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上下游各個環節
2022-05-13
如何理順資源回收處理的鏈條,形成資源回收的良性循環?
澳門立法會林宇滔議員:至於資源回收處理鏈條,建議政府提供場地、設備的資助等,對從事回收的企業有政策上的支持,承擔減碳環保的責任,政府應該有更多政策支持澳門成為一個環保城市。
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環境研究院宋慶彬副教授:引入全生命週期、全過程、全產業鏈管理等環境系統分析理念,已經成為當前政府、研究機構及智庫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工具,其有助於識別資源回收處理鏈條中的關鍵環節,避免解決問題的片面化。形成資源回收的良性循環需要打通上下游各個環節,系統性解決資源回收問題。
澳門的資源回收處理可以分三個階段。一是資源廢物產生、收集,隨著經濟和居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澳門各類廢物包括資源類廢物的產生量都出現了快速增長,雖總量不大,但人均較高。此階段核心問題是如何引導資源廢物產生者的正確交投,目前最大問題是資源類廢物價格較低,部分居民為了方便,直接將各類廢物混入生活垃圾進行處置。澳門政府的源頭減量工作也主要體現在這一階段,如各類減廢活動和收集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政府主導的各類資源廢物回收量逐年提高。未來應繼續開展源頭減廢宣傳,適時推行強制垃圾分類,進一步強化收集渠道和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資源廢物處理,這是當前澳門面臨的最大挑戰。首先以資源回收企業來說,我們團隊調研分析顯示:資源價格低,各種人工和場地成本不斷上升,導致行業利潤下降;資源回收企業待遇較低且工作環境較差,很難吸引年輕人從事相關行業,缺乏新鮮血液,也導致行業缺乏創新;設備老舊、工作空間狹小,缺乏技術安全培訓等都制約了澳門資源廢物的有效收集和處理。雖然澳門環境保護局依託《回收業設備及車輛資助計劃》,部分緩解了設備更新成本,但仍需更大的補貼和政策傾斜力度扶持資源回收企業。其次針對典型產品類廢物,廢舊汽車和電子廢物等,目前回收和循環利用率仍然偏低,以簡單預處理或直接出口為主。未來需從污染者付費、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等政策角度,推動單純依靠政府財政解決環境問題的模式,改善回收行業現狀。
三是資源廢物出口,這也是當前澳門面臨的一大問題。澳門地域狹小,資源利用下游產業鏈欠缺,而澳門作為獨立關稅區,資源和廢物出口受國際公約和進出口政策的影響,如《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對於電子廢物的出口有很大限制;我國自2017年國務院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對澳門資源類產品的出口也帶來了一定影響,2019和2020年澳門資源回收率出現了明顯下降。未來,應充分發揮“一國兩制”政策中的“一國”優勢,打通下游環節,實現資源廢物的高效利用。
澳門食物及環境健康學會柯學明會長:一是對資源回收處理項目的投資及鼓勵計劃,在考慮經濟及成本效益以外,應更多着眼於由項目所帶來的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以及行業質量及價值的提升;二是欠缺透明度及數據讓企業、社會及大眾正視澳門環境狀態,因而未能有效改變目前的狀態和觸發投資的誘因,難以形成資源回收的良性循環,對社會及環境具有嚴重不良影響。
澳門環保管理學會曾錦培理事長:如果有完善的回收產業鏈,環保工作會順暢很多,如最近老舊電單車,可以運去内地,如果任何需要處理的物品,都要運去內地處理,那樣成本時間花費不少,手續也繁瑣。因而本土沒有環保產業鏈條,便難以進一步處理,難以形成良性循環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