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耦合协调度研究
2022-05-13张凤銮张金秋
张凤銮,李 妍,张金秋,吴 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治未病”的需求增多,对中医药服务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1]。中医药人力资源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关键生产要素,在保障居民健康、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2]。对于注重“人”的技能和经验的中医药服务来说,中医药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的总量虽然持续增长,但依然存在供给不足、整体分布不均[2]等问题。因此,充分掌握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协调发展程度,不仅有利于合理配置中医药人力资源,发挥中医药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更能为供给、需求双方之间的平衡发展提供可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对象为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并按照《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统计分组说明中的东、中、西部地区分类标准将其划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所有数据均来于2020年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无缺失值。
1.2 研究方法
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在理论上存在着动态平衡,因此,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9年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供给与服务需求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研究。
1.2.1 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1.2.1.1 供需指标选取
国际上通常把每千人口医生数和每千人口医院床位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重要标准[3]。因此,本研究选用每千人口中医药人员数、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及每千人口中药师(士)3个指标作为中医药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评价指标;并参考梁锦峰等[4]的研究,结合数据获取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出院人数2个医疗服务量指标作为中医药人力资源需求的评价指标。
1.2.1.2 指标权重确定
为了减少指标量纲不同的差异,使指标具有可比性,本文采用均值化法来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在确定指标权重时,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中医药人力资源供给能力与需求能力指标评价体系
1.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通过受自身和外界的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5]。耦合度越大表示中医药人力资源供给能力与需求能力的关联程度越大。0意味着系统间无序发展,1意味着系统间完全耦合,呈理想有序状态[6]。但耦合度只是体现了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和有序程度,无法判断两系统是在各自何种发展水平之下达到的这种协调[7],因此,需要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
T=αus+βud(T∈[0,1])
式1
其中,us表示供给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ud表示需求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us或ud越大表示供给系统或需求系统发展水平越高。T为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本文认为中医药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同等重要,故α、β的取值相同,即α=β=0.5。C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为了明确供需平衡关系,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划分。
在上述分类基础上,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区间概念[8]:失调衰退区间、过渡调和区间以及协调发展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在协调发展区间的地区可以认为供需协调发展水平合格,在失调衰退区间的地区则认为供需协调发展不协调;协调水平在过渡调和区间的地区若加以合理干预,可以使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关系向协调发展,若放任自流,可能致使供需之间严重失衡[9]。详见表2。
表2 协调发展程度等级和类型划分
2 结果
对供给与需求的分析结果显示,三区域中,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医药人力资源供给水平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供给水平最低;中医药人力资源区域需求水平排位亦然。但区域内省份间的供需差异较大,如东部地区有3个省份供给水平较高(本文供给水平判断标准是大于供给综合评价值的上四分位数Q3∶1.09为较高供给水平),5个省份需求水平较高(本文需求水平判断标准是大于需求综合评价值的上四分位数Q3∶1.25为较高需求水平);西部地区5个省份供给水平较高,仅1个省份的需求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没有供给水平较高的省份,只有2个省份的需求水平较高。由此导致的供需差显示,东部地区的供给水平小于需求水平,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其他两地区均处于“供过于求”状态。
通过分析供需耦合协调程度结果显示,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耦合协调水平整体以协调发展区间为主。三区域均属于协调发展区间,东部地区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耦合协调度最高(0.78),处于中级协调,同时供给低于需求,为供给滞后型协调;中部(0.63)和西部地区(0.70)处于初级协调,同时,两地区的供给均大于需求,为需求滞后型协调。其中东部辽宁,中部山西、吉林、黑龙江,西部青海、宁夏和新疆属于过渡调和区间,东部海南和西部西藏属于失调衰退区,且这些省份均是供给水平高于需求水平,属于需求滞后型或需求损益型,即需求水平影响了这些省份的协调发展。详见表3。
表3 2019年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耦合协调度分析
3 讨论
3.1 我国区域间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协调度差异较小,整体协调发展水平较高
2019年,我国东、中、西三区域均属于协调发展区间,三区域间的协调程度差异较小,整体协调发展水平较高。说明近年来,政府陆续采取的一些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云南、河北、甘肃等省份签署共建协议,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等小有成效。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统筹推进下,我国各区域间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与需求发展相对均衡,正逐步实现《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中提出的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各区域医疗服务需求的发展进程相匹配的要求。
3.2 我国区域内省份间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协调度差异较大
我国区域内中医药人力资源的供需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如东部地区中,北京属于优质协调,而海南则属于失调;中部地区中,河南属于中级协调,而吉林属于勉强协调;西部地区中,四川属于优质协调,而西藏属于失调。其原因除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交通便利性外,还可能跟虹吸效应有关,人、财、物、信息等优质资源向中心地区靠拢,边缘地区资源得不到满足致使供需之间矛盾逐渐尖锐,耦合程度较低,从而导致区域内差异较大。
3.3 同一协调类型的不同省份间制约因素各不相同
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存在“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两种状态。在“供不应求”的地区中,如安徽、江西、广西等地是由于当地对中医药人力资源投入过少导致的供给低于需求;而对于供给水平较高但依旧“供不应求”的地区,如四川、浙江、山东等地,应考虑是否存在居民对中医药服务过度利用的可能性[9]。在“供过于求”的地区中,例如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经济发展好或者地区性特点和中医药发展历史有关的地区,政府对中医药资源投入的力度大,中医药人力资源的供给比较充足,所以产生需求低于供给的现象;而如海南、吉林、西藏、青海等地则可能是因为居民的经济水平、健康素养等主体因素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医疗服务水平等客体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和利用过少。无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都会阻碍中医药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发展,需要根据具体协调类型以及相应制约因素,采取针对性改善措施。
4 建议
4.1 优化中医药人力资源地区分配,建立科学合理的配置模式
针对区域内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耦合差异大的现状,我国应科学制定区域内卫生人才规划,建立中医药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机制。重点关注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省份之间中医药人力资源配备情况,加大政策的引导和倾斜力度,使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政策优惠、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进行中医药人才培训、大力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缩小区域内部各省份间的差距。只有当各地区的卫生资源数量、质量都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时,才能实现患者不外流,以居民为主体实现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的双向耦合。
4.2 明确耦合协调类型并识别制约因素,采取针对措施提高协调发展程度
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协调类型有供需滞后型、需求滞后型及需求损益型三种,“供不应求”“供过于求”都会影响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如果维持现状不采取措施,供需协调程度就会逐年恶化,不利于健康中国的实现,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这三种协调类型以及相应的制约因素对各地区进行针对性调整。
4.2.1 供给滞后型地区要增加中医药人力资源投入,引导居民合理利用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人力资源投入过少导致供给低于需求的地区,如安徽、江西、广西等地需要加大中医药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加中医药人员总量。同时我国应加强医疗合作顶层设计,使中医药人力资源投入冗余的省份重点扶持资源供给不足的省份,实现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10]。而对于因居民对中医药服务利用过度导致供给低于需求的地区,需要引导居民合理利用中医药服务,纠偏居民的就医行为,逐渐调整“供不应求”状态。
4.2.2 需求滞后型地区与需求损益型地区要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与可及性,拉动内需
应重视因需求过少成为需求滞后型或需求损益型的地区。需求不足的根源是供方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较低及对西医治疗的偏好[11]。一般而言,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大多数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因为在经济发达地区,卫生资源相对丰富,投人规模大,容易造成一定程度资源浪费[12]。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现象,可能是因为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或医疗人员服务能力低下,导致本地居民选择异地就医或不就医,从而使当地的需求水平较低[13]。
对于供方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各地区要加强人才培养,统筹医疗一体化建设,实施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对口支援计划,提高欠发达省份的中医药教育水平和服务水平[10]。其次,各省份应注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合理规划辖区内的中医药资源,保障本地居民可以及时享受中医药服务,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拉动内需,防止患者流失。另外,要引导居民提高中医药健康素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宣传,激发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并结合新时期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的发展特点,实现健康服务的供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