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提升研究
2022-05-11尚海燕付皓天
■尚海燕,付皓天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由此可见,“三感”的提升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直接反映和整体性展示,能有效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提升农村脱贫人口的“获得感”成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时代回应[1]。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二、相关理论
(一)美好生活需要
“美好生活需要”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一个核心概念[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已然发生了结构性、层次性变化。人民群众不仅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追求情感、事业、公平、社会保障、安全、环境等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王俊秀等[3]通过调查,将人民群众理解的“美好生活需要”划分为个人物质维度、家庭关系维度和国家社会维度三个核心层面。
(二)获得感
“获得感”作为本土概念,出现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其本意表示获取某种需要或者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现多用来表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不仅仅包括物质层面看得见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看不见的。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由此可见,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是检验和衡量新时代精准扶贫成效、脱贫攻坚成效的直接效果和重要检验标准,也是落脚点[4-5]。
“获得感”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追求和满足紧密相关,人民群众不同层面获得感的逐步提升,会推动民众追求并满足不同类型更高层次美好生活需要。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脱贫群众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生态环境需求等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凸显和提高。因此,本文立足美好生活需要视角,结合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实际,构建“获得感”理论模型,评估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引导农村脱贫人口美好生活需要不同层面的产生与满足,进一步提升其获得感。
三、指标设计与数据获取
(一)美好生活需要视角下脱贫人口获得感测量指标体系设计
借鉴国内学者的获得感量表,从物质、安全、能力、精神文化、生态环境五个二级指标进行了指标设计,其中借鉴王恬等[6]对于物质获得感、吕小康等[7]对于安全获得感、李丹[8]对于能力获得感以及李成等[9]对于精神文化获得感、生态环境获得感的划分,立足于河南省人民群众脱贫实际,以家庭收入提升、医疗、养老社保安全、技能培训开展、环境卫生、文化活动等16个三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量评价河南省脱贫人口获得感。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主要调查对象为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河南省抽取了10市12县,基本涵盖脱贫前贫困程度深、贫困范围广的贫困县进行实地调查,选取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4份,有效问卷466份,问卷有效率为94.33%。
(三)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问卷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获得感变量及物质、安全、能力、精神文化、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值分别为0.967、0.862、0.908、0.913、0.932、0.925,均大于 0.8,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2.效度检验
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获得感及五个维度的KMO值分别为 0.960、0.821、0.892、0.841、0.920、0.828,均大于0.8,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值均小于0.001,由此说明调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四、美好生活需要视角下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调研结果分析
(一)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的经验测量
1.物质获得感分析与评价
脱贫人口物质获得感均值为3.62,说明脱贫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也得益于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家庭总收入的提高。64.4%的脱贫人口认为与五年前相比,收入途径更加多样化,家庭收入来源更加广泛。从满意程度来看,94.2%的脱贫人口对收入提升情况满意,95.9%的脱贫人口对住房条件感到满意,96.3%的脱贫人口对家庭生活表示满意,认为目前生活比以前更好。由此可见,脱贫攻坚在改善脱贫人口的物质获得感上成效显著。这些成果突出体现在收入提升、住房改善、生活状态和质量改善以及对口帮扶单位送钱送物资等,让这些长期被边缘化的贫困人口得到了极大的被关心、被牵挂的积极心理满足与实实在在的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之对脱贫成果产生了较高的获得感。
2.安全获得感分析与评价
脱贫人口安全获得感均值为4.01,脱贫人口最直观的医疗安全感主要来自医疗保险保障、村卫生院治疗水平等,虽然村卫生院医疗设备简陋,但配套较为齐全,村医的治疗服务整体水平比以前有很大提升,县、乡级卫生院经常组织的下乡义诊活动也给脱贫人口提供了很大帮助。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救助,这些都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安全获得感,但也有30%的受访群众对因为主客观原因(比如劳动技能丧失、突发疾病、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再次致贫返贫表示担忧,这也说明贫困人口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仍然需要进一步激发,可以通过脱贫致富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这部分人的自信。
3.能力获得感分析与评价
脱贫人口能力获得感均值为3.69。精准扶贫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让脱贫人口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为了提高脱贫人口的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当地政府都不同程度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技能培训项目,如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及实用技能类的培训项目。根据脱贫人口参与技能培训项目的评价反馈,60.1%的贫困户参与过技能培训,在参加了技能培训的贫困人口中,90%以上的脱贫人口表示对举办的技能培训满意,有62.5%的人表示能理解培训内容,而不能理解培训内容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脱贫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理解能力有限;90.3%的脱贫户表示培训项目符合家庭生产的实际需求;77.3%的脱贫人口表示学到了实用的技能和技术,认为这些技能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脱贫能力,增加了家庭收入。
4.精神文化获得感分析与评价
脱贫人口精神文化获得感均值为3.85,说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调研数据显示,90%以上的脱贫户认为政府思想文化宣传到位,提供的文化服务和产品符合群众需求;很多地方建立了百姓大舞台、文化生活广场等精神文化娱乐场所,文化设施设备齐全,为民众搭建了良好的文化交往与感情交流平台;文体活动内容与形式与河南特色有效结合,精彩纷呈。随处可见的河南豫剧小剧场、武术表演等,逐步形成了有影响力的群众性文化品牌。黄河文化、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不断激励脱贫群众努力奋斗,用勤劳的双手、坚韧不拔的精神创造美好生活。
5.生态环境获得感分析与评价
脱贫人口生态环境获得感均值为3.72。参与调查的脱贫人口中,接近95%以上的群众感受到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变化,满意度很高。当地大气、水体、生态等环境保护工作到位,“厕所革命”打造了整洁卫生、美丽健康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了农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受访群众表示:“农村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物质生活充裕、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在农村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
(二)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差异性统计分析与评价
为考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健康状况5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在获得感及各维度上的差异,本研究分别以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被试进行分组,以获得感、物质获得感、安全获得感、能力获得感、精神文化获得感、生态环境获得感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群体在“获得感”量表上的得分存在一定差异。
1.性别方面。在获得感及物质、安全、能力获得感三个维度上,男性比女性拥有更高的获得感,在精神文化与生态环境获得感两个维度上,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的获得感感知,这和农村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是有一定关系的。男性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和收入来源,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观念和思想在农村依旧存在,因此更能感受到劳动能力提升带来的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升、获得村民尊重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随着农村文体活动的不断丰富,女性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较大满足。
2.年龄方面。在获得感及不同维度上,不同年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总体而言,青年群体、中年群体比老年群体的获得感更高;在物质、能力、生态环境获得感维度上,青年群体的获得感比中老年群体的获得感更加显著;在安全、精神文化获得感两个维度上,脱贫人口年龄越大,获得感越高。在经历了以往的艰难岁月后,生活在更加民主公平的和谐现实环境中,对于党和国家在物质、精神方面的极大关心和帮扶,安全感提升,满意度更高。
3.受教育程度方面。不同文化程度只在能力获得感上呈现出显著差异,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学历的群体比大专及以上的获得感更加显著。由于教育程度低,知识有限,自身劳动生产技能不足,不足以寻求更好地发展,周而复始,陷入贫困恶性循环,村中举办的技能培训,无条件的帮扶措施让这些人得到了满足实际需求的实用技能,生产经营能力和致富水平得到提升,因此能力提升后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较强。
4.家庭收入方面。不同家庭收入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物质、能力和精神文化获得感三个维度的显著性差异接近,都呈现出家庭总收入在1万~2万元、2万元以上的群体比家庭总收入在0.50万元以下、0.5万元~1万元的群体有更加显著的获得感;在安全获得感维度上,家庭总收入在1~2万元的群体比0.5万元以下、0.5万元~1万元群体有更加显著的获得感;生态环境获得感维度上,家庭总收入在1~2万元的群体比0.5万元以下的群体有更加显著的获得感。总体而言,收入水平越高,对生活、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改善越好,由此带来的获得感越强。
5.健康状况方面。健康状况对个体的心态及生活会产生影响,脱贫人口不同健康状况在物质、安全和能力获得感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身体健康良好的人群获得感相对较高。这表明身体健康程度越好,享受到扶贫政策和脱贫成果的红利越大,尤其是劳动能力及经营能力的提升比其他人更高,经济来源、生活、养老、医疗等方面更有保障。但有身体残疾或者疾病的贫困人口,因为受到扶贫政策的补贴或补助,也提高了获得感,只不过因自身疾病、身体残障等原因,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的获得感不如身体健康的人的获得感高。这和王恬等[6]的研究结论一致。
(三)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调研结论
1.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整体较高
河南省脱贫人口获得感总体较高,五个维度的获得感得分虽然存在差异,但差异性较小。获得感由高到低的维度依次为:安全获得感、精神文化获得感、生态环境获得感、能力获得感、物质获得感。物质获得感维度的得分最低,与我们预期不符,可能的原因是:从纵向比较来看,农村脱贫人口的物质获得感较之脱贫前确实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从横向维度来看,脱贫人口的物质获得感出现了脱贫效果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量的家庭收入带来的满足感越来越小。所以会有脱贫人口对物质获得感满意度高,但是得分不高的现象。
2.获得感在脱贫人口不同群体之间差异明显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健康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脱贫人口获得感及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同。群体不同组之间的差异表明:在寻求发展、追求物质极大丰富、向往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脱贫成果的协调性和共享性,保障脱贫人口都能够平等地享受脱贫红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贫困人口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具有可持续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此外,调研走访过程中也感受到,个体自我发展意识、地缘关系等地方性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产生差异性。
五、美好生活需要视角下提升河南省农村脱贫人口获得感的建议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要持续提升农村脱贫人口的获得感,进而提升其幸福感,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扶贫方式,提升物质获得感
家庭收入问题是影响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重头戏,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条件才有保障,生活质量才有改善,故应注重脱贫人口家庭收入的持续增收能力。扶贫方式要从一次性扶贫向可持续扶贫转移,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造血式”扶贫主要路径就是资产扶贫,即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农业设施、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对于残障人士、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困难群体,仍要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加大帮扶力度,为贫困人口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提升其物质获得感[10]。
(二)完善协同机制,保障安全获得感
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增强脱贫人口的抗风险能力,应在政府主导下,让行业部门和脱贫群众都参与进来,加强政府、社会力量和脱贫人口全方位的多元协同机制,夯实政策保障机制和社会帮扶机制,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独居老人等特殊贫困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精神关爱;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着力于技能培训提升,持续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障其劳动安全。
(三)强化产业扶贫,提升能力获得感
产业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应因地制宜,培育并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项目,强化产业扶贫。充分利用好河南省内农村地区的绿色资源(绿水青山、自然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和特色资源(革命老区、特色小镇、乡村美食、民俗风情等),开拓旅游市场,依托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为当地群众发展服务产业提供需求,实现产业转型致富,有效拓宽脱贫人口家庭收入渠道。同时加强脱贫人口技能培训,增加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的种类,扩大培训的范围,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生产技能水平、就业创业能力,乡村产业的良好发展,会吸引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是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二是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四)推动文化建设,丰富精神文化获得感
调研发现,河南省脱贫人口的精神文化获得感较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能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结合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实际和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有区别的精神文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新时期新期待,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应动员各方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用高质量的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增强脱贫人口的文化自信,同时在满足需求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化产品创造和文化服务全过程,润物无声地弘扬中国文化、河南文化,不断增强精神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五)坚持绿色发展,增强生态环境获得感
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是农村的宝贵财富和天然优势,随着农村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生态环境进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持续推广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重点关注农村厕所的卫生状况;严格控制农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为市场提供绿色有机无污染产品等。同时,加强监管,通过立法约束破坏乡村环境的行为,让人民群众在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新农村更好地生产生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