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卫生总费用及其筹资结构的预测研究
——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

2022-05-13王紫红苏敏艳吴玲霞

卫生软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个人卫生总费用筹资

王紫红,高 山,苏敏艳,吴玲霞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卫生总费用反映了全社会与卫生保健相关费用的支出,在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降低公众疾病经济负担中具有重要作用[1]。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更是对卫生总费用提出了新要求,对其进行科学预测及有效干预,不仅有助于卫生部门精准把控发展方向,还可以统筹协调政府、社会及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减轻基层居民的医疗负担[2]。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2005-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水平和结构,总结当前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GM(1,1)预测模型对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卫生总费用及其筹资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合理性及未来卫生总费用发展的有利表现及存在问题,为卫生部门及政策制定者对卫生总费用的计划制定及控制、监控及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数据支持及对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国民生产总值来源于2005-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卫生总费用相关数据,如来源法核算总费用,政府卫生支出、社会个人支出、个人卫生支出等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1.2.1 卫生总费用筹资分析

运用卫生总费用筹资分析,了解2005-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水平及结构。其中筹资水平集中分析卫生筹资总额、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卫生消费弹性系数等指标。筹资结构集中分析政府、社会及个人卫生支出的费用及其占卫生总费用的比值。

1.2.2 卫生总费用预测

作为灰色预测理论的基本模型,GM模型可以建立一个由过去拟合预测未来的模型,其中GM(1,1)模型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具体的建模步骤如下:

2 结果

2.1 2005-2018年卫生总费用筹资分析

2.1.1 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分析

由表1可知,2005-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逐年上涨,我国卫生资金筹集总量不断丰富、资源配置公平性不断改善、对卫生资金投入力度、卫生工作和居民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而卫生消费弹性系数除2005-2007年及2010年的比值小于1之外,其余均大于1,提示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常年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表1 我国2005-2018年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分析

2.1.2 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分析

2005-2018年,政府卫生支出呈上下波动,但整体保持上涨趋势,而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年下降(详见表2),基本符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的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比重,减少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的要求。而随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我国基本实现了医保全面覆盖,辅以商业保险的额外补充,使得社会卫生支出占比也在逐年上升。

表2 我国2005-2018年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分析

2.2 2019-2025年卫生总费用预测分析

2.2.1 卫生总费用预测模型

本文使用2005-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TEH)和国民生产总值(GDP)分别作为初始数据序列x(0),通过使用DPS软件,按照1.2.2中GM(1,1)模型的设计思路,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进行一次残差序列分析,得到TEH及GDP的预测模型结果如下:

TEH预测模型结果:a=0.031;b=3142.224。得到预测模型的响应函数为:

x(1)(t+1)=-95397.460e-0.031t+102324.781

GDP预测模型结果:a=-0.083;b=24693.933。得到预测模型的响应函数为:

x(1)(t+1)=424112.406e0.083t-296032.722

利用TEH及GDP的实际值对模型进行检验:TEH除2006年预测误差偏大,其余数年误差百分比皆较低,预测值与真值之间误差较小;GDP除2006年、2009年预测误差偏大,其余数年误差百分比皆较低。为进一步验证预测模型的精度,本文使用后验差检验法,结果显示:TEH预测模型的后验比C=0.0773、小误差概率P=1.0000;GDP预测模型的后验比C=0.1566、小误差概率P=1.0000,均很好。综合认为TEH和GDP的GM(1,1)预测模型的精度均较优。

2.2.2 TEH、GDP预测结果

利用上述模型对2019-202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及GDP进行预测,提示我国卫生总费用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2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规模将达到154,520.6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到2025年规模将达到1,952,542.03亿元。卫生总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上升,到2025年,TEH/GDP将达到7.91%。见表3。

表3 我国2019-2025年TEH及GDP预测

2.3 2019-2025年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预测分析

2.3.1 筹资结构预测模型

本文将2005-2018年我国政府卫生支出(GHE)、社会卫生支出(SHE)及个人卫生支出(PHE)分别作为初始数据序列x(0),利用DPS软件,得到GHE、SHE、PHE的预测模型结果如下:

GHE预测模型结果:a=0.060;b=4202.369。得到响应函数为:x(1)(t+1)=-63223.366e-0.060t+69907.263

SHE预测模型结果:a=0.073;b=1276.429。得到响应函数为:x(1)(t+1)=-15620.362e-0.073t+17448.227

PHE预测模型结果:a=-0.050;b=499.072。得到响应函数为:x(1)(t+1)=10976.421e0.o5-t-9920.711

利用GHE、SHE、PHE的实际值对模型进行检验,从实际值与预测值的误差来说,GHE除2006年预测误差偏大,其余数年误差百分比皆较低,而SHE、PHE预测年的误差百分比都较低。从后验差检验法来看,GHE后验比C=0.188、小误差概率P=1.0000;SHE后验比C=0.029、小误差概率P=1.0000;PHE后验比C=0.106、小误差概率P=1.0000,均很好。综合认为,GHE、SHE、PHE的GM(1,1)预测模型的精度较优。

2.3.2 GHE、SHE、PHE预测结果

利用上述模型对2019-2025年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以及个人卫生支出预测,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可知,GHE、SHE、PHE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小幅度提升,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增加明显,而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逐年减少。

表4 我国2019-2025年卫生总费用结构预测

3 讨论与建议

本文依据我国2005-2018年卫生总费用及其筹资结构的相关数据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据拟合结果,5个预测模型的精度较优,后验比与小误差概率均在正常范围;据预测数据,我国“十四五”期间将完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202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到28%左右,到2030年降到25%左右,预测结果与国家规划目标一致;据最新数据,2019年、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分别为65,841.4亿元[3]、72,306.4亿元[4],与预测值误差较小且走势基本一致,佐证了预测模型较优,在不可抗力影响下,仍保持精准。

3.1 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逐年上涨,政府及社会卫生支出的占比逐年提高,个人卫生支出的占比逐年递减,说明当前我国卫生总费用的规模、投入力度均处于良好态势。但在卫生总费用规模扩大、筹资结构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医改深入,政府投入明显增加,医疗保障及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总费用规模持续增长。由表1可知,2005-2007年、2010年这4年的系数低于1,其余均高于1,且2010年卫生消费弹性系数由大于1转变为小于1,原因是该年GDP增长速度(18%)快于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14%)。一般而言,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在1.2比较适宜,而2011年后全都超过1.2的水平,如若持续增长的态势得不到控制,可能会超出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其次个人卫生支出占比较高。新医改前我国居民就医负担较重,个人卫生支出显著高于政府和社会支出占比,医改后我国已大幅扩大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但见效甚微,反倒是社会资金的介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普通民众的就医负担。因此,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卫生支出投入。

卫生总费用及其筹资情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①经济发展和社会水平。当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DP增长、城乡二元化缓解、人口老龄化严重[5,6],将调动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使用和消耗,卫生总费用由此增长。②卫生资源利用及配置。卫生机构、医疗设备及医疗人员的增加[7],将调动卫生服务可及性,从而增加卫生总费用。如若过分追求医疗资源增加,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将会导致卫生总费用的投入规模及增长速度过快,超出社会经济的承受范围。③随着预防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疾病预防理念的普及,居民的大健康观念逐渐深化,愈加重视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各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次及入院次数不断增加,从而造成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因此加强预防服务水平,推动预防医疗服务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也可以提高政府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调整卫生筹资结构。④医疗保障水平。新医改后医疗保障总支出逐年攀升[8],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障减轻了居民的就医负担,人们“敢于就医,不怕重病”,卫生总费用由此增长。⑤国家政策及社会筹资。新医改后政府及社会卫生支出比重持续升高,政府卫生经费投入和外来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加大卫生经费投入、普及医保辐射范围、丰富就医优惠政策等多项措施落地实施,推动了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和筹资结构变化。如若政府、社会卫生支出占比降低,则个人卫生支出的比重将会提升,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失衡,从而导致个人就医成本过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3.2 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利弊的探讨

至202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占GDP的比值不断提升,反映出未来我国的筹资水平将不断提高,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将得到充分保证。从筹资结构看,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减少,政府及社会卫生支出占比逐年增加,说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及各种商业保险、大病保险的补充,将使未来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不断降低,减轻居民的就医负担。

然而,存在同前期一样的问题。首先,预测结果中卫生总费用增速过急、过快。据WHO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值应在4%~5%[9],而预测显示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持续高于5%。卫生总费用占比大、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会加剧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0],同样也会加剧我国财政赤字和负债水平[11]。其次,预测结果中我国未来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年递减,居民医疗负担减轻且基本能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但仍需向WHO要求的个人卫生支出占比达到15%~20%的目标而努力。

3.3 对策建议

3.3.1 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预警

将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及卫生总费用增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符合卫生服务现状的监控预警机制,及时对卫生总费用的变化幅度、变化趋势进行控制[12],发现并有效减轻由其增速过快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卫生费用投入计划,严格把控卫生总费用增长的“度”,在过速增长时,实施措施加以控制。

3.3.2 卫生资源需有效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在卫生资源不断丰富、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要避免因盲目追求昂贵高新设备、过分扩充机构面积、聘用大量卫生服务人员而导致卫生总费用的过速提升。在卫生总费用筹资过程中,应避免唯资源、设备的绩效考核方式,逐步优化卫生资源及卫生总费用的筹资结构。同时,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科学指标来考核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卫生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颁布适当的奖惩制度。

3.3.3 转变医疗服务模式,提高预防服务水平

当前,我国卫生系统及医疗行业仍“重医轻防”,重视预防服务水平及能力,能够帮助居民提前预防并改善其身体情况和健康水平。因此,医疗机构要逐渐转变医疗服务模式,重视预防服务,构建以疾病预防为核心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预防服务能力及水平,在充分保证基层群众的医疗服务下,减轻医院的治疗负担,统筹协调卫生服务领域中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推动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的优化。

3.3.4 深化政府责任,做好基层卫生服务工作

政府在医疗费用控制、卫生经费流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进一步深化以政府为主导的卫生支出投入,在控制增速的同时,逐步扩大政府卫生支出的投入,提高卫生经费的配置效率,做好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强化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逐步降低个人卫生支出,减轻居民的就医负担。

猜你喜欢

个人卫生总费用筹资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企业权益性筹资风险管理研究
个人卫生不容小觑
拿到录取都愁学费 2017年全美最贵大学TOP50汇总
国有大中型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EBIT-EPS分析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原理分析及其运用
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财务需求测算
猜错了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