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建筑设计师全过程负责制探讨

2022-05-10李波

科技资讯 2022年5期

李波

摘 要:建筑师负责制是国际通行的建筑领域管理模式,我国也在逐步推行建筑师负责制。2021年4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建筑师负责制,文件的出台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建筑师在建设工程中的技术指导作用,通过全过程的项目工程服务,提升工程的建设品质和质量。同时,建筑师负责制对建筑行业的营商环境的改革和优化也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项目建筑师  全过程负责制  项目回顾  全过程项目管理  建筑设计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U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3(a)-0000-00

建筑师负责制是国际通行的建筑领域管理模式,是以具有设计资质的企业和其聘用的国家注册建筑师为实施主体,受业主委托,依据合约代理业主履行相关管理职责,在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与更新全过程承担设计咨询管理服务,最终将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建筑产品和服务交付给业主的一种工作模式。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和我国援外工程的建设中,相关单位探索并实践了建筑师负责制等国际通行的工程组织模式。北京市部分社会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也主动选择或探索以建筑师为主导,对设计、工程、项目管理、造价咨询等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推行建筑師负责制已经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住建部《关于征求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都在指导建筑行业推行国际通行准则:推行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及建筑师负责制组织模式,提倡注册建筑师对民用建筑工程全过程或部分阶段提供全寿命周期设计咨询管理服务,最终将符合业主要求的建筑产品和服务交付给建设单位的一种工作模式,延伸建筑师在项目中的服务内容:参与规划、提出策划、完成设计、监督施工、指导运维、更新改造、辅助拆除。

1  建筑师全过程负责

中国建筑师在建筑行业高周转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从走出校园那一刻起,可能就面临从业方向的选择。通常来说,从业方向大体上呈现两种去向:方向一为方案设计建筑师,在项目过程中,主要负责前期方案设计,从方案策划,到方案造型、平面设计,最终汇成汇报方案及方案文本,有必要会继续跟进方案初步设计,之后的工作由方向二的施工图设计建筑师来完成;方向二为施工图建筑设计师,主要完成初步设计后施工图设计的工作,也包含了图纸审查及审查意见回复及相关施工图变更及后期服务。前者工作称为“前期工作”,后者工作为“后期工作”。大部分项目从最开始到完成,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由“前期”和“后期”两拨建筑师合力完成的结果[1]。

回顾十余年的设计工作,所接触的项目大部分以全过程负责的方式进行。从项目前期与建设方(业主)的接洽,项目的策划和概念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图报审,设计变更及项目验收,直至验收多年后的项目跟踪反馈,其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深刻的体会。

1.1 首次接洽

跟建设方(业主)的首次接洽,是项目开始的基础环节。此过程对项目的未来会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基调。作为项目建筑全过程建筑设计师,这个环节需要认真聆听建设方的意见,明白他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呈现。在孝昌县烈士陵园项目中,建设方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在山体上建设烈士陵墓,山下平地修建纪念广场的想法,这是最初就定下了的基调。在进一步现场踏勘中,根据山体的走向,前期与业主现场沟通确定了双轴线,序列推进的设计概念构想。在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驿站设计项目中,首次沟通接洽确定了每个驿站配备一个相同的标志塔作为串联起来的标志的形象,使全线驿站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外观标志,也起到了引导游览的作用[2]。

项目首次接洽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有效沟通,吸取有效的沟通信息,并综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反馈,形成初步设计概念。必要时候,可以通过现场手绘草图,跟建设方进行沟通。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将草图通过草图大师(sketchup)软件转化为三维立体体块形式,跟业主互动往往可以事半功倍。通过草图或者计算机演示,和业主方达成初步的设计概念意向。

1.2 项目策划及概念设计

项目首次接洽,能帮助形成项目概念策划及概念设计。概念策划是对项目首次接洽的及时反馈,形成初步的概念设计思路,包含概念的总体规划,建筑概念风格,建筑的规模,层数等。概念策划可以以文字形式或者草图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概念设计[3]。在烈士陵园项目中,概念设计用了3小时,短时间的概念达成,与业主的高度理解与配合分不开关系,也是良好接洽的体现。在草图大师的方案体块上,逐步推进广场、水池、纪念馆、办公楼、纪念塔等主题建筑,细化建筑立面、景观示意等,导出动画及图片,形成概念设计汇报方案。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驿站设计项目中,概念设计以文本方式呈现,从当地文化入手,分析当地建筑风格,分析场地情况,形成了“站在屋顶看风景”,“从红土地生长出来的建筑”的前期设计概念,通过手绘和计算机概念演示相结合的手段,形成了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对建设方和自己对项目理解的高度概括,意在表达清楚大体概念,大体指标,方便建设方进行投资估算及进行项目决策。概念设计的时间取决于与建设方的沟通,项目的大小,及各方对项目的理解。特殊情况下,经过初次沟通也可能达成初步概念设计意向,之后直接进入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概念设计过程是一个刺激反馈,再刺激再反馈的过程。表达好每一个对项目可用的信息,是取得各方满意的关键[4]。

1.3 方案设计阶段

项目方案设计是项目全过程的重要环节。方案设计通常延续概念设计方案,这也是项目建筑师全过程控制的优势。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推敲细节,优化各种设计指标,深化立面设计、平面设计、功能分区,最后形成方案汇报文本,汇报视频。其中,方案汇报文本包含相关方案效果图、方案设计说明、方案指标彩色平面图、方案分析及景观意向、方案概算等。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方案是具备优秀空间品质及功能分区的,在项目设计中,注重空间品质的创造,同时也要将平面功能组合做到最优。

在哈尔滨幼儿师范学校设计中,注重学校采光设计,通过清华日照仿真软件,反复推敲日照,最终满足幼儿园部分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3个小时;在北京市通州区养老院项目中,除了满足日照外,在平面方案设计的时候设计了风雨走廊,串联起园区的各个建筑,连廊与消防车道的时候作架空处理,形成了围合空间的同时,也方便了老年人的活动;在湖北孝昌县烈士陵园设计中,十字型轴线串联起陵园的各个建筑及景观节点,深刻认识陵园这一特殊类型公共建筑的序列、秩序、韵律有了;在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驿站方案设计中,创新性地解决了旅游公路驿站方案设计的各种问题:如根据自行车骑行及驾驶的疲劳极限来定驿站的距离,根据历史最新每天游客量来确定驿站规模的大小,在驿站功能设计中营造观景平台,方便游客观景,营造优美室内环境,方便游客进行各种体验,预留后期发展用地,满足游客逐年增长的需求。

初步设计是在方案设计上进一步对方案的“细化”,这一步建筑方案基本确定,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外墙材质都能确定下来,为建筑后期施工图设计打好基础。在哈尔滨幼儿师范学院项目中,初步设计是一个重要过程,与项目的概算紧密相连,关系到项目的整体投资。所以,在初步设计时,就通过投资概算反过来调整项目的初步设计,满足项目投资要求。建筑师全过程负责制的优势在初步设计的时候也显示出了优势,因为方案是自己策划设计的,所以对项目的细节把控可以始终贯穿,建筑方案时候的各种空间及功能的理想状态,都可以得到很好地继续深化。在某些项目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从方案设计跳过初步设计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的阶段,这就对项目建筑师全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前面都了解项目,全过程深入项目,对施工图的深化也更得心应手[5]。

优质的项目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需要“瞻前顾后”,对前阶段的概念规划清晰掌握,对后期的施工图绘制起到指导作用,对未来项目的运营产生增值的效果,对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起到良好的预判与控制。

1.4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相对于方案设计来说,讲究解决将来施工中实际问题的。施工图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指导施工”。方案设计如果有缺陷,这个阶段很多问题会暴露出来。建筑师全过程负责使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阶段会兼顾考虑好后期施工图设计问题,在方案的设计中会尽量规避掉一些不能实现的情况。在河北涿州悦澜湾住宅小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中,由于在方案设计阶段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大型地下车库抗浮问题,方案设计的时候就对方案进行了优化,由原设计二层地下室改为一层地下室,减小地下室底板的抗浮造价;方案阶段考虑好防火分区的划分及人员疏散问题,为设备专业提前介入施工图设计打好基础。施工图设计中,更多的是对方案“精细化的过程”。在湖北宣恩清源自然双语学校项目中,施工图设计精细化后的总建筑面积跟方案设计时候的总建筑面积精准控制在200㎡以内;该施工图设计中延续了方案设计中实验楼螺旋坡道的概念,建成后空间效果和使用效果都很优美[6]。

施工图报审,是一个最自身项目设计的检验过程。项目建筑师首先需要对项目图纸进行全面核查,带领各个专业需要相互配合。与审图单位形成“刺激-反馈”的工作模式。如:在学校项目中,特别注意临空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00mm,注意外墙开窗的窗地比;注意靠近讲台侧防止眩光;化学实验室需要放到首层等。不论是公共建筑设计还是住宅建筑设计,需要对项目防火设计反复校核。全过程项目负责制也通过审图让建筑师设计能力与时俱进,对规范的理解更为充分。

1.5 项目变更,洽商及验收

项目进入施工环节,每天的施工都是对设计图纸的呈现也是检验。全过程项目设计要求建筑师驻场设计,巡查工地,随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出具变更。建设方及施工方发现问题可以以洽商的形式进行协商处理。无论是变更还是洽商都应该以文字(包含图片)文件形式形成正式存档文件。如在宣恩自然双语学校设计中,建设方为节约造价,提出图书楼大雨棚设计取消,改为钢结构玻璃雨棚,出具设计变更形成正式文件;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中学食堂一层地面楼板发现有人防单位深化施工图之后的留洞,跟人防设计单位交流后发现没有必要设置,于是出具变更补上洞口,及时优化了设计。项目全过程设计需要熟悉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随时准备为项目做好设计服务。

项目施工环节有各种验收,包括基础验收、主体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竣工验收等。在验收环节,需要项目全过程负责人现场勘验。在赤水河谷项驿站项目基础验收中,要求勘察单位现场对基础进行钎探,判断土质的软硬情况;在悦澜湾小区规划项目竣工验收中,要求施工单位对地下室顶板保温脱落部分进行更换;在哈尔滨幼儿师范学院竣工验收中,对栏杆高度进行了全面核查。项目的验收也是对自身图纸的再次检验。

1.6 項目竣工后的跟踪服务

大部分项目在项目竣工后就算是大功告成,项目全过程设计要求对项目后期运营情况进行回访,跟踪服务。经过运营的检验,找到项目成功的秘诀。在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红军露营地的回访中,驿站管理人员谈到附近居民都乐意到驿站这里来休闲“蹭网”,经过查看照片发现是大台阶和开放空间设计起了良好的休闲作用;在哈尔滨幼儿师范学院项目回访中,发现GRC构件多年后存在腐坏脱落风险,要求建设方及时更换采用轻型EPS线脚替换。通过后期长期的跟踪服务不断提升设计质量。在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茅台驿站的后期跟踪访问中,发现室外场地因工期过紧,回填土压实不到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沉降,而建筑本身设计基础为桩基,建筑自身没有下沉迹象。

2 全过程设计的优势

项目建筑设计师全过程负责,可以使建筑师全过程跟踪项目的整个过程。整个过程是“刺激-反馈”不断往复的过程。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作为项目建筑设计师,责任心和专业素养都格外重要。传统项目建筑设计各个阶段几乎是分开的,尤其是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而这两个阶段又显得机位重要,几乎是工程按照既定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项目建筑师全过程负责制保证了每个环节的紧密相扣和相互融合,实现了对项目的控制性,让项目运作更加高效。

项目建筑师全过程负责,并不是建筑师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与努力。项目建筑师需要努力夯实自身项目把控能力,在项目的每个阶段融入自身对项目的思考,一步一步实现项目应该呈现出来的最佳面貌。

3 结语

建筑师负责制是国际通行的建筑领域管理模式,我国也在逐步推行建筑师负责制。2021年4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意见》的通知,提出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建筑师负责制,文件的出台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建筑师在建设工程中的技术指导作用,通过全过程的项目工程服务,提升工程的建设品质和质量。同时,建筑师负责制对建筑行业的营商环境的改革和优化也有促进作用。回顾十来年的建筑师工作生涯,很庆幸负责的大多数项目都从头到尾全过程参与,在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能将设计思想充分贯彻。通过项目各个环节的参与也更加丰富了自身的设计技能。在今后的项目中,将继续发扬项目建筑师全过程负责的优势,更好地为项目服务。

参考文献

[1] 翟红刚.全过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与EPC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232-233.

[2] 张日.全过程工程咨询与建筑师负责制[J].中国勘察设计,2021(9):26-28.

[3] 刘轶.建筑师负责制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8.

[4] 怀悦,丁禹,李镇,等.建筑师负责制下的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团队建设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26):22-25.

[5] 俞颖倩.全过程管理思想的建筑设计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1,17(17):77-78.

[6] 臧格格.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全过程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