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筝的前世今生

2022-05-10赵运涛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鲁班纸鸢祈福

赵运涛

清明时节,大地回暖,惠风和畅,正是踏青、放风筝的好时候。放风筝是一项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而风筝制作技艺也是一门重要的传统工艺,“沙燕”风筝更是老北京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其实,古人发明风筝并非为了休闲娱乐,而是军事用途。最早的“风筝”也不是如今我们熟悉的“纸鸢”,而是一种风铃。风筝的前世今生,你想了解吗?

一般认为,风筝面世之初是用于测量、通信等军事功能的工具。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曾发明出这样一件飞行器“木鸢”:“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意即墨子花三年时间制作了一只能在天上飞的木鹰,可惜一天就坏了。传说公输班(即鲁班)也制作过类似的“飞行器”,《墨子·鲁问》说:“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鲁班制作了一只木鹊,在天上飞了三天。唐代余知古的《渚宫旧事》也记载说,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意思是鲁班制作过可以载人的木鸢,用来窥探宋城的情况。

这些说法虽然不一定完全可信,但风筝的发明的确可能与人们早期利用风能的经验以及对鹰等鸟类飞翔原理的探索有关。东汉以后,随着纸张的普及,文献记载中的“木鸢”渐少而“纸鸢”增多。“纸鸢”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风筝。

在唐代,“风筝”这一词语出现了。不过,那个时候的“风筝”指的是“风铎”,也就是一种风铃,风一吹,响声如筝。李白在《登瓦官阁》中说“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其中的“风筝”就是“风铎”。

那么,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风筝”来称呼纸鸢的呢?大约是在五代时期。明代陈沂的《询刍录·风筝》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五代时期,有一个叫李邺的人,他在制作纸鸢时加入了竹笛等物件,风吹声响,如同筝音,故其制作的纸鸢被人们称为“风筝”。不过,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纸鸢”或“风鸢”等称呼仍在使用,大概“风筝”与以前的纸鸢的区别是能不能发出声音,能发出声音的被称为“风筝”,不能发出声音的则仍用旧名。直到明代,“纸鹞”“纸鸢”与“风筝”才混为一谈,后来“风筝”便成了统一的称呼。

唐代以后,放风筝的军事功能逐渐消失了,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南宋洪迈的《夷坚志》记载称,诗人侯蒙年轻时其貌不扬、一事无成,常常被人讥笑,曾有少年将他的肖像画在风筝上博人一笑。可见,此时风筝已经褪去了严肃的外衣,成了人们娱乐的工具。

随着放风筝活动的普及,风筝也成了文人笔下重要的题材和意象,出现了大量借写风筝表达志趣的诗篇。如寇准《纸鸢》诗曰:“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陆游《村居书事》曰:“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在诗词中,放风筝的“好处”往往被符号化,它可以如居庙堂之高而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颐养天年。

在民间,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祈福、驱邪。宋代以后,放风筝逐渐变成了春分时节尤其是清明节的习俗,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放风筝的画面。明清时期,关于人们清明放风筝的记载就更多了,如明代《永平府志》中记载:“清明时节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树子儿赌胜负,童子用纸为风鸢引绳而放之。”

放风筝之所以成为清明节的活动,一方面是人们认为这一天放风筝可以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季节的风最适合放风筝,《清嘉录》记载:“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红楼梦》里也曾多次提到风筝的特殊寓意。林黛玉放风筝,李纨就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都带了去就好了。”探春的判词也和风筝有关:“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风筝象征着探春远嫁的命运。

先秦时期,人们就在不断探索风筝的原理;唐代以后,放风筝成了一种娱乐项目,并逐渐被人们赋予了祈福驱灾的新功能。于是,风筝成了重要的民俗符号。现在,它不仅是娱乐休闲的玩具、祈福驱灾的“吉祥物”,也是一種精美的艺术品。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猜你喜欢

鲁班纸鸢祈福
趁着海风放纸鸢
摸马祈福
汉风古韵、观音祈福
温文尔雅的百岁奶奶
鲁班造伞
NO.3 纸鸢
为飞行祈福
鲁班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