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作业探究

2022-05-13聂奥利李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有效作业双减小学语文

聂奥利 李军

摘 要:“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着功能异化,作业目标模糊,量多质低,缺少结构性设计,类型单一,内容枯燥和评价随意等问题,直接影响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文提出“有效作业”的概念,在分析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从以学生为本,树立现代作业观;构建有效作业体系,保障作业质量;注重作业评价,提高反馈效果等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小学语文作业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作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双减;有效;有效作业;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2)04-0088-03

1 “双减”背景下有效作业的重要意义

1.1 “双减”背景下对作业的新要求

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指出,要扭转学校作业量多质低、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重视作业的育人功能[1]。同年7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科学利用课余时间[2]。可见,基础教育的改革已从宏观向微观方面质量提升的研究转变,对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作业是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如何设计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的作业,设计怎样的作业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落实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1.2 有效作业的内涵及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有效”是指使用的策略或方法有作用,在教学中,有效即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3]。而作业已经由来已久,整体而言,广义上,作业指学生自身进行的学习活动[4],如预习、课堂练笔、课后练习、拓展活动;狭义上,作业是由教育者布置给受教育者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本研究认为作业是为达成一定教学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有效作业是相对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内容浮浅等无效作业而言,强调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完成一定的高质量作业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我管理等能力,体现作业的效用、效果、效率的有机统一。小学语文有效作业作为语文课程的有效教育活动之一,在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双减”背景下探究小学语文有效作业,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2 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作业功能异化,对知识过度关注

在分数占据“C位”的当下,人们过度重视知识的学习。多数教师认为作业只服务于单一智育的需要,是巩固知识、对教学进行补救的工具,殊不知无效作业可能会导致学生厌烦心理的出现。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教学并不是从属关系,其自身有着特殊的时空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价值。对于学生,将“听、说、读、写、书”融入语文作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教师,有利于明确作业的目标与价值取向,树立整体、长远的有效作业观念,重视作业的有效设计。

2.2 作业目标模糊,与教学目标混淆

目标是指引前进方向的风向标,重新审视作业目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业的目标往往模糊不清,多数教师缺乏辩证看待作业功能与价值的视角,停留在巩固知识的狭隘“工具论”观点上。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很少将时间花费在作业目标的制定上,向来是“拿来主义”将教学目标作为作业的目标。

2.3 作业量多质低,结构化设计缺失

許多教师认为作业量和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设计作业时容易忽视作业自身内部与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年级之间的纵向衔接,导致选择的作业内容重复累加、缺乏整合性。对于学校而言,作业的管理较为松懈,缺少对作业的深入研究以及高瞻远瞩的谋划,导致学校作业体系不够完善;对于教师而言,难以把握学科与学科、年级与年级之间作业的横纵衔接,造成作业量多质低、结构脱节的现象。

2.4 作业类型单一,学生的发展受限

教育者的工作是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好奇心始终贯穿于教育活动之中,而机械重复的训练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求知欲。如,在学习《夜宿山寺》古诗后,教师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依据自己的想象,说一说所看到的景象。”对于优等生来说,题目没有高阶性,学生难以获得拓展性知识;对于学困生来说,缺少“想象”的方法指导,难度较大。

2.5 作业内容枯燥,核心素养难落实

基础教育改革下,深度学习、核心素养等教育理念深入课堂。虽然作业问题日益得到重视,但多数教师在设计与布置作业时只停留在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上,导致学生语言学习的构建、倾听与表达的习惯、观察与总结的方法在作业中得不到训练。作业作为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抓手,设计小学语文作业应选择有助于学生思考,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内容,为落实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好铺垫。

2.6 作业评价随意,针对性反馈缺乏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迫于多方面的压力,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面批指导,导致“作业你写二半夜,教师只写一个阅”这种现象时常出现,学生不能获得有效反馈。如,“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名著阅读”作业,教师既没有为学生提供分享作品的机会,也没有对作业可改进的内容进行点拨,反馈没有针对性,学生精神上的满足感未能获得。

3 构建小学语文有效作业的策略

3.1 以学生为本,树立现代作业观

3.1.1 课程视角下的作业观

课程视角下的作业观,更加强调作业要实现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强调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作业内容,体现着作业的灵活性、针对性特点[5]。作业作为课程中的一个环节,发挥着诊断和改进的功能,在教学与评价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从课程视角出发,为教师设计作业指引方向,整体性、系统性的作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2 有效作业观

“有效”具有“低投入,高收益”之意,也表达着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之意。对于“高耗低效”的作业,教师应尽力摒弃,树立整体的、长远的作业效益观念,重视作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梳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确定其核心内容,确立自身的作业设计理念,对作业的目标、内容、类型,作业的数量与难度,作业的评价等构成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实现作业的高效益化。

3.1.3 育人功能观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以能力的提升、人格的成长视为有效育人的标准。作业在发挥巩固基础知识之外,还发挥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自信、责任心与耐心,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能力,自我管理以及元认知能力等积极功能。教师应该树立育人功能观,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层面上设计作业,发挥其育人功能,培养完整的人。

3.1.4 学生主体观

学生作为主观能动性的人,是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独立个体。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学生绝对的自由,也不是简单形式上的快乐[5]。学习本身并不具有单纯的快乐属性,而快乐的获得是从真正领悟到学习的真谛,获得认同感、成就感开始。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征,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布置作业。

3.2 构建有效作业体系,保障作业质量

3.2.1 制定作业目标,引领作业设计

作业目标主要表现为作业要实现的功能与价值,其是否合理、科学决定着作业设计的起点是否准确。作业目标应具有统一性、一致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目标与教学目标制定作业目标,确保作业的难度适中;作业目标应具有递进性。与教学目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拓展,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作业目标应具有可测性。目标的表述应包括作业主体、作业条件、作业表现、表现程度等,便于教师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馈。

3.2.2 减量增质,优化作业结构

科学预设作业的量,为学生留有余白。教师应结合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的程度,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为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便于学生完成作业之余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分析学情,确定作业难度。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特点设计基础作业、应用作业、反思作业、拓展作业;注重作业自身内部与横、纵衔接,整体把握作业结构。在作业自身内部,应注意不同功能、类型、内容、难度的作业比例。横向上,应注意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设计,协调各学科的作业量,做统筹兼顾的安排。纵向上,应树立“大单元”“大语文”的理念,树立作业的整体观念,进行内容的科学整合。

3.2.3 设计多种类型,激发学习兴趣

作业具有层次性。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摒弃“一刀切”的极端方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需要,设计具有差异性和选择性的作业,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基础题、一般题、发展题。

作业具有多样性。结合教学目标合理设置多种类型的作业,发挥作业的综合作用,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演说交际类作业——课前三分钟展示、课本剧、辩论赛;收集创编类作业——收集资料创编儿童诗、制作小诗集;实际采访类作业——社会调查、小记者访谈;实地考察类作业——研学、参观科技馆等。

3.2.4 丰富作业内容,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作业的内容应科学、清晰。应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作业,保证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作业内容的要求应表述清晰,如完成的形式、时间、步骤等都需明确,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的效率。

作业的内容设置应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契合。选择作业内容时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在获得指导下能够达到的水平,明确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为学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选择起“脚手架”作用的内容。

作业内容应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落实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的内容不能仅涉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应设置一些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作业,在落实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业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真正让作业回归生活,让儿童回归生活,让教育回归生活,进而发展和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3 注重作业评价,提高反馈效果

3.3.1 转变评价方式

教师要善于运用批注,可在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给予批注,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善于归纳总结。对作业应进行系统分析,归类易错、典型问题,把评价层次等级、有见解性的评价语、正确与否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推动教师的讲辅工作;善于了解学生学情。采用随机调查、非结构访谈等形式,向学生了解近期的作业状况,也为后期作业设计的调整奠定基础。

3.3.2 灵活使用评价语和符号

评价语缺乏个性、针对性,学生难以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可以借助特殊符号、建设性的评语、图案、奖励进行评价。如运用“问号、直线、波浪线”多种符号进行批改。批改词语默写时,借助直线勾画默写错误的词语,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批改作文时,借助波浪线标出作文中优秀的表达方式,并加以评语进行点评;批改语文练习册时,在学生没做完的习题上打问号,给学生留下反思的空间。

3.3.3 加强作业指导

《意见》明确表明,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地进行反馈,使用面批并讲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做好答疑、指导。教师可采用面批的方式,及时进行指导。面批时,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轻松的氛围,了解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逻辑,及时指明学生出现的错误以及解决策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作业的完成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3.3.4 探索增值评价,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对学生横纵分析,归纳评价方式。在作业批改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作业、当下阶段与先前阶段作业的情况比较,分析差异表现是否受评价方式的影响、哪种评价方式会出现增效现象、哪些评价语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总结有助于学生发展提升的作业评价反馈方式。

“双减”的目的是提质增效,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用心观察世界,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双减”背景下,作业作为教育改革的一個支点,其有效性至关重要,“减”并不是简单的减去或抹除,而是对作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探究“有效用、有效果、有效率”的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让学生从书桌中解放出来,释放学生的天性,让教育回归生活,为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EB/OL].20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 04/t20210425_528077.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 107/t20210724_546576.html.

〔3〕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36(05):42-46.

〔4〕Husen,T.etc.吴庆麟等译.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

〔5〕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阈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收稿日期:2021-12-27

通讯作者:李军(1964-),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基金项目:赤峰学院2021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jskycx2021-10)

猜你喜欢

有效作业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谈如何走出初中数学复习课误区的策略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