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与心肌酶谱及预后的关系
2022-05-13廖廷姝李钊廖佩娟陈瑞华
廖廷姝 李钊 廖佩娟 陈瑞华
(贺州市人民医院 1心电诊断科,广西 贺州 542800;2感染性疾病科)
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以损害肝脏为主的多器官损害的常见传染病〔1〕,临床上多合并心肌损伤,而长期的肝脏损害与肝脏纤维化容易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因为机体代偿状态、导致神经体液调节紊乱、血管阻力下降,发生各种并发症,进而导致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2〕。然而肝硬化患者心肌病发生时具有一定隐匿性〔3〕,影像学表征并不明显,易误诊。同时伴随心脏损伤的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率较低〔4〕。本研究分析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与心肌酶谱及预后的关系,旨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贺州市人民医院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老年住院患者为病例组,平均年龄(66.57±5.38)岁,男61例、女39例,病程(7.22±2.87)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5〕A级28例、B级40例、C级32例;另外同期3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平均年龄(65.25±4.45)岁,男19例、女1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6〕,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均接受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③对研究及检查可能造成创伤了解知情,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②肝癌;③合并脂肪肝、酒精肝及自身免疫性肝病;④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影响心功能的严重疾病;⑤近期有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引起QT间期延长药物服用史;⑥无法随访、不接受研究检查者。
1.2方法及观察指标 患者入组后2 h内均行心电图检查,由医院两位高年资心电诊科医生使用心电图机(麦迪克斯公司生产的MECG-200心电工作站)检查后阅片分析;同时患者入组后抽取肘静脉血3 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对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敏肌钙蛋白(hs-Tn)T进行测定。
1.3随访 随访1年,通过门诊方式随访,全部患者定期随访至2021年10月或至疾病有进展时截止。同时统计分析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生存期为入组至末次随访日期或死亡,以月为单位,已死亡者当作完全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及χ2检验,采用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绘制分析生存率曲线。
2 结 果
2.1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 病例组心电图异常率(83.00%,ST-T波改变26例、QT间期延长35例、心律异常17例、传导阻滞3例、Q波异常2例)明显高于健康组(13.33%,QT间期延长、传导阻滞各1例,心律异常2例;χ2=54.924,P<0.001)。
2.2不同肝功能等级患者心电图检测结果 不同等级患者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肝功能等级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测结果〔n(%)〕
2.3不同肝功能等级患者心肌酶谱结果比较 C级患者CK、hs-TnT水平明显高于A级、B级,B级CK、hs-TnT水平明显高于A级(P<0.05);3组LD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心电图异常与肝功能Child-Pugh的相关性 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CK、hs-TnT水平均与心电图异常率呈正相关(r=0.562、P=0.014,r=0.676、P<0.001,r=0.438、P=0.002)。
2.5心电图变化与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年生存率的关系 心电图异常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10个月,心电图正常患者1年生存率(59.50%)显著高于心电图异常患者(36.11%;χ2=5.199,P=0.023),见图1。
图1 心电图变化与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年生存率的关系
3 讨 论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该病可导致肺、肾等器官损伤〔7,8〕,并给患者造成心肌损害〔9〕。最近一项临床研究表明〔10〕,重型肝炎患者存在各种心电图异常,且QT间期延长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异常中QT间期延长、ST-T波改变、心律异常较高发,与卢利红等〔11〕的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同时,针对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心电图检测显示C级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于B级、A级,QT间期延长发生率最高,杨丽等〔12〕的研究中亦有类似结果,也有临床研究表明肝炎患者ST-T波改变的发生率最高〔13〕,原因可能是单项合并多项异常,也与病例选择有关,至于具体心电图变化异常,应扩大研究样本量进一步予以证实。
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LDH水平并无明显差异,而C级相较B、A级患者CK、hs-TnT水平明显升高,追其原因,可能是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高压情况下,可使未经氧合作用的血液进入体循环,进而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低氧血症也可导致心肌细胞缺氧,改变心肌酶谱。同时LDH在心肌病变、肝脏病变时均能上升,不具备较强的特异性,CK的活性变化、浓度与心肌细胞坏死程度呈正相关〔14〕,是临床上诊断心肌坏死的常用指标;而hs-TnT对心肌损害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肝硬化患者心脏对刺激的反应较常人明显减弱,因而可较好地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心肌损害状况进行检测。较早的一项研究发现〔15〕,肝功能Child-Pugh积分与心电图异常改变程度呈正相关,积分越高,心电图异常改变越明显。与之类似,本研究结果提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结合心电图检测可较好地应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评估。本研究提示心电图异常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原因可能是肝硬化患者主要生理病理特征呈现为代偿、高动力循环状态,易引发心脏损害和心肌病,导致心电图变化异常,因此临床应重视心电图异常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及早采取措施,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心肌酶谱CK、hs-TnT水平异常,同时心电图异常率与心肌酶谱CK、hs-TnT水平、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正相关,心电图异常患者提示预后较差,临床应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