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2-05-13陈晓丽
陈晓丽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作为一种饮品受到广泛欢迎,而且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饮茶逐步变成了道德高尚的一种象征,因此其德育功能有效契合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应以茶载道,以文化为魂,丰富和充实高校思政教育,激发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1 茶文化内涵考察
茶文化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合理地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夯实受教育者的综合思政素养基础。
1.1 范围界定
茶文化包括与茶叶种植、采摘、制作和饮茶等相关联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之和,紧紧围绕茶一词而展开。详细来看,它包括茶德、茶道、茶联、茶精神、茶具、茶书、茶学、茶画、茶艺、茶故事等。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是古代先民在数千年的制茶、茶叶种植、饮茶、煮茶等生产、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 深层内涵
茶已经超越了纯粹的饮品范围,逐步变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被赋予诸多文化价值。茶文化的美学价值体现在:茶味甘甜、茶香悠远、茶色清新,在品茶中既能够体验物质性满足,又可以在宁静轻悠的氛围中感悟精神美学。它也是历代文人骚客惯于把诗画和茶文化联系起来的重要原因。它的哲学价值体现在:茶文化和佛家、道家、儒家文化一脉相承,既蕴含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又浓缩着道家的天人合一,更涵盖了佛家超然物外的思想。而它们也成为利用茶文化引导大学生构建更高世界的精神层次的重中之重。
其人文价值体现在,茶性平和,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良品,为大学生感悟人生价值、探索人生意义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茶艺之道含有丰富的育人思想,陆羽在《茶经》中阐述了饮茶时啜苦咽甜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制茶过程要历经精湛的工艺操作和手工技艺。品茶过程均是先苦后甜,也蕴含着精细化育人、教化人生的理念。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多元价值,以其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助力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精神涵养。
2 茶文化嵌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适配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它蕴含着大量的优秀文化精粹,可以有效嵌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以端正学生心态,涵养学生性格,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2.1 端正学生心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改善颇多。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为向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开放化的学习环境。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过度关注理论教育和政策宣贯,未能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变化特征。学生面临这个物欲横流、消费主义至上的物质生活形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荒芜、文化素养不高、心理浮躁的情况。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高校思政教育缺乏有效的抓手和依托。高校可以利用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以茶文化的美学价值、哲学价值、人文价值等为工具,以其诚意正心的理念扩充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端正自己心态,平静浮躁不安的心理态势。它有利于学生端正参悟三观的意识,与歪曲错误的价值取向进行坚决斗争。如此一来,茶文化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2.2 扩充教学内容
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价值,凝聚着历代先贤和无数劳动人民的道德认知、美好品质和优秀思想。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茶文化辅助学生端正、完善三观体系,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必不可少的补充。茶文化涵盖了团结协作、平等和谐的内涵,也包括“以德教人”的儒家思想。它契合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思政教育理念。由此一来,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一定扩充,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道德水准和思想素质,使其自觉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2.3 涵养学生性格
茶文化助力高校思政教学教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茶文化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思想与中庸价值观有效契合,它旨在培育和发挥学生的进取心,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发展紧紧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合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之中。由此一来,它可以逐步涵养学生的性格与个性,让他们牢记使命,强化历史责任感。茶文化在高校思政中的渗透,能够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性格和素养,使学生形成处事不惊、内心沉稳、睿智平静的综合性格。无论是在日常生活抑或学习活动中,均以积极、拼搏的态度和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奋力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为自身发展夯实根基。
2.4 增强文化自信
早在两千多年前,天人合一的理念就已经深入人心,它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内涵。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健康地生活。从文化自信层面来看,全球推动构建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过上低碳化、绿色化的生活,尽可能降低对大自然的开发与索取。我国应该学习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茶文化,以茶文化使学生树立天人合一、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创建其质朴、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也能够深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在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理念和智慧,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3 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得到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紧扣时代发展脉络,抓住各种社会热点引领学生科学辨析,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仍存在着突出问题。
3.1 思政素养涵养不深
高校极少数大学生未能紧紧抓住宝贵的大学时光学习马列主义、专业知识技能等,忘记了自己上大学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由于缺乏坚定的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受到多领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与现实生活、高校主流价值观不相符的人生价值观。譬如,不少高校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及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环境中不健康、低俗化的作品和思想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重大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进而影响其思政素养教育的效果。不少大学生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过于关注自我,集体合作理念不足,吃苦耐劳的意志不强。他们易于受到金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至上、享乐主义的强烈影响,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重大困难,阻碍他们的健康发展和专业成长,更不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3.2 实践特征不够突出
当前茶文化未被纳入到大学生思政教材中,因此缺乏较强的推广机会。而且,高校思政教学教育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状况。但是现行思政教育缺乏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宗旨性,思政教育的功能无法充分施加到每个学生身上。而且,不少学校在利用茶文化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践特征不够突出,无法让学生深度参与进去。劳动教育通常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茶文化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当前茶文化领域的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外在形式,没有真正融入传统文化的内涵,造成劳动教育的“魂”不足。
3.3 教学模式亟需优化
当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助力思政教学的优势非常显著。深入高校思政课堂能够发现,不少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方式貌似越来越多元化,然而事实上依旧恪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学方式刻板而固化。思政课程的理论课程教学特色鲜明,不少老师理论功底深厚,专业素养扎实,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但是他们却未与社会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发展联系起来,难以给学生补充更多的课本外素材和资源。他们的课堂氛围通常情况下比较乏味枯燥,难以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和参与动机。而且,学生觉得思政课程与具体的专业成长关系不大。长此以往,不少大学生只是消极地应付思政课教学,不愿参与进来。
4 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从古至今,不少人通过感悟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在把握和体验禅茶一味的过程中修心修行,以茶文化为依托逐步强化修身养性的意识。要利用茶德理念、茶道精神除掉他们的自私自利之弊、强烈的功利之心和顽劣的浮躁之气,进而强化学生高尚无私的思想品质和优良向善的道德追求。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合理把握茶文化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途径与效果。
4.1 强化学生思政素养
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思政素养,提升思政教育效果。高校要为教师引入茶文化进行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协助,让大学生零距离接触地理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礼仪精神的一种存在形式,可以开展品茶、沏茶、茶叶种植、加工等多种实践主题活动等,让大学生明白茶文化的工艺要求与所学专业的技能训练均须合乎规范,涵养与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业务追求。
茶艺、茶道、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地理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理解,又能够为思政教学教育活动增添更有趣、更生动的内容,深化大学生对茶文化的把握,认真品味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涵。它可以让大学生领悟正确的待客之道和文化涵养之所在。它也能够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做出理性客观的自我评价,使他们抓住茶文化幽静、安逸、和谐的本质,在自我评价中发现价值观念、思政政治层面的缺陷并予以弥补。它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思想意识,使主观符合现实生活,学习和内化高校主流价值观,并正确践行。
4.2 凸显茶文化助力思政教育的实践特征
茶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蕴含着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和思维结晶,又彰显了他们崇高的劳动精神。教师既要丰富茶文化助力思政教育的诸多历史、文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素养。高校应组织实施与茶文化关联的实践活动,将理论宣讲、知识扩充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助力高校思政教学教育工作。例如,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茶艺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泡茶、辨茶、品茶、敬茶等一系列活动,切实把握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高校也可以开展“静看、静品、静思”、“品茶论友”等益于心灵慰藉的活动,借助茶文化中的丰富思政元素,助力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启迪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成长。
学校与教师应积极协调相关企业和茶园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茶叶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感受和学习茶文化。高校应该与本地相关茶园、茶叶企业开展多维度的校企合作。例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踏上茶文化之旅,学习如何操作现代化制茶设备和仪器,安排学生到茶园中认识茶叶制作过程,感受浓郁丰富的茶文化。高校也可以在特定节假日组织各类茶文化活动,把社会上关于茶文化的若干行业引入学校,让学生认识茶文化的实际应用形态和价值。
4.3 创新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策略
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有效扩充思政教学的巨大空间。这种泛媒体环境,为大学生、高校教学利用自媒体、短视频等开展思政教育和专业学习提供了重要抓手。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实践中,要寻找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认知特点的茶文化素材,转变思政教育需求的一种化传承方式。要利用先进信息媒体技术对二者渗透形式进行创新,积极实现线下朝着线上延伸,从而扩大与提升二者融合的范围与成效,实现茶文化思政教育价值的全面关注。教师也可以利用话剧、短视频、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作为茶文化助力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等形式欣赏各种茶文化活动,深层次体验茶文化的含义和概念中的传统美学,全方位把握传统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价值内核。
当前微信沟通、抖音短视频等带来了日益便捷的交流沟通渠道。人们可以利用多种新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强化思政教育和茶文化相互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开展茶文化知识竞赛、茶艺课程教学、茶艺技巧比赛等,使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内容融入其中。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兴趣,渲染和强化校园内的茶文化氛围。学生切身体验、深入了解茶文化后,不再痴迷于国外的茶叶文化,而是借此增进文化自信。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快手、抖音等茶画、茶诗等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欣赏古色古香、内涵丰富的茶画,朗诵扣人心弦、烟火气十足的茶诗,同样能够感受茶文化的巨大魅力。茶文化中的深刻内涵与审美特性,是优秀传统文化领域的精粹,它有利于茶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又能够让他们感受茶文化的神秘与深奥,为他们打开充满更多惊奇的传统文化艺术之门。
4.4 增强思政教师茶文化素养
茶文化助力思政课教学,对任课教师茶文化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为优化茶文化渗透实效,应充分利用专业化的茶文化书籍和互联网工具,循序渐进增强茶文化素养,便于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茶文化思政指导。其次,高校应该借助教育案例,让教师意识到茶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开设优质的茶文化教育活动和专业化讲座,对思政教师进行专业的茶文化教育和培训。它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茶文化的能力,优化教师茶文化领域的教学素养。再次,高校招聘思政教师的过程中,应适当提升聘用条件,将茶文化素养纳入招聘过程中,为茶文化助力思政教学活动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坚实保障。工作中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提升他们利用茶文化开展思政教学的能力。创设浓厚的茶文化育人氛围,强化受教育者的文化内涵以及思政素养。
5 结语
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精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手段吸收茶文化的精华,使其科学地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需要,并持续探索其实现路径。思政教师还要强化自身的茶文化素养,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茶文化教学,与茶文化助力思政教育的实践特征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