想和见解影响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政策和实践”。[26](P.65)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本研究对287篇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在图4的基础上采用对数似然算法(LLR)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出图5所示的结果。聚类后网络共有332个节点,40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4,Modularity是网络模块化评价指标,该值越大,则表示网络得到的聚类越好,当Q>0.3时意味着得到的网络社团结构是显著的[3],此处Q的值为0.8541,说明图5的聚类效果较好。

图5 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知识图谱

根据图5,可以看出共产生9个主要关键词聚类。根据每个聚类标签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分为以下三类(见表3):

1.聚类A:理论学派研究

该聚类的研究内容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中的理论学派研究为主,主要以译介国外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和介绍该领域知名的学者生平事迹和其研究理论为主。在该领域,最早的研究者主要是以赵月枝、郭镇之等为代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这些早期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启蒙者和开拓者,无疑为该领域在国内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该聚类包括:“#3 批判学派”和“#7 经验学派”两种类型。“#3 批判学派”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批判学派、传播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7 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经验学派、传播学科、马克思主义传统和伯明翰学派。

表3 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信息

2.聚类B:文化研究

该聚类的研究内容基于批判学派下的文化研究领域,侧重于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的关系,其中文化研究对政治经济学的更新工作有所助益,反过来,政治经济学同样有助于文化研究的再思考[2],它主要包括:“#0 文化研究”“#5 乡村文化”和“#6 媒介”三种类型。“#0 文化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文化研究、全球化、分歧、传播和传播研究。“#5 乡村文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乡村文化、主体性、意识形态、学术立场和发展传播学。“#6 媒介”的主要内容有媒介、流派、北美、女性主义和批判。

3.聚类C:数字劳工研究

该聚类的研究内容以新媒体语境下的数字劳动研究为主。在新媒体技术重构、传播界学术聚焦现状中,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希望能重新发现马克思经典理论中“劳工”“阶级”“商品化”等概念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新的传播技术对传统概念的深化,进而发现加剧全球社会急速转型的进程[27]。该聚类包括“#1 数字劳工”“#2 新媒体”“#4 社交媒体”和“#8 商品化”等四种类型。“#1 数字劳工”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数字劳工、数字劳动、数字经济、自我呈现和乡村振兴。“#2 新媒体”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媒体、受众商品、劳工、商业资本和工厂化。“#4 社交媒体”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社交媒体、知识产品创造者和消费主义。“#8 商品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商品化、政治经济学、大数据和控制。

(三) 时间变化分析

时区视图是将与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相同的节点集合在相同的时区中,这样能够清楚展示时间维度上知识领域的演进过程。[3]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见图6),能清晰反映出1998-2021年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演化路径和发展脉络。根据所搜索到的数据,我们发现其最早的研究方向为理论学派研究,始于1998年底,此时研究的主要关键词是“批判学派”。从2005-2014年,国内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明显增加,主要集中于文化研究方向,出现较多的关键词包括:文化研究、意识形态、媒介、传播、全球化,等等。这些关键词表明,这个时期的研究侧重于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之间的比较。但是从2015年起,该领域的研究重心开始向数字劳工方向转移,其关键词主要包括:数字劳工、数字劳动、社交媒体、受众,等等。这些关键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是新媒体时代对达拉斯·斯麦兹‘商品化受众’的纵深化的研究”[23]。随着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也试图将其和中国的传播学相结合,实现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本土化和应用范围扩大化,对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构起到了助力作用。

图6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区视图(1998-2021年)

(四)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变词(brusts)是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词频贡献度呈现激增或锐减趋势的关键词或词组。[28]在CiteSpace软件中,聚类所含的突变词节点越多,则该领域就越活跃,抑或是研究的新兴趋势。[3]通过对CiteSpace软件可视化界面“Control Panel”中“Burstness”功能里的参数“gamma值”进行设置(此处设为0.6,其余参数均为默认值),筛选出前6名关键词的突变词(如图7所示)。从2005年始,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向以下6个主题转移:文化研究、劳工、数字劳工、数字劳动、社交媒体和媒介。图7中加粗红线,表示突变词突变的时间段,体现了在特定时间段内该领域的研究趋势。[29]根据图7突变词的具体信息,可以将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突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突变词是文化研究,突变时间段为2005-2012年,表明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以文化研究为主,其高被引文献主要有:曹晋和赵月枝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脉络与人文关怀》、陈卫星的《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概念转型》、李道新的《露天电影的政治经济学》和沙垚的《乡村文化传播》,等等。第二阶段的突变词包括:劳工、数字劳工、数字劳动、社交媒体和媒介,其中突变词“劳工”的突变时间段为2015-2017年,其余突变词的时间段均为2018-2021年。该阶段的研究方向主要以数字劳工和数字劳动为主,高被引文献主要包括:吴鼎铭的《网络“受众”的劳工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网络“受众”的产业地位研究》、蔡润芳的《“积极受众”的价值生产——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受众观”与Web2.0“受众劳动论”之争》和汪金汉的《“劳动”如何成为传播?——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工”的范式转变与理论逻辑》,等等。

图7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突变词列表(1998-2021年)

五、结论及展望

在中国语境下,传播政治学研究必须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要义上来,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作为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地位所决定的。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在思想主旨方面,而且在分析逻辑方面,必然成为中国本土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思想来源,这显然决定了中国本土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此,从方法论角度来说,中国本土传播政治经济学必然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去考察并赋予传播领域中关于商品、剩余价值、异化等概念及其创造性转换。与此同时,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媒介及媒介商品、广告商、受众以及生产、销售、消费、分配等环节的资本主义性质。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影响,不同于“主流传播研究那样脱离政治、经济等要素孤立地考察大众媒介的效果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而是关注媒介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特征,关注谁拥有媒介、控制媒介、经营媒介的问题,因此,传播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将大众传播活动置于广泛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从大众媒介与政治经济权力的关系角度考察媒介生产过程(主要是媒介所有权、控制模式)及其对媒介内容以及社会的影响”[30](P.18)。在此意义上,文森特·莫斯可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交互组成了资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31](P.25)这是就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及其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而言的。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与基础来说,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劳动分工以及剩余价值等问题,直接关系到传播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对于中国媒介发展的解释力等问题。它也直接关系到如何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媒介产业及其制度等的批判问题。总之,上文所述,决定了中国本土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媒介产业与媒介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因此,本研究就是试图对已有的零星的研究进行归类并做一次学术史的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界研究奠定一些理论认知、积累一些学科智识。

第一,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在2013年之前虽然发文量较少,但是总体来看,该领域的发文量趋势是逐步提高的。尤其是2013年以后,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当然,由于传播政治经济学引入国内的时间较短,各高校及科研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还相对较低。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是比较边缘化,不仅研究者的数量少,而且研究的内容和本土化程度都不理想。

第二,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最初的理论学派方面的研究,包括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等传播学派的观点,对国外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代表人物进行了系统的译介,使得国内学界对于传播政治经济学有了初步的理论认知。在2005-2014年期间,学界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文化研究,开始将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领域的研究进行比较,并试图将其和中国的文化研究进行结合。而在2015年以后,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该领域的研究趋势逐渐向数字劳工方向转移,开展了关于数字时代下传播工业中商品、劳动、剩余价值等的理论批判。虽然上述研究为传播政治经济学本土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不管从研究的深入程度还是从研究的内容来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中国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本土化程度不高。恰如有的学者指出,“华人学者必须找寻自身‘主体性’,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才能应对西方理论体系和学术传统”[32](P.250)。为此,有学者建议,中国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应从两个层次和三个维度推进。两个层次分别是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在宏观层面,需要“考察媒体和传播系统如何融入政治经济之中,并与社会权力秩序互动和彼此影响”;在微观层面,需要“考察市场结构、广告支持、劳动关系、利润动力、技术、政府政策如何形塑媒介工业和具体的新闻实践”。三个维度是:“一是运用研究,分析和建构政策事务,包括媒介所有权、媒介资源分配、内容制作、公共广播、互联网接入等;二是基础研究,或者政治经济学研究,分析媒介与社会权力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是其他议题。”[33](P.31)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事实上,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虽然传播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零碎的研究成果,但是,很明显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大问题。客观地说,国内现有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相当匮乏的。为了推进国内学界关注并投身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本研究不得不将样本扩展至涉及此研究的论文。事实上,有些研究者并不专攻这一领域,只是偶尔触及到了此研究而已。另外,本研究在数据收集以及技术处理上,也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本研究所使用的文献并未完整、全面反映国内学者在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全部成果。部分学者的成果以书籍的形式出版,未被纳入“中国知网”的目录中,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研究成果不重要,它们同样对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总之,关于中国本土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未来展望,在此借用赵月枝教授的分析做一总结。她认为,在中国崛起的语境中,中国本土化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应有自己的分析框架,要根据现有的国内外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及相关人文社科前沿分析,结合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程,为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系统检视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及方法层面的偏颇,厘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复杂纠缠,并对数字时代下的中国社会主义传播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和反思,从而构建具有社会主义视野的21世纪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体系框架[34]。这与本研究所分析的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理论学派研究—文化研究—数字劳工研究)暗合。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劳工受众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目击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