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三全”就业工作体系 健全“就业思政”工作模式

2022-05-10兰海龙郭龙龙李兵

科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全工作模式

兰海龙 郭龙龙 李兵

摘要:高校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就业工作的组织者,高校要优化“三全”就业工作体系,健全“就业思政”工作模式,聚焦学生求职中的所思所忧所盼,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解决困扰高校就业工作的各种因素,引导学生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意识要素;实践要素;“三全”就业工作体系;“就业思政”工作模式;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究其原因,影响因子来自多个方面:社会、家庭、高校和学生主观存在的问题共同形成合力,影响着高校学生就业意识、就业心态和就业实践的全过程。就社会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能否提供满足就业需要的岗位?就业机制和政策是否已经健全?就业环境是否已经得到优化?就家庭而言,家庭环境对学生就业的行业领域、薪酬待遇等问题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高校毕业生自身而言,就业观念、创业能力、劳动者素质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高技术含量要求的岗位或艰苦条件地区的岗位,毕业生是否适合或者是否愿意就业?

当然,最为一名高校就业工作者,我们更关注的是,高等教育能够为就业工程做些什么?教育发展能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教育发展能够培养更多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劳动者,使受教育者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机会;教育事业发展能够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教育事业发展,还可以在教育领域内部扩大就业岗位。

一、数据分析

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依据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和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新锦成)调研数据统计,深入分析促进学生积极就业、优质就业的各种因素,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促就业工作体系。

大连工业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3720人,60.76%的毕业生选择在辽宁省内就业,服务本地经济发展;就业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为主。专业对口度为72.87%,工作满意度为92.25%,职业期待吻合度为87.00%。

二、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要素分析

(一)意识原因—观望心态影响工作意向落实

从调研数据来看,2021届“求职中”的本科毕业生尚未落实工作的主要原因为“有工作意向,还在观望”(42.37%)和“缺乏相关实习、实践经验”(25.42%),“求职中”的毕业研究生尚未落实工作的主要原因为“有工作意向,还在观望”(22.22%)。“观望”成为待就业毕业生尚未落实工作的最主要原因,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心态尚不成熟,容易导致错失良机,不能实现毕业生更充分就业。

(二)实践原因—就业能力亟需提升

2021届“求职中”的本科毕业生认为自身需要提升的就业能力主要为“实习实践经历”(52.54%);“求职中”的毕业研究生认为自身需要提升的就业能力主要为“专业知識”“求职心态”“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均为22.22%。毕业生普遍反映,对于目前工作需求而言,重要性排名前十位的基础能力素质依次为:主动学习、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团队意识、严谨负责、组织协调、制定计划、坚韧自信和情绪调节。

三、优化“三全”就业工作体系 健全“就业思政”工作模式

(一)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促就业工作体系

高校要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三级包保”责任制,推动形成全校各部门、各二级学院有机联动的工作格局。实施就业数据天天报、就业统计日日审的就业统计审核机制,采取阶段就业目标和年度就业目标相结合,加强过程监控和年度考核,动态掌握学校就业数据,调动学院就业工作积极性。进入就业关键期,各二级学院要精准施策、挂图作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构建就业融媒体矩阵,建立疫情常态化下就业工作新格局

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升级学校“互联网+精准就业”平台,积极构建以学校就业微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和抖音平台为主的就业融媒体矩阵,精准推送招聘公告。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活动,采访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进行岗位推介,同时针对政策咨询、面试策略、就业方向、留辽留连就业等问题进行解答,解决学生“本领恐慌”问题。

(三)打造线上线下就业市场,积极开拓就业见习基地

依托高校智慧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秋季校园双选洽谈会、春季校园双选洽谈会和毕业生线上专项双选会等校级招聘会或行业性招聘会,提供更多数量的招聘岗位,提高毕业生人均推荐工作岗位数。强化协同育人,加大就业基地和就业市场的拓展力度,积极走访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就业市场,建立校地合作,建立省内外就业基地,与实力名企开展校企合作,同时,积极回访校友,加深感情纽带,创造毕业生推荐的畅通渠道。

(四)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健全“就业思政”工作模式

高校要将“就业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及时摸清毕业生求职意向,做好“强信心”的教育引导和“暖人心”的指导服务工作。举办“生涯辅航工程”、“靶向施策”等系列活动,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为学生开展培训讲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时宣传各城市的就业政策、组织市地级专场招聘会,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就业。

(五)建立就业数据三级核查体系,保证就业数据真实准确

高校要实行就业数据报送机制,学生边就业,学院边统计,学校边审核,并同时发布就业周报月报结果。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就业数据由学生本人确认、学院自查、学校核查,有力确保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未来的高校就业工作中,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聚焦学生求职中的所思所忧所盼,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健全就业服务机制;加强就业资源统筹,突出困难帮扶;引导扶持毕业生创新创业,努力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强化开放意识,重视教育质量,激发内涵素养,引导学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建功立业,逐梦青春,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楷.关于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三全”就业创业育人体系的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7第8期

猜你喜欢

三全工作模式
“三全”管理,走进德育教育阳光地带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坚持“三全”原则实施“三项”工程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