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巴丝肼联合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5-11周婵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9期
关键词:多巴帕金森病血清

周婵娟

(东方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海南 东方 572600)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此病患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内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变性死亡。刘茹等[1]研究发现,神经系统老化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是导致中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重要因素。人中脑内的黑质纹状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化、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60% ~80%)时,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一系列症状,如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2]。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帕金森病的特效药,多是对此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其中多巴丝肼较为常用。此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单用此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有限,且长期用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等不良反应。丁苯酞在脑卒中的治疗中较为常用,能有效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本文主要是探讨用多巴丝肼联合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1 年4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 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3],且经临床检查得到确诊;年龄>50 岁;入组前的1 个月内未使用过多巴丝肼或丁苯酞进行治疗;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恶性肿瘤、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或存在用药禁忌证;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差,不能遵医嘱用药。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27 例。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8 例,女性9 例;其年龄为54 ~84 岁,平均年龄为(68.89±5.55)岁;其病程为4 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11±1.25)年;其体质指数为17.9 ~24.2,平均体质指数为(21.67±1.54);其中,帕金森病Hoehn-Yahr 分级为1 级、2 级、3 级的患者分别有10 例、8 例、9 例。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性17 例,女性10 例;其年龄为52 ~80 岁,平均年龄为(68.85±5.37)岁;其病程为3 个月~7 年,平均病程为(3.27±1.17)年;其体质指数为17.6 ~24.1,平均体质指数为(21.57±1.50);其中,帕金森病Hoehn-Yahr 分级为1 级、2 级、3 级的患者分别有12 例、7 例、8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多巴丝肼片(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98 ;规格:0.25 g×40 s/ 盒)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初始剂量为每次服125 mg,每天服3 次,连续用药1 周后逐渐增加剂量,每天增加的幅度不可超过125 mg,直至剂量达到1000 mg/d。用多巴丝肼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多巴丝肼片的用法同上,丁苯酞软胶囊(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24 s/ 盒)的用法是:口服,初始剂量为每次服0.2 g,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续用药1 周后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剂量达到0.6 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的评分及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的评分。NIHSS 共包括15 个评分指标,总分为42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越差。UPDRS 包括运动、行为、情绪、生活状态等评分指标,总分为147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PDQ-39 包括身体活动、精神健康、日常生活、交流、认知、身体不适、屈辱感等评分指标,总分为156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差。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痴呆相关血清因子(包括神经营养因子-3、C 反应蛋白和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的水平。上述血清因子的检测方法是: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对血液标本进行5 min 的离心处理(转速为3500 r/min,离心半径为16 cm),分离出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 反应蛋白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和神经营养因子-3 的水平。检测所用的仪器为7600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睡眠障碍、抑郁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UPDRS 评分及PDQ-39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UPDRS 评分、PDQ-39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UPDRS 评分和PDQ-39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 评分、UPDRS 评分和PDQ-39 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UPDRS 评分及PDQ-39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UPDRS 评分及PDQ-39 评分的比较(分,±s)

注:*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 NIHSS 评分 UPDRS 评分 PDQ-39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n=27)44.23±3.56 32.00±2.85* 110.85±14.13 85.89±8.89* 122.13±11.13 101.61±10.32*治疗组(n=27)44.07±3.55 27.16±2.66* 112.23±15.07 72.53±7.45* 119.86±12.01 89.80±9.85*t 值 0.165 6.451 0.347 5.985 0.720 4.302 P 值 0.869 <0.001 0.730 <0.001 0.475 <0.00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痴呆相关血清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C 反应蛋白、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 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血清C 反应蛋白和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 的水平高于参照组患者,其血清C 反应蛋白和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的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痴呆相关血清因子水平的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痴呆相关血清因子水平的比较(±s)

注:*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 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μg/L) 血清C 反应蛋白(mg/L) 血清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n=27)17.93±2.88 26.30±2.14* 8.88±0.79 5.94±0.91* 33.96±4.33 25.43±3.66*治疗组(n=27)17.87±2.90 32.80±2.08* 8.76±0.85 4.11±0.73* 33.81±4.18 16.77±2.94*t 值 0.076 11.318 0.537 8.151 0.130 9.585 P 值 0.939 <0.001 0.593 <0.001 0.897 <0.001

2.3 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用药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81%(4/27),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22%(6/27),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 岁左右,且男性的发病率稍高于女性。此病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运动迟缓(表现为重复运动、运动幅度减小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态异常。除上述表现外,帕金森病患者还可出现吐字不清晰、吞咽困难等症状[4]。此病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增加其家庭的负担,因此应尽早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上尚不能彻底治愈帕金森病,只能对此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目的是减轻其临床症状,避免其病情进一步加重。多巴丝肼是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的常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苄丝肼和左旋多巴。此药在进入人体后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并在多巴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多巴胺,补充脑内缺失的多巴胺,进而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相关症状[5]。丁苯酞软胶囊是临床上治疗脑卒中的常用药。此药可抑制细胞的凋亡,改善线粒体的功能,保护脑神经。研究指出,丁苯酞软胶囊可提高脑组织内一氧化氮及前列腺素的含量,增强脑组织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脑细胞损伤。另外,此药还可改善脑组织缺氧的状态,增加脑血流量,缓解脑水肿,抑制脑细胞死亡,进而可改善神经功能。神经营养因子-3 在神经细胞的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调控自由基的代谢,平衡钙离子,改善因脑组织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损伤。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是反映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水平的高低与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6]。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可直接反映机体的应激状态,其水平的升高提示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 评分、UPDRS 评分和PDQ-39 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 的水平高于参照组患者,其血清C 反应蛋白和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的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黄宇[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多巴丝肼联合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多巴帕金森病血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这么简单,这些“非运动症状”你留意到了吗
古稀之年靠皮划艇横跨大西洋?
散落在星夜的笑声
焦虑、抑郁或是帕金森病先兆
手不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