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2-05-11杨海金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杨海金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与发育转型的重要阶段中,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了个人认知的限制,看待事物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盲目地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而道德与法治这门教学课程,能够帮助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能够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上光明。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核心素养下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不断提升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0-0166-04

Teaching Strategies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Junior High School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YANG Haijin (Xinzhai Middle School, Weiyua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n important stag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personal cognition, students at this stage have a certain one-sidedness in viewing things and are easily blindly affected by external adverse factors. lure. The teaching course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can help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always adhere to the correct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road of study and life, and can guide students to take a bright future on the road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teaching courses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pinion.

【Keywords】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Classroom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strategy

当前,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素质教育也成为近年来教育界内出现的热点高频词汇,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中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很好地提高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可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影响着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核心素养这一词汇是素质教育发展下带来的产物,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始终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对学生的阶段性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所形成的,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就业和人生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学校的教师、家长都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法治素质的培育,这也导致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误入歧途。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包括了学生文化基础的培育、自主发展能力的培育以及社会参与积极性这三个部分的培育,而法制与道德教学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书本的知识中,而是要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和思维的角度得到升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世界万物,并且对错误的行为作出判断。学生核心素的养培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判断世界万物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以正确的思维观念看待问题。因此,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不应该盲目地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理论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在将来走正确的道路并坚持正确的方向奠基。

1.從培养核心素养角度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价值

在日新月异的国家发展局势下,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在目前的教育大背景下,进行教学工作应该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中心环节。学生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事物的正确认知基础上,否则学生将无法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看待事物,无法实现对书本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因此,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应根据本校或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他们的学习心理和思维认知,运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使学生能够在建立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再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在通常情况下,核心素养的教育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他们分别是社会参与模块、自主发展模块以及文化基础模块。因此,社会普遍强调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进行文化知识传授时,应该注重课堂中与学生之间角色的分配,以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迁移和应用到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这样才能规范初中阶段学生的行为,使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面对外界诱惑时能够建立起坚强的心理防线,始终坚持走正确而光明的人生道路。

2.从培养核心素养角度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原则

(1)遵循知识的应用性原则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在课堂中对书本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时,能够以道德与法治的观念和思维解决现实问题。除此之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尽可能地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将有关联的内容都串联起来,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陷入恶性循环,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状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结合自己对法治和道德知识的理解,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生活中,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铺垫基础。

(2)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式

在核心素养的教育培训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和引导式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法制与道德知识内的深度理解,并且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能够采用更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学习的内容相比于小学階段来说难度提升了一个台阶,面对这样的教学背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投入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引导学生,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创设与生活实践相关联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投入对法治与道德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3.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教学困境

(1)教学模式困境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背景下,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以死记硬背为主,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也应该实现新一轮的革新。但是当前还是有部分学校并没有将以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首要目标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和陈旧。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育工作者为主的单方面教学课堂,在课堂中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并不多。这样的教学问题也极大地剥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容易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感到厌烦,不利于对初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

(2)教育工作者的因素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着全新的变革,但是还是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并不注重对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方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育思想落后、观念不新、知识架构陈旧等问题。与此同时,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存在自身知识更新不及时、理论学习跟不上、知识储备不充足,不能很好地掌握本堂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这也致使本堂课程的开展过于枯燥乏味。同时,抓不住重点的教学课堂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的教学背景,不利于学生新时期学习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容易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内容产生认知方面的错误或偏差,道德与法治课程失去了在思想方面对学生正确行为的引导价值。

4.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

(1)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教育工作者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时,首先应该明确学生才是这堂课程的主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扮演着主角的重要角色。因此,教学课堂的准备工作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这才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所在。而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社会万物万事时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优质的个人品格,同时也是学生在未来进行工作和生活的基础条件。例如,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帮助学生养成持续进步的好习惯,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起“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意识和观念。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进步和成功所带来的人生价值。

例如,在学习《学习新天地》这一课程中关于“享受学习”部分内容时,在本堂课程中的导入环节,教育工作者可以安排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为学生设置一个与享受学习有关的问题:回顾自己进入初中以来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思考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喜悦的原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经历的快乐事件。而在交流环节中,班级中一位较少发言的学困生说,我上次的月考语文成绩为54分,而这次月考的成绩达到了60分,从不及格冲向了及格,我感觉我进步了,所以我感受到了喜悦和快乐。这个学生在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时,班级中有的学生窃窃私语,还有的学生私下嘲笑他是学困生。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行为,应该加以阻止。告诉学生,虽然这个学生这次的月考成绩比上一次只提升了六分,但是从不及格到及格也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成功。只要每一次都能进步一点点,终有一天这个同学就能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价值,感受到进步所带来的喜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发班级中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探索知识的本质和乐趣。

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在课前准备阶段明确本堂课程的教学目标,使本堂课程具有深刻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设置本堂课程教学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应该兼顾书本中的理论教学知识与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例如,在学习《法律在我们身边》单元“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程内容时,首先,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本节课程中所涵盖的理论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明确本堂课程的教学目标。本堂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明确生活的有序进行需要得到法律的保障,人的行为也要受到约束,而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始终与法律相伴。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然后让学生明确法律法规对约束人的行为以及日常生活带来的积极作用,了解日常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该使学生了解我国“依法治国”这一政策和原则的重要价值。在确定本堂课程的教学目标之后,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引出本堂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主动地遵守法律。这样的教学课程,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同时,还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培养了遵守法律的意识和素养,对于引导学生未来的正确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在学习中的视野

教育学家认为,学习者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处于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育工作者情境的构建和帮助,在有意义的情境条件下获取知识。学习本身就是一项积极且主动的活动,学习者知识的获取需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同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来实现。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创设一些趣味性,真实性的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教育演讲等形式,在活动中引领学生探索法治与道德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感悟和体会,从而将这些知识更好地迁移和应用在解决实践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更好地判断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观察学生的思维习惯,采用更加科学的手段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创设真实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学习《加强宪法监督》这一课程时,教育工作者在本节课程的末尾环节开展了“宪法诵读”这一教育活动。在课前准备工作时,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确认好“宪法诵读”活动的诵读内容,并且,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我国宪法的文本。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还可以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让全体学生起立,在教师的领读作用下,全班学生一起参与到诵读宪法文本的活动中。在诵读完成之后,还应该让学生说出诵读结束后的内心感受,通过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情境创设,不仅帮助学生学到了宪法知识,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在诵读宪法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意识到我国法律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3)突破单一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引导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社会中的真实事件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探究道德与法律知识时感受到社会道德与法律约束的力量。通过这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手段,更好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多样的道德与法治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课程中“深深浅浅话友谊”这一片段时,教育工作者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教材中所提供的情景,谈谈在不同情境下学生的具体做法,然后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最后,再将小组代表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让学生明白友谊需要建立在原则之上,友谊需要信任与真诚。

(4)回归生活本真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内容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如法治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围绕具体的讲授内容,适当地引入社会新闻或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活案例或生活现象,从而让课堂回归生活本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以“做守法的公民”为例,该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判断违法行为类别、刑法的种类、犯罪的基本特征等,这些知识内容相对抽象晦涩,如若教师只单纯地进行讲授,往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理解质量。对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恰当地引入相关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轻松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如:黄某在路上捡到了李某的苹果手机后拒不归还,最终法院判决黄某在规定期限内归还手机。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本课内容展开分析,由此判断黄某拒不归还手机的行为是违反了物权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迁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强化知识运用能力,还能提高法治意识,知晓在生活中捡到他人丢失的物品时应及时归还。

(5)组织实践活动

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实践能力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内容必备的基础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实施教学活动时,应该从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与学科素养。以“我们共同的世界”为例,为了让学生具备全球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教师可以围绕“我为地球清扫卫生”的主题组织实践活动,即向学生分发各种清扫卫生的用具,如扫帚、簸箕等,引导学生义务清扫街道或打扫学校,营造更加干净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引,学生能积极参与、高效地完成实践活动,进而增强环保意识与实践能力。又如,学习“网络改变世界”的相关内容时,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的利与弊,强化科学思维,教师可以围绕辩题“网络的出现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念进行正方和反方的划分,各方派代表进行一辩、二辩和结辩,在辩论中学会正确看待网络的应用,充分展现出网络的积极作用,知晓正确上网的方法。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在活跃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准确理解网络的利与弊,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养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更好地培养科学精神与核心素养。

5.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事关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积极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持续前行。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改变现有的教育方法或手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真正树立起优质的品行修养,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磊.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6).

[2]陈惠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3]孔琛.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

[4]黄丽萍.浅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科技风,2020(17).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略谈道德与法治课堂复习与总结良好习惯的培养
规则儿歌在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教学实效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