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应急救援装备体系的建设分析

2022-05-10王云飞

消防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消防管理应急救援

王云飞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对社会安全和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减少事故和损失,相关消防部门应加强应急救援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完善的救援制度,充分发挥消防救援在我国安全事故处理中的价值和作用。文章对我国应急救援装备保障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应急救援;装备体系;救援队伍;消防管理

随着我国应急管理部门的建立,消防救援行动克服了以往救援力量分散、职责划分冗杂的弊端,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的救援模式,向着专业化、规范化的进程演变。应急救援是我们在应急管理任务执行中实施减灾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急救援装备的合理化运用则是整个应急救援过程的核心环节。应急救援装备通常是指那些在应急管理救援工作中使用到的各种设备、工具、技术力量等资源,例如消防车、安全防火服、GPS定位系统、监控仪等。鉴于日趋复杂的应急救援任务,应急救援装备作用的有效发挥对于提高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应急救援所需要的装备体系,对于确保我们党和国家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维护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应急救援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分析

(一)突发性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应急救援装备安全保障制度分析,发现该制度中的应急救援装备只用于突发性、灾难性事故。事故具有不可预见性,所以应急救援装备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准备和调度,以节约时间,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近年来,自然灾害事件在我国各地频繁出现。如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天津滨海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等各种典型的重大事故都导致了严重后果,对于救援装备和物资的质量要求也愈加严格,而救援装备必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大作用,实现装备的高效合理利用。

(二)多元化

纵观以往各种重大事故救援现场可以清楚发现,救援装备的种类繁多,且呈现出许多复杂的特征。根据需要救援的对象和目标不同选择相应的救援装备,导致了装备种类的多样化。通过对突发事故的分析,待保护救援的对象相对分散,指挥工作难度也较大,所以要求救援装备指挥员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冷静面对,做好救援装备合理调配;把握大局,做好统筹协调和规划;加强装备,保障指挥体系的有效建设。

(三)需求大

当我们面临重大的安全事故时,对于救援装备的需要也随之增长,所以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选用航空、工程、建筑、健康医疗等装备,同时做好分配工作,各司其职,共同为应对重大安全事故不断努力。在发生重大事故的救援现场,救援装备数量、品类繁多,是满足人民群众安全应急处置的需要,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构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

(一)建立装备配备标准体系

我国目前的救援装备的种类较多,但是标准较少。例如,以消防救援装备体系为例,9个大类125种消防救援装备中,只有9种装备具有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其余116种侦检、警戒、破拆、救生、堵漏等抢险救援器材装备均无标准。现有的装备标准愈发不能满足当前技术与产品的性能要求,例如现行的GA 494-2004《消防用防坠落装备》并不能够适应当今防坠落装备技术的现状和发展,限制了消防队伍救援装备的采购和使用。因此,消防应急救援迫切需要加快对应急救援装备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完善。

应急救援管理部门现行的应急救援装备物资使用配备管理要求——《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其中明确提到了应急救援装备物资中虽然应该直接包括各类救援装备,但这仅只是对于企业救援队伍的基本要求,在法律上不应该直接包括作为危化品企业单位从事应急火灾救援的其他专业队伍。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救援车辆装备使用技术标准,明确各类技术救援车辆的技术类型和装备数量,指导各类大型专业技术救援车辆的技术建设。

(二)优化装备配备结构

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等基础上,装备配备还应对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第一,装备配备需要考虑当地的建筑结构、道路交通等条件,如果是大型城市,市区内存在大量高层建筑,就必须考虑配备大型消防车;如果所在市区内的化工企业数量较多,则按照要求配备专门用于化学灾害救援的车辆以及个人防护装备,并常备大量洗消剂。

第二,对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局部山区和高速道路的地震风险较大,地震、地质灾害频繁并且容易同时发生,所以一定要重点为山区消防部门提供地震搜索、爆破、救援等大型地质自然灾害突发抢险应急救援基础装备,同时重点配置小功率瓶式喷水泡沫消防车、远程监控自来水系统和供电监控系统。对于西北缺水的部分地区,应当及时配备一些小型大功率、自动运水机,以便于救援时不间断地连续供液。

第三,消防队伍应根据辖区的气候情况和特点进行装备配备。例如在东北、西藏等高寒地区,对于装备的配備需要考虑防寒、防冻处理,必须做到人要防滑、车辆要防滑、救援器材要防冻。同时,国家应急救援队也应该积极开展各种气候条件下装备和仪器的测试。例如,国家地震灾害应急抢险搜索中心已经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对应急抢险装备进行了实验,测试了水力发电机液压泵功率输入、重型剪胀钳拆除效果以及各种海事卫星广播电话的无线通信和网络传输效果等,为该装备在各种气候条件和环境下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参考。

(三)建立装备资源管理系统

随着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可以将分散的救援力量凝聚在一起,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地区的应急管理机构要对救援装备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这就需要建立起高效的装备资源管理体系。根据应急装备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实现对应急装备资源的统一划分。目前,各地区灾害管理机构的标准和装备分类办法各有差异,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角度统一所有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资源。应急装备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需要物联网、互联网、地理和信息系统等科技的支持,以实现对装备和资源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在快速响应的基础上对装备和资源进行定位和部署。

(四)发展前沿技术在应急监督与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

在未来中国产业改革中,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将占有重要地位,将适用于各个领域,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因此,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要运用到我国的应急救援体系之中。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运用到预警监控系统、指挥调度系统、配套装备物资管理系统、团队管理系统等,形成一个实时、动态、智能化、高效率的应急管理服务平台。目前无人机、救援机器人等先进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应急救援实战中,为侦查、检测和救援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化的应急管理及其装备制造工程的改革与进步。

三、我国应急救援装备的保障体系建设策略

(一)构建更为完善的装备指挥机制

在新时代,应急救援装备安全保障体系的形成与建设,需要建立更加健全完善的装备安全指挥机制,能使应急救援装备充分发挥重大的价值。救援行动中要着眼于安全事故发生的全局,做好统筹协调规划,一旦出现了事故,应急救援装备必须及时到达现场,救援时强调指挥系统上下连接、左右连接,以提高指挥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在突发情况下,现场指挥工作需要灵活处理火灾现场的实时状态,并能根据现场事故的真实情况和原因做出合理的分析,建立一个更完美的防护指挥机制,应该切实搞好重大安全事故的有效风险评估,做好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防护和预警,并且开发相应的装备和命令计划,一旦事故发生后,就可以立即启动应急计划。

(二)加强对救援装备的高效管理与维护

为了完善应急救援装备和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装备的日常管理,严格控制它们的使用标准。指挥人员必须做到严格控制、及时清点装备数量。一般而言,救援装置和装备的价值非常高,比如一辆化学救援汽车的价值是数百万,灭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汽车等装备也价格不菲,所以消防部门必须在工作中明确管理责任,由专业人员认真负责管理。此外,为了提高装备系统的质量和效率,就需要切实做好装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救援装备在使用后,必须全面检查装备的性能及其运行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进行修复,以确保装置始终在良好的战备状态下。

(三)扩充救援装备的数量与种类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概率也比较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数量逐渐增加。为了满足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这一需求,应当加强对救援装备的数量和品种规模的扩展。充足的救援装备可以为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救援的质量和效率。此外,扩大救援装备的数量和种类,不应盲目配备,应依法合理设置,并根据安全事故种类进行标准化选择。

四、结语

當前,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正朝着应急救援工作力量的整合、应急指挥的统一和协调方向进行。消防管理部门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适用于应急救援行动的应急救援装备。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重新审视我国应急救援装备体系的现状,逐步健全我国的应急救援装备系统。

参考文献:

[1]罗继曼,崔艳楠,李根标,等.消防救援装备新型安全制动机构工作性能研究与仿真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5,28(06):93-96.

[2]程欣.可穿戴计算机在消防救援装备中的应用展望[C]//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2012.

[3]冯怡然,金志远,陶学恒,等.机动车载消防救援装备系统研发[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03):405-407.

[4]胡中建,宁占金,汪雁,等.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装备企业代储保障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0(11):62-63.

[5]王本朝.消防救援装备运行保障能力的强化策略探究[J].今日消防,2020(07):27-28.

[6]林颖,魏国宇,裴丽娅,等.特种消防救援装备的研发与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13(03):270-271.

[7]亓廷顺.探究加强消防救援装备运行保障能力的思考与对策[J].时代汽车,2019(13):24-25.

猜你喜欢

消防管理应急救援
考虑灾民感知满意度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派遣模型
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构建探讨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提升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行动中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
消防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