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沟通互动有效途径实践探究

2022-05-11李文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家校沟通互联网+

李文玲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目共睹,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信息化社会的建设初具雏形,社会中的不少领域也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进行变动和改革。“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途径,成为提升国民经济的全新助力。如今,“互联网+”融入了教育领域,为教学、家校共育提供了新型平台,扩展了家校沟通的渠道。本文主要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0-0056-04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 Ways for Family and Schoo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LI Wenling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is obvious to al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formation society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and many areas of society are also undergoing changes and reforms in the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new economic form, "Internet +" has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approache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as become a new boost for improv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Today, "Internet +"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providing a new platform for teaching, home-school co-education, and expanding the channels of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ways of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for reference.

【Keywords】Primary school;“Internet Plus”;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Practical way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要始终将教育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要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因素,形成教育的合力,提升教育效力。因此,要重视家校共育的构建,探索家校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提高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性,为孩子的教育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那么,如何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家校互动的有效策略,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施。

1. 研究背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对孩子的性格发育、习惯养成、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但是一直以来,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形态存在误差,尤其是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后,家长的教育理念开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导致家庭教育误差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些家长认为“既然我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在学校。”他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将教育责任归结于学校、教师和班主任,严重影响家校共育教育合力的形成。第二,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小学后,我只需要照顾好孩子的日常起居,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即可,为孩子创造富足的生活条件。”将重点放在了物质投入上,不注重情感投入,制约了孩子身心健康发育。不仅如此,“超前教育”理念已经植入大部分家长的脑海,为了实现“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理想,为孩子报了额外的校外补习班,以此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进行学校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不仅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还为孩子带来了心理负担,家校共育教育模式的构建陷入了不利处境。

2.“互联网+”的相关概述

“互联网+”的发展是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其融入其他领域,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和现实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融入其他领域,为其他领域带来全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是因为其具有广泛的发展优势和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性,“+”代表的是跨界、變革和开放,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创新的基础更加坚实,创新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在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扩展了的企业的发展途径。另外,“互联网+”具有重塑结构、开放形态、连接一切的特点,如今已经连接了工业、金融、商贸、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打开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2)“互联玩+”的发展趋势

分析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我国的“互联网+”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发展,从而形成更加成熟的发展理念。严格意义上讲,“互联网+”的发展既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是知识社会发展而来的成果。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互联网+金融”扩展了企业的发展途径,加快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为相关产品的影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教育发展来说,“互联网+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在更加优质的环境下进行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局限性;对于医疗发展来说,“互联网+医疗”能够改善医疗生态,解决现实中看病难、“一号难求”的问题,通过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诊疗服务,同时进行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线上“一对一”的护理指导,更好地节约了患者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互联网+”的适应性的提升,“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日益向好,发展前景可观。

3.“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构建的优势

“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发展中的优势日益突显,如今,互联网逐渐融入教育领域,线上+线下教育形态逐渐形成,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中,有利于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也为小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

学生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成长过程是十分漫长的,需要家长和教师做好长期的准备。为了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日常,家长与教师要进行有效沟通,家长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教师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高学生教育的实效性。与传统的家校沟通不同的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家长无需到学校中,就可实现與教师的沟通,家校沟通的形态也不再固定。除了定期的家长会,还可以通过通讯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有效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

(2)家校沟通越来越便捷

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加快了社会发展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互联网融入家校沟通中后,能够改变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模式,扩展家长与教师的沟通途径,使家长与教师的沟通越来越便捷。即便家长与学校的距离较远,也可以通过相关的通讯平台,进行电话或视频通话,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和互动,因此家校沟通越来越便捷。另外,“互联网+”背景下,若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突发状况,教师可以利用通讯设备及时联系家长,家长可以第一时间赶往学校,帮助学生处理相关问题,提高了问题处理的实效性。不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便捷,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时间和空间也较为自由,有利于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

(3)能够确保学校与家长沟通的隐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家校共育的实现途径主要依靠家长会来实现,或者家长与班主任的电话沟通,家校共育途径狭窄,家长和教师沟通和互动的实效性得不到保障。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班级容量随之增加,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建者和管理者,承担了繁重的工作压力,既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又要兼顾教学工作,因此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加大了教学管理的困难性。家长会的召开需要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无法确保家长与教师沟通的隐私性。在互联网的支持下,针对问题的处理可以更好地保密,进而保障了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隐私性。

(4)体现了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互助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今家校共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有利于扩大小学生的教育途径,保障教育质量,展现良好的教育效果,从而进一步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为国民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不同的教育领域,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家校共育教育合力的形成可以打造出最佳的育人效果,以便很好地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共同教育目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实现,能够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能够统一教育理念,相互分享教育经验,传播先进的教育方法,形成互助式教育模式,体现了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互助性。

4.“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家校共育理念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人们意识到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加富足的生活条件,使孩子能够将注意力更好地用在学习上。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理所当然地认为教育责任是学校的,因此大部分家长的家校共育理念薄弱,甚至忽略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制约了家校共育的构建。“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实践,是一项家长与学校的双向互动活动,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在实践中的配合度低,与学校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状态,失去了家校共育模式构建的意义。

(2)家校沟通互动的内容单一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关注的重点都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和个人表现,这也是家长与教师沟通的热门话题,家长的这一理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唯成绩论”成为制约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成长的小学生,无法形成适合发展的综合素养,还会阻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与家长产生心理隔阂。“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实践中,表现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单一,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上,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互联网+”在家校沟通互动实践中的作用无法积极地发挥出来。

(3)家长的信息素养普遍偏低

虽然当前互联网已经实现了普及,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农村小学来说,“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实践还面临着新的问题,家长的信息化素养普遍偏低。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缓慢,对网络技术的操作不够熟练,制约了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活动的实践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这一阻碍,获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家长提升信息素养,加快家校共育的发展速度。

5.“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有效途径的实践策略

通过介绍“互联网+教育”的特征,分析当前“互联网+”家校沟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有效途径的实践可以从强化家校共育意识、丰富家长与学校沟通内容、优化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方式、提升家长信息素养等方面出发,制定针对性强的实施策略,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的作用,助力小学教育的发展。

(1)明确家校共育内涵,强化家校共育意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所有情况下,必须承认儿童的心理特征,必须重视社会意义,必须提供实际参与的机会。”由此不难看出,对于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等重要。针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掌握各学段学生的发育特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家校共育方案。在“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实践中,首先要明确家校共育内涵,强化家校共育意识。例如,增加家校共育理念的宣传和普及,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扩展家校共育理念和内涵的宣传力度,以便更好地引起家长的关注,提高家长对家校共育的重视,使家长和教师深入学习和了解家校共育的积极作用和育人价值。同时,进一步获得家长配合,在实践过程中相互磨合,逐渐适应“互联网+”的互动形式。在沟通和互动中构建共同的育人目标是关键,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围绕育人目标,将其作为教育活动组织的核心,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开展。借助互联网增强家庭、学校之间的沟通,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共同的目标,形成具体的育人体系。在目标的指引下,明确各自的分工,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展开知识教育、美育教育、德育、劳动教育等。

(2)学校引导,丰富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内容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知识结构日益完善,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逐渐突显。因此,在“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实践中,学校要发挥引导作用,改变家校沟通互動途径和内容的单一性,丰富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内容,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使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使学生的教育更加全面。

例如,在“互联网+”家校沟通和互动的实践中,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班主任、教师可以在汇报学生成绩、个人表现的基础上,与家长探讨平时的教育理念,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这样有利于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好地鼓励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同时,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班主任、教师可以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助力。

(3)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沟通平台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人们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远距离的面对面沟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同类型的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在“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实践中,沟通平台的构建是基础,是支撑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借助社交软件增强与家长的互动,进而实现良好家校协作的育人效果。

例如,打造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互动信息化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家长和社区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管理方针,共同商榷实践活动的组织流程,可显著提高沟通效率。当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时,还可以及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出有效的调整。另外,这一信息化平台还可以实现家、校、社教育资源的共享,将各方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如依靠微信、QQ常用的社交软件,组建班级家长交流群,针对班级中的共同事物在交流群中进行讨论,若存在隐私性问题,可以与班主任、教师单独地进行交谈,保护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家校共育效率的提升。

(4)组织实践活动,强化沟通实效性

互联网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途径,既能丰富家长与教师的交流内容,又可以提高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实效性。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园中的真实情况,学校要提高对家校共育的重视,组织实践活动,强化与家长沟通的实效性。一方面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使教师和家长在活动中相互学习,提高在教育中的配合度和默契度;另一方面拉近学生与教师、家长的距离,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家长与孩子构建亲密的亲子关系。

“互联网+”背景下,家长与班主任、教师的沟通更加便捷,实现了家长与学校实施互动。这时,学校可以借助沟通平台,与家长一起探讨实践活动的组织流程和目标,共同确定实践活动方案的可行性,使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有利于强化家长对家校共育理念的理解。例如,以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在交流平台上探讨班级中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将实践活动覆盖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实施内外联动,组织相互衔接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搜集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在班会会校园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可以从节日来源、命名、时间、代表活动等方面出发。其次,家长配合学校,带领学生进行相关食物的制作,如饺子、粽子、月饼,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在家长与学校沟通、互动的基础上组织实践活动,既可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又可以强化家校共育实效性,展现教育合力的作用和价值。

(5)依托“互联网+”,提高家校沟通频率

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沟通互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班主任、教师在遇到教学、管理问题和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知晓孩子在学校的动向,从而共同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学校也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注重依托“互联网+”,提高家校沟通频率,强化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参与感,促进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6.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为家校共育模式构建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要提高对家校共育的重视,强化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中,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参与度,形成教育合力,进一步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邢怡池.基于微信平台下小学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研究[J].教师,2020(33).

[2]黎丽.“互联网+”助力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2021(03).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家校沟通互联网+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