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实施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4》Unit3为例

2022-05-10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外语语篇育人

胡 娟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4)

0 引言

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非思政课程的历史使命,而作为与国外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联系最为紧密的英语课程更应责无旁贷,必须坚决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要求[1]。

1 “明”——明确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点

明确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点是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前提。为此,外语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前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1)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和育人理念。通过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功能,既让课程承载思政,又寓思政于课程,真正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向互动[2]。课程思政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有机融合,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2) 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的融合性”。外语课程既具有工具性特征,又具有人文性特征。外语课程的人文性特征赋予了其开展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3]。外语学习以语篇为载体,主题涉及中外人文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人文价值导向和思政育人元素,为外语课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语篇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引导学生正确鉴赏和深刻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育其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西方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塑造健康的人格。同时,外语语言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采访、读书分享会、演讲等,思政元素能自然地融入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锻炼专业能力的同时,思想道德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逐步得以实现。

2 “动”——采取措施实施外语课程思政

“动”,即采取措施实施外语课程思政。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可以在教学各环节开展课程思政活动。

1) 教师可以从确定教学目标入手,除了常规的知识目标维度和能力目标维度,可新增思政目标维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可操作的思政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教学目标之首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Unit 3的主题为Being entrepreneurial,讲述了美国联邦快递创始人Fred Smith和星巴克创始人Howard Schultz的创业故事。这一主题与当下我国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系密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人才支撑为第一要素,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鉴于此,本单元的课程思政目标可描述为:通过语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创新创业政策,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2) 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语篇包含的思政元素,做到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自然融合与渗透。语篇通常包含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向读者传递作者的人生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等。教师在分析语篇时要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全方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语篇学习过程中。《新视野大学英语4》Unit 3的思政元素与当下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精神有关。基于此,教师可设计多种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了解中外企业家创业经历和创新创业精神,并能产生认同感,帮助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萌芽。在语篇学习过程中可以开展主题讨论,如成功企业家所具备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哪些具体表现、语篇主人公Fred Smith具备哪些创新创业精神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师生就创新创业精神开展多轮的互助互学活动,学生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与认识会有较大提升。

3) 在课程思政目标指引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润物无声地开展育人工作。教学方式可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通常包括主题讨论或辩论、角色扮演、主题演讲、海报、读书会、户外活动等,正确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产生共鸣。同时形式多样的与课程思政有关的课内外活动能帮助学生培养客观公正、求真务实、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其社交能力和团队归属意识。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4》Unit 3的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设计了海报制作活动,主题为中外企业家创业故事对比与分享。Section A Fred Smith and FedEx: The vision that changed the world是一篇传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轴,讲述了Fred Smith的创业历程以及人格魅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提纲或表格,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完成课文预习以及资料查阅任务。在本单元的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布置教材提供的单元任务Unit Project: Writing a report on starting one′s own business,通过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对自身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所需的条件等有了一定了解,教师对学生的创业启蒙教育也能顺利完成。

4) 教师有必要采取恰当形式慎重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实施外语课程思政后,教师必须从课程思政目标出发,整理、归纳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和数据,对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进而对课程思政作出客观判断。然而,育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效果在短期内不能直观显现,因此应谨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不能一味地以评价育人效果为指向,可以考虑以实施课程思政工作过程为重点开展教学评价。

3 “思”——反思外语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困惑

“思”,即教学反思,高职院校外语教师有必要养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教学反思,既能帮助教师回顾前期的教学活动,亦能提醒教师思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以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外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反思。

1) 依靠课程思政教师团队的力量,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研活动,与教师团队保持沟通和交流。借力于课程思政教师团队的力量,外语教师能精准分析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此外,还可以邀请思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通过团队合作、互助互学的方式,外语教师可以快速成长为课程思政的“高手”。

2) 教师要主动、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总结时可以尝试自问自答以下问题:本节课的课程目标设计是否合理?思政目标是否达成?在挖掘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时是否存在困惑?哪些思政元素拿捏不准?如何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育人?如何有效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外语教师需要坚持在每个单元课程结束后,形成教学反思日志,将教学过程中的满意与不满意之处详细记录下来,根据反思日志记录提炼外语课程思政行之有效的做法,还可以将其推广到其他专业课程中。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归纳、总结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设法解决。日复一日的提炼与改善,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会有质的突破。

4 “改”——改善外语课程思政实践的不足

“改”,即改善或改进,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因而针对教学反思中的不足,提出的改善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具体性。

课程思政的成效难以在短期内作出准确、合理、定性的评价,毕竟育人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对此,教师可将课程思政工作过程作为切入点开展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表(见表1)以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工作过程为主线,目的是评价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是否将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此表可以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也可以供教师团队进行教研探讨。这既是规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科学评价课程思政成效的必然要求[4]。

表1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表

此外,在分析语篇内容深挖思政元素部分,外语教师通常反馈察觉不到思政元素,这与教师的个人思想政治素养薄弱有关。外语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首先考验的是教师自身的功底,即思想道德素养和德育育人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5]。为此,外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多学习、多交流、多积累,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学习机会,全面提升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觉意识。同时,学校也必须承担培养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重任,组织专项培训、经验分享交流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征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全方位帮助教师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

5 结束语

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宗旨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使命和担当。在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外语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内涵以及外语课程思政的显著特点,积极采取合理措施开展课程思政活动,主动反思课程思政过程中的不足与困惑,探究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改进措施,真正在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实现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帮助学生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

猜你喜欢

外语语篇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