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软件工程专业“双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22-05-12侯方博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体系

黄 斌,侯方博,唐 友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132101)

0 引言

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即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在现有资源范围内,依靠各自平台的资源优势,以合作共赢为主要目标,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方式,不断优化整合与深度融合而演变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教育活动行为[1]。 产教融合是提高地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1 研究背景

1.1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随着应用型高校建设步伐的推进,产教融合的研究层出不穷。 张技术[2]通过行业联盟的建立、共建共管、互培互聘等合作方式对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措施进行了阐述。 王荣军等[3]通过深入剖析目前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进行实践研究。

1.2 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企业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美国主要是以课程改革和培养天才学生为主,非常看重高等教育同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4]。 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一大亮点,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剩余时间在企业实习。 通过“课堂教学+生产实践”的方式,实现从教育到就业的无缝对接。 英国在产教融合中进行了三步走:Apprenticeship(学徒制)—Modern Apprenticeship ( 现 代 学 徒 制)—Degree Apprenticeship(学位学徒制),3 个阶段的合作逐步强化,其中Degree Apprenticeship 是校企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融合[5]。

1.3 专业建设现状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于2016 年与世纪鼎利上海智翔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成立“鼎利学院”,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按“2.5+1.5”的培养模式,利用鼎利教育校企合作平台,通过1.5 年的企业阶段实习和培训,可以使学生获得各种专业技能,同时让学生对社会更进一步了解,提前了解企业工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

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产教融合,并尝试进行多种合作模式[6]。 而软件工程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软件工程人才就要加强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但很多院校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体系与软件产业需求、专业培养目标不协调,对实践教学过程内涵理解不够,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 因此,构建校企“双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 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能够弥补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诸多缺陷,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校软件工程专业一直致力于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培养目标方面。 将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岗位进行优化,明确目标后,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置相应课程,根据专业要求与课程性质建设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硬件条件建设方面。 积极完善实践环境打造专业与创新实验室及网络实践平台,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资源建设。 三是师资培养方面。 通过下场锻炼、假期进修等方式进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四是制度方面。 积极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使教学过程制度化可操作(见图1)。

图1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2.1 面向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校企“双协同”实践教学体系。 从就业出发,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面向软件工程行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岗位需求,倾听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毕业生的反馈,获取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针对软件工程就业岗位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2.2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阶梯式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分解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确定实践教学内容,采用阶梯式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分级。 学生在大一阶段主要完成课内实验,如“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在完成理论讲授之后上机操作完成实验内容。 大二阶段采取独立实验方式,如“静态网站设计”课程,在实验室授课教师针对授课知识点布置项目需求,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 同时,针对理论基础要求高的课程采取校内外实习方式,如“数据库设计实践”“数据结构实践”“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师通过布置实习任务由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使学生对课程整体把握。 大三阶段增加核心技能训练,如“对象关系映射技术”“J2EE 项目综合实践”“微服务项目综合实践”,针对行业流行技术方法进行讲授,并通过实践使课与课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技术水平上一个台阶。 大四阶段通过校外实习与毕业实习使学生在有专业背景的情况下,把理论和现实相结合进行学习和体验。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与素质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竞赛、专业资格证书考核等获取创新与素质学分,软件工程专业在学生大一第一学期采用互选方式为每一名学生配一名学业导师,导师负责该学生大学四年修业情况,包括学生研究方向、参加各项比赛、毕业设计等,同时学生在大二期间通过进入创新实验室完成创新与素质能力的培养。 成长导师针对每一名学生个性化制定研究内容鼓励其参与教师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如ACM、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互联网+”、数学建模比赛等,并考取如软件工程师、“1+X”证书在内的专业资格证。学生在大三下学期进入企业学习又会配有企业导师,采用校企“双协同”方式多方面全方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2.3 细化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指标

为了对实践教学进行检验,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必需的。 针对阶梯式实践教学内容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弱化客观题的考核,注重能力的考核及过程的考核。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专业资格证书置换课程考核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4 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首先,完善各项实践教学规章制度。 如《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校内外实训管理制度》等,使实践教学有章可循。 同时深化产教融合,依托“鼎利学院”不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保持教学案例“新鲜”。 其次,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专业建设的校外实践基地多以东北为主,而软件产业多以南方居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南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进行实习,由于软件行业对工作条件要求不高,主要由计算机完成,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企业工程师请进来,按照仿企业工位工作方式在校内进行实习。 最后,加强学生实践项目管理。 通过“校企联合协同学习实训研发平台”对学生实践项目进行管理,平台是一个以学校、公司企业、IT 精英协同的生态系统,学习活动以项目任务方式进行分配,任务有学习步骤,个人可灵活选择,学习过程中提供各种项目、开发各种模板,任务执行完后可根据进度、工作量及质量等进行评价。

3 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成果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初具规模,已经形成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建设完善、专业队伍有保障、实践成果看得见的“双协同”实践教学体系。

3.1 规范管理制度

在校企齐抓共管的模式下,进一步规范了实践教学管理,按照实践内容及性质的区别重新划分类别,包括独立实验、教学实习、核心技能训练、岗位能力实训、岗位实习、第二课堂等。 为每一个实践环节设置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目的、意义内容与考核方法,使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学习始终。

同时为使学生实践内容有的放矢,鼓励将专业资格考核成绩,如软件工程师等,与课程考核成绩进行置换,并在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开发项目中剥离出子项目供学生进行研究,拓宽其科研视野与研究思路。

在第二课堂实践方面形成“4-3-2-1”梯队管理,由大四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大三学生做团队负责人,大二学生与大一学生负责项目测试、文献查找等辅助性工作,形成学生自我管理体系,使软件项目研究持续开展。

3.2 设备、人员保障

在项目研究期间与企业合作,在北京、长春、大连等地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在假期组织学生在基地参观实习。 目前,已经组织3 批次学生进行假期实习,并有15 人与企业达成劳动就业意向,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对口就业率。

为了便于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与企业合作方式开发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进行软件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等。学生在参加各项学生竞赛时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项目信息、组织项目开展、提交项目源码等。 教师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发布、人员统计、实践考核等操作。 通过平台管理更加规范了实践教学,并且保留了实践过程材料,同时也为学生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平台。

人员保障方面形成全员参与指导学生,通过双选制的方式由每名教师指导10 名学生,包括对学生专业知识、参加大赛及毕业设计的指导,使教师从学生入学就开始了解学生,发现其特点,指导其方向。

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柔性引进专家,承担专业实习实验课程的授课任务,专家与本校教师共同开发教学案例,目前,已经针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静态网页设计”等多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案例的开发,并且在学生毕业设计研究期间,采取本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建设。

3.3 实践成果分析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成功率、毕业设计层次水平均有所提升。 表1 为软件工程专业近三年参加学科竞赛情况统计。

表1 软件工程专业近三年参加学科竞赛情况统计

4 结语

深化产教融合,企业参与学校实践教学全过程。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与企业合作成立“鼎利学院”,学生大学四年全过程中,前2. 5 年由学校教师进行授课,期间企业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企业案例培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企业案例;在后1. 5 年进入“鼎利学院”学习,全程由企业工程师按照企业完成项目模式及标准培养学生,加大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践的时间比例,阶梯式训练实践项目的难度。 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采用“倒推式”,通过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推翻了原有的依人设课、以资源设课。 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加强了能力的评价以及实习岗位评价,将企业评价纳入实践教学评价过程中,根据企业用人评价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使整个实践教学实现闭环、循环流通。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体系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