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GTN冬奥报道的中国叙事与国际传播创新

2022-05-10沈小蒙

国际传播 2022年1期
关键词:冬奥会虚拟现实技术

沈小蒙

【内容摘要】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CGTN立足全球视角,积极构建中国叙事;通过“5G+4K/8K+AI”技术赋能传播模式创新;利用海外社交平台广泛联动年轻受众;大力拓展媒体合作。这些赛场内外的故事生动反映了中国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为成功举办冬奥会作出的巨大努力,同时彰显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

【关键词】冬奥会;中国叙事;全球视角;虚拟现实技术;“好感传播”

举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世界的喝彩声中落下帷幕。一方面,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承诺,阐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另一方面,中国媒体通过这一重要的国际赛事场合,在国际传播中积极构建中国叙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鲜活实践。

截至2022年2月21日,CGTN共发布冬奥相关报道近2万条,全球阅读量超过11亿,互动量近1亿。这一传播效果的取得,究其原因,在于CGTN的冬奥报道把中国置于世界格局中审视、解读,开阔的视角提高了受众的接受度;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的信息接受习惯相结合,结合国外受众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形成了融通中外的表达方式;致力于提高中国故事的感染力,从而引发共鸣与共情。

一、 从全球视角出发构建北京冬奥会的中国叙事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舆论形势严峻。北京冬奥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压力大、体育政治化杂音不断、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举行的,因此CGTN在冬奥报道中尤其注重从全球视角出发,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正义、公平之声影响国际舆论场。

第一,独家专访国际政要和体坛知名人士,传递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有力回击了西方媒体对于北京冬奥会的不实指责。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CGTN专访了包括国家元首、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在内的146位重量级嘉宾,其中包括9位国際政要以及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及参加冬奥会的全部七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负责人等137位国际政坛、体坛知名人士。

接受CGTN独家专访的国际政要包括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阿根廷总统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厄瓜多尔总统吉列尔莫·拉索、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土库曼斯坦总统库尔班古力·米亚利克古利耶维奇·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哥伦比亚总统伊万·杜克·马尔克斯、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马科斯·特罗约。受访的国际政要均表达了中国如期举办冬奥会对于各国运动员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意义;盛赞北京冬奥的筹备工作,感谢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高度评价中国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类团结友爱所展现的大国担当。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在专访中指出,北京冬奥会将向世界传递国际社会应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信息,希望所有人都能领会这种精神。哥伦比亚总统伊万·杜克·马尔克斯表示,体育能凝聚人心、推动和平,为年轻人创造机会,促进友好竞争。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马科斯·特罗约盛赞中国与金砖国家在共同促进公共卫生和经济复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用“精彩绝伦”一词形容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行,称赞运动员呈现了最高质量的比赛,完美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这些高端专访本身就是从全球视角出发,凸显北京冬奥会作为国际一流体育赛事的舆论影响和意义。这些嘉宾参与冬奥并亲身见证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有力的国际表达。

第二,专访大量顶尖运动员,通过激发“共鸣”和“共情”塑造中国形象。

在冬奥会开幕之前,CGTN联动全球报道员,自2021年10月起推出22期世界冰雪健儿专访系列节目《冰雪星愿》。节目历时4个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参赛运动员在专访中表达了对北京冬奥会的热切期待。在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池三次金牌得主、美国著名单板滑雪运动员肖恩·怀特看来,冬奥会的开幕式场面无疑会非常壮观,而且其中将展现的中国绚丽多彩的文化正是他心中的向往。肖恩·怀特还展望了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认为举办冬奥会正是冰雪运动在中国取得飞速发展的良好契机。

在冬奥报道期间,CGTN派出由31人组成的多语种全媒体采访团队进入冬奥闭环进行报道,团队规模在历届奥运报道中是最大的一次,覆盖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五个语种,涉及电视、新媒体和音频平台。共有334位运动员接受CGTN采访,其中22位是本届冬奥会金牌得主,包括中国选手谷爱凌、苏翊鸣,奥地利选手安娜·卡瑟尔,俄罗斯花滑冠军运动员谢尔巴科娃等。“谢尔巴科娃用中文说‘谢谢”相关内容的全网话题量破亿。《谷爱凌训练迎接明日首战》推出当日观看量超千万。海外网友纷纷留言,对谷爱凌、苏翊鸣两位中国小将表示祝福和肯定,感叹运动员光鲜成就背后的辛苦付出,认同运动员坚持不懈、阳光积极的心态将对大众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第三,聚焦赛场内外热点,挖掘和凝聚奥林匹克精神共识。

在本届北京冬奥会上,许多国家和代表队是第一次参赛,离冲击奖牌榜还有很大距离,很多不在西方主流媒体报道范围之内。而CGTN秉持“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关注了多个非冰雪强国代表团和“一人成团”的选手,推出了系列节目《一个人的冬奥》。东帝汶高山滑雪选手Yohan Goutt Goncalves介绍说,自己家乡的方言中连“雪”这个词汇都没有,但他很骄傲能代表东帝汶登上世界冰雪运动的舞台。马耳他在本届冬奥会上的唯一选手、单板滑雪远动员Jenise Spiteri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说我太老、太穷、太弱,但我始终坚信只要我努力,所有的挑战都会被克服。”这位运动员虽未进入决赛,但她的经历本身就是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5G+4K/8K+AI”技术赋能冬奥报道创新6973D88E-F154-4958-A2A9-D419F8A76385

CGTN在本届冬奥赛事中积极创新报道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北京冬奥列车上的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以及AR前置虚拟演播室与VR全景虚拟演播室,塑造了高互动性的媒介环境,并开发出冬奥版AR熊猫“小墨”等交互型融媒产品,进一步优化了受众体验,大幅提升了冬奥会报道在海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5G超高清演播室“搭载”冬奥列车引领直播技术突破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联合相关单位创新建设的冬奥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是依托前沿技术打造全新体验,努力实现“科技冬奥·8K看奥运”目标的重要举措。该演播室在全球首次实现在最高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列车上进行长时间、低延时、无卡顿的全媒体直播,是将超高清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以及高铁技术三张中国“名片”合而为一的典型案例。CGTN推出的揭秘5G冬奥列车“内景”篇、媒体工作区篇、“隔空对话”篇向全球展现了这一最新成果,并在2月4日—2月20日期间,每日发起《全球会客厅:冬奥伴你行》系列新媒体直播,采用VR、AR等技术,利用5G网络的低时延特性,在高速列车上使主持人与通过虚拟抠像技术“云登车”的记者“面对面”同镜互动。300毫秒左右的超低时延实现了交互式的互动场景,形成了一种全新节目效果與制作模式。截至冬奥会闭幕,系列直播特别节目累计获得全球阅读量超过1200万。

(二)创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受众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观众轻松拥有代入感,非常符合体育赛事的特点。CGTN在冬奥报道中首次把虚拟演播室技术应用于电视直播,既实现了国际传播方式的创新,也极大提升了体育报道的技术专业性和视觉效果。

自2月3日起,CGTN连续18天推出总台首档全程运用AR虚拟技术的电视直播节目《活力冬奥》,在演播室中构建虚拟冰雪动感主题空间并在其中进行冬奥项目播报;创建多个冬奥场馆虚拟模型,全方位解析场馆设计的绿色与科技理念;多维度演示叠加主持人讲解,展现冬奥七大项目的魅力。VR全景虚拟演播室以冰晶为主题设计虚拟场景,录制每天的冬奥赛程、运动员介绍、亮点回顾和主持人点评等内容。场景中的雪花效果与冬奥开幕式火炬的雪花设计相契合,冰雕质感的虚拟运动员展示也颇为亮眼。该演播室还设计了虚拟的冬奥木屋环境,与多位冬奥冠军进行连线互动。截至冬奥会闭幕,虚拟演播室产品获得海外浏览量超过2000万,互动量8.2万。

(三)打造CGTN自主知识产权的交互产品——冬奥版AR熊猫“小墨”

CGTN 在2018年开始第一个AR项目的开发,AR熊猫“小墨”在技术和创意的加持下,收到了良好反馈。本届冬奥会期间,CGTN推出“AR+AI”交互产品《指尖上的冬奥:跟小墨一起玩转冰雪》,在移动端全方位展示赛事亮点。用户在手机端利用AI识别周围环境成功后,旋转手机摄像头的朝向,即可与本届冬奥会七个大项赛事对应的七只冬奥版AR熊猫“小墨”进行互动。用户可以逐个查看每只熊猫的细节,依次点击后,熊猫上方会出现运动项目的信息,熊猫和运动器械以三维动画模型的方式呈现。

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的融合,为CGTN的冬奥报道形态创新开辟了全程化、沉浸化、全员化、高效化的传播新格局。

三、“好感传播”助力冬奥传播“破圈”

在本届冬奥会期间,CGTN积极拓展对外传播新渠道,利用海外社交平台,精准把握海外受众,特别是Z世代年轻用户的接受习惯,以音乐、舞蹈等全球共通的文化语言为载体,发起参与式冬奥音乐生产活动,制造全民共同创造冬奥文化的氛围。

例如,CGTN以#玩转冰雪(#GoWinterGames)为标签,在TikTok等海外社交平台发起线上社交挑战,通过“冬奥加油舞”挑战赛、“万物皆可冰壶”挑战赛等一系列创意社交活动,吸引美国、加拿大、瑞士、俄罗斯、法国、比利时、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V网红、海外网友参与互动。在TikTok平台聚合页面上的话题量突破100亿,创下中国媒体在该平台开展此类活动对外传播的历史纪录。“冬奥加油舞”挑战以“舞蹈翻跳”这一低门槛、高参与的形式展开,抓住滑冰、滑雪、冰舞、音乐和舞蹈这几个“流量密码”进行设计,面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比利时、印尼、俄罗斯等国家发布,为全球网友发挥独特创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拥有1150万粉丝的俄罗斯舞蹈健身网红Diana Belitskay、拥有660万粉丝的俄罗斯搞笑视频博主Natalikes、拥有620万粉丝的比利时网红Chris Lobanzo、拥有220万粉丝的印尼网红Ireneswnd等12位海外网红大V参与领跳。海外大V的互动视频带动其数千万活跃粉丝参与,实现冬奥主题活动的二次传播,在轻松、诙谐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宣介了北京冬奥会理念。

CGTN还发起了《因乐冬奥》三部曲活动——冬奥场馆音乐艺术融合作品《幻境》、全球音乐人诠释奥运精神的接力作品《拥抱》、致敬运动员和体育精神的冬奥说唱歌曲《值得》,相关作品的MV全球阅读量突破1.2亿。其中,CGTN原创冬奥主题曲《拥抱》首次采用跨国音乐人接力创作的形式,多国冬奥体育明星、音乐人、北京冬奥会参赛运动员用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哈萨克语等多种语言共同演绎。这些歌曲和MV饱含冬奥精神,在展现音乐魅力的同时,也唱出了共迎冬奥盛事、追求美好未来的心声,为世界注入信心与希望。

四、深化合作传播 提升冬奥会报道海外投送能力

作为中国的外宣旗舰媒体,CGTN目前拥有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5个语种,6个电视频道,46个广播频率,20个海内外新媒体平台。世界瞩目的冬奥会为CGTN带来一次与各国媒体深化合作传播的绝佳机会。在冬奥会报道期间,CGTN发挥多语种优势,积极为海外主流媒体推出定制化报道,包括直播连线、提供新闻素材、参与对方节目的采访录制等。

CGTN五个语种全平台报道在半岛电视台、英国天空新闻电视台、俄罗斯红星电台、法国《费加罗报》等近108家媒体合作落地。其中,各语种记者、主持人为半岛电视台、英国天空新闻电视台和俄罗斯红星电台等近40家媒体连线70次,在包括法国《费加罗报》、法国《创业》媒体集团、《俄罗斯报》官网、俄新网等媒体刊发221篇报道及文章。CGTN还与俄新网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共同发起“童心冬奥”中俄儿童创意画征集活动,共征集到两国少年儿童的创意画作近500幅,线上画展获得海外浏览量超143万次。借助冬奥话题,CGTN各语种与对象国媒体进一步加强合作,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同时扩大了媒体朋友圈。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由于体育集中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因此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作为高端信息密集型的国际交往平台,成为各国高度重视的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的国际性窗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月4日考察调研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时所说,“要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讲好中国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故事,全面、立体、生动地把北京冬奥盛会传到全世界。”在冬奥会国际传播的过程中,CGTN秉持“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在着力讲好精彩冬奥故事的同时,把握对外传播的共情规律,积极拓宽传播的主体、载体、模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助推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6973D88E-F154-4958-A2A9-D419F8A76385

猜你喜欢

冬奥会虚拟现实技术
浅谈申办冬奥会对张家口的经济影响
张家口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感知及其参与意向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展示空间设计教学领域的探索
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化方案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冬奥会中我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