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家长教育的对策研究
2022-05-11田峰
田峰
摘 要:展开家校合作时,若想保证效果更为理想,家长素质、参与深度等均是不可忽视的,因而要确保家长教育能够做到位。从当下的小学教育现状来看,家校合作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学校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合作方式进行合理选择,然而家长教育受重视程度并不高,这就使得家校合作达不到预期。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家长教育展开深入探析,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可行的措施,确保家校合作实际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小学;家校合作;家长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0-0004-03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imary School Parent Education Based on Family and School Cooperation
TIAN Feng (Fangtian Education,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China)
【Abstract】When launching family-school cooperation, if you want to ensure a more ideal effect, the quality of parents and the depth of participation cannot be ignor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parent education can be in place.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educati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is an indispensable means. Schools should proceed from their own actual situation and make reasonable choices of cooperation methods. However, parent education does not receive much attention, which makes home-school Cooperation fell short of expectations. This paper mainly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primary school parent education, and finds feasible measures on this basis to ensure that the actual effect of family-school cooperation is more idea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Home-school cooperation; Parent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小学生的年龄不大,心理并不成熟,此时必须对习惯养成、知识积累等予以重视,若想保证教育目标切实达成,应该将家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说,家校合作能够对小学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在展开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家长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其对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会产生直接影响。从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为了使得家校合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必须对政策制度、组织形式、资源条件等予以重点关注,确保相关工作能够做到位,如此方可使得家长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学校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实效性自然就可得到保证。
1.应用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社会中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这对小学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其心智发育受到限制。从学校、教师、家长的角度来说,希望能够寻找到可行的措施来对不良信息予以抵御,确保身心发展更为稳健。将家校合作切实做到位,可以使得两者具有的教育优势充分展现出来,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更为适宜的环境,进而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
(2)有利于开阔学生家长的教育视野
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之际,不少家长会外出务工,这就使得留守儿童数量大幅增加,除此以外,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也是较为常见的,导致家庭教育受到很大影响,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部分家长秉持的教育观念是错误的,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实现健康成长。另外,将家校合作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切实消除,而且学校也可以选择可行的途径来对教育的理念、方法予以传递,使得家长能够形成正确的认知,如此一来,教育氛围就会更加的和谐,家庭教育的整体效果也就能够达到预期。
(3)有利于帮助教师缓解职业倦怠感
对传统教学进行分析可知,教师、家长并未进行充分的沟通,而且双方秉持的教育理念也是存在分歧的。将家校合作予以充分利用,可以使得教师、家长能够构建起行之有效的沟通渠道,这样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和家长间构建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展开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家长适当的帮助,进而使得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更为理想,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能够切实减轻。
2.小学家校合作的发展
(1)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
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清醒地认识到家校合作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充分肯定家长在小学生教育中的地位,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合,讓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首先,小学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尊重家长的态度与提出来的意见,因为家长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对于家长而言,必须端正自身的心态,对于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要理性地对待,加强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尤其是要认真地倾听教师分析原因,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优化家校合作形式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划分,并分层次地召开家长会,这主要是由于相同类型学生的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同时遇到的问题也类似,通过交流沟通有利于学生共性问题的解决;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并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父母一起参加;再次,学校要鼓励并配合教师家访工作的开展,同时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激发教师的热情,比如补放假期、发放福利等,并通过定期考核教师家访工作的数量与质量的方法,督促教师积极地进行家访;从次,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明确家长的各项权利,比如监督权、决策权、建议权、参与权以及知情权等,这样家长才会清醒地认识到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最后,学校针对家长的培训范围进行延伸,比如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等,从而提高家长培训的灵活性与针对性,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
(3)采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首先,双方在沟通时要真诚,也就是家长与教师要坦诚相待,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家长不应避讳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要真心地去关心每位学生,并且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可以向家长询问学生的特长、爱好及兴趣等一些基本信息;其次,家长与教师在沟通过程中,双方要互相尊重,任真聆听对方的看法,包容对方的缺点;再次,家长与教师在沟通时要做到相互理解,也就是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最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还应该是平等的,这是因为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师与家长所处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师生关系,更不是上下级关系。
3.小学家校合作现状与家长教育的关系
我们国家对家校合作是较为重视的,不少学校已经认识到想要保证教育效果达到预期,除了完成好自身承担的教育职责,还要通过有效途径来保证家庭能够给予充分的支持,并针对家校合作予以适当拓展,进而使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能够真正结合起来。从当下的小学教育现状来看,家校合作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较多的,电话联系、家庭访问、家长会等是较为常见的,而且这些模式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然而家校合作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具体来说:一是家校合作的内容显得较为单一,学习成绩是最为重视的,而道德品質、兴趣爱好等则较为忽视,而家长教育则更少涉及,如此就会使得家校合作的实效性变得较为低下;二是家校合作采用的方式过于简单,从当下家校交流的现状来看,家长会、电话联系、教师家访等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这种家校合作方式不够深入,互动的有效性也明显不足,只有学生出现问题后,双方才会联系,而这就使得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的积极性是较为低下的,这对家校合作的发展会产生限制作用;三是家长、学校并不处于平等地位,有些学校就是以家长会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其他方式的应用并不常见,而且教师掌控着交流的主动权,这就使得家校间难以实现信息的顺利传递,带来的后果就是家长所处的地位更为被动,参与的意愿也大幅降低;四是进行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家长、教师均是以个人身份来进行交流,组织机制、保障机制并未构建起来,这对家校合作产生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
在展开家校合作的过程中,不少学校依然认为自己处于领导地位,这对家校合作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校对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是较低的,导致家校合作难以顺利展开,家长教育的实效性也就无法达到预期。对家长、学校的关系进行分析可知,出现的问题集中在下面几点:
(1)小学并未认识到家长教育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家校合作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对家校合作进行分析可知,家长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内容,然而家长教育的受关注程度是较低的,这对家校合作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校、家长进行交流时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学业成绩上,这就使得家长教育难以顺利展开,尤其是家长对教育理论不够了解,拥有的教育实践能力也较为低下。
(2)家长教育没有落实到位,这就使得家校合作采用的方式过于简单。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若想保证其能够积极投入到教育中,家长必须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并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识。家长素质是不同的,知识水平有较大的差异,主动参与学校教育的意愿较为低下,这就使得学校无法顺利展开家校合作,尤其是合作方式显得较为单一,如此一来,学校和家长进行合作的意愿也会降低很多,而家长则会处于被动位置,双方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地位并不是平等的。
(3)家长教育显得过于随意,整个家校合作在无组织状态下展开,而且保障机制并不完善,现阶段我们国家并未针对家长教育制定出相应的机制,政策制度也没有出台。此外就是家长并未认识到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其参与行为也呈现出无序特征,这就使得家校合作难以顺利展开,家长参与的意愿较为低下,家校合作的相关活动也呈现出规范性不强的问题。
4.改进我国小学家长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有了家长的参与才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促使其增强学习自信,发生逃学的概率会大幅降低。学生、家长能够和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营造出更为适宜的学习氛围,学生会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愉悦,而且家长、学生能够有更长时间相互交流,这样可以使得学习效果更为理想,家长的满意度也能有明显提升。若想保证小学家长能够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当中,必须寻找到可行的渠道促使家校合作能够更为紧密,尤其是要对下面几点予以重点关注:
(1)依据家校合作的实际需要完成法律法规的制定,尤其是要将制度保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国家针对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台相关法律,其中将家长教育所要承担的义务、享有的权利予以确定,简单来说,家长应该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并将配合、监督切实做到位。此外,地方政府也要颁布实施相关政策,而且标准也应明确。比如,家长如何参与到学习管理的具体要求得到了确定,家庭教育资源中心必须切实构建起来,在展开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家校合作内容应该渗入其中,确保教师具有的沟通能力大幅提高,并能够主动和家长展开交流。
(2)家长教育组织应该切实建立起来,确保家长教育能够保持稳健发展。国家层面、各个地方、各级学校等均要组建起相关的机构,由其来完成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家长能够真正认识到家长教育的重要性,自身的教育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与家长教育相关的专题网站、报刊杂志等也要发挥出作用,家长可以通过网络、现场等方面达成咨询目的。组织适合的活动,使得家长、教师能够展开深入的交流,针对家长教育采用的具体方法而展开探讨,确保家长教育活动可以顺利展开。
(3)学校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出来,确保家长教育所需的各类资源得到满足。学校应该从自身的现状出发,完成政策制定工作,通过有效途径来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为学校管理付出自己的努力;对现有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促使家长能够积极投入到家长教育活动中。这里所说的资源指的是人力、财务等方面的资源。具体而言,学校应在网站中增加家长教育的相关内容,组织家长与教师面对面、小学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讨论等活动,利用家校通、论坛、手机短信、博客、QQ群等现代信息手段提供学生个性化的学业、体艺、德育、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真实信息和交流平台,邀请家长与教师举办联谊活动、担任临时班主任等。
5.结语
总之,一个人在小学阶段是否接触到好的教育关乎其未来的发展和人格的塑造。所以,教育管理的人员应该加大这方面的重视,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他们在各个方面都优秀,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对未来的发展起到帮助。所以,学校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配合学校展开工作,一起对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方便以后遇到问题时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润.试析家校合作中家长集体教育权与学校教育权的冲突[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