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台经贸文化交流使者赵洪涛
2022-05-10王洪海
■王洪海
河北省政协委员、冀台经济贸易促进会会长赵洪涛,今年52 岁,热情健谈,快人快语。一见面,他就向我们介绍了自己企业的发展远景,在封龙山脚下正在打造占地50亩的台科农耕文化产业园,在鹿泉区上寨筹建占地700 多亩的乡村旅游研学基地,等等。其实他做的这些项目,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大好项目,也是为河北、台湾民间农业交流、人文交流打造的新平台。
赵洪涛说,发展现代大农业是自己的梦想。早年,他曾在日本做服贸工作,一有空总乐意到农村去,沉醉于美丽的田园风光。在那里,他遇到的台湾朋友跟他说,台湾在现代农业方面做得很好。自此,他这个河北人,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走进了宝岛,并与宝岛结下了不解之缘。
“总得有这样一个组织”
“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两岸之间真的有很多东西值得互相学习、借鉴。就说农业,台湾实施的是精致农业战略,走的是农+旅的路子,对大陆尤其是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北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很快,赵洪涛就发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把经验完整地带回来,如何让更多的人看到并认可这种经验,不是单靠自己一两次的考察就能完成的。他十分清楚,这种经验要想在河北落地生根,得到有效推广,需要两岸之间进行更多地互动与交流。
一直以来,尽管海峡两岸各自建立了许多致力于两岸交流交往与合作的机构或组织,但在河北很少,这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冀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基于这种现实,河北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组织,并通过这个组织,同步了解与熟悉两地社会发展的进程,理性分析与判断两地合作交流的前景,进一步打破隔阂、增进共识。”对于赵洪涛来说,冀台交流不能空喊口号,要有实打实的硬招。
2014 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赵洪涛牵头成立了河北省冀台经济贸易促进会,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冀台两地工商团体和各界人士提供在经济贸易、科技产业、教育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考察访问、学术研讨、投资兴业、招商会展、观光旅游、业务培训等方面的联络、咨询、协调等服务,促进冀台两地民间经贸、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总得有这样的组织,组织对组织,事情就好办。小时候上学,走在乡间的小桥上,总是默默感念搭桥的人。想不到多年以后,我也有幸成为一个搭桥人。”赵洪涛自豪地说。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冀台两地交流日益密切,河北省冀台经济贸易促进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多次与台湾地方的农会、商会组织联合,举办台博会、冀博会等重大活动,在河北省内和台湾岛内打造建立了多个交流品牌,畅叙乡情、交流互鉴、洽谈合作,结下了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累累硕果。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两岸共同的根”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两岸人民的天然纽带,将每一个中华儿女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台湾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给赵洪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觉得冀台之间的文化交流还有很多急需开发的空间。
前不久,台湾南投县农会参访团一行15 人在团长杨士铭先生的带领下,到访冀台联文化产业园进行交流考察,一下子就被园区“匠心传承”项目惊呆了。大家饶有兴致地了解体验了河北非遗的定窑陶艺、面塑花馍、砂画、剪纸、乐工坊、中医药、布艺等项目,有的情不自禁拨弄起琴弦,有的亲手辗磨起中药材,有的在折纸画前摩拳擦掌,有的驻足在少见的彩砂画前久久凝望……他们在惊叹非遗传承人巧夺天工手艺的同时,更是为冀台联文化产业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所打动。
“文化的力量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唤起共鸣。为了让台湾人民看到河北的文化,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河北、认识河北,我就搞了这样一个文化产业园。”赵洪涛说。
2021 年12 月6 日,首届冀台国学文化交流会在产业园举办。活动设河北石家庄市和台湾台南市两个网络连线会场,冀台两地专注周易文化研究和传承发展的9 位知名学者专家,通过网络云端进行演讲交流,两岸500 余人在线参与观看了此次活动,共同见证了国学文化在两岸的繁荣发展。
多年来,赵洪涛一方面把产业园看作桥梁和纽带,让冀台交流活动有一个承接的平台,不仅拓展了台胞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有利于增进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成立至今累计接待台胞1.5 万余人次;另一方面,他把产业园做成创业的“孵化器”,为冀台两地青年创业提供实质性帮助,在产业园内有一个很大的展厅,两岸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企业打造的陶瓷、艺术型铜器、茶及茶具、玉器、木器等产品琳琅满目、工艺精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客商围观。
如今,冀台联文化产业园成为河北省台办、石家庄市台办批准设立并指定的河北省、石家庄市两级对台交流基地。
“寻根问祖,割不断的亲情、乡情”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根在哪里。慎终追远、崇敬祖先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传承,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强大精神动力。
“岁月割舍不断亲情、乡情,我所创办的冀台联网站一直挂着寻亲的窗口。只要有认祖归宗业务,我们就会不遗余力地推动。”奔走于海峡两岸,赵洪涛亲眼目睹了太多的悲欢离合,被两岸人民奋力突破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寻找自己的根与血脉的真实故事所感动。
在赵洪涛的微信好友中,有一位叫张某旭的台湾本土人。他找到赵洪涛,只是为了他的岳父,“岳父在世时,一直和我说起他的故乡,说起他还有个哥哥,叫大蛋,叮嘱我一定要找到他。”张某旭为了达成岳父的生前愿望,一直在寻找“大蛋”老人却毫无结果,直到遇上赵洪涛。为了这个不知大名的“大蛋”老人,赵洪涛反复深入到相关村子里打听,费了太多的周折,终于帮张某旭完成了岳父的遗愿。
从2013 年至今,赵洪涛积极联系河北台湾同乡会、台湾河北同乡会(现更名为台湾京津冀同乡会),并通过设在台北、高雄的经济组织,为两岸寻根问祖出力。截至目前,他已帮助祖籍在石家庄、邯郸、衡水、保定等地的5 位台湾老人找到了家乡的亲人,完成了他们叶落归根的夙愿。同时,他还帮助河南驻马店客户单位的一名职工找到了在台失联多年的亲人信息。当他把贴着名字、装着骨灰的小瓦罐递给那位职工时,既为自己完成了别人的一桩心事而感到高兴,又为亲情无法等待的残忍而感到心酸……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赵洪涛表示,两岸同胞增进交流、深化合作的意愿真诚强烈,两岸和平统一、共享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要安宁、要发展、要过好日子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任何势力、任何困难都割断不了我们的血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