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时空演变和趋势分析

2022-05-12杨博旭柳卸林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省份创新能力数字化

杨博旭,柳卸林,王 宁

(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0)

自从Fledman[1]提出国家创新体系以来,国家的创新演化模式开始受到关注。如何依托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2]。2001 年,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016 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到2020 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

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20 多年里,中国整体经济和创新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也呈现出明显的时空演化过程和地区差异特点。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形成有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独特性[3-5],中国不仅幅员辽阔,各区域拥有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历史因素[6],同时区域之间在市场化改革开放创新转型[7-8]、区域创新体系结构[9-10]、多元化与专业化集聚[11]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13],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化解发展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14]。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具有演化的特点[15-16],分析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区域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地理特征以及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评价结果,对中国自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20 年来区域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凝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格局变化,分析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包括:首先,从演化的视角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分析,拓展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内容。本研究对中国过去20 年的区域创新能力变化进行了演化分析,对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了中国创新体系形成的历史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特征、变化趋势以及未来的挑战,拓展了中国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其次,将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进行有机结合,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变化的分析,从区域层面对中国创新体系进行解读,深化中国创新体系相关研究。第三,关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为明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中国新形势下,构建“双循环”创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提供了战略参考。

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1.1 评价体系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确定了5 个基本的一级指标,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知识创造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权重为15%;知识获取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利用外部知识以及产学研合作的能力,权重为15%;企业创新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内企业应用新知识、开发新技术、利用新工艺及制造新产品的能力,权重为25%;创新环境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为技术的产生、流动和应用提供相应环境的能力,权重为25%;创新绩效用来衡量创新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带动能力,权重为20%。考虑到社会和经济发展变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维持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整体评价体系进行动态调整。2020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包含5 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40 个三级指标和138 个四级指标。

1.2 数据和方法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的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和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报告》以及科学技术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等,当年报告使用的是滞后两年的基础数据,对个别地区的缺失数据,在评价过程中进行了平滑处理。另外,由于资料有限,全国数据中暂无港澳台的数据。

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评价方法是加权综合评价法,基础指标无量纲化后,分层逐级综合,最后得出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能力的综合效用值。地区创新能力的排名,反映了地区间创新能力的相对强弱,而不是对该地区创新能力的直接衡量。

本文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01—2021 年)对31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评价结果,对2001 年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格局和演变特点进行分析。

2 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格局和演变特点

2.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总体格局

2.1.1 创新格局呈现梯队分布

2021 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一位,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北京、江苏分列第二和第三名。中国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梯队分布特点,其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和浙江为第一梯队,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山东、湖北、安徽、四川、陕西、湖南、重庆、福建和河南为第二梯队,是创新能力的中坚力量。其他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仍处于追赶阶段,如图1 所示。

图1 2021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情况

2.1.2 区域性创新格局差异化发展

图2 展示了我国2021 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的四大区域分布。位居前6 名的省份全部为东部沿海省份,在第7 到第20 名的中间段,主要由中部省份和部分东部省份组成。而后10 名主要由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组成,表明其创新驱动转型依然面临压力。总体来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已经形成以东部地区领先、中部地区支撑、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追赶的发展格局。

图2 四大区域各省份2021 年排名情况

从经济圈的创新能力来看,如表1 所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最强,江苏、上海、浙江和安徽2021 年创新能力分别排名第3、4、5、8 位。京津冀地区内部分化明显,北京2021 年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2 位,而天津和河北分别排名全国第15 位和第17 位。东北地区正处于创新转型发展过程中,其中,吉林上升9 位,全国排名第19 位,黑龙江上升3 位,全国排名第26位,而辽宁下降3位,全国排名第20位。

表1 2021 年我国经济圈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情况

表1(续)

2.2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格局演变分析

2.2.1 创新领先格局逐渐稳定

为分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领先格局的变化,本研究分别对排名前十的省份变化和部分领先地区相对创新能力变化进行了分析。表2 展示了中国2001—2021 年间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前十的省份。2001—2021 年间,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四个省市轮流占据第1 位,2008 年前,北京和上海创新能力优势更明显,2009 年以后,广东和江苏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北京创新能力排名重新回到第2 位。整体来看,排名领先省份的前7 位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个省份一直稳定地占据全国前四位,是中国创新集聚中心,初步建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17];山东、浙江和天津紧随其后,位列5~7 位,但是天津从2019 年开始排名开始下降,在2020 年更是跌出前10 位。排名8~10 位的省份则具有明显的波动,2012 年以前,辽宁和福建基本稳定在其中,而2013 年以后两省排名开始下滑,重庆和安徽则较为稳定地占据8~10位之间。此外,吉林、陕西、四川、湖南和湖北等省份也曾在不同年份出现在前十位[18]。

表2 2001—2021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前十情况

2.2.2 区域间创新能力差距趋于收敛

区域收敛来自于古典经济学框架,认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19-20],后期经济学家相继提出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概念。内生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21],经济收敛的背后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收敛[22-24]。一般来说,σ收敛通过计算地区变异系数,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指标的分散程度[24],同时,σ收敛是β收敛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5]。为此,本文通过计算变异系数来观测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σ收敛情况。

图3 展示了2001—2021 年间,中国31 个省份区域创新能力变异系数的变化情况,2001—2012 年间,各省区域创新能力变异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区域间创新能力差异波动下降,但是在2013 年又有所回升,此后变异系数稳定在0.36~0.39 之间,区域间创新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收敛。

图3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异系数变化

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领先地区和落后地区创新能力得分来看区域创新能力的收敛情况。图4 呈现了2001—2020 年间,排名第一和排名末尾综合创新能力得分之比(dif),以及排名前五和排名后五综合创新能力得分均值之比(dif_5)。结果显示,区域间创新能力呈现缩小趋势,且相对差距趋于收敛,特别是前五名领先地区和后五名落后地区的创新能力得分之比,从2009 年开始趋于稳定,在2014 年出现下降以后重新在低位维持稳定。

图4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

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问题和挑战

3.1 以京津冀地区为代表的区域性协同问题依然突出

本研究从两个维度来看创新能力的协同情况,一是区域内部不同省份整体发展是否相对均衡,即变异系数是否相对较小;二是区域内部创新能力是否不存在极端差异,即最强和最弱省份创新效用值比值是否较小。

图5 展示了京津冀、长三角和东三省以及全国变异系数随时间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的变异系数在0.28~0.50 之间徘徊,且绝大多数年份其变异系数大于全国整体水平(0.33~0.43),特别是在2012 年以后,京津冀地区变异系数不断增加,地区创新协同问题突出。长三角地区变异系数在0.19~0.37 之间,一直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从2013 年开始,长三角地区的变异系数区域下降,创新协同问题得到缓解。东三省地区变异系数在0.06~0.24 之间,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表明东三省创新协同做得相对更好,但是,从2018年开始,东三省变异系数不断提高,并在2020 年接近长三角地区的变异系数,但是到2021 年,东三省创新协同再次提升。

图5 中国典型区域创新能力变异系数变化情况

导致创新协同问题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省份间行政区划问题,二是区域文化邻近性较低,三是地区产业发展不协调。在区域创新发展协同方面,东三省由于具有地理接近性和文化的一致性,创新发展协同度较高,差异比较小。京津冀虽然地理较为临近,但是产业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创新协同发展度较低,特别是2012 年以后,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不断降低。长三角具有地理邻近性,产业发展存在差异,但存在一定的互补,近年来创新协同发展度不断提升。

3.2 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同步

2001—2021 年间,不同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部分省份创新能力排名迅速崛起,同时也有部分省份创新能力排名下降。本研究通过对各省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的变动情况,来说明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同步现象。首先,计算进入评价体系的31 个省份2001—2021年区域创新能力变化的标准差;其次,计算31 个省份排名极差,共同来衡量排名的离散程度(见图6)。其中,吉林、海南、山西、黑龙江、辽宁、贵州、内蒙古和安徽8 个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位居前8 位,且这8 个省份的极差均大于10。

图6 中国部分省份创新能力排名变化统计情况

具体而言,吉林、山西、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5 个省份在过去20 年的排名出现明显下滑。以吉林和辽宁为例,在2011 年以前,排名位居全国前21,并在2001 年进入前十;然而在2012 年以后,排名基本维持在27 位左右;辽宁在2012 年以前,排名基本维持在前10 位,而在2013 年以后,排名在17 位上下徘徊。海南、贵州和安徽3 个省份则在过去20 年,创新能力排名明显上升。以贵州和安徽为例,贵州在2011 年以前,创新能力排名基本维持在25 位以上,近年来则提升到维持在17 位前后;安徽在2011 年以前,创新能力排名在15 位左右,而从2012 年开始,创新能力排名维持在前10 位。

对创新能力波动较大的省份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首先,排名变化较大的省份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特征,排名下滑较大的5 省份均处于北方地区,而排名上升较快的3 个省份则均处于南方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创新能力的南北差异拉大。其次,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排名下滑省份都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城市,其中,东三省是改革开放初期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而山西和内蒙古是产煤大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密集型地区的优势逐渐褪去;而排名上升的省份则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为主,贵州近年来的大数据中心和中国天眼,助力其实现产业转型,安徽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海南依托地理优势,发展旅游服务业。第三,市场化水平存在差异,下降地区中,东三省具有典型性,东三省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工业基地,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政府和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和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对而言,安徽、海南等省份的民营经济更加活跃。

3.3 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由“东西”转向“南北”

图8 呈现了2001—2021 年间区域创新能力的东西部省份创新能力差异,以及南北方省份创新能力差异。结果显示,东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不平衡缩小,而南北创新能力差距不断拉大。

区域之间在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差异[13,26-27],导致了中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和创新等方面存在差异。改革开放初期,东部沿海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形成“东快西慢”的发展格局。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创新能力由东西差距转变为南北差距,并成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焦点[28]。

为分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东西和南北差异,本研究从两个维度对创新能力差异变化进行分析1),一是东西、南北地区创新能力的绝对差距,即创新得分均值之比,计算方法如下:首先,计算南方16个省份和北方15 个省份的创新能力得分均值;其次用南方得分均值除以北方得分均值得到南北差异,利用同样方法计算得到东西差异(见图7);二是东西、南北省份的对整体的贡献率,即相对差距。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分别对16 个省份和全国31个省份的创新能力得分求和,其次,用南方省份创新能力得分之和除以全国创新能力综合,得到南方创新能力贡献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东部省份创新能力贡献率(见图8)。如图7 所示,东西差异呈现下降趋势,从2001 年的1.77 下降到2021 年的1.46;而南北差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1 年的1.11上升到2021 年的1.29。如图8 所示,东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对整体的贡献率趋于下降,从2001年的0.53下降到2021 年的0.48;而南方地区16 个省份区域创新能力对整体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从2001年的0.51提高到2021 年的0.55。整体来看,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平衡正由“东快西慢”的东西差异转向“南快北慢”的南北差异。

图7 中国东西和南北区域创新能力的绝对差距变化趋势

图8 中国东西和南北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对差距变化趋势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创新能力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初期中国大力支持东部优先发展,进而东部带动西部发展,对东部地区具有一定政策倾向。而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降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9],对于区域创新具有积极影响[30]。以深圳为代表的部分南方城市,依托其活跃的创业活动、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的配置作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而北方地区国有企业在经济中作用更大[31],而且政府干预水平明显高于南方[32],因此其创新能力提升逊色于南方省份。其次,北方新旧动能转换效率相对较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相对而言,北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较低,且地区间差异不断增加,而南方形成了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引领,长江经济带和成渝都市圈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格局[31-32]。第三,南方具有更高的开放水平。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必要条件[33],也是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和要素流动的有效途径[34]。在对外开放水平上,南方具有明显的优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其中4 个都是南方省份。同时,南方省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内陆沿海双向开放格局,截至2020 年,国务院批复设立的自贸区共22 个,其中有14 个在南方。

4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

4.1 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不同创新主体在一定创新环境内,通过开展合作与互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并最终实现动态均衡[35-36]。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越发频繁和深入,基于地理邻近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将成为未来引领区域创新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国家先后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等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都市圈构建设定为城市发展目标,谋划未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2020 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有近80%的企业开展合作创新活动。

为此,基于地理临近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将成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秉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思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靠顶层设计,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政府能动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和鼓励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二是,基于创新生态位优化产业结构。生态位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生存所需阈值的描述[37],不同生物在不同生态位的生存,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借鉴生态位理论,优化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实现不同城市的产业错位发展和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丰富生态系统种群类型,增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异质性生态种群数量是维持生态系统发展和激发创新的重要因素[38],引进多样化生态系统种群类型,适度调节生态系统内竞争强度,激发主体创新意识,强化产业抗风险能力。四是,强化生态系统开放性,鼓励创新要素跨省流动。创新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建立跨区域资质互认、标准互通和资源共享机制,打破区域之间行政壁垒,鼓励邻近城市之间的企业合作和产业融合,通过与外界创新主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换,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4.2 把握数字经济机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数字化是指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化技术引发现有产业形态、产业结构和组织方式等产生重大变革,并进一步引致创新过程和结果的内在变化[39-40]。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创新迭代速度,数字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赋能的同时,也催生了数字化技术相关的新兴产业,不断驱动不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未来区域创新务必把握数字化机会,促使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方面,数字化的自生长和产业交叉融合特点[41],加剧了产业和创新要素的集聚,使区域之间的创新能力差距进一步固化。《2020 胡润全球独角兽排行榜》显示,中国的227 家上榜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与数字化行业有关,在地理分布上,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四个省份有近200 家。因此,在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相关产业会在发达省份集聚,导致区域之间的创新能力拉大。另一方面,数字化加速了新兴产业成长和集聚的过程,为部分落后省份提供了追赶的机会[42]。贵州省依托其地理和气候优势,从2014 年开始发展大数据产业,并于2015年建成国内首个大数据交易所。在随后的6 年里,贵州境内已经形成了数据中心、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并颁布实施了多部大数据相关法规[43]。在过去的6 年里,贵州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也不断提升,由2014 年的26 位,上升到2019 年的16 位,提高10 位。

为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同地区要依托自身优势,抓住数字经济机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对于创新领先省份而言,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化服务等相关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与数字化产业深入融合,发挥数字化的带动作用,培养具有高培育能力和高演化能力的数字化企业,不断形成规模优势。对于创新能力相对落后的省份而言,一方面,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级数字化方式进行:中小企业直接将数字化业务进行外包,中大型企业通过定制服务的方式嵌入大型数字化系统,部分大型和超大型企业鼓励自行研发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系统。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引进数字化相关产业,贵州大数据中心的成功为落后地区依托数字产业实现追赶提供了诸多启示。数字化技术催生了部分新兴产业,而这些产业一般具有轻资产、培育周期较短等特点,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地区依托其低廉的劳动成本、电价成本和土地成本,引进和培育数字化产业,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不断追赶。

4.3 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营商环境是企业从重建到注销整个生命周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区域内市场主体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44],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降低市场制度成本,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创新要素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45]。近年来,中国通过简政放权、规范企业行为、放宽市场准入等方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世界银行《2019 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从2013 年的96 位上升到2019 年的46 位,成为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2019年10 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为优化提升区域营商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双重冲击下,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受到一定影响。

营商环境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区域各级政府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首先,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理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4],发挥对市场的监督和服务作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压缩市场负面清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强化市场主体的创新活跃度。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在中国转型时期,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企业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企业更倾向于对技术模仿和抄袭,进而导致了研发的市场失灵[46]。国家层面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在严格贯彻落实法律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与此同时,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出台具有地区特色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等主体的市场行为。再次,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政府在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存在,为政府的权力提供了寻租空间,进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47-48]。通过网站等形式,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出台背景、适用对象、注意事项等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网站互动、电话专线等方式,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接收和反馈,最大程度地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杜绝政府权力滥用。

4.4 打造创新增长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创新资源和要素会逐渐向中心城市集聚,并形成明显高于周边城市的发展速度,并逐渐通过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发展[49-50]。区域协调发展并不意味着区域之间的绝对均衡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中前期,引导创新要素向中心城市2)集聚,发挥集聚和规模效应,形成创新增长极,并通过创新增长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整体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创新要素最为集聚、区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对整个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中国从2015 年开始先后将北京、天津、上海等9 个城市列为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同时,各省也都积极培育省内创新增长极,驱动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增长极理论,依托区域创新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优化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首先,引导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创新合作。合作创新是带动周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最根本途径,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城市之间的合作提供政策基础,鼓励创新主体之间的跨城市合作。建立健全创新合作和共享平台,建立重大科研设备的跨城市共享机制,为周边城市的科研工作提供方便。其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产业链。基于各省的产业特色,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围绕区域核心产业,通过顶层设计来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引进和培育互补产业,增强产业链韧性。再次,积极培育副中心城市,形成多核驱动格局。由于中国存在较为严格的城市等级制度,现有省内中心城市具有更高的行政级别,进而吸引了更多创新要素的流入,并可能导致一城独大的不协调发展。通过培育省内副中心城市,引导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引导形成多核驱动的创新格局,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东部省份有12 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西部省份有19 个,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南方省份有16 个,包括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和海南;北方省份有15 个,包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宁夏。

2)本文所指的中心城市具有更广泛的意义,除国家明确提出的9 个中心城市外,还包括各省份的省会(首府)、计划单列市和新一线城市等。

猜你喜欢

省份创新能力数字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数字化制胜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