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掘尾龙神话农业叙事研究
2022-05-10邓玉函胡馨心
邓玉函 胡馨心
(云南大学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1)
生活在黄河地区的民众遭遇大旱时会隆重举行祈福求雨的活动,主要目的是祈求水神保佑五谷丰登,整个过程以水神祭祀为中心。战国时期魏国遭遇大旱时,为河伯娶妻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百姓希望以此赢得河伯的欢心,为家乡带来充沛的雨水,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可见,水神崇拜在中国古代社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人类将掘尾龙与农业生产联系在一起,认为祭祀掘尾龙可以实现岁稔年丰。中国是农业大国,自春秋战国以来,黄河流域的历代统治者持“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治国思想,农耕文化自然成了黄河一带的源头和核心。黄河流域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土地肥沃,适合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但人们需要辛苦劳动、英勇抗争才能获得饱食暖衣,最终形成了热爱劳动、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宝贵精神。
一、农耕文化与水旱关系
早期的黄河流域土壤肥沃,但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各种灾害对当时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如干旱及洪涝灾害。早在《管子·度地篇》中就有了“五害之说”:“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1](P557)可见,水旱灾害在大自然灾害中排前两位,在古人无法了解气象知识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中国的农业生产固然离不开水资源,但是降水过多对农业生产也会带来威胁。如遭遇洪涝灾害时,排水系统不畅会引起田间积水成涝,农作物根系缺少氧气,抑制农作物根系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洪水中还夹杂有害物质,会导致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烂根死亡,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农耕文化的发展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中国古代经济主要依附于农作物的收成,降水过多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山海经》中有很多关于旱灾的记载:“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2](P18),“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2](P33)。这些动物的出现,预示着旱灾来临。《淮南子·本经训》中也有关于大旱的记载:“飞蛩满野,天旱地坼,凤皇不下。”[3](P341)遭遇大旱,大地像裂开一样,冬天都能够枝叶茂盛的松、柏、菌、露,夏天都枯死了。长江、黄河及泾、渭、汧三川,水流干涸而断流。“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3](P352)尧帝时期,出现了十个太阳,庄稼、草木全部干死,百姓几乎没有可以吃的食物,尧便派羿射落了十个太阳,百姓才得以生存。这些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人们有关古代旱灾的记忆。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看天吃饭”,可见,古代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气候。在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百姓的庄稼收成主要依赖气候条件,这使得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加大,旱情严重时百姓的农作物减产,甚至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发展。旱灾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加深社会矛盾,导致人们生活条件受破坏,大量田地荒芜,甚至人口流徙死亡,引发社会动乱。
农业生产时期雨水是丰收的基本条件,但干旱在当时经常发生,于是人们采取各种措施去战胜干旱,祭龙祈雨成为国家当时求雨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把掘尾龙视为吉祥的象征,当作能播云降雨的神灵,历代正史礼志中有很多记载。
《青岛海洋民间故事·雨节》记载:“秃尾巴老李便行云、带风、下开了大雨,把这山上山下、庙里庙外的脏物冲刷个一干二净,纤尘不染。打那,年年六月十三便成了即墨、崂山地区的‘雨节’。”[4](P362~363)这则记载描述了山东地区民众将秃尾巴龙视为雨神举行祭祀活动。故事中秃尾巴老李肩负施云布雨的职责,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家乡的一座山命名为“小龙山”,为了报答他的功德修建了“小龙庙”,秃尾巴龙在人们祭祀完后,施雨将庙宇打扫干净,“雨节”的习俗由此而来。
清光绪本《文登县志·山川》描述了文登地区秃尾巴龙“能兴云雨”的神职,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巨神山的位置“在城西南三十里”,山上专门为秃尾巴龙设有祠堂:
《寰宇记》引宋永初《山川记》云:“《郡国志》:昌阳县有巨神龙,有祠,能兴云雨,崔炎避黄巾贼于此山。”[5](P3)
从文中记载来看,早在汉代时期,昌山就存在“巨神龙祠”了,祭龙习俗和祈雨的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人们依靠天力维持农耕经济,对于突发的自然灾害有一种敬畏感,人类在自身无法战胜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出于本能的求生意识,容易寄希望于神灵,通过各种方式对神灵进行祭祀,祈求神灵保佑,因而在不同时期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祭龙习俗。
二、掘尾龙神与丰产水神
“水神”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侯。”[6](P50)水神的原始内涵与早期人类盼丰收、求生存的基本需求分不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古人认为刮风、打雷、下雨都由掌管雨水的神灵所为,所以古人求雨止雨都祭祀水神。水神掌管着降雨的职能,雨水又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古时人们除了崇拜河川水神之外,还崇拜自然现象中的雨,于是在神秘的幻想中诞生了雨神。《汉书注译》中记载:“雨师庙、辰星、北宿北宫于北郊兆。”[7](P1510)雨师有专门的庙宇,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为雨神设立了隆重的祭祀仪式,雨神同水神一样,在农业劳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神奇龙珠的象征意义
在黄河流域的故事中,龙子只有吞了龙珠后才能化作龙神,为百姓带来风调雨顺的年景,进而农业才能获得丰产,故事的情节大致都是贫苦百姓在得到龙珠后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所以龙珠也就成为财富的象征。
四川地区《望娘滩》故事中,记载了龙珠的神奇功能:
穷苦的聂郎靠割草卖钱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年遇到干旱,找不到打草的地方,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找草的途中去追赶一只野兔,便遇到一片青草,聂郎想把草拔走种在家中,在挖草时发现一颗亮闪闪的明珠,于是拿回家放在米缸里,奇怪的是第二天米缸全部都满了。聂郎和母亲从此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救济了其他有困难的百姓。[8](P1)
故事中聂郎在挖草时拾到宝珠,带回家后改善了家里的条件,和母亲的日子越过越好。故事依托“龙珠聚宝”的前置情节发展开来,正是这颗神奇的珠子,改变了贫困百姓的艰难生活,因而龙珠是生产力不发达情况下财富的象征。
有的地方拾得龙珠的不是聂郎,而是另一个孩子喜儿。喜儿到溪边玩耍,看到两条泥鳅抢颗珠子,他便捡起来,正好被同他一起玩耍的孩子看到,于是过来和他抢珠子,他一着急,将珠子吞了下去,瞬间感到口干难耐,喝了刚刚磨的墨汁化为乌龙离开了母亲。故事也是以龙珠为前置情节,主人公依然是普通民众,而且误吞了龙珠后,需要喝大量的水,但是身边没有水,只得喝了墨汁解渴,变成了一条全身墨黑的龙,人们便称他为乌龙。这就和劳动人民的农耕生产联系起来。古时农民看天吃饭,雨水是保证农业丰收不可或缺的条件,降雨适量,农业耕作才能顺利进行。龙子吞珠后也需要水分才可以化为龙飞升上天,因而龙珠与水神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在民众心目中,龙是负责行云布雨,给人间带来福泽的灵瑞之物,当民众遇到无法掌控的灾害时,内心是很无助的,因而祈求水神降雨就是他们的共同愿望。贫民聂郎意外获得了神奇的龙珠,龙珠就在老百姓的家里,放置在家中就可以带来富裕的生活,这就满足了在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共同心理期望。普通百姓拾到龙珠,象征着来年可以风调雨顺,这与农业社会人们担忧农作物能否及时获得适量的雨水有关。
(二)争夺龙珠的象征意义
偶然获得龙珠这一环节是掘尾龙故事的前置情节,为“争夺龙珠”的发展做了铺垫。普通人拾得龙珠,紧接着会有与之相对立的一方来抢夺,这是生产力低下时期每个群体希望超越苦难、摆脱困境的内心折射。龙生活在水中,水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农耕生产的命脉,很大程度上农耕生产的丰歉并不掌握在人类的手中,而是在于上天是否降下适量的雨水,因而争夺龙珠的环节象征着民众与艰苦环境作斗争的过程。
陕西安康有《望娘滩》的记载,当地民间则称为《九龙滩》,其中有关于“争夺龙珠”的描述:
袁霸主带了一群家丁来了,硬要放牛娃交出龙蛋。放牛娃不肯,狗家丁恶狠狠地说:“山是袁家的,龙蛋也应该归袁家!”说着就动手去抢。放牛娃见家丁人多势众,嘴一张,把龙蛋一口吞了下去。[9](P245~246)
故事中,一位美丽的女子将龙珠送给好心肠的放牛娃,并告诉他龙珠可以为家里增添米和面,放牛娃把多出的米和面送给穷苦民众,但这件事却被霸主知道了,接着霸主带人来抢,放牛娃便把龙珠吞进了肚里。放牛娃是穷苦百姓的代表,而袁霸主象征着当时人们遇到的自然灾害,争夺龙珠的过程,象征着人们与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
天津有一则《小白龙闹水》的记载。小白龙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清苦,以打草卖钱为生,有一天在打草过程中遇到一只野兔,小白龙便去追赶它,途中获得一颗闪亮的圆球,他将这颗球带回家放在面缸里,第二天面缸就满了。财主知道了这件事,就带了好多人来抢,母亲在与其搏斗的过程中含恨死去,小白龙紧急之下吞下宝珠跳入河里,卷起巨浪淹死了财主,此后再也没有上来。村民都认为是小白龙得宝珠以后变成了一条白龙,乡亲们都去房子里避水,大水退去后村子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意外得到龙珠后,家里变得富裕起来,故事发展到这里就有了转折,财主知道了龙珠的存在,便带人来抢夺。这也从侧面说明古时靠天吃饭的社会环境里,自然灾害随处可见,时而遇到旱灾,时而遇到洪涝,农耕劳作难以顺利进行。
(三)龙珠化龙的象征意义
雨水的多寡影响着农业收成的好坏,因此古人虔诚地向天祈雨,如君主商汤,因国家遭遇七年大旱,颗粒无收,他积薪自焚来祈求上苍降雨,天神为祷雨仪式所感动,降下甘霖,救了天下百姓。在古时人类的认知中,人们认为感动了水神便可降雨。掘尾龙故事中“龙珠化龙”这一情节发展中,龙子吞了龙珠便幻化为龙,龙珠即象征着大众心目中的龙。龙子化为龙的一瞬间,时常伴随与降雨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天空中一声雷响”,或是夹杂着细风,抑或是伴随着大雨出现,这些自然现象都是下雨前的征兆,人们便将这些现象与龙子为百姓降雨联系起来,认为这是龙子降雨前给百姓的暗示,所以龙珠也是水神的象征。
山东沂南县有《吞珠变龙》的记载,故事讲的是在大旱年间,王山依靠打柴来养活母亲。一天,王山到山上打柴,遇到一位白胡子老爷爷饿晕在路旁,于是把自己身上的干粮给了他,最后老人给了他一颗闪光的宝珠以表感谢。这颗宝珠给王山家里带来了无尽的粮食,但招来财主的抢夺,最终王山吞下龙珠化龙而去:
王山回头看了看晕倒在地的娘,他回头时脚踩空了地面,流出一股清泉,他俯下身子去喝水,不知喝了多少水后,在一声巨响中王山变成了金龙,他飞上了天,顿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狂风暴雨惩罚了抢夺龙珠的财主,百姓自此过上了平安祥和的日子。[10](P309~311)
《望娘滩的传说》中也讲述了龙珠与水神之间的联系:川西大旱时期,树木枯死,水田裂开,聂郎在挖草时意外获得了龙珠,他装到米缸里,便有吃不完的米,放在钱箱中,就有用不完的钱。乡里的百姓便来他家借米,财主知道了,就来抢夺龙珠,聂郎不小心误吞了宝珠,半夜里一直起来喝水,母亲只能扶着儿子到河边喝水。突然天色大变,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母亲被吓得全身发抖,聂郎心里就像被火烧一样,他一口气喝干了河水,随后变成一条赤龙,卷起万丈波涛,只听一声巨响,财主与家丁全被卷入水中淹死了。
这则故事从侧面反映了人民要想战胜旱情,只能依仗神的力量来实现。普通人吞了龙珠后异化才能取得胜利,龙珠是龙子从人转变为龙神的纽带。龙子吞了龙珠口干难耐,喝了大量的水后化为龙,天空电闪雷鸣,龙子才真正化龙离去,这深刻地表现出生产力低下时普通民众直接将自然规律与龙神紧密联系起来,龙珠也就象征着可以行云布雨的水神。财主与聂郎发生冲突时,聂郎象征着贫苦大众,具有正义性和善良性,财主等人象征着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带有威胁性和挑战性,人类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龙神。
以上故事的主人公面对强大的敌对力量,表现出大无畏精神,以微弱的力量同自然力量进行抗争。主人公凭借龙珠战胜恶霸势力,也就说明农业社会百姓向龙神求得雨水,龙珠象征着风调雨顺为百姓带来的财富。无论是聂郎还是小白龙或是王山,虽然最后和母亲分别,自己也离开了家乡,但最终救助了百姓,这种敢于反抗、不畏强权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因而故事中表现的文化核心都是抗争精神。神话故事中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黄河流域民众共同的遗传基因,后辈子孙也同先祖一般在九死一生的环境中求生存,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至今的原因之一。
三、掘尾龙神与旱涝灾害
掘尾龙为人类带来福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降雨量多则成涝,少则为旱,所以人类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掘尾龙为其转危为安。
(一)渴干水域象征旱灾
古时人们把灾害的发生归结于神灵的操控,这种思想对文武百官、黎明百姓都产生了影响,从掘尾龙神话中可以体现出来,见表1。
表1 渴干水域情节分布统计
由表1我们可以做出横向比较,故事中记载掘尾龙渴干水域多位于四川一带,可见古时四川地区易遭受旱灾,这也说明早期人类为了便于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大都选择在有河流的地方安家。从古到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耕生产都需要水资源,临河或临江而居,利于农业灌溉的同时又满足了人畜饮用水的需求。旱灾是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重大威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史就是农业的抗旱史,于是这类故事和地方文化在当地比较兴盛。
(二)卷起水滩象征水灾
龙子吞珠化龙后,为了惩治横行霸道的财主,兴起水浪淹死了他,自己报仇的同时把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故事中龙子卷起水滩的环节实则象征着水灾来袭,水是龙子化龙的辅助条件,当龙子卷起大浪形成水灾,无论人类有多大的能力都不能抵挡。水灾对人类生活、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甚至是灭顶之灾,这在社会生产力低下时期更为突出。
《望娘滩》故事中主人公吞龙珠后口干难耐,喝了水后化龙离去,而有的故事不一定涉及“喝水”这个环节,龙子吞珠后直接化龙离去,或是吞珠后跳进河里,但故事的尾声都是恶势力一方不肯放过龙子,于是龙子掀起洪水除去了恶势力,卷起水滩为母亲或为自己报仇。见表2。
表2 卷起水滩情节分布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关于地名的记载都与水有关,与龙子复仇卷起水滩这个情节分不开,故事中记载的“卷起水滩”除去恶霸势力,实则预示着不管人类多么衣丰食足,在洪涝灾害来临时仍是无能为力的。这说明黄河一带的洪涝灾害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农业生产。水灾一旦来临,人类面临的便是饥荒和死亡。百姓无法预判自然灾害的来去,于是将对自然的敬畏更多地转化成一种对神灵的期待,祈求能与强大的灾害相抗衡,掘尾龙成了远古先民的一种精神寄托。
黄河流域的掘尾龙故事与农耕生产息息相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灌溉,水是一切万物的本源,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水与生命、与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孕育了人们对水的神秘力量的祟拜,认为一定存在着朝云暮雨的神灵在操控着降雨的多寡,因此便产生了水神崇拜,出现了各地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掘尾龙故事。不同版本的掘尾龙神话有着同样的故事载体,表明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流域各民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经过人们不断地借鉴吸收,出现了各地与农业文明相关的掘尾龙故事,形成了历代君王、百姓期望物阜民康的心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