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太效应看我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

2022-05-12刘慧慧张树良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马太效应基础评价

刘慧慧,张树良

(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3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1 研究背景

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价值链的基础端,是科学研究的根基,其重大突破能够以链式反应形式催生后续的科学突破,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期,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为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1]、《加强“从0 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2]、《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等政策措施[3],反复强调加强基础研究,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

评价的终极目的是推动评价对象科学健康发展,正确的评价导向是促进评价对象稳步向前的必要因素。但基础研究评价的现状并不理想,“唯论文”“SCI至上”“重数量、轻质量”“忽视原始创新性”等不良风气盛行,因此加强基础研究的首要任务便是改革完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引导基础研究回归科学本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对此,科技部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中也明确指出[4],基础研究类科研活动的评价导向应进一步完善,注重成果创新性,避免过度使用作品数量、引文数据等量化指标。

针对我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国内学者已有不少研究,但大都只是作为科研评价改革的一部分,其中无论是前期从评价体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革措施的问题导向型研究,还是后期对评价体系进行展望从而提出建议的结果导向型研究,都很少系统地从与基础研究评价关系密切的马太效应的角度去分析基础研究评价体系的改革取向。事实上,在基础研究评价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马太效应是重要且不可忽略的因素,而在马太效应形成的众多因素中,基础研究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本文试图在解析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在基础研究评价各要素层面马太效应的作用机制及由此引发的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明确基础研究评价的改革方向,探索适应我国新时期创新发展需求的基础研究评价机制与方法,以期为我国建立健全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提供有价参考。

2 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的相互作用机理

2.1 关于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

2.1.1 基础研究评价

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类型,是纯理论性的研究[5],其本质是揭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6],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基础研究便是科学研究的“本”,它是科学研究后续环节包括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的先导,只有基础研究的地基打好,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才能稳步提升,因此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

基础研究评价是科研评价的一种类型,指评价主体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7],对基础研究机构、基础研究人员、基础研究成果等基础研究活动相关的科研对象进行的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8]。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基础研究评价包括几个重点要素: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对象等,只有这些要素相互配合,基础研究评价活动才能发挥其判断、预测、导向、激励和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推动基础研究全面发展。

2.1.2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9],名字起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其中说道:“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一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类似,有悖于平衡之道,却与人类社会之本性息息相关。

马太效应具有普遍性,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科技创新领域尤甚,其马太效应强度甚至超过了居民收入与教育投入两大公认的受马太效应影响尤为显著的领域[10]。在科技创新领域,马太效应概括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即便拥有相似的成就,声名显著的人通常会获得更多的声望、更丰富的科研资源,久而久之,这一批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便会占据比多数普通人更多的资源,造成资源的垄断及浪费。关于马太效应的生成机制,有两种经典的解释,一是“普遍主义”[19],以默顿为代表,认为马太效应是科研界内部价值取向自致性的结果,是科研人员个人努力的成果,与外在因素无关;一是“特殊主义”[11],以马尔凯等为代表,认为马太效应的生成与科研人员的外在身份如毕业院校、就职机构等密切相关。本文认为应将这两种解释相结合[12-13],既认可个体的努力,也承认外在因素的影响,明确马太效应既是自发形成的,也是可以通过外在调控的。在科研领域,这个调控机制是对人才评定、资源分配具有重大作用的科研评价,相应地在基础研究领域该调控机制则是基础研究评价。

2.2 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科研评价与马太效应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动关系,互为因果。如图1,一方面科研评价是调控科技创新领域马太效应的核心机制,只有科研评价做到真正公平公正、合理有效才能有效缓解马太效应,保证马太效应的合理性,达成其最终目的--促进科技活动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马太效应也是科研评价的“催化剂”,可以放大科研评价过程中的一切优劣,优势积累则加速科研人才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劣势积累则导致资源垄断、科学共同体分化从而扰乱科研生态。

图1 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关系解析

(1)科研评价是马太效应的调控机制。科技创新领域的马太效应强度如此之高,离不开科研评价对其的显性化。马太效应在科研领域主要表现为科研资源向顶尖优秀人才集中、潜在人才难以提升等现象,科研评价活动对科研成果、科研人才的界定使得这些现象显性化,且科研评价的导向性引导着马太效应的发展方向,如评价标准为论文发表数量,则发表论文会成为马太效应中的优势积累。因此,评价导向的改变可以调控马太效应的发展态势,科研评价的合理性、公正性是马太效应负作用缓解的重要保障。

(2)马太效应是科研评价的催化剂。纵观我国科研评价发展史,任何单一评价方法或指标在其进入科研评价体系之初,都是解决当下困境的最优解,在这段特定的时间里,马太效应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同行评议取代行政官员直接决策制为科研领域选拔人才、择优配置科研资源,优势积累之下,人才聚集,形成强大的信息交流体系;以SCI为核心的计量评价替代同行评议作为客观的度量标准,突破了主观的不确定性,在社会选择的核心趋势下[14],优秀人才凸显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劣势累积,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开始愈演愈烈,占据上风,扰乱正常的科研评价生态。如同行评议中同行竞争、人情往来及计量评价中的以刊评人、指标美化等现象在马太效应的促使下[15],塑造了强者多得、弱者不得的科研牢笼,禁锢着青年科研人员的发展,激化着科学共同体的分化。

综上所述,在基础研究领域,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之间也存在着相同的互动关系(见图1),基础研究评价是马太效应的调控机制,马太效应会催化基础研究评价过程,放大评价结果,无论正确与否。但区别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强烈目的性,基础研究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和开放探索性,其创新成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研发时间也表现出较长的周期性,这些特性都导致基础研究的评估标准不稳定、评估难度高,因此基础研究领域比之其他科学研究领域马太效应强度更高、调控难度更大。

3 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马太效应负向作用的集中体现

由于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之间存在上述的强烈互动关系,可以看出基础研究评价过程中的任何优劣都将直接导致马太效应正负作用的激化。因而有必要从基础研究评价各要素层面细化分析马太效应的作用机制,分析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基础研究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

关于基础研究评价的要素,《科技评估通则》国家标准指出科研评价的要素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委托者、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信息、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共10项[16];邱均平等学者[17]认为科研评价的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对象、评价保密性、评价时间、评价结果共8 项。综合两种分类方法,通过调研分析,本文选取对基础研究领域马太效应影响最大的五个要素逐一分析马太效应的作用机制,发现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流程形式化、评价方法单一性、评价主体非专业性、评价专家(评价者)主观性、评价对象功利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马太效应的催化下,会加速科学共同体的分化、抑制该领域的青年人才发展,也可能会诱发人性的弱点、引起学术腐败,或者形成资源垄断、造成资源浪费。

3.1 评价流程的形式化

我国现行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重心多集中在立项阶段,导致基础研究项目评价“严进宽出”,整体评价流程重形式、轻内容,造成科研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却未能取得相应的成果。如此形式化的评价导向必将促使基础研究领域的马太效应向更极端的方向前进,即相关的科研人员沉迷于立项以获取各种“帽子”、增加声望,而不再专注于研究获取新知识以推动基础研究发展。

另一方面,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过频、评价周期短的现象,较短的评价周期让科研人员不得不以拼凑而来的各种“碎、小”成果应付考核,研究流于形式,不仅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也耽误了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的出炉。基础研究重在厚积而薄发,这种短期过频的评价不符合基础研究的科学规律及该领域的人才成长规律,导致年轻的科研人员在尚未突破现有劣势之时便已迎来新的劣势,劣势不断积累难以突破,而知名的科研人员则在优势的不断积累下站在金字塔的顶尖不动摇。

3.2 评价方法的单一性

基础研究具有不确定性,研究周期比较长、研究目的不明确、成果质量不稳定,导致基础研究评价通常以同行评议为主,但同行评议过程的复杂、专家资源的稀缺等因素都注定基础研究评价离不开定量评价的辅助,如论文数量、论文的引用数据、研究人员的获奖数量等。因此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评价标准的单一性主要表现为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性;评价指标的单一性,集中表现为“唯论文”“SCI”至上等。如前文所述,单一的评价方法势必存在偏颇,其缺陷积累会使该领域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就评价标准而言,我国现行基础研究评价标准的选取缺乏与评价目的契合性的考虑、缺乏对评价对象之间差异性的考虑,过分追求统一、简化的普适性标准。事实上,不同基础研究领域由于领域发展水平不同、研究的成果发表渠道及方式不同(如,就论文形式而言,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目标期刊),不同学科之间的成果引用率也不具可比性,一概而论地采取统一的标准将所有领域的研究人员安排在同一水平线进行比较,对于引用率普遍较低的一些领域的研究人员而言,难以突破学科的限制,长此以往,劣势不断积累,马太效应负面效应凸显,会严重抑制此类科研人员的动力;不同分类层级的科研人员的评价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长期采取“一视同仁”的评价方式,中下层的科研人员受到压制,很难突破上层的精英群体拿到科研资源。

就评价指标而言,基础研究的成果主要以论文、专著等形式呈现,因此一直以来基础研究评价指标都离不开论文数量与引文等指标,但该类指标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馈基础研究的质量,反而会由于其马太效应的集中取向而导致领域内的人才分层甚至断层。表1 列出了常用的计量指标中存在的马太效应现象。以h 指数为例,h 指数指一名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中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h次,h指数越大,研究人员的影响力越大。h 指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期刊影响因子“以刊评文”的缺陷,但是由于h 指标需要长期的积累观察,且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h 指数较低者的增长速率也较低,对于研究时间较短、论文累积量较少的年轻研究员非常不利,严重抑制了青年人才的发展。

表1 计量指标的马太效应

3.3 评价主体的非专业性

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设立的基础研究项目主要采取中央财政拨款的形式,分配经费常由行政人员而非专业的研究人员来主导,评价主体专业度低。因而在基础研究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基于“最省力法则”[18],或考虑到成本和风险防控[19],对项目了解不足的工作人员会倾向于直接依赖各项科学计量指标或者已有的科研评价报告,而不是主动去了解候选人员的真实水平,以致评价结果不公平不合理,使得本就有限的科研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配置。

如此对于过去名气、声望的依赖导致一些知名的研究人员前期优势累加,很轻易便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经费,形成资源的垄断现象,但他们却未必都有足够的时间投入科研活动,因而造成了科研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一些新兴的科研团队则因其地位、声望不够而无法获得必要的科研资源,在短暂的评价周期内更加难以突破其现有处境,马太效应负面影响凸显,劣势不断积累,最终难以为继。

3.4 评价专家的主观性

基础研究领域一直以来且未来也将长期存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同行评议,因此在基础研究领域对于评价专家的把控至关重要。但是正如Crosland等[20]、Geisler[21]指出同行评议具有不完备性、封闭性,主观性强、透明度差等固有缺陷。由于同行之间的资源、利益竞争及学术地位的差异、同行评议中科研自主权的碰撞[22],同行评审专家的主观性不可避免。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在同行评议中获得的认可无疑要比不知名作者更多,此时的马太效应表现为一种心理影响,一方面是评议专家对于科研精英的信任甚至是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也是专家无法摆脱人情关系网如Jang 等人[23]指出的校友关系的束缚,影响其评价的客观性,导致基础研究领域出现科研小团体,人才分层现象日趋激烈,精英群体占据金字塔顶尖不动摇,而年轻的优秀人才却无法突破旧有屏障,囿于一隅。

3.5 评价对象的功利性

基础研究的评价对象包括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上述对象的评价都离不开人的因素,较之其他性质的科学研究,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对于研究人员的素质要求则更高。但在科学共同体中,研究人员不免有强弱之分。对于弱势基础研究人员,马太效应的强烈压制作用会影响研究人员的心态,诱发人性的弱点,致使其为发表SCI 论文、提高引文数据,不择手段,“水论文”、论文剽窃、数据捏造等学术不端现象与大量自引、互引等美化指标现象司空见惯。2017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的《肿瘤生物学》杂志一次性撤掉来自中国学者的107 篇论文,该事件的起因正是第三方机构利用国内科研人员“SCI 至上”的心理,助投稿人造假以谋取不正当利益。

而对于知名基础研究人员来说,马太效应附加于其的强大“光环”也会导致其需要面对更多研究以外的活动,分散研究精力,难以产出更卓越的成果。为了避免掉下“神坛”,知名学者学术造假、侵占他人成果的丑闻频频发生。

综上,从不知名研究人员到科研精英,马太效应对于各层次研究人员都具有重大的影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学术腐败,扰乱科研秩序。

4 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马太效应正向作用的充分发挥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中马太效应副作用的发挥与评价流程的形式化、评价方法的单一性、评价主体的非专业性、评价专家的主观性、评价对象的功利性等密切相关,因此本部分将从上述五个要素入手,就我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提出相应建议,旨在调控马太效应,以降低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

4.1 推行全过程化管控的评价流程

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的评价流程流于形式化,而马太效应对评价过程的催化则导致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人心浮动,疏于研究。因此决策者一方面需要把握好基础研究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评价,拉长评价周期,对目标导向型的基础研究保证“严进严出”,对于自由探索类的基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宽进严出”,立项之时给予基础研究人员相当的自由探索空间,保护基础研究人员的创新性,但在结题时二者皆必须严格把关,确保基础研究的成果质量,以正确的评价导向导正马太效应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则需调整评价的时效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分配、人才认定、年度或季度考核等评价活动,避免短时间内多次评价,以免造成打乱科研人员的节奏,引起马太效应的劣势叠加,致使研究人员心绪不稳,无法投入科研工作中。

4.2 推行多维度系统评价方法

为避免评价方法单一性造成的马太效应取向过度单一化,基础研究评价改革时应采取多维度系统评价,评价标准层面考虑评价对象的差异性,系统化分类分层评价;评价指标层面则多维度选取指标,正确处理质量指标与数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1)评价标准层面。分类评价是为了避免学科间的马太效应,使更多类型的评价对象受益,克服一概而论式的评价所产生的副作用。不同科学领域所依赖的论文指标不同,指标所对应的意义也不相同,如数学领域与计算机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相差较大,同一数据代表的意义截然不同,因此应该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选择适合本学科的指标及数据门槛作为评价的标准,减弱学科之间的马太效应,而且仅在领域内或学科内的比较也更具可比性、可参考性和可执行性。

分层评价是为了减弱马太效应造就的资源垄断,对每一层级的科研人员都按照能推动其前进的方向制定不同的标准,立强扶优。现有的人才扶持计划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是仅对年龄而非年资做出要求,实际上在一个领域内的工作年限更能反映该人才的潜力;另一方面是在引进国外科技人才的同时未能对本土的人才作出相应的保护,挫伤本土人才的积极性,甚至导致人才流失。未来在不牺牲科研效率的前提下,科研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向弱势人群倾斜,将资源分配给尽可能多的科研团体,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其创新性,培养新一批的优秀人才,避免人才断层,改善“精英统治”。

(2)评价指标层面。多维度评价是指在正确处理质量指标与数量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中和单一评价指标的马太效应负效应积累。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成果质量、创新能力、对本领域的贡献及其他领域的贡献(二者可根据需求设置加权)以及对社会经济的价值入手,将其量化为可获取的指标,建立一个多维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其中原始创新性即创新能力是基础研究评价的重点关注因素。

当然,要注意的是,在建立新的评估维度的基础上,对基础研究而言,论文及其相关指标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应当正确看待国内期刊论文的同时,合理关注国际期刊论文,也包括旧有的国际合作关系[24],避免与国际“脱钩”。基础研究论文的评价可采取已有大量研究及相关政策提出的代表作制度,但代表作的遴选必须注重其原创性[25]、研究的持久性及连续性、成果的社会影响力等[26],确保代表作评价的质量导向,从而有效发挥其提升学术质量、促进学术创新的作用[27]。

4.3 推行多元互补专业化的评价主体构成机制

评价主体的非专业性是导致马太效应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基础研究评价改革可以从宏观政策与微观实施两个层面考虑提升评价主体的专业性,以弱化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首先,宏观层面来说,政府对于基础研究评价及相关领域情况的不了解导致基础研究评价对计量指标、已有“帽子”等的依赖,加剧马太效应现象。因此为调控基础研究领域的马太效应,基础研究评价应考虑去行政化,在具体的项目评价、人才遴选、资源分配项目中放权于科学共同体,交由专业人士做出具体的评价。当然,政府的放权并不意味着政府要缺位,基础研究评价的科学公正仍需政府的保障。除此之外,考虑到现今我国构建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的需求,地方、企业及各大社会力量也加入到基础研究评价主体的范畴里,但为避免与政府评价同样的不专业问题出现,上述评价主体也应考虑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合作,多元化互补,在满足机构需求的同时增强评价专业性。

其次,在微观实施层面,基层的行政管理人员、企业投资负责人员在基础研究项目的组织及评价过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责任,包括人员的评选、项目的遴选、经费的分配等,因此对于此类评价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能够提升评价主体的专业性,弱化马太效应负面影响。培训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评价规则的培训,务必使每一个参与执行的工作人员都熟悉评价准则并在此基础制定出适合当前项目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是则是事后惩罚措施的培训,阐明一旦发现徇私、怠惰等情况,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如开除、降职、罚款等。

4.4 推行外在制度多元并举的评价专家管理模式

评价专家的主观性是人之本性,需要通过外在的制度加以引导规束,如专家库各层级成员按比配置制度、专家信誉制度、匿名评价制度、专家轮换制度等。这些制度多元并行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专家评价的主观性,减弱由人为外力导致的马太效应激化现象。

比如,考虑到评审的实际需求,专家库的人员构成可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特点进行不同层级评审专家的按比配置,以便在具体评审活动中,选择适当比例的知名科研人员与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组成评审专家组。知名科研人员在某一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开阔的眼界思路,而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则在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论证等方面更为熟悉,各层级专家按比配置制度可以均衡二者之间的优势,突破单一层级专家评审存在的固有局限,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基础研究成果。

信誉记录制度可与专家库联合,定期或按评审活动时间对评审专家的信誉进行反向评估,为选取或更换专家提供依据。反向评估可由被评估对象、同组评审人员、评审活动组织者等相关人员从专家的评审质量和态度等方面展开评价,评价方式可采用类似豆瓣、淘宝等评级与文字表述相结合的评分机制。反向评估可以作为对专家非科研产出性贡献的审核依据,提升专家的责任意识,并引导专家严格遵守评审规则,公平公正评价,选拔真正的优秀人才,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

为避免专家对于地位较高的学者与不知名学者之间的差别对待,减少人为的马太效应,专家评审可根据评价目的实施双向匿名或单向匿名(作者匿名,评审者开放)评价,并且专家组需定期轮换,避免提前沟通,以保证评价结果公平公正。

4.5 推行评价对象的法律道德双向约束举措

对于评价对象而言,马太效应加诸于其的作用主要是心理压力,导致一时诱惑走上学术不端的不归路。

学术不端现象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知法犯法型,如数据捏造、篡改、剽窃,盗用别人的学术成果等,此类不端现象已经违法,应从法律层面加以束缚,对研究人员及其所处机构终身追责,并加大惩罚力度,增加犯罪成本。

另一类是道德意识薄弱型,对于学术不端没有清晰的认识,如重复提交、自我抄袭等。2019 年,复旦大学唐莉教授[28]调查发现,超过20%的受访者认为一稿多投、自抄袭等行为在其所处领域很普遍、很正常。调查结果足以说明我国对于学术不端现象的科普还远远不够,连身处学术圈之中的人都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行为是否已构成了学术不端,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科研诚信制度,加强作风与学风的建设,加大对学术不端现象的宣传力度,并将其引入高校教育,让科研人员从做从学生起就将科研道德根植于心中。

5 总结与展望

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体系的源头,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多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已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比之世界科技强国,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全面发展,但我国现行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问题,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互为因果,马太效应可以催化基础研究评价的过程从而放大基础研究评价的缺陷,反过来基础研究评价既能显化马太效应现象,又能调控干预马太效应。因此在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公正合理的评价导向,合理控制和引导基础研究领域的马太效应,避免在改革的浪潮中被裹挟,随波逐流。具体而言,基础研究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科学、全面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单一指标的破与立,任何评价体系的构建从来都不是完美和一劳永逸的,只有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不被现有的评价体系桎梏,及时跳出马太效应的藩篱,构建新的评价标准,方能引导基础研究评价走向正轨,使科研主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而不是盲从者。

猜你喜欢

马太效应基础评价
马太效应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这个世界处处都是『马太效应』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马太效应下的中国医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