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国考”:要“面子”更要“里子”
2022-05-11解伟
文/解伟
“国考”事关“面子”更涉及“里子”。公立医院要找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本院的落脚点,每年按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有“国考”之称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纵深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如果说四年一度的等级评审像入学考试这类“资格考”,准备时间长,成败系于一举;绩效考核更像期末考试这样的“排位考”,测评周期短,有为才能有“位”。而“排位考”的3个特点,让许多院长又怕又爱。
“排位考”的3 大特点
“试卷”统一。有的院长平时注重打造“亮点”,把“难啃的骨头”有意识掖到后面甚至留待“后人”解决。但在“国考”中没有“选科”权利,决定成绩的不是某几项指标,而是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5+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逻辑紧密关联、数据互相印证的指标体系。明显“偏科”的医院不可能再靠一招鲜吃遍天,或是用一“俊”来遮数“丑”。
分数公布。各医院对照分数和排名,很容易看清楚自己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到底是“学霸”还是“及格线以下”,明白应该“补强”发力的方向。这也有利于平息存在竞争关系医院之间的互不服气,毕竟总分和单科成绩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再打“嘴仗”意义不大,不如撸起袖子提提分数更实在。
成绩进“家”。“国考”成绩让身为“考生”的医院紧张,作为“家长”的各级党委政府也会关注。之前考生多少还可以找点理由比如“这是通病,各家医院都差不多”。如今统一发榜,“别人家孩子”CMI为什么这么漂亮?同病种费用包括药品、耗材费用控制为什么如此给力……“家长”自然要追问几个“为什么”。当然“家长”也要反思:为什么“隔壁小明同学”财政补助占比指标这么抢眼?自己家“爱的供养”需不需要加把劲?
不同层级的公立医院,大要有大的样子,小要有小的活法。“国考”有清晰的“复习提纲”,得高分虽然很难,但试题都摆在明面上,就看谁有耐心,能对照提纲逐项查找“短板”,把功夫下在平时;看谁有毅力,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能沉下心年复一年做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看谁会借脑,邀请外部专家跳出“当局者”视角,帮助解析失分点、制定助学“攻略”。
答好3 道“大题”
除了“复习提纲”,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还须自我加压,以战斗姿态答好3道“大题”。这3道“大题”相当于综合素质评价,虽不会直接出现在“卷面”上,但与成绩息息相关,搞砸任何一道都有“留级”风险。
一是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病毒变异使潜伏期延长、传染性增强、输入性传播风险增加,长时间作战加上防控措施连续调整,医务人员容易疲惫厌战。三甲医院既是战疫主力军又是抗疫主战场,一定要按中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为一方群众守好健康防线。
疫情可控,生产生活正常,人心才稳。要落实“六稳”实现“六保”,疫情防控就是绝对不容有失的“底线”,守土有责就是绝对不能含糊的“红线”。这里的“守”不仅包括及时诊断、有效救治,为病人守住生命安全线,还要严格落实感染防控措施,为自己守住院感安全线。不论医院感染事件发生,还是为求自保拒收病人,都会失去一方群众和党政领导信任,可谓“一稳皆稳,一失皆失”。所以疫情防控不是单纯的医疗问题,更是重大政治任务,一定不能只讲小局不顾大局或只计小账不算大账。地方政府也要提供必要支持,不要让公立医院既为高强度作战劳神,又为自筹“弹药钱粮”犯愁。
二是等级评审攻坚战。2020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新《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突出“医疗质量安全”主线,围绕18项核心制度设置标准和指标;强调客观定量,数据范围覆盖从上一轮评审结束到新一轮评审开始4~5年全周期;现场检查失分率高于10%就无法获得甲等,高于30%判定为“不合格”。这对医院工作的全面性、日常运行的规范性、数据资料的准确性、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习惯突击整理资料、准备现场的医院来说“压力山大”。必须高度重视质量安全、规范日常管理、优化信息系统,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做到“日常工作三甲化,三甲工作日常化”。
另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强调“级等分离”,提出基于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按功能任务划分医院等级,按照分级管理标准和周期性评审结果确定医院等次,这是给“三甲热”的必要“降温”。“三甲”是一块展示实力、吸引病员、争取政策的“金字招牌”,许多医院都有一颗“驿动的心”,一些区级医院也立下了“按三甲标准‘X年建楼、X年捧牌’”军令状。“三甲”“准三甲”“候三甲”快速扩容,会架空区域卫生规划、造成局部过度竞争。通过等级评审为区域卫生规划“撑腰”,通过绩效考核为分级诊疗“助力”,利于引导各级医院回归定位。
三是科学发展持久战。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世界。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疫情之后,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全球化阶段。”面对保护主义、孤立主义逆潮,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形成“双循环”战略决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国家卫生健康委相继下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等,发出了提升管理质量、严格成本控制、防范运营风险的明确信号。
三甲医院体量规模普遍庞大,如果管理迭代滞后,就会出现德鲁克描述的“恐龙”现象(以有限神经控制巨大身躯而招致毁灭性后果)。管理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必将充分彰显,从医院到科室到医、技、辅、教、研、防,全员都要重视管理能力和发展质量提升。
“国考”事关“面子”更涉及“里子”。三甲医院要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找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本院的落脚点,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高层次的统一,每年按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