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产业保护传承问题研究

2022-05-10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乌日乌特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人口物质

◇ 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 乌日乌特

一、研究背景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8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为176万人,其涵盖范围是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包括2119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以下简称“聚居村”)、71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乡、16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治县、2 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治州。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保护对象予以确认,以便集中有限资源,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履行《公约》缔约国义务的必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项目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项目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对传承于不同区域或不同社区、群体持有的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确认和保护,从第二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开始,设立了扩展项目名录。

二、人口较少民族非遗项目及传承现状

28个人口较少民族主要生活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多从事畜牧业生产和高山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文化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各具不同。因此,了解研究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非遗事业提供参考。

(一)人口较少民族非遗项目少,发展不均衡

截止到2021年11月,共有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107项,占全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总数的6.8%,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比重低,亟待挖掘。表一中10个省区人口较少民族非遗项目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例如福建省130项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其中人口较少民族高山族的非遗只有1项。多民族聚居的云南省145项国家级非遗中人口较少民族也只有12项,占比为8.2%。新疆国家级非遗项目127项,其中人口较少民族项目31项,占全区总数的24%。黑龙江3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人口较少民族13项,这一比例在人口较少民族省区非遗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2%。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公开资料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涉及41个项目企业或单位,39项国家级名录项目,人口较少民族只有1项。地方政府非遗投入不够,例如作为内蒙古非遗大市的呼伦贝尔,其每年的非遗经费也不足二十万元。据相关统计,呼伦贝尔市政府从2013年开始将“文化和创作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20万元;2018年起逐年缩减10%,2021年拨付17.2万元。这种情况对于非遗的发展是不利的。可以说,在国家推行文化自信建设的大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项目发展比较滞后,发展也不平衡。作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事关文化自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需要我们提升重视程度,着力解决。

表一: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遗项目对照数(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云南145项12项8.2%广西70项7项10%黑龙江42项15项35.7 %甘肃83项4项4.8 %福建145项1项0.6%辽宁76项2项2.6 %

(二)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传承人数量相对较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其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护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其中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传承人80人,占总数的2.6%,比例很低。除此之外,表二中可以看出,在人口较少民族所在的10个省自治区中,国家级传承人的数量在所在省中大多在10%左右,黑龙江和新疆比例相对较高,福建人口较少民族还没有国家级传承人。究其原因,除了与人口基数分布区域因素相关外,主要因素是人口较少民族的普查不到位。由于各种因素,其所在的县级非遗部门往往缺乏专门的非遗工作人员,而且没有专员专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遗传承数量及传承人认定数量较低。笔者调研的几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中,只有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将旗市区级传承人传习补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人每年发放400元。鄂伦春旗自2015年起将非遗传承人传习补贴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每年向旗(县)级传承人发放传习补贴经费人均2500元。其他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市还没有落实。

表二: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数据统计表(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三)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承内生动力不足

根据201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官方统计数据(表三),2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遍年龄偏高,其中柯尔克孜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为87.5岁;达斡尔族国家级传承人平均年龄为87岁,年纪最大的也已经90岁;只有几千人口的珞巴族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也已经82岁;独龙族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也53岁了。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客观上本身就属于“大文化、小传统”。经调查发现,由于年纪及身体原因及地方扶持不足,导致大多数传承人传承动力不够。加之当地不够重视,无论是从记忆保障记录,还是外部的资金政策扶持都不到位,以至于传承人直到去世也没有找到下一代传承人,自身拥有的技艺也没有留存下来而随之消失。

表三: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和最大年龄

鄂伦春族7 78 85毛南族2 58 63鄂温克族4 58 71布朗族2 62 66撒拉族4 75.5 79 乌孜别克族1 66 66裕固族4 74 81仫佬族1 54 54保安族4 77 91达斡尔族7 87 90德昂族2 83.5 93锡伯族5 71.5 85京族2 76 86景颇族2 70.5 79基诺族1 53 53

我们达斡尔的故事特别多,别看我们没有文字,可是我们的语言很发达,而且都可好听了。我今年快80岁了,现在条件好了,我小时候都是油灯,没有电视啥的,就是晚上干活回来听老人讲故事,而且那时候讲故事的老人都会拉四胡,我那时候小啊,听故事是为了晚上能和讲故事的老人一起吃拉拉饭,但我记性好都记下来了。现在没人听故事了,我儿子孙子都不愿意听我讲,也有人来学两天就走了,要不觉着没意思,要不就说耽误挣钱。现在就是觉着白瞎了。说话我也费劲了,说一会歇一会的。(访谈时间:2018年,访谈地点: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遇到的传承困境问题,尤其是传承人老龄化、传承动力不足、后继无人的窘境并非特例,而是在全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只是人口较少民族中这一问题相对更加明显更加的棘手。因此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传承人犹如其文化一样处在极其濒危的状态,而且对于一些无文字民族来说,民间文学、民歌、民间信仰等更是其民族文化宝贵财富。对于非遗传承人,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扶持,并且如建立传承人口述史档案、传承人技艺影像库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传统技艺传承难以得到法理性支撑

所谓传统技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大多数非遗项目多与其民族所居住的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相关,多产生于早期的狩猎、传统农耕社会中,其中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基诺族、怒族、独龙族等都是传统的渔猎民族或者说是高山狩猎民族。随着经济转型及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鄂伦春等民族已经告别了狩猎生活,禁猎转产从事农牧业定居生活了,而独龙族、基诺族自古生活在滇西南的高山深谷之中,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其延续千年的刀耕火种经济模式筋脉相连,相互黏着。

新时代国家法制建设日臻健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例如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塔吉克鹰笛技艺传承中不约而同的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不违反相关法规的情况下保护本民族的非遗技艺。鄂伦春族兽皮技艺需要兴安岭的狍子皮和鹿皮,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需要六月份的白桦树皮,达斡尔族的猎鹰技艺需要兴安金雕,这些非遗技能的传延和资料的获取,在现代的法律框架下难以获得,但对狩猎民族的鄂伦春族来说,狩猎技艺和兽皮技艺是本民族文化的核心。

兽皮技艺传承人W某:我们鄂伦春人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兴安岭,穿的衣服是狍子皮的,住的斜仁柱的围子是狍子皮做的,我们的靴子也是狍子皮的,被褥更是皮质的,狍子肉更是我们的主食。现在禁猎了,我们也支持,可是为啥不让我们制作自己的民族服装呢?狍皮衣服和狍角帽是我们的标志,就像回族的小白帽一样,一看就知道是哪个民族了。我们这么少人,能吃几个肉,用几个皮子,国家就给点政策呗,扶持我们自己养鹿养狍子不行吗?没有这些手艺,我们就不是鄂伦春人了,想不通。(访谈时间:2021年8月,采访地点: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

桦树皮技艺传承人T某:我们民族生活在森林里,过去哪有碗盆啊,都是自个做。我小时候,我姥姥就带着我们做桦树皮碗和桦皮桶子,干净还省事,哪像现在啥都得花钱买。早先都拿桦树皮桶啥的去草地换牛马啥的。不让打猎以后,开始用现在的碗了,老人们也都走了。夏天我们撮罗子都用桦树皮围子来着,现在不用,也不学了。林场也不让扒桦树皮了,说树死。咱们扒咋不死呢?咱们有技巧,桦树皮才是咱们鄂温克人的好东西呢!我想教也没人学啊,我自己姑娘儿媳妇都不学,说没人用不挣钱,我找乡里和旗里说过扶持我一下,给我整个工作地方,就是不给,就说没钱、没地方,这我也没招了。(访谈时间:2021年8月16日,访谈地点:阿荣旗那吉镇)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要求,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并于2017年3月正式出台。从目前来看,各地区关于传统工艺复兴的措施落实的还不是很到位,从上述访谈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传承过程中,尤其是与各自民族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非遗技艺传承中,内在的生活方式的转变造成了传承困境,外在的法律法规的明令禁止使得非遗技艺传承难以实施。

(五)非遗产品竞争力差,企业运作模式单一

相比于主流文化,人口较少民族及其文化产品大部分不为人所知晓,客观地说属于小众文化。由于思想意识和经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受非遗产品属性的限制,很多非遗产品都是家庭作坊,很难扩大生产。例如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的民族名片,但一直以来就是家庭作坊,也没有形成行业协会,腰刀制作缺乏行业标准,基本上是家庭内部传承,由于传承人大多年纪较大,思想保守,不愿意过多地参与市场经济,因此保安族腰刀还处于家庭小作坊发展阶段。其次,非遗产品潜在消费群体比较单一。例如柯尔克孜族传统酸奶主要在本地区和族内销售,因为储存问题和口味等问题,在市场很难有大的销路,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发展不起来。以上两种情况在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产业化过程中非常普遍,因此如何引导非遗企业解放思想、增加品牌竞争力是解决非遗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对策建议

(一)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工作

传统非遗是从远古传流到现代的精神河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祖先与后人的情感传递载体,因此说保护与传承非遗就是传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速发展时期,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工作开展的相对较为薄弱,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人口较少民族非遗项目的认定工作。增加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项目,可以从县市级开展认定工作,确保每个人口较少民族都有自己的传承项目。口头传统的内容既包括讲唱形式的民歌、歌谣、史诗、谚语、格言,也包括口述历史、生产生活技能等,是认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钥匙”。要在保存好现有非遗资源资料的基础上,加强对非遗资源补充调查中发现的新线索的深入挖掘、整理、保护。例如2019年国家图书馆启动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工作,将分典藏记录、保存服务、传播推广三个阶段逐步展开。2019年至2023年,将以民族为单位、以省区市为区块,逐步进行口头传统的记录典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脱贫攻坚的开展,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很多口头传统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和场所正在减少甚至濒临消失。因此,人口较少民族所在的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应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做好基层非遗项目认定工作,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将非遗保护纳入各级政府议事内容、财政预算、考核指标,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健康发展。要建立非遗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引导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数量,加快完善基础影音数据库

任何人类文明都需要有一个具体的载体才能存在与发展,这个载体就是接受、欣赏、实践和传播这一文明的人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丰富且源远流长,但人口较少民族传承人数量过少是影响非遗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进一步挖掘培育传承人,在数量上有一定的突破,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例如在内蒙古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呼伦贝尔市,截止到2021年10月底,在全市三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旗和12个人口较少民族乡,调研组共计走访调查项目152项,搜集整理非遗线索1000余条,填写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表52份,绘制非遗普查线路图、项目分布图8幅,形成普查文字资料36万字,搜集整理原始材料汇编4册,发布非遗资源补充调查相关文件及信息15篇,刻录光碟600余张,录音资料163小时,照片3.5万余张,视频367小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数据库。建设一批人口较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鼓励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数据库建设,切实推动建设人口较少民族网上博物馆、数字展厅,开展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命名一批国家级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针对性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

(三)加强传承人的素质提升,加大传承能力扶持力度

2021年10月,文化部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实施方案分为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三个层次。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于“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力,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从而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整体上看,《方案》对于提升传承人素质是有极大帮助的,但是关于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传承人培育方案还没有出台。现有人口较少民族传承人数量少,大多为高龄传承人,要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加大对入选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鼓励传承人年轻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扩大参与面,提升总体素质。结合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生态资源、语言文化进行文化生态整体性动态保护,建立文化生态乡村。政策立法上应适当倾斜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传承千年的保安腰刀锻制技艺一直是维系整个保安族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柯尔克孜族猎鹰文化传续千年,但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允许随意抓捕,驯鹰这一传统项目濒临失传。因此,各地应出台适合本地非遗发展的政策法规,因地制宜地实施整体性保护方略,这样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更有助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四)提升品牌竞争力,完善企业运作模式

文化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指出:“在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为核心以及传承非遗技艺的前提下,可以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实现生产性保护。”其实质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到产品的转换,使社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转化自身优势,彰显文化个性和产品特点,是非遗生产性保护中需要观照的现实问题。坚持走出去战略是品牌化的必由之路。例如,内蒙古非遗明星企业太阳花非遗工作室,其所生产的太阳花饰品市场非常好,也是由手工作坊到企业转变的标杆。2010年开始,太阳花工作室每年参加各地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会近40场次,早期的参展因为产品单一且做工粗糙,销售很差。2015年后,太阳花工作室为产品设计精美包装,与时俱进相继开发了如胸针、耳环、冰箱贴、手机支架、鼠标垫、车挂等等衍生品。2015年至2020年期间,太阳花展销收益100多万元,其中2019年收入35万余元。同时,工作室利用互联网平台做线上线下推广,扩宽了营销渠道,让更多人看到鄂温克族的手工艺品。太阳花不仅传承了民族的传统文化,传递了优秀民族精神,工作室也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了公司,还不断带动着牧民脱贫致富,因此说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客户需求分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实现市场化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民间文艺、饮食文化、工艺美术和医疗技术等资源,市场化运作是促进其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护重要途径之一。要坚守工匠精神,加大科技创新与整合力度,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观,激发创造活力,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从政策上继续扶持传统手工艺,在遵循传统手工艺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的同时将其融入现代社会实践,生产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作品。还是以太阳花为例,2021年太阳花扶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21名,每人每户增收近3400元。目前,已经有七百多人参与太阳花团队的订单,其中有275人是贫困户。持续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整合现有的制作加工作坊、非遗传习所、非遗展示基地资源,向游客开放活态传承展示场所、非遗衍生品销售基地,推进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元素向旅游产品转化。将传统工艺作为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行业组织,加强组织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

(五)以人口较少民族非遗文化为载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民族居住格局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而且在多民族地区嵌入式居住格局历史久远,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生活在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的人口较少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背景下,兼容并包是主旋律。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性,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民间神话传说关于人类的起源中,讲到蒙古人、汉人都是一个祖先下来的兄弟,某种角度说明在早期的古人观念中,朴素的国家认同和身份认同就已存在了。2021年,呼伦贝尔市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了“多彩非遗 辽阔草原——呼伦贝尔非遗文化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暨呼伦贝尔非遗进校园活动,在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的基础上,展示了呼伦贝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同时利用北师大优良的学术资源和学科优势,立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需求,也帮助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从业者强基础、提素质、增学养。非遗传承平台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切实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建设总体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了解和研究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传统技艺的创造力,发现传统工艺的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使得各民族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人口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