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共同体:共创“童心母爱”时代价值的新路径
2022-05-10余颖王倩
余颖 王倩
摘要:“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的核心目标与价值导向为:深化研究,实现传承创新;差异共生,共创时代价值;文化浸润,促进内生发展。联盟以完善的组织章程、合理的运行机制为保障,达成了育人效能的提升、“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深化,并在实践中共创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联盟共同体;“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思想传承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4A-0025-04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斯霞是中国基础教育界永恒的丰碑。作为斯霞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历经百年洗礼,有着强烈的生命力。“童心”明确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立场,“母爱”彰显了对儿童生长全方位的关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过去,更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影响和引领着基础教育的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南师大附小)是斯霞成长于斯、成就于斯、贡献于斯的学校,是“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发源地。“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不仅是南师大附小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国教育的宝贵财富。南师大附小的全体同仁都有责任让“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经验辐射到更多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在“童心母爱”的滋养下鲜活灵动地成长,在更大范围促进教育的优质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应运而生。
近年来,依托“江苏省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的研究以及“斯爱论坛”等系列活动,学校对“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多学科、多维度、广视野的诠释,统整架构了“童心母爱”育人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强大的生命力。在不断发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辐射、引领作用的过程中,“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日渐壮大,江苏省内外共计18所小学加入联盟。各联盟校坚持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为核心,努力践行斯霞教育思想,立足自身发展需要,加强协同研究,不断提升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研究联盟整体、持续、和谐发展。
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成立的目标与价值
(一)深化研究,实现传承创新
近年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在时代背景下不断重新认识“童心母爱”的思想内涵,在实践中深刻体悟其育人规律,实现“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时代诠释与创新传承。
在理论创新方面,通过“江苏省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的系统梳理、凝练,“童心母爱”教育思想逐渐体系化、结构化,彰显了时代的特点,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已成为学校兼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和校本个性的表达。学校不断发展“童心母爱”教育的理论体系,提出“童心”即赤子之心、纯善之心,以对儿童的移情之心、尊重之心、理解之心,让儿童以最自然的状态活泼泼地生长。而“母爱”是基于母爱又超乎于父母之爱之上的专业爱。“童心母爱”以“童心”为基石,“童心”是“母爱”的出发点,而“母爱”又是“童心”得以落实的关键。
在实践方面,伴随着盟主学校南师大附小的实践深耕,“童心母爱”育人方式已经发展壮大为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范式。学校通过培养“斯霞式教师”这一研究着力点,号召全体教师像斯霞那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感到自豪”。聚焦三大任务,培育三项内容,实施八大策略(见表1),培养“大爱心、高水平、有格局”的斯霞式教师,重建“亲近、平等、激扬”的新型师生关系,继而转变育人方式。同时,在“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关照下,形成了“缤纷课程、召唤性课堂、共创式活动、浸润式环境、激扬式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方案。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以“育人模式”这一系统且创新的方式获得了继承与发展,更可贵的是将其深入渗透进了师生教育生活的日常,为各联盟校的高品质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二)差异共生,共创时代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差异共生”的发展理念是“和而不同”的文化传承,在关照差异的过程中共谋发展,体现了联盟对共生共存的追求和理想。
在联盟校的发展过程中,差异既是联盟面对的矛盾,又是发展的动力资源。因为有矛盾才有冲突,有冲突才有思想的碰撞,差异的存在反哺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使得对这一核心思想的研究更加完整、丰富。联盟在内部建立了平等互助的良性协作关系,了解各联盟校的真实需求与现实困难,尊重彼此的思考与实践,让联盟校在共同传承“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不断追求价值理念的共通和办学特色的鲜明,资源融通、兼收并蓄,各自形成了丰满而又有鲜明个性的办学实践,在一群人的共进中共同创造“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体现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三)文化浸润,促进内生发展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并非几所学校的简单联合,联盟中的各所学校均有其不同的文化品格与办学特色。例如,南京市同仁小学就有其“同心立仁”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凝聚众人智慧,培养具有恭、宽、信、敏、惠品质的小公民;地处淮安的周恩来红军小学,因其特殊的地域优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红色革命元素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学校汇聚到“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之中,不是将文化品格和育人模式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移植。“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对联盟学校发展的影响不是“推倒重来”,而应该是指向“优化改善”和“自我生长”的,是在充分理解“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内核的基础上,结合各校的自身发展情况和办學特色,主动向内探寻发展的路径,实现内生性的高品质发展。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就在“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生发出“爱·互联”的教育主张,从校园空间重构、特色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变革等方面实现融合创新,让“爱的互联者”在校园中真实生长。
二、“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的举措与成效
(一)有章有法,组织章程完善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联盟成立之初就形成了共同的愿景和理念,架构了完整的组织章程。其发展宗旨是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为核心,践行这一教育思想,提升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变革的能力和水平。联盟立足各校发展需要,加强协同研究,促进研究联盟整体、持续、和谐发展。加入的学校要心怀共同的情怀,认同共同的价值,担当共同的责任,在联盟中以平等、互助、共享为前提进行相互交流与提升。与此同时,联盟有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架构,通过联盟理事会实施管理。理事长由南师大附小的校长担任,副理事长由各联盟学校校长组成。各联盟校分别成立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等工作。“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联盟作为一个扎根中国的教育共同体,以其完善的组织纲领和明确的管理体系确保了组织的流畅运行,为联盟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源流并进,运行机制合理
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联盟有明晰的管理机制,有效促进了联盟内在力量的融合。
一是灵活的加盟制度。联盟采取“可进可出”的加盟办法,定期发布申请函,有加入联盟的强烈愿望、保证积极参与联盟活动、切实履行相应义务的学校均可以申请加入。自身有了良好的发展或有其他原因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愿离开联盟,以保持联盟旺盛的活力。
二是“轮流坐庄”的承办机制。联盟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议,研究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活动实施方案,讨论协商联盟重大事项,并确定下一年“童心母爱”联盟活动的承办校,以联盟活动引领联盟校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南师大附小作为联盟的核心校,会立体多维地组织培训、学习,带动各联盟校共同成长。例如,第九届“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活动暨第十三届“斯爱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铁北新城分校承办。这次活动聚焦“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问题,围绕斯霞老师“抓主要矛盾,力气花在刀刃上”这句话,邀请了杨九俊、邵泽斌等专家做主旨演讲。来自各联盟校的18位教师展示了具有“童心母爱”特质的公开课,数位知名特级教师、省市区教研员莅临指导、精彩评课。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课从选题到形成思路、优化流程,均有南师大附小骨干教师的全程参与、指导。每一次磨课都是一次历练和洗礼,每一位参与磨课的教师都成为“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传承和发展的火种。在活动的互动交流环节,各联盟校围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做了交流汇报,专家对各校的做法做了点评,使参会者受益匪浅。这样的联盟活动吸引了更多教育者了解学校、关注联盟、认同理念,从而推动了斯霞教育思想的研究,扩大了联盟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浸润式督导。作为联盟的核心学校,南师大附小派出骨干教师组成了督导组,并制定了工作章程,充分发挥“督学”和“导向”作用,深入联盟校开展督导工作,为各联盟校完善教学管理、改进教学工作提供支持。为期一周的沉浸式督导,通过全过程跟踪、全程性诊断,为联盟校量身定制教学与管理的“处方”,放大了联盟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联盟校成长为具有高品质的新名校,为社会认可的好学校。
四是影子式跟岗。南师大附小还会定期全面开放校园,组织联盟校的管理者、教师到学校进行一对一“影子式”跟岗学习。联盟校的教师和南师大附小的部分管理者、学科教师形成对子,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通过“如影随形”的近距离接触,细致观察南师大附小教师的日常教学与管理行为,深刻感受与领悟“童心母爱”育人方式的实践智慧。
五是双向交流。教师流动是提升联盟整体教育水平、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不仅向分校派出市、区优秀骨干教师开展帮扶,还接受分校教师到本部交流。2021年,南师大附小本部向三所分校派出骨干及资深教师9名,接受来本部流动教师9名。这样的双向流动主要为骨干教师交流,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学理念与育人手段的交流与融通,帮助各联盟校在“爱的教育”根脉上个性鲜明地生长。交流的教师在学习中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迅速提升,逐步达到“童心母爱”教育联盟的教师标准。
2020年,第二届“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启动,省内共计14所学校加入。各联盟校均已制订学习章程,成立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团队,着手推动教师阅读《斯霞文集》,领会“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精髓。制定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南师大附小跟岗的计划,并展开校本化、个性化研究,逐步探索、建构适合本校的育人模式。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是共创“童心母爱”时代价值的有效路径,联盟学校对“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解读、追求、继承和践行,将会不断推动“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推动“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入,让这一教育思想在中国基础教育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赋予“爱的教育”现实、长久的生命活力。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童心母爱育人文化品格的研究”(TSXM/2021/01)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02-11
作者简介:余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