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寻针器设计与应用
2022-05-11夏建妹邓康王黎梅周瑜金波杨思兰王婷婷
夏建妹 邓康 王黎梅 周瑜 金波 杨思兰 王婷婷
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各类高难度、精密手术不断开展,众多型号的缝针被广泛应用于手术中[1]。细小缝针,尤其是显微缝针及心脏手术缝针,极易脱离持针器而混入手术、器械区域或掉落地面,且难以迅速找到,易致关闭切口延迟、手术时间延长、安全隐患增加[2,3]。故本团队设计并制作一款新型寻针器(发明专利号:ZL 2019 0364504.4),兼具金属探测、定向照明、放大摄像等功能,可实现快速寻针。本次研究对该新型寻针器的应用效果展开试验,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寻针器的主体结构包括:立杆、滚动机构、支撑机构、辅助结构:电磁感应报警装置、放大镜、定向照明灯、视频摄像系统、收纳平台。
1.2 设计 ①立杆高度在1.0~1.5 m 之间,并具有伸缩调节功能;②立杆底端设置滚动机构,滚轮之间安装有磁轮,用于滚动寻找吸附针体;③支撑脚的设计方便摆放;④电磁感应报警装置,当发现有针体时,则通过电磁报警器发声提示;⑤滚轮上面设有放大镜,通过放大镜准确定位缝针位置;⑥放大镜边缘设有定向照明灯,方便光线不足位置寻针;⑦设置视频摄像系统,用于寻找障碍物下的缝针;⑧立杆上端配有收纳平台,可当置物平台或写字台板使用。上述寻针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各系统可独立使用,也可组合使用,视实际使用环境和使用目的而定。新型寻针器的结构与示意图见图1。
图1 新型寻针器结构与示意图
1.3 试验设计 选取本院手术室护士20 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 名,并编号1~10号。纳入标准为:①注册护士;②在手术室工作≥2年;③自愿参加本研究;④明确知悉寻针重要性,不会因为个人实验态度而影响实验效果。排除标准为:①处于规范化培训期的护士;②怀孕期、哺乳期护士;③骨骼关节肌肉等部位病变者;④眼视光疾病且未矫正者;⑤其他不利于身体、肌肉等展开实验者。观察组中女性8 名、男性2 名;年龄28~37 岁,平均年龄(32.00±2.92)岁;工作年限3~9 年5 名、10~20 年5名。对照组中女性8名、男性2名;年龄25~39 岁,平均年龄(31.33 ± 5.32)岁,工作年限3~9 年4 名、10~20 年6 名。两组护士在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采用模拟术中地面寻针场景,选择一固定手术间作为研究场地,以手术床为中心,将手术间按照方位均匀分为二个象限区域,分别设定为A1、A2 区域。由研究组指定同一人员采用盲法预先在上述区域放置缝针2 枚。放置缝针者将30 次寻针作业中的每次缝针具体放置区域组合进行提前设定,并全部置入信封中,在每次寻针前随机抽取并按照要求放置缝针。随后寻针人员进场寻针。对照组采用传统裸眼法寻找缝针,由该组1 号护士进入手术间,并在地面进行“地毯式”搜寻,在定位全部缝针后拾起交于预先放置缝针人员,确定缝针无误后寻针完成;随后待1 号护士充分休息后按照以上要求再次由1 号护士重复寻针2 次,即同一护士总共寻针3 次。以此类推,2~10 号护士按上述方法寻针,10 名护士共寻针30 次。观察组采用新型寻针器寻找缝针,由该组1 号护士进入手术间,启动新型寻针器金属探测、定向照明、放大镜、摄像等功能后开始寻针,在定位全部缝针后拾起交于预先放置缝针人员,确定缝针无误后寻针完成;随后按照以上要求,待该组护士充分休息后,再次由该组1号护士重复寻针2 次,即同一护士总共寻针3 次。以此类推,10 名护士共寻针30 次。
1.4 观察指标 记录寻针人员进入手术间至找到缝针所需时间,即寻针时间;记录寻针人员漏捡次数,即经过缝针遗落区域未能发现缝针计为漏捡1 次,据此累计;记录寻针人员弯腰次数[4],即寻针人员上身向下弯或屈身在45°~90°;记录寻针人员深蹲次数[5],即寻针人员屈膝屈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大小腿之间的夹角至少小于9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寻针时间、弯腰次数、漏捡次数、深蹲次数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寻针各项指标比较
由表1 可见,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寻针时间更短,寻针期间漏捡次数、弯腰次数、深蹲次数均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6.61、-6.78、-6.81、-6.75,P均<0.05)。
3 讨论
随着外科手术难度和精细度的逐渐增大,各种型号、规格的缝针在外科手术台上相继出现,对于数量繁多、种类各异的手术缝针,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与风险控制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6]。尽管多数医疗机构已对术中缝针清点、使用、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但缝针遗落仍难以预料,且并不少见。缝针掉落后,传统裸眼寻针费时费力,效果不尽人意,且长时间未找到遗失的缝针,可造成关闭切口时间延迟、手术与麻醉时间延长、医疗安全隐患增加等风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新型寻针器后,手术室护士寻针时间明显缩短,漏捡次数更少(P均<0.05)。本次研究所设计的新型寻针器的电磁感应报警装置可感知地面50 cm 内的细小金属并发出闪光报警,以此缩小寻针范围;寻针器滚动机构设置于立杆底端,配备滚轮架,滚轮架连接于轴上,轴两端安装有滚轮,滚轮之间安装有40 cm 长的磁轮,且随滚轮一起旋转,磁轮可吸附所过之地的针体;寻针器的立杆上安装了放大镜,可放大地面遗落或磁轮上吸附的缝针;上述多种功能相互配合,不仅使得寻针人员缝针漏捡的发生率大幅下降,也使整体寻针效率显著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新型寻针器后,手术室护士弯腰、深蹲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2007~2014 年,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率由61%上升到84%,呈逐年上升趋势[7,8]。该新型寻针器设计研制符合护士操作时节力原则,立杆高度在1.0~1.5 m 之间,并具有伸缩调节功能,加之立杆上铰接有放大镜,并与立杆保持平行,放大镜可将细小物件放大,能够透过放大镜及时地发现针体,无需因频繁地弯腰,深蹲查看而中断寻找操作;同时,寻针器还具备摄像功能,寻针人员不仅可于站立时观察地面情况,还可完整记录寻针过程。故对实现寻针作业的省时节力,以及有效降低护士腰部疾病等职业病的发生具有有益价值,尤其适合存在腰腿疾患不适合频繁弯腰、深蹲的人员使用。
综上所述,本团队设计与制作的新型寻针器能够缩短寻针人员寻针时间,减少缝针漏捡次数和寻针人员弯腰与深蹲次数,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