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研发网络知识连接与双元创新
——基于研发单元视角
2022-05-12胡欣悦王凤姣汤勇力周小林
胡欣悦,王凤姣,汤勇力,周小林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1 研究背景
跨国企业在世界各地投资建立研发单元,研发单元与国内外其他研发单元或外部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跨国研发网络[1]。研发单元作为跨国企业研发活动的执行主体,能起到连接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的桥梁作用,对跨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2]。在跨国研发网络中,研发单元不同程度跨国家边界和组织边界建立的知识连接有助于研发单元接触并获取全球前沿的、新颖的异质性技术知识,提升创新能力,但跨国家边界和组织边界获取、转移和整合异质性知识也面临更大的成本与障碍[3],例如更高的知识搜索成本、管理成本和更大的东道国制度障碍及跨国知识转移障碍,这两种力量的净效应决定了知识重组过程中体现的新颖性和整合效率的平衡,不同类型的重组过程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创新结果[4]。
基于双元创新理论,从创新的新颖性程度和知识基础出发,可以将创新分为两种:探索性创新(exploratory innovation)和挖掘性创新(exploitative innovation)。探索性创新是一种突破式创新,旨在超越现有知识开发新产品或新市场,而挖掘性创新是一种渐进式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对产品、流程进行改良和提升,二者追求不同的结构、过程、战略、能力和文化。一个组织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进行充分挖掘,不断巩固并提升现有技术以确保其目前的生存能力,同时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探索,不断开发新技术以确保其未来的生存能力。仝自强等[2]也通过案例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后发企业必须充分利用跨国研发网络构建双元创新能力,这对实现企业长期生存和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因此,从跨国企业研发活动的执行主体出发,研发单元应如何利用知识连接协调、配置和管理全球研发资源,降低知识整合的成本与障碍、增加知识新颖性以提高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是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创新追赶问题。
有关知识连接与双元创新的研究,一些文献从单一的组织边界维度探讨了企业与外部组织(其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的外部知识连接对创新的差异化作用。例如,高太山等[5]和张利飞等[6]发现与外部组织合作研发对企业高水平创新绩效具有积极作用。Lavie 等[7]对合作组织进一步细分,发现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更有利于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而与产业伙伴合作则更有利于挖掘性创新。一些文献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国家边界的作用,对比了国内外部知识连接和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吴航等[8]、Miotti 等[9]和Zhang 等[10]认为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积极效应,但Jaklic 等[11]、Aldieri 等[12]和Wagner等[13]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是这些研究没有对创新成果进行区分,混淆了这两类知识连接在创新新颖性水平和创新效率方面的不同价值。为进一步验证该问题,近期的研究尝试比较与不同距离国家的外部组织建立知识连接关系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差异化作用,发现大多支持跨国知识连接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而国内知识连接更有利于挖掘性创新,但有关研究还相对缺乏。例如,Badillo 等[14]以西班牙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地理区域划分为国内、欧洲和更远距离的国际合作(美国/亚洲及其他国家)来评估与不同地理距离的合作伙伴合作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发现与更远距离的国家合作更容易产生突破性创新。Balachandran 等[4]的研究将企业网络区分为国内、国外和混合开放三元组三种模式,发现国外知识连接有利于新知识的创造,对创新新颖性的作用最大,而国内知识连接有利于知识的有效整合,对创新数量的促进作用最大。翟瑞瑞等人[15]研究了国内合作研发与国际合作研发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发现企业国内合作研发更有利于渐进式创新绩效,而国际合作更有利于突破式创新。如今,我国越来越多企业在世界各地投资建立研发单元,研发单元之间的内部知识连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发挥着重要价值。少部分研究也强调了内部研发单元之间,主要是跨国企业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建立的内部知识连接对母公司或子公司创新绩效的差异化作用。例如,Asakawa 等[16]研究了跨国企业母公司在研发子公司中不同形式的嵌入对子公司知识获取的不同影响,发现垂直管理嵌入会抑制研发子公司全球知识来源,而垂直知识嵌入会促进子公司全球知识获取;Berry[17]探讨了研发子公司嵌入母公司知识网络程度大小对研发子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高度嵌入母公司知识网络不利于突破性创新的产生;Iwasa 等[18]对日本跨国企业美国子公司的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时提出,在跨国研发网络中子公司之间的内部合作与连接对子公司的创新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影响,然而,目前少有文献对该问题开展定量研究。
从现有研究来看,大多文献只研究了知识连接对企业单一创新类型或整体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少研究从双元创新的视角出发,对比不同类型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挖掘性创新和双元创新平衡的差异化作用,不能有效解释跨国企业应该如何在这两种创新类型之间作出权衡。同时,现有研究对内部知识连接在研发单元知识获取、转移与整合过程中的作用关注不够,不利于我国跨国企业对大规模的、地理分散的研发单元的管理及跨国研发网络整体创新效率的提高。此外,现有研究忽略了企业跨国研发网络中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相互交织存在的事实,不同程度跨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建立的知识连接可能导致知识新颖性和知识整合效率的差异,对企业双元创新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有必要从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的综合视角出发,研究研发单元具体知识获取策略差异及作用,为研发单元知识获取策略决策和双元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我国后发企业研发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及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我国研发国际化的典型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数据库(PATENTSCOPE)中华为1999—2019 年的国际专利分类号(PCT)专利数据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检验。本文基于研发单元研究视角,综合研究了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在知识获取与整合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对创新成果类型进行区分,对比不同类型知识连接对研发单元双元创新的差异化作用,针对我国后发企业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生命周期逐渐缩短的复杂环境中如何通过跨国研发网络降低创新障碍,提高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以实现创新追赶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2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从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的综合视角来看,研发单元可以在本地与其他研发单元建立本地内部知识连接、与外部组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建立本地外部知识连接,也可以与其他国家研发单元建立跨国内部知识连接、与外部组织建立跨国外部知识连接。不同程度跨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建立的知识连接为研发单元带来新颖程度不同的异质性知识,但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知识整合成本,这两种力量的净效应决定了重组过程中体现的新颖性和整合效率的平衡,不同类型的重组过程导致不同类型的创新结果[4]。在本文中,探索性创新是指产生了具有新技术或新组合技术的专利,即研发单元进入了新技术领域,而挖掘性创新是指研发单元产生了与企业现有技术领域相同的专利,即研发单元改进了现有技术领域。本文将综合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对研发单元知识连接类型进行细分,对比不同类型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本文的概念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跨国研发网络知识连接与双元创新关系的概念模型
2.1 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
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追求不同的结构、过程、战略、能力和文化。从知识基础来看,Greve[19]提出探索性创新旨在寻找新的知识、使用不熟悉的技术和创造未知需求的产品。对于跨国内部知识连接,隶属于同一企业的研发单元发展相似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制度,拥有的知识同质性程度更高,重叠的知识不利于研发单元对新知识的探索与应用。例如,Berry[17]认为研发单元在海外开展研发活动会加深对母公司优势技术的理解,促使研发单元专注于母公司知识在当地市场的应用与扩展;Tripsas 等[20]也强调共享的认知框架、惯例和资源会限制灵活性并产生惯性力量,这种惯性也会限制研发单元对新技术知识的探索与应用。因此,跨国内部知识连接更容易受到研发单元之间惯性的作用而抑制跨国知识来源的新颖性收益。相反,跨国外部知识连接能使研发单元接触到不同技术领域的新想法和新观点,从而促进研发单元采用更新颖的解决方案并产生更新颖的技术和技术组合。例如,高太山等[5]以我国74 家企业的224 个国际研发联盟为样本,发现跨国研发合作对突破性创新具有积极作用。Phelps 等[21]的研究也强调探索性创新产生的知识不同于组织在先前创新中使用的知识,因此,具有高度新颖性知识来源的跨国外部知识连接更有可能促进探索性创新的产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跨国内部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
从外部组织获得的更广泛的知识输入被认为是探索性创新的刺激因素[22]。对于本地外部知识连接而言,共享的环境和技术资源使得本地知识连接来源的知识与研发单元自身知识有一定重叠,专注于本地知识连接还可能引起锁定风险[3]。为了避免锁定的风险,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对于接触新鲜知识是至关重要的[23],跨国知识连接提供了获取罕见的或不可模仿的知识或相关资源的途径。Kafouros等[24]发现,企业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取更加新颖的、多样的和更前沿的技术知识,把这些知识与企业现有知识库结合将会提高创新的新颖性。其次,研发单元更有可能通过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在更广的范围内搜索研发单元创新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这些知识比在单一的国家内部更容易找到,尤其是在一个小国家内部。此外,从国际市场广泛地获取知识能够不断更新研发单元的知识基础,增加研发单元知识积累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研发单元识别、整合和重组新技术知识的能力,进而产生更多探索性创新。在更大的认知距离内寻找新的情境会带来不确定性,但这也是激发探索性创新所需要的,因此,相比于知识距离更近的本地外部知识连接,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影响可能更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
2.2 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
挖掘性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对产品、流程进行改良和提升,是基于减少方差的活动,更加注重效率、稳定和短期利益。Popadic 等[25]认为企业拥有的现有知识与认知距离相对较短的外部知识的整合会促进挖掘性创新的产生。研发单元隶属于同一企业组织,拥有共享的组织惯例和文化,在认知距离上相对较短,有利于知识连接双方进行有效的学习互动,提高知识整合效率。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架构和知识基础,导致研发单元与外部组织存在较高的认知距离,不利于研发单元对外部知识的理解、吸收与整合,进而导致更低的知识整合效率;同时,跨组织合作更容易受到不确定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存在知识溢出风险,不利于研发单元的外部知识获取[26]。所以总体来说内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但是,考虑国家边界的作用,在同一个国家内,地理邻近性有助于更容易地互动[27],使得研发单元与其他组织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强组织信任、促进隐性知识溢出、提高对复杂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从而一定程度地抵消了跨组织边界获取知识所需的成本与障碍。本地环境有助于缩小内部知识连接和外部知识连接的成本与障碍差异,而外部知识连接来源的知识新颖性收益更高,因此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可能更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3: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本地内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
知识流动与短距离相关,面对面的互动更有效率,尤其是复杂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互动。由于地理距离和国家制度障碍的原因,跨越国家边界建立的知识连接不利于知识交流、转移和整合,从而影响创新。相反,本地组织之间拥有相似的文化环境和邻近的地理距离,较短的地理距离有助于促进组织之间的互动,加深研发单元对外部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进而促进知识整合效率的提升。Patel 等[28]发现,知识连接对象较短的地理距离有利于降低企业知识获取的难度和成本,这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Aldieri 等[29]区分了比利时公司的跨国和本地研发知识连接,发现后者对生产率有积极的影响,而前者却产生了负向影响。所以总体来看,本地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考虑组织边界的作用,研发单元之间组织邻近性程度更高,组织邻近性通过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对研发单元之间的知识转移产生积极影响[30]。此外,Carvalho 等[31]认为在同一企业内部,研发单元可以利用同一套系统、完善的程序处理创新问题,使得内部知识连接在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转移和整合方面都更有效率。组织邻近性通过增强组织间信任、提高组织间知识整合效率,一定程度抵消了由地理距离带来的知识转移障碍和成本,缩小了跨国知识连接和本地知识连接的知识整合成本差异,跨国知识连接还可以带来新颖性知识收益,使得跨国内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可能更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跨国内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本地内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研发国际化的典型企业——华为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 年12 月31 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patentscope 数据库中以申请人(applicant name)为“Huawei Tech*”(*代表通配符,匹配任意字符)、申请地址(applicant address)为“Shenzhen”作为检索关键词检索,获得截至2019年年底华为在PCT 框架下的所有专利申请数据记录。借鉴汤勇力等[32]的研究,以优先权日作为时间基准来统计和测量相关变量。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选取从1999 年华为首次有PCT 专利申请开始,到2017 年年底华为所有的PCT 专利申请数据,共计36 426 条专利数据。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以专利文本信息中申请人地址和发明人地址作为基本依据,来识别华为内部研发单元和外部合作组织,得到内部研发单元89 个、外部合作组织189 个。再根据每条专利中的共同申请人和共同发明人所对应的组织得到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利用UCINET 6 软件逐年构建华为的跨国研发网络,具体数据处理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数据处理流程
3.2 变量定义与测量
3.2.1 被解释变量
本文借鉴Alexander[33]和曾德明等人[34]的方法,用企业前几年中没有出现过技术分类和技术分类组合来衡量新颖性技术的出现,而先前研究表示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评估给定技术知识库有效性的适当时间框架为4 到5 年[26],因此,本文以4 年的时间窗口来衡量研发单元的知识存量变化。探索性创新为二值变量,当研发单元产生了企业数据统计年份前4年不具有的技术分类或技术分类组合专利时,值为1,否则为0。挖掘性创新也为二值变量,当研发单元产生了与企业前4 年已有技术领域相同的专利时,值为1,否则为0。
3.2.2 解释变量
借鉴Phelps 等[35]的方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本文的知识连接变量进行测量。本文中知识连接由研发单元节点与其他直接相连节点共同参与合作专利申请的次数来确定,即邻接矩阵中两个节点所在行和所在列相交的单元格中的数值。借鉴汤勇力[36]和胡欣悦等[32,36]的方法,根据研发单元及其知识连接对象的组织和国家属性,对知识连接类型进行细分:本地内部知识连接为研发单元与同一国家其他研发单元共同参与合作专利申请的次数;本地外部知识连接为研发单元与同一个国家的外部组织共同参与合作专利申请的次数;跨国内部知识连接为研发单元与另一国家研发单元共同参与合作专利申请的次数;跨国外部知识连接为研发单元与另一国家外部组织共同参与合作专利申请的次数。
3.2.3 控制变量
结合已有研究发现,研发单元层面的因素(研发单元的发明人数、年龄、成立阶段),东道国层面的因素(东道国环境的技术实力、市场规模),母国环境因素(是否为海外研发单元)和所处网络特征(密度)都会影响研发单元的创新产出,本文借鉴曾德明等[37]、李梅等[38]和陈衍泰等[39]的方法,对以上变量进行控制。此外,一个国家内可以连接的其他研发单元数量也会影响研发单元的本地内部知识连接结果,因此,本文还对东道国的研发单元数量进行了控制。各变量的测量参见表1。
表1 变量测量含义
3.3 研究方法
研发单元的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是一个并行过程,面板数据分析没有办法考虑这两个过程中的相关性。所以,本文采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增加一个共享的随机截距对同一研发单元并行产生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过程中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同时,在同一方程内,该随机截距还捕捉了研发单元不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效应,即对研发单元的个体异质性进行了控制。对于每一方程,本文的因变量都是二值变量,所以选择Logit 模型作为链接函数对研究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具体模型如下: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为方便对回归后结果进行系数比较,对活跃发明人数量、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技术实力、各知识连接变量都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对模型中涉及的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通过表2 可以看出,平均有13%的观测值产生了探索性创新,55%的观测值产生了挖掘性创新;从相关系数来看,变量间相关系数大部分处于正常范围,只有活跃发明人数和跨国内部知识连接(0.777)及活跃发明人数和跨国外部知识连接(0.713)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为了避免由多重共线性带来的影响,本文对所有方程的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指标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所有模型中变量的最大VIF 值为4.33,远低于所规定的最大值10,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干扰。
表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表
4.2 回归结果分析
采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对本文研究问题进行检验,对于探索性创新,表3 中模型3 的结果显示跨国外部知识连接(coef=2.024,P<0.0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探索性创新的产出,但跨国内部知识连接(coef=-0.293,P>0.1)对探索性创新具有负向不显著作用。表4 中的系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跨国内部知识连接的作用,H1得到支持。同时,结合表3 中模型3 和表4 的系数差异检验结果还可以看出跨国外部知识连接(coef=2.024,P<0.01)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本地外部知识连接(coef=0.009,P>0.1)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H2得到支持。以上结果表明组织距离和国家距离共同作用会增大研发单元知识新颖性知识收益,高水平新颖性知识来源的跨国外部知识连接比新颖性程度较低的跨国内部知识连接和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都更强。
对于挖掘性创新,表3 中模型4 的结果显示本地外部知识连接(coef=7.629,P<0.01)和本地内部知识连接(coef=6.609,P<0.01)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挖掘性创新的产生,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H3得到支持,说明组织邻近性有助于研发单元通过内部合作克服跨国知识转移障碍,跨国来源知识还能为研发单元带来新颖性知识收益,导致跨国内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大于本地内部知识连接的作用。但是表4 中系数差异检验并不显著,说明华为通过在东道国建立研发单元以克服跨组织知识获取障碍的策略还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同时,结合表3 中模型4 和表4 的系数差异检验结果还可以看出跨国内部知识连接(coef=9.547,P<0.01)对挖掘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本地内部知识连接(coef=6.609,P<0.01)对挖掘性创新的促进作用,H4得到支持。说明地理邻近性也有助于研发单元通过本地合作消除跨组织知识获取与吸收的成本和障碍,跨组织来源知识能为研发单元带来更大的异质性知识收益,从而使得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大于本地内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
表3 知识连接与双元创新广义结构方程Logit 模型回归结果
表4 各模型系数差异Wald 检验结果
对于控制变量,表3 中模型1 和模型2 分别检验了控制变量对研发单元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单元活跃发明人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两类创新;研发单元年龄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负向影响两类创新,说明研发单元年龄对双元创新产生抑制性作用;研发单元成立阶段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负向影响挖掘性创新,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存在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在企业发展后期建立的研发单元更侧重于探索性创新,而前期成立的研发单元更侧重于挖掘性创新;跨国研发网络密度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研发单元挖掘性创新的产生,但对探索性创新没有显著作用;东道国市场规模和技术实力对双元性创新具有差异化作用,东道国市场规模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研发单元探索性创新的产出,而技术实力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促进挖掘性创新的产出,说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更容易刺激新想法和新产品概念的出现,而东道国技术优势更有可能促使研发单元在相应技术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另外,是否为海外研发单元、东道国存在的研发单元数量对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的影响都不显著。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从双元创新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创新成果进行区分,探究了跨国研发网络中研发单元不同程度跨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建立的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并以华为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得到以下结论:
(1)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的相互作用对研发单元双元性创新具有差异化的作用。对于探索性创新,组织距离和国家距离共同作用会增大研发单元知识新颖性收益,高水平新颖性知识来源的跨国外部知识连接比新颖性程度较低的跨国内部知识连接和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都更强。
(2)对于挖掘性创新,跨国内部知识连接有助于研发单元通过组织邻近性克服跨国知识转移障碍并获得新颖性知识收益,使得跨国内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大于本地内部知识连接的作用;同样,本地外部知识连接有助于研发单元通过地理邻近性消除跨组织知识获取与吸收的障碍和成本并获得外部组织的异质性知识收益,从而使得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大于本地内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作用。
5.2 启示与展望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需要通过对已有技术进行积累与提升构建自身技术优势,还应该不断探索新知识和前沿技术知识以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与技术变革,实现双元性创新的平衡有利于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被市场淘汰。本文的发现对于我国后发企业研发国际化实践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与意义:
(1)企业可以通过跨国研发网络促进跨国企业和研发单元对全球技术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整合。后发企业通过跨国研发实现创新追赶的内在作用机理为:企业突破国家边界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单元,通过地理邻近消除跨组织获取和吸收知识的成本与障碍,提高研发单元对外部组织异质性知识的整合效率,然后再通过研发单元之间的内部知识连接降低跨国知识转移的障碍,实现对不同国家创新系统内前沿技术知识的获取与应用,进一步提高产生挖掘性创新的概率。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和跨国内部知识连接对研发单元挖掘性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探索性创新的产生,是有利于实现双元创新平衡的重要知识获取方式。因此,具有双元创新目标的研发单元,应该更多地与本地的外部组织和国外的内部研发单元建立知识连接,促进创新效率和创新新颖性水平。
(2)同时跨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的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对研发单元探索性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说明知识新颖性是探索性创新的主要刺激因素,成本和障碍的影响不大。因此,以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为目标的研发项目,研发单元应该选择与自身已有知识库重叠度更低的合作伙伴建立知识连接,比如全球领先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
另外,本文以专利数据为基础研究研发单元不同程度跨组织和国家边界建立的知识连接对研发单元双元性创新的影响,只能捕捉到研发单元以专利保护形式开展的创新活动和以共同参与合作专利申请的合作关系,不能全面解释研发单元的知识获取策略,且只选择了华为作为研究案例,在推广时存在一定局限,建议以后的研究可以选取更多其他典型的跨国企业为样本,并结合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有关组织、策略行为和创新活动方面的丰富数据,进一步对本文的理论模型和研究结论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