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农林院校乡村规划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2022-05-11陈思颖徐佳怡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农林课程体系

陈思颖,徐佳怡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条件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乡村人才培养成为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部分,乡村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空前迫切。面对新的挑战,农林院校中的乡村规划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尤为重要,完善乡村规划教学课程体系,探索乡村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需要规划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

本文引入OBE 教育理念,剖析乡村规划人才培养需求与发展目标;以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乡村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乡村规划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建立一套乡村规划课程优化方法并加以实践,有助于改善当前乡村规划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推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和实施。

1 OBE 教育理念的含义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也称为成果导向教育,是当今国际主流工程教育模式。OBE 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和“如何达到该学习成果”为核心[1],主要内涵是以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驱动力,把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相应的学习成果,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紧密围绕学生进行设计并实施,教师通过反向构建每位学生的相应教学框架和成果评价体系来指导学生进行渐进式学习,并评价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2]。OBE 理念的主要特点包括:关注学习成果、注重学习过程、创新学习模式、改革评价体系。

国内部分学者在工程教育和应用型专业中进行了OBE 理念的研究。凤权、余承海系统地阐述OBE教育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与主要内容,探讨OBE 教育模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3-4]。王丹丹、李扬等结合OBE 理念对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探索[5]。计勇、王雪茹等基于OBE 理念进行了水利类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法改革[6]。在乡村规划教育研究方面,结合OBE 理念进行乡村规划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

2 农林院校乡村规划课程建设现状评估

2.1 乡村规划课程理论知识体系不够全面

当前农林院校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涉及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地理、旅游等多个学科内容,关于乡村文化、产业、社会、治理等知识内容仍有欠缺。城乡规划专业排名前列的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涉及乡村规划的专业核心课程达7-8 门,实践课程为5-6 门。农林院校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培养方案中涉及的专业核心课程为4 门,实践课程为5门。对比可知,农林院校乡村规划的课程安排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够,服务“三农”的农林院校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2.2 学生进行乡村规划实践的综合能力不足

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已开展实践课、工作坊等实训环节,但本科生应对乡村问题的实践综合能力仍有不足:一是对乡村认知不深入,对乡村的风土、文化、习俗等认知程度不够深入;二是乡村规划工作的沟通能力不足,与村民、村委会干部的协商能力需提高;三是实践教学开展深度不足,受到学校教学任务时间与学生外出安全因素的制约,乡村实地训练开展存在一定难度,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 乡村规划教学建设开始初步探索

华南农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012年开始了乡村规划教学探索与实践,2018年新增乡村振兴方向,在原有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设农业、生态、旅游等乡村理论和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乡村规划工程实训。教师定期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乡村规划工作坊,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农林院校虽然已开展乡村规划课程教学,但仍存在乡村规划知识体系不全面、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学生素质与乡村振兴规划人才综合要求存在差距。

综上所述,基于OBE 教育理念进行乡村规划课程体系优化探索,创新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内容,对乡村规划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教学改革意义。

3 基于OBE 理念的乡村规划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3.1 乡村规划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乡村规划课程体系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理念,总体框架构建着重在两方面:一是以乡村振兴规划人才培养为需求目标,重视学生的学习产出、创新思维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二是根据乡村规划教育在城乡规划专业培养体系中需达到的目标,制定乡村规划课程群的模块内容、教学计划和考核评价方法等。

因此,乡村规划课程体系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优化,实现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储备、技能应用、创新思维和人文关怀四个方面复合能力的培养,保证规划专业人才能更好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和行业发展要求(见图1、图2)。

图1 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图2 基于OBE 理念的乡村规划课程体系框架

3.2 以学生素质培养为导向,注重知识和能力提升的需求性教学目标

乡村规划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将学生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技能、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要求,分解为多个子目标,对应教学内容板块;基于课程子目标反向设计教学策略、内容和方法,建立适用于乡村规划的教学模式。

乡村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乡村规划的学科架构,掌握乡村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掌握乡村社会经济、聚落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理解和协调乡村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具备运用乡村理论认知、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具备与村民沟通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具备对乡村的正确价值观和社会服务的意识。

3.3 以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全过程课程设置

3.3.1 多学科融合的理论教学

乡村规划理论教学融合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地理学等学科,运用模块化思路建构课程群。理论教学模块包括三类:核心教学模块包括空间规划与经济地理模块,着重于本科一至四年级的专业教学;特色教学模块包括生态景观和旅游规划模块,突出农林院校园林、生态和旅游的学科优势,贯穿于一至三年级的特色知识;拓展教学模块包括文化保护与社会人居模块,贯穿二至四年级的素质拓展。

3.3.2 参与式的实践教学训练

乡村规划实践教学强化在地性和参与式的培养训练,以乡村建设为主线,学生通过不同课题掌握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形成四类乡村实践教学模式:情景教学课堂,在课程中通过实践案例和真实情境,将学生引入乡村实际问题中,树立正确的乡村规划观念;协作教学联盟,指高校间、高校与政府企业间的协作式教学,共享乡村教学资源;乡村教研基地,高校与乡村合作建立乡村教研基地;在地工作营,教师带领学生在贫困乡村进行在地营建活动,实现帮扶振兴。近三年,华南农业大学组织了27 个乡村主题工作坊,引导学生走入广东省30 多个乡村开展调研、三下乡和志愿服务;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的“南粤村庄规划设计大赛”并获得多个奖项,增强了学生对乡村的热情和责任感。

3.3.3 递进式的培养计划

教学改革围绕学生基础知识强化与综合能力培养两个主题,由乡村物质空间延伸到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领域,形成“基础—进阶—应用”的递进式教学环节(见图3)。理论教学方面,一年级夯实设计、制图专业基础,二年级扩展历史、生态、地理信息等知识领域,三四年级增设交通、法规、综合规划等课程;形成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培养计划体系。

图3 递进式培养计划示意

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一年级开展乡村认知和调研,培养乡村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二、三年级通过设计实践、社会调查、团队合作、岗位模拟等方法训练乡村专业能力;四年级结合毕业设计进行乡村实际项目拓展。通过渐进式的乡村规划系列课程,有效地引导和掌握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成效。华南农业大学与清远市、中山市合作建设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分阶段参与基础设施提升、生态产业发展、岭南文化传承、乡村治理等实际课题,实现知识运用、专业技术和研究能力的综合培养,教学实践成果获得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3.4 以学生兴趣培养为中心,注重主动学习的反向式教学方法

乡村规划课程改革探索引导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采取反向式教学,转变教师的被动讲授为学生的主动学习,选择案例教学法、探究式问题学习法、教学研讨法、多途径教学互动法、混合授课法、情景体验法等多种方法[7],综合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例如在《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中,以学生小组为主导,采用情景体验法和教学研讨法,通过图片演示、实地调研进行实地感知,引导学生以村民、规划师的角色扮演进行情景模拟,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继而教师授课,反馈与总结应获取的关键知识点。

3.5 以多维互动为手段,注重师生互评的特色化评价体系

OBE 理念模式注重对学习成果的评定,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示范者和监督者,对学生的自学自评进行评价[8]。课程改革建立多维互动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考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引入地方实践评价,以社会要求引导学生的学习表现;二是评价标准,提出“加分制”,分解知识点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报告汇报、成果编制等多个学习阶段的子项进行评价,每个子项分数相加得到最终成绩;三是评价内容,成绩评定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论积累,还结合实践环节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改革还建立了动态反馈和持续改进的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培养情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OBE 教育理念为乡村规划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本文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明确培养乡村振兴规划人才的教学目标,构建农业院校的乡村规划课程体系框架与优化方法:注重全过程的课程设置,采取多学科融合的理论教学、参与式的实践教学与递进式的培养计划;创新学习模式,实施培养学生兴趣的反向式教学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制度,构建特色化评价体系。应对乡村发展需求的乡村规划课程体系改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农林院校乡村振兴应用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农林课程体系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