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督才是真正的爱护

2022-05-10文旭

政工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成事青松真话

☉文旭

栏目编辑:韦国良

党员干部手中权力来自人民委托,接受人民监督天经地义。监督是组织配备的政治保险、给予的政治福利,旨在防患未然、治病救人,是对各级成长进步的最大关心和最好爱护。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从违纪案例通报来看,从“好干部”到“阶下囚”,是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如果监督严格一点,提醒及时一些,经常“红红脸、出出汗、洗洗澡”,主动“拔烂树、治病树、扶歪树”,相信问题处理方式大不一样、个人进步发展大不相同。不容否认的是,接受监督,难免拉下遮羞的布、听到刺耳的话、直面棘手的局,感到束缚了手脚、丢掉了面子、消减了热情,甚至会脸红耳赤、心烦意乱、手足无措。但是静下心去想、回过头来看,一些错误的念头因此打消,浮躁的心态持续归正,出格的举动有所收敛,危险的行为得到遏止,为人处世更严谨,为官干事更敞亮,为兵谋事更自觉。良药苦口利于病,监督约束利于人。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认识监督,坦然面对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想事能干事、干事能成事、成事不出事。

监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考验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内涵修养、觉悟水平。要敢于听真话、鼓励讲真话,练就“欢迎批评、接受批评”的胸怀雅量,拿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气度,自觉把群众反映当作第一信号,把官兵谏言视为第一选择,听得进让你不舒服的话,容得下让你下不来台的人,经常查找短板缺点,不断警示鞭策自己,营造敢讲真话、敢提意见的民主氛围,树立闻过则喜、闻谏自省的良好形象。

保持“兢慎”状态,方能行稳致远。当前,逢年过节明察暗访,敏感时刻监督检查,充分释放监督无处不在、监管如影随形鲜明导向。特别是党员干部担负人民赋予的重任、组织赋予的重责,每人肩头都有一份沉甸甸的担子。谨慎用权,实心任事,自然得到上级认可、群众拥护。相反,任务完成了,问题出现了,工作干完了,隐患滋生了,最后成绩被抹杀,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必须牢记“举头三尺有神明”“官兵监督伴左右”,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坚决不做出格逾矩、违规违纪的事,做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养成“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如履薄冰”的习惯,主动去“修枝剪叶”,扑下身“除草护埂”,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常纠常治、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管好言谈举止,守住政治生命。

面对监督带来的不舒服、不适应,我们不能垂头丧气、阴阳怪气,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感激之情对待,以感恩之心接纳,大力纠偏正向,真正改掉缺点,彻底改正错误,才能在摔打中立得稳,在风浪中扛得住。厌监督,蕴祸患;监督好,大有益。监督目的是规范作为、促进作为、科学作为。不能因为监督求稳守摊、尸位素餐,更不能因为监督脊梁骨软、脚底下滑。古人讲,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必须习惯在各种“探头”“天眼”下用权处事、工作生活,既要主动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也要立足岗位锐意进取,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创造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住人民检验的过硬业绩。

猜你喜欢

成事青松真话
讲真话使人健康
青松
青松
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成事方法论
有谁会对我说真话
探索勾股定理的应用
崖畔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